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小孩如何预防百日咳?

中高考升学指导


百日咳是由于百日咳杆菌感染导致的急性传染性呼吸道感染。高发期是冬春季节,百日咳杆菌百日咳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性强,特征是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得面红耳赤,还伴有深长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病程可迁延数个月不等,因此叫“百日咳”。因感染后病程长,咳嗽剧烈,还有肺炎、脑病等比较凶险并发症,这个脑病主要是因为缺氧引起;因为儿童免疫力比较弱,容易感染。一般年龄越小,病情演变会越重,需要家长注意。



在我国,预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预防接种百日咳菌苗,被纳入国家计划免疫的范畴,就是百白破疫苗。百白破疫苗是由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三种成分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分别于 3、4、5 月龄和 18 月龄各免疫接种 1 剂次,共接种 4 次。事实也证明这几种病因为免疫接种后,发生率显著降低的。

单纯针对百日咳来说,四针打完后预防典型百日咳的效力约为85%,还是很有效的预防措施的。有研究百日咳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居多,5岁以下小朋友易感性最高,环境因素是很重要的,保持空气流通,注意病人隔离,预防交叉感染。如果密切接触病人后可以口服红霉素10天预防。还有近6个月未接种疫苗的7岁以下儿童可以加强免疫一剂。可见免疫在预防百日咳的重要性。还要讲的是免疫也不一定就一定安全,如上所说预防的有效率是85%,万一感染必须规范治疗。


一盏茶的恬静


问题一:百日咳是什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谢静介绍,百日咳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

其特征性临床症状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吸气“鸡鸣”样回声,未经治疗可迁延2~3个月,故有“百日咳”之称,常引起流行。

近年来,儿童百日咳发病率逐年升高,百日咳已经成为儿科临床医师广泛关注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问题二:百日咳是怎么得的?

百日咳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体感染百日咳鲍特杆菌后引发的疾病。

任何年龄都可以患百日咳,家庭内成人患者和潜在感染者是儿童百日咳的主要传染源。

当这些人咳嗽或打喷嚏时,病原菌随飞沫可以迅速传播,易感儿童吸入带菌飞沫后,容易被感染。

6月以下小婴儿对百日咳鲍特杆菌的抵抗力弱,或未达到疫苗接种年龄,发病率较其他年龄组明显增高。

问题三:百日咳有什么表现?

典型百日咳分为3个临床阶段:卡他期、痉咳期和恢复期。病程约6—12周,部分病例可以更长。

卡他期持续1~2周。

临床症状比较轻,可表现为流涕、喷嚏、轻微咳嗽,类似感冒症状,很难与感冒区分。

此时患儿携带的百日咳鲍特杆菌量数最多,传染性最强。

痉咳期一般持续2~6周,亦可长达2个月以上。

咳嗽加重,出现明显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特点为成串的、痉挛性咳嗽后,伴有一次深长吸气,发出高调鸡鸣样吸气性回声或伴有呕吐。

之后又发生一次痉咳,反复多次,直至咳出较多黏稠痰液。

恢复期一般持续2~3周。

咳嗽频率和严重程度逐渐减轻,咳嗽后呕吐也逐渐缓解。此期病情可反复再次出现痉咳,病情迁延可达数月之久。

问题四:家长如何判断宝宝咳嗽是不是百日咳?

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宝宝,尤其是6月龄以下的小宝宝其咳嗽呈痉挛性伴有鸡鸣样吸气性回声或咳嗽后呕吐,口唇青紫,应该完善血常规检查。

若血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明显升高(2~7万),且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就要高度怀疑百日咳了。

不过,要确诊的话,医生可以用棉签在孩子的鼻咽部取一些分泌物来检查百日咳杆菌的核算定量。

临床常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治疗,疗效与用药早晚有关。

若于卡他期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但由于早期难与普通感冒相鉴别,诊断该病时多数已进入痉咳期,此期选择西药治疗收效甚微,但可以缩短排菌期及预防继发感染。

中医称本病为“顿咳”、“颅鹚咳”。

早在《内经》中,就有类似百日咳症状的记载。本病主要病机为痰火交阻,肺气上逆,故其治法重在涤痰清火,泻肺降逆。

一般分期论治,初咳期以温散祛寒宣肺、疏风清热宣肺为主;痉咳期以涤痰降气、泻肺清热为主法;恢复期以养阴润肺、益气健脾为主。

特别于痉咳期运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时,配合中药治疗往往能达奇效。

同时还有中药成药如鹭鸶咳丸;单方验方如胆汁疗法、大蒜疗法;以及推拿针灸治疗也是对百日咳治疗极为有效的补充。

问题六:百日咳患儿怎么护理?

注意居室空气新鲜,但又要防止受凉,避免接触烟尘、异味、辛辣等刺激物。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心情愉快,防止精神刺激或情绪波动诱发痉咳。

饮食富营养易消化,避免煎炸辛辣酸咸等刺激性食物。

宜少食多餐,防止剧咳时呕吐。幼小患儿要注意防止呕吐物呛入气管,避免引起窒息。

问题七:百日咳怎么预防?

目前对本病有效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三点。

(1)按时接种白百破三联疫苗。

(2)发现患者应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隔离期自发病起至第40天,或出现痉咳后30天。有接触史者应观察3周。

(3)易感儿在本病流行期间避免去公共场所。

问题八:百日咳会有生命危险吗?

小婴儿在百日咳痉咳期可能出现呼吸暂停、肺炎、百日咳脑病等并发症,还有可能出现结膜下出血、脐疝、气胸等气压性损伤,往往表现重,病死率高。

特别是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严重肺动脉高压可导致猝死。

近年来由于诊断水平的提高,使得百日咳能够在早期即明确诊断。

加上治疗方案日益规范,我国百日咳病死率已下降到0.5%左右。

如果孩子确实得了百日咳,宝妈们也不必过分紧张,保持好心态,配合中西医治疗,多可痊愈。


湖南医聊


百日咳往往以婴儿为多,儿童相对来说少见,但是也存在儿童百日咳增加趋势。

百日咳常见的临床特点

1、往往开始类同一般感冒症状,咳嗽流涕,一般没有发烧。但是在10天左右,咳嗽开始加重。

2、咳嗽出现了典型痉挛样咳嗽,个别厉害出现鸡鸣样回声。

3、痉挛炎咳嗽开始减少,进入恢复期。

百日咳的并发症

1、最常见的为肺炎,咳嗽过程中出现发烧症状。

2、呼吸暂停 持续咳嗽几分钟或者几十分钟,出现呼吸暂停。

2、急性中耳炎 孩子在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耳痛,或者耳朵流脓的现象。

3、百日咳脑病 因为持续咳嗽缺氧,导致缺氧导致惊厥发作,惊厥和缺氧对神经系统影响。还有甚至癫痫发作、气胸,骨折等。

如何预防百白破

1、怀孕期间可以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起到很好保护出生后婴儿免得百日咳疾病。

2、宝宝出生后按照疫苗接种流程接种百白破疫苗。

3、母乳喂养可以有效减少感染性疾病发生。

4、宝宝减少与有咳嗽症状人群的接触,不到人多密集的公共场所。

5、有症状及时诊断和治疗,减少百白破出现的各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必删,请联系本人)

柯大夫为儿科主任医师,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擅长儿童消化,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异常,慢性腹泻,牛奶蛋白过敏等疑难杂症及婴幼儿营养发育及喂养咨询。有关儿科专业咨询请来好大夫在线找柯友建主任。

与健康为伴,与医生为友,欢迎转发点赞、评论关注,点赞分享更是一种美德。有问题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时间会对典型提问针对性回答。


柯大夫儿科科普教育


百日咳又名顿咳,是小儿时期特有的咳嗽疾病,传染性极强。以五岁以下儿童多见,好发于冬春两季,咳嗽由轻到重,病程较长,一般分为初,中,末三期。患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中医认为,本病是因为外感时邪,内藏痰湿所致。冬末春初,气候多变,小儿抵抗力较弱,容易感受时邪,使肺气受伤。

一,初咳期(初咳期)

大约有七到十天,症状和感冒相似,咳嗽,流清涕,微微发热。热退后咳嗽逐渐加重,白天轻,夜里重。《千金药方》里说“小儿咳,日中差,夜甚,初不得息”。在流行季节遇到这种情况,应注意是否有百日咳接触史,并考虑可能患上百日咳的可能。

二,中期(痉咳期)

出现阵法性,痉挛性咳嗽约四周时间,重的可延长到两个月。百日咳的症状很典型,咳时顿呛,每天阵发十余次或数十次,咳声不断,面色潮红,涕泪交流。稍停复咳,再连续呛咳二三次后,咳出痰液并连带把吃下去的奶或饭一并咳出,方才罢休。有时痰中会带有血丝。

久咳不止,再加呕吐,孩子太痛苦了。《本草纲目拾遗》里说“顿咳,从小腹下,逆上而咳,连数十声,少住又作,咳发必呕,牵制两肋,涕泪皆出,连月不愈”。在剧烈咳嗽的过程中,有的孩子会出现阵发性发憋,青紫,甚至抽风。

三,末期(恢复期)

症状由重减轻,咳嗽发作次数减少,咳嗽程度减轻,其他症状也逐渐消失,二到三周后慢慢痊愈。

基于以上所描述,在治法上,不推荐药方,只从小儿推拿的角度调理治疗。

1,初期:解表散寒,宣肺止咳。

取穴:清天河,补脾,补肾阳,平肝清肺,顺八卦,小横纹,外劳,一窝风,天突,肺腧。

2,中期:清燥润肺,怯痰止咳。

取穴:重揉太渊,补肺,取天河,补肾阴,平肝清肺,清大肠,重搓四横纹,揉天突,肺腧,涌泉,点刺左肝顶,右肺顶。

3,后期:养阴清肺,益气和中。

清天河,分阴阳,补肾阴,六腑三关,补脾,平肝清肺,总筋,内关,天突,膻中,肺腧,涌泉。

预防护理:


(1)发现百日咳患儿,立即隔离。隔离日期为发病开始40天或痉咳开始后30天。

(2)居住环境应空气流通,衣服被褥要消毒或爆晒。

(3)流行季节不要去公共场所,出门带口罩。

(4)接种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

(5)注意营养,多休息。

(6)流行期间,可用棕树叶或鱼腥草加适量水煎服,每日一次,连服5天。缓解。


高级小儿推拿师梁靖梅


我在临床上很少碰到小儿百日咳,但却碰到过一例非常凶险的百日咳。

患儿4岁,住在比较偏僻的小山村,父母出去打工,由爷爷奶奶抚养。我见到患儿时,患儿已经不仅咳嗽的非常厉害,而且反复抽搐,一抽搐就呼吸不行,然后出现缺氧紫绀,最后不得不气管插管呼吸机控制呼吸。

其实患儿也注射了百白破疫苗,但是注射的极其不规律,所以可能导致免疫效果不佳。

百日咳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百日咳鲍特杆菌感染引起(革兰氏阴性杆菌)。

典型症状分三期:卡他期,痉挛性咳嗽期,恢复期。

卡他期:跟大多感染症状差不多,一般1-2周,发烧,流涕等症状减轻后咳嗽反而加重并出现严重的痉挛性咳嗽。晚上咳嗽比白天重。

痉咳期:持续数周或者2个月,典型症状就是陈发性,痉挛性咳嗽持续(可连续咳嗽几十下)。此时往往诱发呕吐,一定要防止小儿误吸。然后出现深长吸气,鸡鸣样吸气或者抽泣样吸气。患儿会烦躁,呼吸困难,紫绀。咳嗽一般无预兆。

恢复期:患儿痉挛性咳嗽少见,咳嗽次数减少。

重症患儿可以并发肺炎,脑病。痉挛性咳嗽可以导致窒息,误吸,呼吸停止,此时一定要进行人工呼吸干预,否则可以导致死亡。

上述4岁患儿就是重症百日咳,所以不得以进行呼吸机控制人工呼吸,患者最后预后还好。

如何防止小孩子得百日咳。

儿童一定要正规接种百日咳疫苗。(大多疫苗是值得信赖)

易感儿童避免跟百日咳患者接触。

易感儿童与百日咳患者接触后一定进行预防性治疗(密切接触易感人群检疫21天)。

最后要说的是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是最好预防办法。10岁以后百日咳的免疫力跟未接种疫苗基本一致。成人一般不接种百日咳疫苗。


麻醉医生小康


百日咳是一种百日呼吸道病。咳嗽这个病症通常情况下,不是大病但是比较烦人,往往要折腾一阵子,后来很多也不知什么原因好像就好了。

百日咳的临床特征为咳嗽逐渐加重,呈典型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终末出现深长的鸡啼样吸气性吼声,病程长达2~3个月,故有百日咳之称。

百日咳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主要是热咳和寒咳。要区分清楚,否则很难根治。

寒咳:多数体内有积寒,上焦又存有水气,元阳偏弱,有时还带有一些流鼻水,所以治疗上一方面要扶元阳,另一方面要蒸腾气化上焦水气,咳嗽自解。寒咳的如果吃雪梨,橄榄,或者川贝琵琶露之类的来止咳,治不好并且还加重。

热咳:多数体内有热,尤其是肺,肺热明显,有一些还联动引发大肠热,大肠和肺互为表里。严重的还引发肺炎,因此,热咳,要从阳症治,雪梨,橄榄,川贝琵琶露,吃起来会挺舒服。

综上,治咳关键要分清其寒热性质,有的还带痰的又要加以认真辩证,否则,非重病但难治好。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身体健康,更多中医资讯和知识请关注今日头条壹号中医!





壹号中医


小孩自身免疫力低,发生感冒时很容易换上百日咳,百日咳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一旦咳嗽起来会越来越厉害,因为咳嗽时产生一种百日咳菌,这种菌会感染孩子的呼吸道,从咽喉开始到气管支气管这段,随着医学的进展,小孩有百日咳菌预苗,发现孩子咳嗽可以用些消炎药,也可以去医院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其实并不是一开始咳嗽就是百日咳,什么病都有个循环渐进的过程的,百日咳也不是说咳嗽一百天,今天来给大家说说平时生活中怎么预防孩子百日咳

一、不要让孩子与百日咳患者接触,出门戴口罩,这样避免呼吸传染,这样就没有病原了不易传染。

二、房间保持干净卫生,不要吸入粉尘,不要有刺激性味道,保持好空气流通,开窗户换新鲜空气,咳嗽肺部是受损的,肺活量会减小。

三、吃食物饮水时要慢不要太快以免呛到,造成肺部发炎。

四、平时要侧躺这样避免加重咳嗽。

五、不要吃太甜的食物包括液体

六、平时多带孩子晒晒太阳,不过时间不要太长,吸收阳光中紫外线有利健康

做到以上这些基本就不会有百日咳的发生了,对待孩子一定要细心,有病就要第一时间去治疗,尤其是小孩。



百日咳(又称顿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其特征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有深长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

症状:剧烈的痉挛性咳嗽,患儿、大人常咳得面红耳赤,涕泪交流、舌向外伸,最后咳出大量粘液,并由于大力吸气而出现耳鸣!夜间明显,年龄愈小病情愈重。

1,预防:流行季节,少到人多公共场所以先交叉感染,此病有一定传染性。

2,及时接种疫苗:一般对出生满3个月的孩子就可以进行百日咳疫苗预防接种。作为新宝妈,最好把疫苗本专门放在一个包里,因每打一针疫苗都会登记!

百日咳疫苗适用于吸附百白破和吸附无细胞百白破均为3一6周岁儿童全程免疫用。吸附百白破为6周岁以下儿童已经全程免疫后作为加强免疫用。

百白破疫苗是由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及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成,可以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闭花落雨


有预防针啊。当发生的时候。有那个小孩用的百日咳糖浆。药用对的基本上两天就好了。我小孩就有过百日咳。去医院说什么是毛细支气管炎?前前后后加起来治疗了,有个把月。住院住到大年30晚上。到最后就一瓶几十块的百日咳糖浆治好了。


山川一路


控制传染,在流行的时候或季节,若有症状应及时及早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隔离传播源,百日咳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弱,保持室内的通风,对分泌物可进行消毒,针对病因要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