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单田芳、刘兰芳、田连元、袁阔成,你最喜欢谁,谁的评书最精彩?

柒月体育


这四位都是艺术家一级的演员,都有自己的拿手好书。但要说艺术成就最高的,个人认为非袁阔成先生莫属。

袁阔成先生出身评书世家,他大伯和他父亲都是评书名家。袁阔成在评书舞台上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演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评书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三国演义》。袁阔成在说《三国演义》之前,先为辽宁营口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两部评书,《群英会》和《三气周瑜》,大受欢迎。于是中央台才请他录制《三国演义》。袁阔成还有一部家传的评书叫《水泊梁山》,这部书说的虽然也是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的故事,但却与《水浒传》的内容很不一样,故事情节曲折精彩,极其吸引人,再加上袁先生的精彩演绎,人物活灵活现,让人百听不厌。除了传统评书外,袁阔成还说了许多新评书,如《烈火金刚》等,也非常受听众喜爱。袁阔成是全国唯一穿西装表演评书的演员,他把舞台上的桌子也去掉,这样一来,他全身都参与了表演,因为评书不仅是靠嘴说,他也有形体的表演。袁阔成没有收徒弟,但他奖掖后学,连丽如说他的家传评书《水泊梁山》,他亲自在电台向听众推荐,表现了一个艺术家对后学的关怀。2006年,袁先生获得了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同时获奖的还有马稷)。

单田方的评书以他特殊的嗓音和表演风格闻名。他的最有个人艺术特色的评书是《隋唐演义》,他后来的评书无论多受欢迎,其艺术成就都没有超过《隋唐演义》。前几年有一部同名电视剧就是依据他的评书上拍摄的。另外,单田方还说了《贺龙》《百年风云》等新书,为拓展评书的内容作出了新贡献。不过,单田方的许多评书在结构上是雷同的,抓贼,贼跑了,再抓……。但这个不足之处被他出神入化的表演艺术给弥补了,听众仍然听得如醉如痴。

田连元的评书以《刘秀传》为代表,后来他也说了《水浒传》,但内容上有所创新,并没有完全受施耐庵小说的限制,给听众耳目一新的感受。田连元播讲的《杨家将》也非常受欢迎。他的评书借鉴了相声的某些元素,有时笑骂调侃,非常有趣。

刘兰芳是较早闻名的女评书表演艺术家,她最著名的评书就是《岳飞传》。《岳飞传》播放时,正是1979年,国家刚刚改革开放,人民的文化生活还相当贫乏,听《岳飞传》就成了人们生活中一个最重要的娱乐项目。后来几年的春节,从初一到初五,我们县广播站每天连播十五集,因县广播站的节目收音机听不到,我们就顶着严寒到广播站楼下听,午间吃饭都舍不得回家。有一部电影,有一个长镜头,就是在老筒子楼里,人们边在厨房做饭,边听刘兰芳的《岳飞传》。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刘兰芳的《岳飞传》,那时的人们的生活一定会乏味许多。


松涛盛语


如果把这四位用新派武侠小说的四大家做类比,那么袁阔成就相当于评书界的金庸,单田芳如古龙,刘兰芳像梁羽生,田连元似温瑞安。

袁阔成先生的作品不是很多,但部部都是精品,他的《三国演义》如同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波澜壮阔中带着瑰丽雄奇,宏大叙事中夹杂着个人的成长史。而且袁先生的声音自带亲切,听他的评书,就如同一个熟悉的睿智长者在你对面说故事一样娓娓道来,不急不躁,亲切自然。



曾几何时,袁先生的《三国演义》就是一家老小午餐时的背景音,这部书的讨巧之处也在于它老少皆宜。

正如金庸先生的《连城诀》,虽然篇幅不长,但是写尽了世间百态,人性的丑陋。袁阔成先生的一部《特殊身份的警官》也是起承转合,高潮迭起,袁先生应该是第一个说“谍战”题材评书的人。

单田芳先生的作品和古大侠一样,很多,但是质量良莠不齐,即使现在,我有很多的书目都没听过。但我认为,单先生的主要成就还是集中体现在这几部上:《明英烈》、《隋唐演义》、《三侠五义》、《七侠五义》以及《白眉大侠》,《薛家将》也不错。



后期他说了很多各种题材的评书,但我觉得千篇一律,成了死套路,那几句口头禅都没变过,好像一套书中的人物集体穿越,并对号入座。

刘兰芳先生的作品就像梁羽生写的武侠小说一样,有点虎头蛇尾,后劲不足。


她前期说的《岳飞传》、《杨家将》、《赵匡胤演义》算是精品,特别记得小学的时候下午下了第四节课,撒丫子赶紧往家跑,因为《杨家将》就是在六点播出,我们五点五十才放学。

这些作品如同梁羽生先生的《萍踪侠影录》、《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一样,很带劲。

后期的像《梁山后代小八义》等就明显感到气口不足,说实话,这部书我都不知道最后的结尾是什么。如梁的《武当一剑》,开头还可以,到了后面味同嚼蜡。

田连元先生的评书我只认可《刘秀传》,马武,贾复,姚期的勇猛无敌,陈鹏的忠孝仁义,王霸的搞笑卖萌等等,如临其境一般。我也听过他说的《水浒传》,觉得那个磨叽啊,是真找不到梁山好汉那种“大块吃肉,打完喝酒”的感觉,还不如袁先生从中截取的一个小段《水泊梁山》有滋味。

他就如同温瑞安,一部《四大名捕》包打天下,其实温瑞安的书我还看过几本,好像名字是《布衣神相》,《白衣方振眉》,内容确一概不记得了。


田获三狐


开始听单田芳的评书,感到很不舒服;单田芳略带沙哑的嗓音,让人感到如同噪音一般。听着听着,逐渐喜欢,到了后来,感觉单田芳略带沙哑的嗓音,就像百灵鸟的歌声一样,十分悦耳。

单田芳先生讲的评书《隋唐演义》,让我听的如醉如痴。每天到了中午12时30分,即使有天大的事,也必须停下来,坐到收音机旁,收听单田芳的评书《隋唐演义》,听半个小时,每天雷打不动。隋唐第一条好汉李元霸武艺高强,又憨态可掬。李元霸力大无穷,手中一对大锤打遍天下无敌手,却目不识丁。其父唐国公李渊,贴出告示,谁能教会李元霸认识一个字,就赏金子一百两。几个教师都无功而返。后来,一个教师教李元霸认识“钉”字,并且给李元霸的手里放了一个钉子。李渊考核时,李元霸不认识“钉”字,在老师的示意下,展开手掌,看见钉子,说到:“铁橛”,把老师气得半死。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长得高大威猛,手中的凤翅鎏金镗,所向披靡(前提是没有遇到李元霸);第三条好汉裴元庆长得高大帅气,一对大锤好生厉害;第七条好汉罗成白马长枪,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秦琼锏打山东山西,马踏黄河两岸;尉迟恭勇冠三军,所向无敌;程咬金三斧子半来势汹汹,几招过后,就黔驴技穷……单田芳先生讲的评书《隋唐演义》,就像一个万花筒,让人留恋忘返,乐此不疲。

刘兰芳说的评书《岳飞传》,我也十分喜欢。岳飞的精忠报国,闻名遐迩;杨再兴一员虎将,冲锋陷阵,为国捐躯;双枪陆文龙英雄盖世,迷途知返;岳云和张宪少年英雄,武艺高强;牛皋幽默风趣,却是一员福将……刘兰芳说的评书《岳飞传》伴随我度过了美好的青春岁月。

袁阔成讲的评书《三国演义》,田连元讲的评书《三侠五义》都不错。

我最喜欢单田芳,他的评书最精彩!




美食家106


评书是我7O后的回忆,也上爱好儿时的记忆是美好,

如果是问这四位大师谁的评书最好,恐怕真的很难分出一个胜负来,若问我最喜欢谁,当然是单田芳大师了,

现在各种评书网站搜排行榜,单田芳大师的评书中《白眉大侠》大都排第一位,里面用的各种技巧最多,堪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

袁阔成,他的评书讲的有深奥,水平极高,有文化修养,

刘兰芳,前期说的不错,像《杨家将》经典,

田连元。另类,诙谐幽默,

谢谢。


微风秋爽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典之作,但是单田芳的经典之作更多,影响力更大,听众更广泛。


坚恒勇毅


我喜欢单田芳和袁阔成的


哲学诗画


刘兰芳


好运来111158


东北辽宁的评书是有渊源的,老一辈的有陈清远,杨天荣,说的都不错,我小的时候听得都是现代书,比如敌后武工队,林海雪原,金光大道,等等。开始听古书是从刘兰芳开始的,记得还是从鞍山人民广播电台开始听的,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然后就有杨家将出来了,最开始讲的是营口的李鹤谦,说的非常好,后来讲的是刘兰芳,田连元,李鹤谦古书新书讲的非常好,基本功非常扎实,讲的老辣,后人学了不少东西从他那里,可惜,刚讲了几部书,就因病逝,非常遗憾。然后陈清远,单田芳开始讲隋唐演义。然后袁阔成开始讲水泊梁山,水泊梁山和水浒传人物一样,但是情节是经过袁阔成从新改编的,几乎是一部新书,开评书之新河,这是评书的创造性的一部书,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一部书,以后各位评书大师也有不少创造性的评书出现,这是后话。袁阔成的评书有说有评,各方面优势均衡,很有气势,三国演义是期集大成者,其实他说的好的不仅仅是三国演义,他的旋流说的更好,可能不少人没有听到,听了之后,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其他的评书大师也很优秀,比如单田芳的乱世枭雄,刘兰芳的岳飞传,田连元的隋唐演义,他们都是中国评书街顶尖高手,大艺术家,是中国艺术宝库中闪亮的明星,他们伴随了经历改革开放年代无数人从小到老,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谢谢他们,希望评书在新时代再一次焕发青春和活力,希望新的艺术大师的出现。


用户5062031246841


单田芳的评书最精彩我从小就听


手机用户64531783904


各有千秋,但本人还是偏爱单田芳先生及他留给后人珍贵的111部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