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秦宣太后为什么要杀义渠王?

Heavn123


秦宣太后为什么要杀义渠王呢?

1.秦穆公心怀天下,时刻想“问鼎中原”,但晋国与秦有仇隙,而且实力雄厚,稳稳地挡住了秦国东进的道路,秦不敢轻举妄动;于是,秦国把目光转向西北的区域,定注在义渠国,公元前444年,秦国出动军队讨伐义渠,“执其君以归”,直到抓住了他们的国君才收兵。

义渠战败后,厉兵秣马,养精蓄锐了14年,于公元前430年,动用全国人力物力攻打秦国,要一雪前耻,报抓君之仇,师出而名的义渠军从泾北横扫到渭南,打得秦国丢盔弃甲,不但收复了失地,而且直接扩大了疆域,使义渠国达到最强大时期,国土直接扩大到20万平方公里。

公元前306年,秦昭王被立为秦国国君,实权掌握在秦昭王的母亲秦宣太后手中,鉴于实力充盈、崛起迅速的义渠国军力雄厚,她一改两军对垒,正面征讨义渠国的做法,采用拉拢、笼络的怀柔!义渠国也想与秦重修旧好,以休养生息,义渠王借秦昭王上位之机亲自到秦国祝贺、朝拜。


趁此机会,长袖善舞的宣太后不惜色相,笼络住了义渠王,此后在长达三十年的岁月中二人一直保持着情人的关系,宣太后还为义渠王生了两个儿子,这期间,两国边疆一直处于安宁状态。

秦国能一心一意地谋求发展,使经济繁荣,国力大幅度增强;而其它诸侯国仍然征战不休,致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不间断地削弱了自己国家的力量;如此此起彼伏,此消彼长间,秦国已开始渐露头角,在诸侯国中脱颖而出,已经有强大的力量化解戎狄的威胁了。


精明的宣太后认为义渠王的价值已经利用尽了,特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将自己三十年的情夫义渠王以“度假”名义引诱到甘泉宫,然后同床共枕,大被同盖,在甜蜜的温柔乡中杀掉了义渠王,并迅速派兵灭了戎狄,将原属义渠王的大片领地收入囊中,毫不客气地扩改了版图?

为杜绝后患,宣太后还灭掉了自己为义渠王生下的两个儿子。


希望星晨58298869


宣太后,也就是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里芈月的原型。她原本是楚国的宗室远支,芈姓,后来作为秦楚两国政治通婚的“筹码”,被楚王送给了秦惠文王为妾,封号“八子”。因此,一些史籍也称之为“芈八子”。因为妾的地位,她的儿子属于庶出,原本秦国的王位与她的儿子是没有关系的。但是,秦惠文王的继承人秦武烈王年少气盛,在周王畿举鼎绝髌而亡,身后无子。于是,一场王位争夺战展开了。最终,宣太后在其手握重兵的同母异父弟弟魏冉协助之下,成功击败其他对手。她的儿子公子稷成功上位,成为了秦王,也就是后来的秦昭襄王。实际上,宣太后最初想立的是她的另一个儿子公子芾,后来在赵武灵王的干预之下,才最终选择了秦昭襄王,这里就不铺开说了。秦昭襄王即位之后,宣太后和她的兄弟穰侯魏冉、华阳君芈戎及另外两个儿子公子悝、公子芾掌权,几乎架空了秦昭襄王,时人称之为“四贵”并曰“只识四贵、不识秦王”。而宣太后与义渠戎王的爱恨纠葛就发生在这之后。



义渠地处秦国西北部,与关东六国对秦国形成了夹击之势。但凡秦国东出与关东六国争雄,义渠总会从背后偷袭秦国,借机劫掠、发笔横财。历代秦公、秦王对此头疼不已,也多次对义渠用兵,但是成效甚微,虽然重创了义渠,却始终未能彻底解决义渠这来自背后的威胁。宣太后掌权之后,一改秦国往日强势的对义渠战略,大行怀柔之道,甚至不惜以太后之尊色诱义渠戎王。就这样,义渠戎王彻底拜倒在了宣太后的石榴裙下,长期居留秦国的温柔乡,并且和宣太后生下了两个儿子,义渠戎王的斗志也逐渐被消磨殆尽。自此,义渠对秦国的威胁达到了历史最低谷。但是,宣太后笼络住的只是一任义渠戎王而已,将来他去世之后呢?义渠对秦国的威胁并没有完全消除。



晚年的宣太后又一次以政治家的理性作出了一个重大抉择,诱杀义渠戎王于甘泉宫。此后,秦国趁机出兵,一举平定义渠,在义渠故地设立郡县,义渠对于秦国的威胁彻底消除!三十年的感情,而且还生了两个儿子,宣太后为什么这么狠心要杀了义渠戎王?



首先,政治和感情历来就不是一回事,宣太后作为一位政治家,更加不会将政治和感情混为一谈。更何况,当初宣太后色诱义渠戎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策略而已。不可否认,三十年时间,二人肯定会建立一定的感情。但是,这种感情的基础是建立在政治目的之上的,也注定了它最终要为政治让路。其次,宣太后诱杀义渠戎王之时,实际上秦昭襄王已经和范雎联手向宣太后夺权了,如果宣太后彻底失势,义渠戎王和新掌权的秦昭襄王并没有什么情分可言,还不会不坚守对宣太后的承诺,很难说!与其留着这个定时炸弹,宣太后倒不如帮儿子提前解决问题。再其次,宣太后替成年的儿子掌了三十年的大权,母子之间的矛盾和隔阂是必然存在的,在儿子夺权的当口,宣太后出面帮儿子彻底解决义渠问题,而不是利用义渠势力继续和儿子争权,实际上也是在给儿子递上“和解书”,“儿子,妈终究和你还是一头的!”这实际上是宣太后在为自己和兄弟、儿子谋求一个善终。事实也的确如此,秦昭襄王驱逐“四贵”、正式掌权之后,并没有对宣太后和“四贵”进行进一步清洗,或许和宣太后的这纸“和解书”有着很大关系。



总之,宣太后无论是从国家战略层面、还是与儿子秦昭襄王的关系层面来讲,诛杀义渠戎王都是必须的!这是政治大前提。在这个大前提之下,一切私人感情都必须让路,亲儿子他爹也不行!更何况,这个亲儿子他爹还是潜在的敌人。不得不说,宣太后不愧为理性的政治家!但是,真正能做到这一步的人并不多。也难怪战国后期那么多女性,就只有宣太后配得上“政治家”的称号了。


农民工歪说历史


义渠与秦国一开始就处在水火不容的位置

义渠,是羌戎民族的一个分支,在西周时期臣服于周天子。西周末年,犬戎破京,周幽王身死,周平王东迁,义渠趁机自立,是为义渠国。而秦国正式被承认为诸侯,也在这个时期,并且周平王还和秦襄公约定:“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可以预想,为了扩大领土范围,秦国必定会和义渠发生战斗,这也是秦国与义渠水火不容的原因。

秦惠文王时期,义渠的的反复无常

秦惠文王七年,义渠发生内乱。于是,秦惠文王果断出兵,平定义渠,使得义渠的力量得到了很大的削弱。

秦惠文王十一年,义渠终于在秦国的攻势下臣服,向秦国俯首称臣。

然而这只是暂时的,义渠的游牧性质代表了其不会被束缚。果然,机会来了。公孙衍因被张仪排挤出秦国,于是心生怨恨,联合魏、赵、韩、燕、楚五国伐秦。同时,派人通知义渠君:“中国无事,秦得烧掇焚于君之国;有事,秦将轻使重币事君之国。”大概意思便是秦国派人珠宝美女贿赂义渠之时,便是义渠脱离秦国掌控之日。

公元前318年,秦国大败五国联军于函谷关,却败于义渠,义渠遂脱离秦国。几年后,秦国腾出时间收拾义渠,夺取了义渠25座城池。

秦昭襄王时期,宣太后以母后之尊,色诱义渠王,灭义渠

秦惠文王时期的事情,已经让宣太后明白,义渠就像那草原上的恶狼,也许会暂时臣服于你,但是一旦给了他机会,他便会脱离你的控制,甚至反咬你一口。


于是,宣太后对于义渠,也改变了策略,改正面讨伐为慢慢腐蚀。宣太后以母后之尊色诱义渠王,允许他入住自己的寝宫,并生下两子。俗话说“温柔乡英雄冢”,来自草原的义渠王更是如此,在宣太后美色和孩子的吸引下,义渠王完全忘记了草原的百姓。

公元前272年,义渠王死于宣太后寝宫,同年,义渠灭亡。

结语

秦宣太后为什么要杀义渠王?秦国的立场就决定了秦国与西戎的势不两立,而义渠又于秦国接壤,自然更加严重。尽管在秦惠文王时期,凭借着国力的强大,几度让义渠臣服。然而这群习惯了草原的恶狼,是不会心甘情愿被人束缚的。事实也的确如此,只要你一出现衰败的迹象,他们便会狠狠的撕咬你一口。

既然臣服这条路已经行不通了,那自然也就只剩下灭亡了。虽然草原有草原的坏处,但是也有其好处。单纯凭借武力,很难彻底消灭这些游牧民族。况且,秦国不仅仅这是面对义渠一个国家而已,发动过多的兵力讨伐,显然是不合算的。因此,宣太后能够牺牲色相,对义渠采取怀柔政策,不可谓不伟大,也不可谓不高明。难怪为治先秦史的名家马非百评价她的功劳可以比得上张仪的连横,司马错的伐取巴蜀。


温明昊


【文藏来答】

西周以后,建国于渭水流域的秦国也悄然崛起,长期和邻邦的戎、狄不断发生战争。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救助和护驾有功,平王封他为诸侯,赐地岐山,并赋予征讨西方戎、狄之全权。到了秦穆公时,任用百里奚等将相,打败了晋国,被中原诸国一直视为戎、狄的秦国声威大振。公元前624年,秦穆公又采用从戎人那里招来的大臣由余的计策,攻伐北地义渠,“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秦穆公称霸西戎后,野心勃发,时刻想“问鼎中原”,但当时晋国的势力也很雄厚,象座大山一样阻挡着秦国东进的道路。于是,秦国就想先廓清自己西北的地域,便把进攻矛头转向义渠。公元前444年,秦伐义渠,“执其君以归”。义渠战败后,吸取教训,厉兵秣马,通过14年时间的养精蓄锐,于公元前430年(秦躁公十三年),倾全力攻秦,从泾北直攻到渭南,不但收复了过去的失地,而且把疆域扩大到20万平方公里。它的地域东达陕北,北到河套,西至陇西,南达渭水。此后数十年内,是义渠国最强大的时期。

公元前306年,秦昭王立为国君,昭王母宣太后摄政。她改变正面征讨义渠国的策略,采用怀柔、拉拢的政策,以堕其志。义渠国大败后,也想与秦重修旧好,以休养生息。义渠王就利用昭王刚即位的机会,亲自到秦国去朝拜。《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

那么宣太后为什么在与义渠王相好三十年后诱杀了义渠王呢?

史料记载,正因为宣太后牺牲色相,笼络住了义渠王长达三十年之久,使得秦国能够毫无后顾之忧,腾出手来增强国势,并且在诸侯国间征战不休,屡有斩获。三十年后,秦国已隐然成为诸侯国间的老大,国势大强,已经不用畏惧戎狄的威胁了。于是宣太后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将情夫诱到甘泉宫去“度假”,然后就在温柔乡中突然发难,将义渠王杀掉,并立刻派兵灭掉了戎狄,将甘肃宁夏一带原属义渠王的领地全部收入囊中。

据太史公司马迁说,宣太后在与义渠王来往的三十年中,还为义渠王生下了两个儿子。但是这两个儿子后来如何却不见下文。若是被以宣太后为首的秦国杀死了的话,一定会见于史籍,以此进一步证明“秦乃虎狼之国”。而竟不见记载,可能这两个孩子早在父母来往的三十年间就已经夭折了,鉴于当时的医疗生活条件,这个可能性更大——两个儿子居然都没能养成,宣太后自己也不可能再生育,以血缘怀柔的政策失败,她才终于向义渠王下了杀手。

除了义渠王外,在《战国策·秦策》上,还记载了宣太后的另外一段风流韵事。

话说宣太后在六七十岁的时候,看上了秦国大臣中的一人,此人名叫魏丑夫,然而此人名字和真人恰恰相反,天生一副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模样,很是让女们人迷恋。秦宣太后有事没事就会把魏丑夫叫进宫来“聊聊天”。

在当了四十多年的老太后之后,宣太后的人生轨迹终于走到了尽头。但是,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还念念不忘自己的这位老情人,并且还特意下了一条命令——“在我下葬的时候,我要魏丑夫陪着我,给我殉葬(为我,必以魏子为殉)。”

还好,魏丑夫平时的好哥们、大臣庸芮出面帮他解了围。

庸芮先是问了宣太后一个关于神学的问题,那就是人死之后有没有灵魂和感知?

宣太后回答表示没有。

见此,庸芮便又接着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既然太后明知人死后没有感知,却又让自己的心上人白白去死,岂不可惜了(明知死者之无知矣,何为空以生所爱葬于无知之死人哉)?再说了,假如人死后有感知,这几十年来先王看到你的所作所为,肯定早已经积攒了不少的怒火(他还真敢说这句话),你要是去了下面,弥补自己的过失还来不及呢,哪里还有时间与魏丑夫谈情说爱呢(若死者有知,先王积怒之日久矣,太后救过不赡,何暇乃私魏丑夫乎)?

宣太后表示出了赞同,魏丑夫保住了自己的一条小命。

从为子夺位的过程就可以看出,宣太后不是一个“弱质女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个三十岁上下的成熟美妇人一跃成为封建社会里后妃掌政的鼻祖。秦国尚武,而武功最盛大的时期之一,就是宣太后掌政的三十六年(也有说是四十一年的)。

为了巩固幼子的王位,她用了世上最直接的方法:联姻——也就是为自己的儿子迎娶楚国的公主为王后,同时也将秦女嫁与了楚国。与此同时,执掌了大权的宣太后开始任用自己的亲信,被称为“四贵”。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从此再无后顾之忧。


文藏


义渠屡次入侵秦朝,是秦朝的心腹大患。当秦国与其他国家战斗时,义渠多次趁机入侵秦国。

兼并义渠可以开疆拓土,这是秦朝统一天下战略的一部分。

义渠称霸西戎,兼并义渠可以震慑西戎诸国,使他们臣服。


跪射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