11.21 贛州市大力推進“廁所革命”紀事

 “以前我帶孫女出來玩,每次上廁所非常為難,帶她進男廁很尷尬,讓她一人在外面等又不放心。現在公廁設有‘第三空間’,就不會有這樣的糾結了,並且廁所的衛生搞得很乾淨。”11月19日,市民廖大爺說起贛州城區的公廁變化,他豎起大拇指誇讚。

  “小康不小康,廁所算一樁。”廁所不僅是市民生產生活的必需空間,也是社會文明的一面鏡子。近年來,隨著我市“廁所革命”的高位推動,一座座乾淨整潔、功能齊全的公廁相繼建成,從“如廁難”到“如廁易”,讓廣大民眾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公廁在哪?手機一搜便知

  自2015年國家旅遊局啟動“廁所革命”以來,我市印發了《贛州市廁所建設管理三年行動方案》,從政策、資金上加大扶持力度。2018年9月,我市再次印發《贛州市“廁所革命”三年攻堅行動方案》,該《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市完成新建公廁4067座、改建公廁981座和農戶改廁6.3萬戶的任務。其中,2019年目標任務為新建公廁1516座、改建公廁341座,農戶改廁2.1萬戶。截至11月15日,全市累計完成新建公廁1520座、改建公廁429座,農戶改廁4.03萬戶。

  “廁所革命”給民眾帶來的不僅僅是硬件設施的高品質享受,同時還融入了更加便捷、智能的人性化服務。11月20日,記者在贛州公園附近利用手機版地圖的軟件中輸入“公共廁所”4個字,500米區域內顯示5座公廁可供選擇。據瞭解,為解決市民“如廁難”問題,章貢區繪製了“贛州公廁”地圖,目前已收錄了中心城區119座公廁地點信息,人們只要輕點手機地圖軟件搜索,即可查詢周邊公廁位置、距離、路線等信息。

  近年來,我市在大力實施“廁所革命”工作中,沒有一味地追求量,而更加註重人性化、智能化。記者走進章貢區西園公廁,廁內不僅設有母嬰室,還配備了沙發、空調、飲水機、人臉識別取紙機等,使用的智慧公廁系統還能記錄廁位的使用情況,對溫度、溼度、氨氣和硫化氫進行實時監測。市民朱先生說:“以前廁所又髒又臭,解個小便都要捏著鼻子進,現在乾淨整潔,這變化太大了。”此外,為解決廣大司機的內急問題,前不久,贛州市交警支隊直屬大隊在中心城區多個路段公廁前,劃設了“如廁專用”停車位並限時停靠15分鐘,超時按違停抓拍。這一人性化服務在全省尚屬首創,得到了廣大司機的稱讚。

  顏值大增,公廁已成新景

  “公廁如城市的窗戶,正所謂‘一廁見一城’。”隨著時代的發展,公廁已從最初的滿足人們生理功能需要的單一功用變成了城市形象的一個重要標誌。近年來,我市在公廁改建中,因地制宜,結合當地特色新建了一批公廁,使曾經讓人捏鼻遠離的公廁成為美麗風景。

  前不久,湖南郴州的黎先生駕車帶父母和妻兒來到大餘丫山旅遊,賞景途中,他遠遠看到路邊蓋有兩個寫有“豐”字的大糧倉,糧倉頂上用茅草遮蓋,旁邊還有一塊菜園,滿滿的兒時回憶,路邊還停著輛“巴士”。黎先生一家人以為是景點,便以此為背景,“咔嚓、咔嚓”拍了許多照片。拍完照近前一看,這才發現原是創意景觀公廁。無獨有偶,駕車從廣東韶關來南康購買傢俱的範先生,抽空來到南康區一江兩岸遊步道賞景,遠處看到江邊有一座歐式木屋公廁很漂亮,以為是景點,便自拍了好幾張。範先生說:“這小木屋確實搭得很漂亮,這也符合南康城實木傢俱城的特色。”記者瞭解到,近年來,南康區在“一江兩岸”工程路段新建了7座木屋公廁,裡面不僅設有“第三空間”,還設有電子屏提示、廣播語音服務等功能。

  位於章江大橋上游約100米處的這座公廁,是章貢區首批改造的公廁之一。該公廁的外牆為淡黃色,牆面上畫有榕樹、棕樹、綠草等,大門兩側的一根根裝飾立柱上,畫的卻是一株株下垂的藤蔓,嫩綠的枝幹上點綴著一朵朵紫色小花,小花旁邊幾隻蝴蝶在飛舞。遠遠望去,牆體上描繪的樹木花草栩栩如生,與公廁周邊的綠色植物融為一體,猶如清香般的氣息迎面撲來,讓如廁者倍感溫馨,併成為江邊一景。

  如今,漫步贛州街頭,一座座“高顏值”的公廁,讓人印象深刻。

  告別髒臭,旱廁難覓蹤影

  除A級景區和城區公廁亮眼,近年來,我市各地鄉村景區的公廁也很有特色。如信豐縣古陂鄉村景區的旅遊廁所,以“畲”字和畲族圖騰為裝飾,向遊客展示當地的畲族文化;龍南縣楊村鎮燕翼圍旅遊公廁,每個廁位內設有手紙盒、衣帽鉤、垃圾簍、擱物板等,還設有“第三空間”,空間內部有成人及兒童坐便位、兒童小便位、兒童安全座椅、安全抓杆和掛衣鉤、呼叫器等。

  “一個深坑兩塊板,三尺土牆圍四邊”曾是農村廁所的真實寫照。近些年,我市將“廁所革命”與鄉村振興、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人居環境治理等項目有機銜接起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隨著農村旱廁改造的有序推進,昔日的“露天坑”正逐漸消失,並被水衝式的現代衛生間所取代。

  整齊敞亮的瓷磚貼面,抽水馬桶、熱水器、浴霸、洗手盆等一應俱全。幾年前,會昌縣富城鄉桂坑村下村組被列為新農村建設點,村民曾九長生蓋建新房前,特地到縣城請來專業人士對自家的廁所進行設計。“以前,祖輩用的都是旱廁,臭氣熏天,很不衛生,現在家家戶戶都裝了抽水馬桶,上完廁所按鈕一按,水一衝,乾乾淨淨。”曾九長生說。

  據悉,為推進農村旱廁改造,我市各地已將無害化衛生廁所納入新改建農村住宅設計中,要求到2020年全市農戶改廁6.3萬戶,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2%。

來源贛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