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细节:外卖骑手确诊,潜伏期内一直在送餐,上下楼邻居被感染

广东省疾控透露真实病例:同乘2小时大巴被感染、还有上下楼邻居...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病学调查的不断深入,各地市病例情况逐渐公布出来,2月2日晚,广东省疾控通过一些真实案例,提醒公众在搭乘交通工具、电梯时也要做好防护。

案例1:与患者同乘大巴2小时被感染

最近住在珠海一26岁的年轻小伙儿,于上周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疾控中心流行病学专家开展调查,顺腾摸瓜,竟然发现他在发病一周前与病例孙某同乘一辆大巴车,大巴车是从广州南站到珠海,车程2小时。

案例2:上下楼邻居感染可能是因为同乘电梯

一名男士最近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但他并没有明显的外出接触史,也没有到往过农贸市场,他也很疑惑自己为什么会感染。随后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他与另外一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是楼上楼下的邻居,很有可能因为同乘电梯感染。

疑问1:是不是跟病例同坐一辆车就会成为密切接触者?

解答:其实据不同的交通工具,密切接触者定义也不同。

首先,飞机。

一般情况下,民用航空器舱内病例座位的同排和前后各三排座位的全部旅客以及在上述区域内提供客舱服务的乘务人员作为密切接触者。其他同航班乘客作为一般接触者。

其次,铁路旅客列车。

如果乘坐的是全封闭空调列车,病例所在硬座、硬卧车厢或软卧同包厢的全部乘客和乘务人员。

如果乘坐的是非全封闭的普通列车,病例同间软卧包厢内,或同节硬座(硬卧)车厢内同格及前后邻格的旅客,以及为该区域服务的乘务人员。

第三,汽车。

如果乘坐的是全密封空调客车时,与病例同乘一辆汽车的所有人员。

如果乘坐通风的普通客车时,与病例同车前后3排座位的乘客和驾乘人员。

最后,轮船。

与病例同一舱室内的全部人员和为该舱室提供服务的乘务人员。

如果上述与病例接触期间,病人有高热、打喷嚏、咳嗽、呕吐等剧烈症状,不论时间长短,均应作为密切接触者。

疑问2:同乘电梯的感染风险有多高?

解答: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因此电梯中如果病例打喷嚏或咳嗽,就可能污染电梯按钮等地方,健康的人如果触摸之后没有及时洗手就接触眼睛或嘴巴,就有感染的风险。


有外卖骑手确诊

潜伏期内一直在送餐

2月2日,广东深圳市疾控对3例社区传播病例情况进行发布。

深圳市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提醒,截至2月2日12时,已出现3例属于散发的社区传播病例,均无明确暴露史。目前深圳确诊病例仍以输入性病例为主。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孔东锋介绍,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综合研判,3例病例存在共同特点:

第一,在发病前的最长潜伏期(14天)之内,都未离开过深圳;

第二,最长潜伏期之内没有前往疫情高发地区省份,没有接触过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第三,也没有接触过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病例。

3例病例情况如下:

病例1

病例1为年长女性,发病前14天未离开过深圳。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没有明确暴露史。但其目前不配合调查工作,辖区疾控机构正与相关部门联系,拟开展进一步的深入调查。

病例2

病例2为年轻女性,发病前14天未离开过深圳,没有明确接触史,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发病前有外出就餐史,并曾前往健身、水疗等人群密集场所。

病例3

病例3为年轻男性,是一名外卖员,发病前14天,一直在工作,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没有明确接触史。

根据目前监测情况,这3例是散发病例。孔东锋表示,需要明确的是,目前深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仍以输入性病例为主,这3例只占到1.5%。在很多传染病的传播过程中,社区传播是一个常见的情况,比如说流感、水痘,社区获得性肺炎等,都会出现社区传播。这三例患者可能是在日常交往过程中接触到了传染源等。


取外卖快递会不会感染疫情?


图片来源 / 图虫创意(资料图,非本文案例)

那么,取外卖会不会感染疫情呢?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近日包括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在内的多名权威医学专家做出回应,妥善处理的前提下,在家收外卖快递是安全的。

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通过食品直接来传播的风险较小。而且,病毒离开人体后,并不一定具有感染性。即便外卖或快递上存活病毒,也不等于可以达到感染条件。谨慎起见,收取外卖快递后一定要多消毒,并将外包装作为垃圾扔掉。安全防疫,科学防疫,平安度过疫情。



广东累计确诊病例725例

无死亡病例

据广东省卫健委,截至2月3日12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725例。3日0-12时全省新增确诊病例42例,新增确诊病例中,深圳市19例、广州市11例、珠海市4例、肇庆市3例、佛山市2例、汕头市1例、清远市1例、梅州市1例。另有疑似病例195例。有2680名密切接触者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中,深圳市245例、广州市200例、珠海市55例、佛山市45例、东莞市31例、惠州市28例、中山市25例、汕头市18例、湛江市14例、肇庆市10例、阳江市10例、梅州市8例、清远市7例、揭阳市6例、韶关市5例、汕尾市5例、茂名市4例、江门市4例、潮州市4例、河源市1例。男性352例,女性373例,年龄介于10月龄-86岁之间。

截至2月3日12时,在院的711确诊病例中,危重22例,重症58例,普通型631例。累计出院14例。无死亡病例。



广州公布确诊病例所涉小区,你怎么看?

2月2日晚,广州市卫健委通过官方微博@健康广州发布了截至当日12时全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情况,除了公布新增确诊病例及地区、年龄分布外,还首次公布了病例涉及的小区或场所。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高传染性疾病,可以通过呼吸道或接触传染,市民对于确诊及疑似病例所在的区域及居住小区都非常关注。事实上,坊间一直有一份流传的病例分布表,基本都是市民通过自身所处小区获取的信息拼凑而成,传播中也可能存在信息错误,反而容易令市民不安甚至引发不必要的恐慌。

广州此前一直保持了确诊病例年龄分布、行政区域分布、收治医院及是否输入性病例等信息的公开,此次选择将病例涉及的小区或场所亦坦诚公布,以公开透明的信息安定民心,值得肯定

比起难以确认的猜测,官方公布信息,不仅是为了让市民安心,更可以让市民更有效地配合防疫,以适当的科学防护措施应对。此前,广州亦有公布病例分布的行政区,但对于每个个体的防护来讲,行政区分布病例多少很难为防护等级、出行规划提供参考,而病例涉及的小区和场所则不一样。与确诊病例患者在同一小区或区域的市民可以亦应当提高防护等级,其他市民在必要的出行中亦可留意相关区域,这样市民才能更加科学而有效地进行防护,而不是在未知或不确定信息中惶恐。

在疫情情况的信息公开中,广州一直在探索、在进步,但疫情通报的透明和对信息公开的追求没有止境。例如,有市民提出公布的涉及小区或场所名单似乎有所滞后,部分所知确诊病例所在场所未囊括在内,下次发布或可加入名单截止日期等信息。同时,在充分保护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的基础上,亦应尽可能地追求病例情况公布更及时与详细,这对公众配合防疫的有效性和抗击疫情的信心均有很大影响。

有不少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在疫情信息公开方面,都开始摸索出一些值得借鉴的方式方法。例如,北京、山东及深圳均于近两日在各自的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上线了疫情发布情况。每个病例的性别、年龄、居住地、与其他病例关系、在武汉或湖北停留时间、在本市活动轨迹、染病原因等信息,对于市民防疫都是有帮助的。例如,深圳新增病例中,其中一例是去过健身房,而另一位为外卖小哥,这就可以提醒市民注意健身房等人员密集接触场所及叫外卖的感染风险。

充分的信息有助于市民更好地作出判断并科学防护,希望广州和其他地区,都可以在追求疫情信息公开透明上不断进步,与市民合作,共同抗击疫情。而即使生活圈与确诊病例涉及区域未有交集,也不可掉以轻心,做好防护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广州189确诊病例分布110个社区公布

截至2月2日24时,广州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189例,其中白云区49例、天河区34例、海珠区26例、番禺区18例、越秀区17例、黄埔区11例、花都区11例、增城区9例、南沙区7例、荔湾区6例、从化区1例。累计核实密切接触者525人,尚有416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确诊病例中,湖北输入139例,与湖北输入病例直接关联38例,暂未发现湖北相关接触史11例,尚在调查1例。

189例病例中,已治愈出院3例,无死亡病例。现有186例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其中重症13例,危重6例,无死亡病例。145例在市八医院(含重症11例、危重3例)、21例在省二医院(含重症1例)、8例在中山三院(含重症1例)、6例在市妇儿中心、3例在广医附一院(均为危重)、2例在省人民医院、1例在南方医院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