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讀詩的人和不讀詩的人有什麼不同?

xiangping_sdk


讀詩的人與不讀詩的人還真的不一樣。首先,讀詩能增長知識,不僅能增長文學藝術方面的知識,還能夠增長曆史,地理,政治等方面的知識;其次,讀詩的人想象力豐富,看到一個景物,遇到一個事件會聯想到很多東西,甚至能夠不經意地脫口而出,出口成章。相傳,明代大詩人解晉,童年時早起掃地,便說:"靜掃堂前地,輕移罩中雞”,一旁的大嫂笑著說:“掃個地還吟詩",解晉接著說:“分明是說話,又道我吟詩”。第三,讀不同類型的詩詞會引起讀者不同的感受。比如,讀李白的詩你會被他的灑脫,飄逸,大氣所感染。白居易的詩歌語言通俗易懂,文字淺顯,很少用典故和深奧的詞句,還特別喜歡提煉民間口語、俗語入詩,所以讀白居易詩歌,如同一老者對面相坐,訴說家長。有些宮庭詩詞則淒涼隱惻,容易引起女孩的傷感。所以說,不但讀詩與不讀詩的人不一樣,而且喜愛讀不同詩歌的人的情感特徵也不一樣。


金星753


蘇軾說: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大概就是說只要飽讀詩書,學有所成,氣質才華自然橫溢,高雅光彩。

常背詩的人心境還是美的,如果有時間精力,閒來無事可以看看,還是不錯的。

1.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春望》

2.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夜喜雨》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望嶽》

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夜憶舍弟》

5.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八陣圖》

6.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旅夜書懷》

7.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贈衛八處士》

8.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前出塞》

9.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房兵曹胡馬詩》

10.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蜀相》

11.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12.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登高》

13.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江南逢李龜年》

14.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贈花卿》

15.欲填溝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狂夫》



jane259


您好,我說讀詩和不讀詩的人區別大了。腹有詩書氣自華,水多了,自然就流出來,人也會溫潤儒雅。一個人的氣質和視野也就不一樣了,就會吸引更多的人喜歡你。

如果不讀詩的描寫:

花落季節,花瓣紛紛掉落到地上,經過腐爛或者風乾,融進泥土裡,成了肥料,滋養根系明年再生長。

讀詩會寫成: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如果不讀詩描寫愛情:

逼不得已,我和他分手了,可我還是愛著他,我還是日夜思念,想聯繫他,可是如果在一起,我們不可能幸福,茶不思,夜不寐。我如何是好?

讀詩的會這樣: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一番滋味在心頭。

如果不讀詩: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氣溫回升,人們放鞭炮,把舊的對聯撕掉貼新的對聯,喝酒言歡,迎接新的一年。

如果讀詩: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如果不讀詩:

要去遙遠的地方工作了,母親特別捨不得,給我準備了好多物品,一一叮嚀,全是不捨和牽掛

如果讀詩:

如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捨得與自由


你這個問題好。回答了這個問題,會引起另外一個更有意思的話題。

要回答這個問題,自然要弄清楚,你所指的詩是什麼詩,哪些人不讀詩,哪些人經常讀詩。

我想,您所謂的詩,我們把它定義為說漢字語言,讀中國的古詩詞或者朗朗上口的有詩詞一般韻味的諺語,俗語。

這麼一來,明顯不讀詩詞的人很容易界定,比如不說漢語的人。經常讀詩詞的人也好界定,比如語文老師。

但我們要找的不是他們,我們要找的是,經常說中文但又不經常讀詩詞的人,看得明白中文,卻又不懂詩詞含義的人。

還有一類,沒有文化的中國人。雖然不經常讀詩詞,卻聽得懂好多詩詞的含義。

這麼一來,就可以找到兩種人。

一種是學中文,經常說中國話的老外。一般來講,詩詞啊,對他們來說可能就是天書,最常見的懂一點點,大多數還真是能認識這些字,搞不懂是什麼意思!!這個現象比較普遍。

另一種啊,是咱們的老農民。還真不會寫字,讀不懂這些書。但是啊,常用的詩詞,好多俗語俚語,那是張口就來,骨子裡面本身就有。這個現象也比較普遍。

這就特別有意思了。

這就是另外一個問題:這種現象說明了什麼?或者說中國詩詞的背後,有什麼秘密?

答案自然是:詩詞是中國文化的最偉大的結晶。

老農民讀不懂書,卻聽得懂詩詞,因為他本身就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好多學中文的老外,說中國話,讀中國字,就是讀不懂詩詞。因為中國文化在他們身上,沾染的較淺,遠遠達不到我們老農民的水平。

於是你這個問題就好回答了。

讀詩的人,比不讀詩的人,更醉心於中國文化。

如此而已。


guangberber


腹有詩書氣自華,詩詞的積累與生髮會讓人更自信,更有邏輯性。在寫作中、在演講中、在談吐中,偶爾出現一些詩詞的名句,會讓人更有詩意,即能豐富氣氛又能烘托主人公的修養。詩詞歌賦是中華民族的精華,也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掌握它運用它發揚它是我們每個人必備的修為。



何崇秋


讀詩的人和不讀詩的人能有什麼不同?沒聽說有什麼不同,只知道讀詩的人如果記性好的能把詩背下來,不讀詩的人別說背下來,就連這首詩是什麼都不知道。

古人說過,行千里路,讀萬卷書,一個人文化修養積累的重要來源就是讀書,高爾基老先生曾經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可見讀書的重要性,當然,詩詞也是書的一部分,一味地強調讀詩,可能有點本末倒置。

多讀點詩當然好處多多,尤其是古詩詞優美的詩句更是妙不可言,但是現代有些詩詞讀後簡直使人懷疑人生,如前不久雲南昭通詩協那位詩人,狗屁不通的詩與其說讀了,還真的不如不讀,有選擇性的讀詩,才能達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否則,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丅FK


讀詩的人:

賦予浪漫情懷;

感情豐富充沛;

都有一定文化素養。

讀詩的男人,愛你就是暖男;

讀詩的女人,愛你更是委婉。

讀詩的男人,心中舞有風蝶;

讀詩的女人,身際留有暗香。

與讀詩的人相處,人生旅途更妙。


煮茶話保


讀過很多詩的人,更懂得詩情畫意,因內心的沉澱會變得更加有魅力,而且時常心裡是滿滿的醉意,春天來了,走到柳林,看到茂盛的柳綠便會吟出:碧玉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蘇姐884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興趣。讀詩的人,是因為對詩詞歌賦獨鍾,對詩韻韻律,事物的描述,與眾不同。對思想與智慧,文學與創新,看事物的本質,佈局與結構。就是一種超脫自我的享受。

對於不讀詩書的人,沒興趣的人。他是感覺不到其中的知味,當然,愛好不同,享受不同,人生的價值觀就不同。


羅五890


詩是語言的精華,是經驗的結晶,是知識的綱,綱舉目張。讀過詩的懂知識,明事理,鑑得失,知進退。“腹有詩書氣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