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区别是什么?

朱坤明


笼统的解释是:省会城市是一省的行政中心,计划单列市则是享有较高行政和经济自主权的城市

中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分成三级,第一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其中每个省的省政府所在地为该省的省会,也是每个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交通中心。

不过虽然大多数省的经济中心都是省会城市,但是也有例外, 例如:

山东的省会是济南,但经济总量最高的城市是青岛。

江苏的省会是南京,但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是苏州。

福建的省会是福州,但GDP最高的城市是泉州。

当然,以上是几个例子比较特殊,对于大部分的省会城市而言,基本上都是本省内部行政经济一把手,即便是经济排不到第一,也起码是行政中心。(山东省省会济南市)

除了省会城市以外,还有一些行政、经济和交通非常重要的城市被拿了出来,其中级别最高的就是直辖市。截止到1997年,中国共有四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这四个城市的行政级别都是省部级。

在这四个城市之下,就是副省级城市,目前中国共有15座副省级市: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济南、杭州、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 。这里面有10座都是省会城市,除此以外,深圳、大连、青岛、宁波、厦门这五个城市是计划单列市。(全国副省级城市)

计划单列市全称“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计划单列市”,是国家为了经济发展,赋予一些重要城市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计划单列市的历史其实非常悠久,在建国之初,全国的直辖市非常多,截止到1953年,全国一共有14个中央直辖市,即北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上海、天津、武汉、广州、重庆、西安、旅大、长春、哈尔滨。不过这些直辖市中只有北京市真正的直辖,其他的城市都是由各省代管。

之后中央对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除北京、上海、天津以外,其他的直辖市全部并入所在省份成为省会城市。

不过鉴于一些城市的重要地位,中央赋予它们“政治、经济待遇不变”的权力,建立了计划单列市。

从字面意思上就能看出,计划单列市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他的意思是国家针对特定地区在进行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等各方面的计划时,打破原有的行政隶属关系,对其单列户头,单独分配、调拨计划指标。

计划单列市自诞生之后,经历了三次大的改革,到90年代之后,计划单列市概念演变为在当前行政建制不变的情况下,省辖市在国家计划中单列户头并赋予一些城市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到90年代初,中国的计划单列市共计有14个: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重庆。

1993年,中央再度对计划单列市作出调整,在这14个城市中,除了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重庆六个城市之外,其他的8个省会城市不再是计划单列市。

到1997年重庆升级为直辖市,自动取消了计划单列市,至此计划单列市只剩下了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五个城市并延续至今。

(今天的五个计划单列市)

目前国家计划单列市的财政与中央挂钩,但并不是完全与所在省财政完全脱钩。实际执行中,计划单列市仍需在不同时期以不同形式和比例向所在省区上缴一定的财政收入,即“单列不脱钩”。

至于计划单列市与省会城市的区别,这个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即便都是省会城市,许多城市的级别也是不一样的。

在文章开头中曾提到,目前有10个省会城市是副省级城市,即: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济南、杭州。这10个省会城市的行政级别要比其他省会高一点,其地位与五个计划单列市差不多一个级别。


千佛山车神


省会:

一个省份的省级最高行政办公机构所在地,通常是省内的政治、医疗、教育中心,也是其省内最大的交通枢纽城市。

省会的级别并不相同,有副省级和地级之分。比如广州、南京、成都、武汉、杭州、西安、沈阳、济南、哈尔滨、长春,这些都是副省级省会。而长沙、郑州、福州、合肥、南昌、贵阳、石家庄等等都是地市级省会。比副省级城市要低半级。

计划单列市:

省会每个省份都有,而计划单列市全国只有5个。

分别是深圳、青岛、大连、宁波、厦门。计划单列市的行政级别为副省级,与副省级省会平级,高于地市级省会。

计划单列市是由中央和省里双重领导,有省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因此其扮演的角色与省会完全不同,省会是行政中心,而计划单列市是经济中心,不负责省级行政管理。

由于深圳、青岛、宁波、大连所在省份对应的省会也是副省级,所以这四座城市和各自省会是平级的,而厦门所在的福建省会福州市是地级市,于是成为了唯一一个非省会城市行政级别比自己省会还高的城市。


城市发展报告


首先组织任命区别:计划单列市的书记、市长、人大主任和政协主席均由中央任命,而省会城市的书记、市长、人大主任和政协主席则不必均由中央任命,这里提现出计划列市的重要性

地方经济财政区别:计划单列市的收支直接与中央挂钩,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两分,不用上缴省级财政,享受省级的经济管理权限。而省会城市的收支是与省级财政挂钩

而且计划单列市有优先权,优先对这些城市进行政经济体制改革的综合试点。

计划单列市先后设立计划单列市原来是14个的,后面种种原因取消了9个,所以计划单列市目前还有5个计划单列市:深圳、宁波、青岛、大连、厦门。


小蚂蚁观点


据知。省会城市与计划单列城市的区别在于:一、级别不同。计划单列城市全是副省级,而省会城市并非全是副省级。如福州市。计划单列市产生于80年代。它有独立的经济权,而省会城市没有。二、组织关系不同。计划单列市的四大班子(市政府、市委、市人大、市政协)的一把手是由中央直接任命,而省会城市则不必由中央直接任命。三、经济关系不同。计划单列城市的收支直接与中央挂钩,无需上缴省级财政。计划单列市是新形势下发展趋势中并非必然的、必需的一个产物。而在某些任知的角度又混淆了人们判定谁高谁低等好多错觉。虽然行政等级是一样的,但经济等级要比行政等级的省会城市要高。比如厦门市长要比省会城市福州还要高半级的笑柄。目前我国有五个计划单列市:分别是:深圳、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副省级城市有十个。分别是:哈尔滨、长春、济南、南宁、杭州、广州、武汉、成都、西安。基本弄清了省会城市与计划单列城市的隶属关系,经济关系和我国目前省会城市和单列城市总体的认知多少了吧!


挺霜傲雪


省会城市每个省份都会有,它是一个省份的行政中心,一般也会是一个省份的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因为在中国大部分省份都是“强省会”,有的省份的省会甚至“一城独大”,集中了全省大部分的发展资源。省会虽然是省内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但也要承担辐射和拉动一个省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任。

计划单列市则不同,目前全国也就只有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和深圳五个计划单列市,它们是国家计划中列入户头并赋予这些城市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的城市,它的财政与中央挂钩,但不一定就与所在省财政脱钩。

与省会城市相比,从行政级别来看,计划单列市,是“副省级”,它们的班子比如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政协主席职务均属于副省部级干部,因此政治地位更高;另外计划单列市财政基本不用上交所在省份,而是直接与中央挂钩,因此可以更加全心全意的发展经济,但与此同时,计划单列市拿到所在省的其他资源相对更少。省会城市则不一样,虽然它承担着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任,但可以获得省内更多的发展资源。


锦绣中源


问题是: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区别是什么?



一、中国城市的划分

(一)中国的城市从行政区划上分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行政区划分为三级。

直辖市,为国家一级行政区划;

省辖市,为国家二级行政区划,包括地级市、县级市。

(二)从行政级别上分为:

1、正省级城市:都是直辖市,行政级别正省部级,计有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四个;

2、副省级城市:为省辖市,行政级别副省部级;

副省级城市,是行政级别为副省部级的省辖市,行政级别高于省辖地级市、县级市。

副省级城市的主官为省部级副职,其职务由中央管理。

副省级城市,计有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吉林省长春市,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市,山东省济南市、青岛市,江苏省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福建省厦门市,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四川省成都市,湖北省武汉市,陝西省西安市15个。

3、地级市:为省辖市,行政级别司局级(厅局级);

4、县级市:为省辖市,行政级别正县处级,多由省委托地级市、地区代管。

二、省会城市

省会城市是一个省份的行政中心所在,省委、省政府驻地,是全省的政治中心。

一般情况下,同时又是文化、教育、科技、交通中心,多数也是经济、金融中心。

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所在称为首府,意义等同于省会。

省会城市当中,按照行政级别可以分为:

(一)部分省会城市,为省辖地级市,如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南省郑州市、山西省太原市、福建省福州市、安徽省合肥市、湖南省长沙市、江西省南昌市、海南省海口市、云南省昆明市、贵州省贵阳市、甘肃省兰州市、青海省西宁市12个;5个自治区首府城市也是地级市。

(二)部分省会城市,也是为省辖市,但行政级别副省级,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吉林省长春市、辽宁省沈阳市、山东省济南市、江苏省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广东省广州市、湖北省武汉市、四川省成都市、陝西省西安市10个。

副省级城市并不都是省会;副省级城市辽宁省大连市、山东省青岛市、浙江省宁波市、福建省厦门市、广东省深圳市就不是省会。


三、计划单列市

计划单列市的全称是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计划单列市,目前计划单列市一共有五个,分别是辽宁省大连市、山东省青岛市、浙江省宁波市、福建省厦门市、广东省深圳市,这五个计划单列市同时也是仅有的五个非省会的行政级别副省级城市,行政级别高于所有地级市、县级市。

计划单列市的经济计划、财政收支是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一样在中央政府单列户头,由中央政府管理的,由中央和地方两分,无须上交省级财政。

计划单列市的主官,职务由中央管理,职务行政级别为副省部级。

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都属于省辖市;

没有一个省会城市是计划单列市;;

计划单列市行政级别都是副省级;

计划单列市都不是省会城市;

多数计划单列市所在省份省会城市为副省级城市,只有计划单列市厦门市所在福建省,省会城市福州市不是副省级城市。


z山海


区别如下:

1、级别不同:计划单列市都是副省级,而省会城市并非全是副省级。全国只有15个副省级城市,其中包括深圳、厦门、青岛、大连和宁波等5个计划单列市,以及哈尔滨、长春、沈阳、济南、南京、杭州、西安、武汉、成都和广州等10个省会城市。

2、组织关系不同:计划单列市的书记、市长、人大主任和政协主席均由中央任命,而省会城市的书记、市长、人大主任和政协主席则不必均由中央任命。

3、经济权限不同:计划单列市的收支直接与中央挂钩,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两分,无须上缴省级财政,享有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而省会城市的收支是与省级财政挂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