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中国式巨婴“长”什么样?看完这个狗儿子的案例,我气得直打哆嗦

每一个孩子的起点都一样,但是由于生长环境和基因遗传等方面的问题,会影响孩子一生所迎来的结局。就像有的孩子小时候也考一样的成绩,但是到了社会之中,面对同样的压力时,可能会有不同的承受程度,而他们在迎来自己人生成绩单的同时,也会经历不同的心历路程。

就像有些家庭特别害怕自己的孩子在长大之后会变成啃老族,也就是中国式巨婴。如果孩子长大之后一事无成,浑浑噩噩,对于自己的生活没有独立承担能力,对于社会没有贡献能力,仅仅只保留了打娘胎里带来的依赖父母的习性,那定是一个悲剧画面。

其实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们规定自己的教育底线,不存在过度溺爱孩子的行为,就有可能会避免上述悲剧的发生。

啃老族现象普遍存在。

之前在新闻上看过这样一则报道说:浙江某地一30多岁的男性,在带着妻子和儿子出行自驾游旅游的阶段当中,由于常规性检查,交警们发现了后备箱当中居然萎缩着一位老年人。经过调查发现原来这位老年人是该男性的母亲,并且这自驾游的一家,所使用的车辆是老人付出一生心血所购买的财产。关于老人为什么屈居后备箱,刚开始老人还替身后的儿子辩解到:只是因为自己想去后备箱里躺着,这是自己的请求,和他们没有关系。

但是最后在交警的询问之下,该男子才说出真相:儿子太调皮了,和奶奶坐在后座嫌位置不够大,又不能把老妈丢下,所以没办法,只能把她放在后备箱里。高速路上也不陡,老人的身体能接受得了。

在消息得到曝光之后,网友们也对该男子进行了资料曝光,关于男子结婚和房产的购置,都不具备自行解决的能力,不仅没有独立的工作,而且一家人的衣食住行所涉及的开销,都需要伸手向这位屈居后备箱的老人协助。

此消息一经爆红于网络,令众多网友表示愤懑不平。然而在众多网友表示对于老人的同情之外,更多的言论表示这位老人背后的教育观念,只充斥了两个字:失败。

三种行为,是拒绝中国式巨婴的关键。

孩子不需要家庭的过分溺爱。不得不承认的一件事情是:很多中国家庭在培育孩子的过程当中存在一个普遍的误区,认为对孩子好就是每个家人应该做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家长们应该明白对孩子的培养,需要付诸他们口中所认为的好,但是这一个好需要一定的界限。

家长应该明确一件事情:在孩子的成长世界当中,应该以父母的底线为海平面,以社会道德为天空明镜。在这两条线之内,孩子可以长出自我的翅膀,飞出最美丽的弧度。但是孩子的飞行轨迹不可越过这两条线,否则极有可能会成为骄纵、惹人厌烦的对象。

愚昧付出的家长,是毁掉孩子的催化剂。父母太勤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于孩子所面对的问题,不论是大事小事都会亲自去包揽他们的一切,有些父母借口说孩子还小,很多事情做不了,需要家人的帮助。其实家长们真正帮孩子的行为,并不是一手包办,而是做好建议和沟通工作,让孩子自己培养起独立做主的能力。

舍不得惩罚孩子的家长,都将受到孩子的惩罚。虽然当下的社会教育观念在不断的发生改变,有些家庭对于体罚孩子的行为,已经采取不支持的态度。但是这并不表示家长在孩子的教育过程当中,不可以适度惩罚孩子的错误行为。

就像是园丁在修剪花木的过程当中,需要将多余和不需要的部分进行切除,这会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正确的方向和锦上添花的辅助作用。家长也应该明白这一道理:想要自己家的孩子是有规矩,懂得底线的人,就应该在他们的成长过程当中付出自己的细心和耐心,让孩子们培养起自己最正确的是非观念。

如果有人说拒绝中国式巨婴的前提是不要溺爱孩子,那么这样的说法一定是最笼统的观念。很多教育细节都是当下家长们应该注意的问题,每个孩子所遇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家长们应该结合孩子自身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是非观念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