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喝咖啡会致癌?我们身边的这些东西才是致癌源

前段时间出现的“咖啡致癌”事件,被朋友圈刷屏了。美国加州法院强制要求星巴克在产品上标示“咖啡致癌”,原因是发现市场上烘焙研磨的咖啡含较高浓度的丙烯酰胺,而丙烯酰胺被国际癌症研究院(IARC)定义为2A类致癌物,对人体的中枢神经易造成损害且导致癌症发病率增加。但事实咖啡真的致癌吗?

救命药都可能是毒药!

学过药理的朋友都知道,药物有致死量的说法。就是说当药物的浓度达到足够高时可能会导致人体死亡。

最好的例子就是安眠药,吃两三颗有助于睡眠,吃十来颗您就不用起来了。一个道理!

在权威的《食品与化学毒理学》期刊中用数据表明,丙烯酰胺的致癌剂量:2.6μg—16μg/kg/d

也就是说60kg的人,需要每天摄入156μg—960μg。

而咖啡中的含量为13μg/kg。

那就需要一个人每天喝12kg—74kg的咖啡,有谁会喝这么多呢?

咖啡中丙烯酰胺的含量是不高的,甚至比平常我们吃的东西还低。

丙烯酰胺是主要是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的植物性食物(如土豆、红薯、面粉)在140℃——180℃烹调过程中产生。

我们做了一个实验

用土豆分别在80℃和180℃的油温中进行油炸。

结果显示在80℃低油温中油炸的薯条中未检测出丙烯酰胺,而在180℃高油温中检测出丙烯酰胺的含量为707.8μg/kg。

远远高于咖啡中的丙烯酰胺含量!

这三类食物中丙烯酰胺的含量较高:

1、炸薯条、炸薯片等油炸薯类;

2、油条、薄脆等油炸面食;

3、饼干、曲奇等焙烤食品。

我们平常在烹调食物时更应该注意,尽量减少油炸、油煎类食物上餐桌。这比担心喝咖啡致癌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