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为什么部分人友善且独来独往?

古今说史


“友善待人是修养,独来独往是性格。”这话有点意思,我深以为然。

不要盲目地进入题目的逻辑,有时候并不正确。这有点像认知心理学里面的“元认知”,随时要有对“元点”的觉察,因为有些时候,一旦思考,错误就开始了。

友善待人和独来独往是两回事。

个人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说,人受到三种局限,其中之一是我们每个人必须与周围其他人相互关联,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与他人发生关系。

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在关系中谋求共同发展?我觉得,友善是必要条件之一。

不论在家庭还是工作中,在与其他人互动的过程中,友善总归是加分的,哪怕有些时候你内心存有芥蒂,友善也是你不得不传递的信息。

当然,当我们经历足够多,成长得足够丰满,会像修行的高僧一样,身带和煦之光,那光在人世的俗称,叫慈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叫友善、和谐。

我们也是独立的个体。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一个很重要的论点是——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同时,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没错,我们必须活在关系中,也是独立的个体。

独处能让我们静下来思考,如何在关系中定位自己才能共同发展得更好,思考“我为何是我,而不是他人?”

我是不是一扯就有点哲学问题的感觉,其实众多问题的根源来自于此。根本问题的存在,演化出这悟空中的百万问答。

其实,友善和独处,就跟笑和哭一样,是不同生活场景的需要。

我们需要群体的热闹,也需要独处的宁静,这并没有问题。

你说呢?


幕延心理小屋


说起这个问题来我感觉还比较符合我本人,所以就我自己的感受说一下。

我对待身边任何人都是很友善,很随和的态度,但却经常独来独往,很少与伴同行。首先说明并不是我的态度的原因,也不是对方的问题,有时能遇上一个跟自己聊得来,有共同话题,且家庭背景都差不多的同伴的话,自然而然会走得近一点,但如果是遇到一个任何一方面有距离的同伴的话,我都会自动的去疏远,去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我自我感觉两个人相处长不了,总会有不同的分歧存在从而产生一定的矛盾,所以,表面上仍然会待人友善亲切,实则内心保持距离。这也是我不能有很多知心同伴伴随左右的原因。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即使遇到了知心的朋友,两人在一起时可能如影随形,但一旦彼此分隔两地,我就又会把两人的关系拉远了,因为我不懂的主动去维护这样的关系,不去主动的联络与朋友间的感情,所以就造成的这样的后果。

最后觉得人应该广结朋友,拓宽朋友圈,总是独来独往的人是真的很孤独


知心甜行者


我是一个表面很有善而内向的老实人,而且我喜欢独来独往。



小的时候我很内向,害羞,胆小,学前班到三年级每当我尿急的时候我都不敢上厕所有时候忍不住会尿裤子,其实我的内心是很狂妄的,但每当尿急的时候我依然战胜不了内心的恐惧,每当我想开声说话的时候我又被我的内心战胜了,小学六年我几乎没有开声说过一句话,我怕我被人说、被人笑、一次又一次地被内心战胜了我自己。



我喜欢独来独往,不喜欢融入人群中,因为当大家混在一起的时候我不知道我自己应该干什么,不说话又显得我不合群,说话又不敢大声说话,放下手机不知所措,手应该放在哪里,脚应该放在哪里,看哪里,一切一切的困扰使我不得安心,于是我喜欢了独来独往,独来独往可以看得更清楚自己,独来独往很轻松,完全不用管理人际关系。



上面说的都是都是我本人真实经历。


手掌不可触碰的距离


我也算是这类人,说说我内心的想法。

待人友善,是出于一种礼貌,一种尊重。我从小就被教育要与人为善,相互体谅,尽管有时候会有些小摩擦,但是我还是尽量的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

其实,更多的是想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很多无关紧要的事情,忍一忍笑一笑就过去了,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去争吵。

除了一些原则性的问题,需要解决的事情,否则我是不会据理力争去辩论,或者是跟别人深入探讨的。

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说多了,说到人家不喜欢的地方,说不定人家会往心里去,带来这种矛盾就没必要了。

但是对于家人好朋友,我不会刻意做到友善,关键还是能给出实质性的帮助。所以,对于关系好的朋友,提出帮忙我能做到都尽量做。

同时,我是一个比较喜欢独处的人,不喜欢整天一帮人闹哄哄的在一起,聚会也很少去。

我朋友不多,但是有几个好朋友,在我需要帮忙的时候也很爽快。我觉得这样就挺好。


伍锌在读书


其实友善跟独来独往并不矛盾。独来独往只是一个人做事或者生活的习惯,并不代表这个人就一定是孤僻的。

也许他是一个内向的人,这样的人可以很友善,因为受教育的环境、家庭的影响,让他成为一个不粗鲁的人,良好的习惯趋势使他不能对别人无动于衷,但他性格内向,喜欢独处,不喜欢太多与人相处,不喜欢太多的社交,因为对内向的人来说,渴望独处不仅是一种偏爱,它还影响着健康和情绪,内向的人因为社会压力和交往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所以需要时间来独自恢复。

为什么喜欢独来独往?


因为有些人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有看不完的书和电影,还有很多社交活动要参加,他们认为和自己无关的人没有必要,也没有精力去闲扯。表面上他们总是孤独的,大概只是和你没什么交流,并不代表他们很孤独,他很可能会和另一群朋友玩的很嗨,只是你不在他的朋友圈里。

在我们与人相处了很长时间之后,我们都或多或少感到疲倦。毕竟,每个人都不一样,我们前进的步伐也不一样。朋友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把那些等人的时间,都用起来,我不知道能做多少事情了。”我们总是需要充足的独处时间来平复与人交往后的疲倦,以及恢复与人交往后消耗的精力,或拿这些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用你自己的步调来决定你是否需要给自己更多的时间。社交的快乐来自社交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来自交流的深度而不是频率。他们并非独来独往,只是过着自己的生活方式。

——大话精神,一个专注于精神心理疾病的公众号。


大话精神


我觉得与人为善与独来独往并不矛盾,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与人为善是修养,独来独往是个性。与人为善是为了不苛求他人,独来独往是为了不难为自己。

与人为善,不以自己的好恶来要求他人,不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他人,尊重个体的不同,求同存异。不搬弄是非不出口伤人,这是为人的善良也是做人的修养。



可太多时候,你一片好心却受到曲解,你委曲求全却被认为是理所当然。你以为退一步风平浪静,人家却当你好欺负得寸进尺,变本加厉。


“没人会喜欢独处,不过是不喜欢失望”。如果思想上不能交流,如果语言上不能沟通,行为上不能认同,那么宁愿守着一个人的孤寂也不要那虚假的热闹繁华。

与人为善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客套的疏远,不计较,才是真正的淡漠;独来独往是一种个性,也是一种无奈的躲闪,不苛求,才是真正的自爱。


守望麦田


曲高和寡,看起来友善的人,内心的修为已达到一个一般人所不理解的高度,所以独来独往是正常的。

如果有幸你身边有这样的人,你可以慢慢地接近他,你就会发现在他身上有太多值得学习的东西。

一旦和这种人交上朋友,他是不会背叛你的,但前提是你得值得他交。


王付军624


独来独往的人太优秀,没有适合的伙伴和伴侣。

他们一般胸怀很大,志向很高。眼光向着最高处看齐,心里却怀着天下苍生。他们悲悯而孤傲,温润如玉,又倔强似铁。

他们皆有精神洁癖,不会和世俗人做朋友,因为话不投机。他们更厌恶小人,鄙视名利,宁愿避世高蹈,也不愿混迹尘俗。

他们是在山泉水,自清自洁。他们是云中仙鹤,独来独往。


倚天剑寒


其实友善反映出的是一个人的修养,而独来独往折射出的是一个人的行事作风,这二者并不矛盾。

为什么有些人明明看起来友善,却总是独来独往,让有书君从三种分类来跟大伙儿说道说道:


第一类人:无法改变他人,只能选择独善其身。

人是群居的生物,从社交属性方面来说,还是渴望与他人交流、沟通的。

但当你的真心总是碰到敷衍,当你的好心总是遭遇曲解,当你的行为总是与他人格格不入时,再热烈的心也会冷却,再好的修养都无法修补你内心的伤。

所以这一类人往往宁愿选择独来独往,也不愿再轻易抛出自己的真心,用距离竖起一道保护自己的盔甲。这属于不想让自己再受伤的无奈之举。

第二类人:有太多的追求,不想费时在无效社交上。


生活中不乏有些人,他们奉行“活到老学到老”的准则,不喜欢将时间用在一些没太大意义的社交活动上。

多数人聚在一起是为了要组队对抗寂寞,打发无聊时光,而这一类人担心的却是时间不够用。

他们属于对自身有追求,有特定方向的一群人,除了必要的会面与交流,其他社交统统回避。

这一类人每天按着自己既定的计划快乐前行,奔跑在自我成长的大道上。你看着他们每天行色匆匆、奔波忙碌,但实则他们乐在其中,充实满足。

他们是人群中的特立独行者,随着时光的流逝在一天天的蜕变,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第三类人:向往独处,喜欢清静自由的空间。


这一部分人,生来就不喜欢太过繁杂的人际关系,他们向往简单。

你说他性格内向也好,说他孤僻也罢,总之他们更喜欢独处,喜欢享受那一份化繁为简、避世而居的清静与自在。

在纷繁热闹的环境中他们反而有些不适应,极易疲惫,分分钟想逃离。

他们大多热爱大自然,一回到山水之间就仿佛苏醒了般精神奕奕、神采飞扬,哪里还有半点人群中木讷的样子。

这部分人交友也贵精不贵多,不追求交友广阔,只向往历久弥坚,所以大部分时间他们都是独来独往,偏安一隅。

待人和气、友善这是一种修养,也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一种气质,而独来独往却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与性情,这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对这类人我特别了解,我有个朋友就是一个这样的人,特别难融入一个新环境,每次看到别人一点点小事情就嘻嘻哈哈的觉得没什么可笑的,不太想主动找人说话,但是真正相处下来就会觉得她这人很不错,对人很友善,体贴,不像很多表面上的朋友,这种就是很真心的对人,朋友并不多,都是真心对待的,也能耐得住时间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