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东北王”张作霖,为何害怕长女张首芳?二人之间有何渊源?

用户126359409



我们知道有着“东北王”之称的枭雄张作霖一共有六个女儿,但最宠着大女儿张首芳,同时也有点怕她。

这让很多读者不理解,为何在外人面前如此强硬的张作霖这么怕大女儿呢?

其实啊这事儿也是情有可原。张作霖之所以宠着大女儿,一方面是对发妻张春桂的愧疚,另一方面是对张首芳的老丈人的面子,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的父爱。

张首芳经常护着张学良,张学良被父亲张作霖打,她都会护着弟弟。

回到主题,张作霖之所以怕张首芳,首先来讲是对发妻赵春桂的愧疚。张作霖早年间只是一个军队的小头目,他之所以能做到今天的位置,离不开他的岳父的支持,而作为发妻的赵春桂对张作霖也是不离不弃。张作霖之所以愧疚是因为赵春桂在生病的时候他总认为是她在和自己赌气。为何赌气,只是当时赵春桂带着儿子去张作霖的司令部探望,因为孩子太吵被张大帅痛打了一顿,赵春桂就因此事再也没有进过城。

赵春桂的病因为张作霖的误解耽误了,当张作霖真意识到赵不是赌气而是真病了的时候赵桂芳已经病入膏肓,不久就去世了,留下张学良和张学铭两个儿子和张首芳一个大女儿,张首芳很像她的母亲,对待弟弟很好很贴心。张作霖之所以怕张首芳也是因为他对发妻的愧疚之情吧。


我们在谈第二个原因,就是张作霖碍于亲家鲍贵卿的面子。张首芳婚姻是政治婚姻,她嫁给了鲍贵卿的儿子鲍英麟。鲍贵卿是奉系军阀的头号人物,他对于张作霖东北的统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大女儿就是维系两个家族的纽带。所以张也不敢对大女儿怎么样,也得顾全大局嘛。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张作霖的父爱,毕竟大女儿对家里人都很好,很贴心。她就是张家的女主人一样。总之,张作霖对大女儿很宠爱,张首芳后来的人生道路也坎坷,张死后,这段政治姻缘也没了保障,张首芳的丈夫也不喜欢她,二人没有感情,于是就在外面找女人也想休了她,后来张首芳就留在张学良身边,可后来少帅西安事变,被蒋介石软禁,张首芳也没了靠山和保障,一度很凄惨,后来得到上面的照顾,五十年代病逝北京。

望采纳,谢谢🙏


有趣的历史段子


第一张作霖不害怕长女,第二和长女张首芳也没有什么渊源。

张作霖娶了六个媳妇儿,这六个妻妾为他生了八个儿子和六个女儿,张学良大儿子,但不是第一个孩子,第一个是女儿张首芳,张学良同父异母的姐姐。

张首芳婚姻也不幸福,张首芳被张作霖嫁给了当时的黑龙江督军鲍贵卿二子鲍英麟,属于和亲的性质。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之后,张首芳在丈夫面前的待遇就一落千丈。最后在1954年,56岁的张守芳在北京病逝,结束了她颠沛流离的一生。



小史微课堂


张作霖总是顺着张首芳倒不是因为害怕,自己女儿能有什么可怕,主要是张作霖亏心,而张首芳的脾气秉性又类似她的母亲近乎执拗,遇有争执,有时候还会提起母亲,所以久而久之,张作霖对她也是能迁就就迁就,能忍让就忍让,谁让自己对发妻、子女有着太多亏欠呢,而且还是无法弥补那种。

穷困潦倒的张作霖

张作霖,辽宁海城人,41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当时的张作霖就已任职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职务,长期盘踞东北。

不同于张学良的纨绔,张作霖是白手起家,没有家族余荫可享。

张作霖有一姐、一妹两位兄长,同母异父的长兄因与有夫之妇私通,被张父张有才活活打死,下手狠的原因可能也是并非亲生吧,也有资料说张作泰放牛,19岁病死,这不靠谱,那年月19岁是壮劳力,放牛那是娃娃干的事,哪有放一辈子牛的,不可能。

另外一位兄长张作孚,1911年任镇安预警总长,剿匪中以寡击众,不幸战死,家人一直被张作霖(后张学良)关照,生活无虞。

父亲张有财,一辈子的财运可能都让名字占了,因为是位资深赌徒,所以身上、家里很少能看见钱。

那时候的赌场三教九流鱼龙混杂,张有财那点小钱又只能在些小赌坊里厮混,所以得罪了不少社会人,说是流氓地痞也行。

赌徒嘛,需要极大毅力才能在没输光的情况下离桌回家,一天深夜,张有财被人围殴,不同以往,这次真打急眼了,张有财左肋中刀,好在有些生活常识,张有财没敢拔刀,直接就跑回了家。

早年间的老人,一到六十岁,但凡手里有点余钱的,甚至去借也要先把自己的寿衣提前买下,尤其没钱的百姓,大多担心自己身死的那天没钱置办,所以提前准备好,张有财跑回家让张作孚、张作霖给自己套上寿衣后,说了仇人张×后,直接拔刀而死。

虽然张有财没什么钱,而且还是个赌棍,但也还不算忒混,否则几个孩子早饿死了,顶梁柱一死张母就只能带着孩子回娘家讨生活。

“返乡”并没有给母子几人带来生活上的改善,张母能养大孩子就算是超级伟大,读书算是白日做梦,张作霖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慢慢混迹于“江湖”,所谓老子英雄儿好汉,他不久也沾染上了赌博的毛病,而且赌瘾不小。

和张父一样,常在赌坊里混日子,仇家越来越多,输钱了没钱给,人家寻仇自己也不能抱头等死是吧,为了保命打架斗殴是家常便饭,自己赢了钱呢,别人不给,自己就要以强硬手段去讨,这需要彪悍的战斗力,否则钱要不回来再挨上一顿毒打,那就得不偿失了,在乡里人眼里,张作霖就是个追鸡撵狗寻衅滋事的货色,名声不好,非常不好。

岳父器重慧眼识珠

对一般地痞来说,多少要带些眼色,欺软怕硬是习惯性作派,十个打一个的时候意气风发,狂到突破天际,队友捡板砖他敢搂火枪,一个打十个的时候却又纯洁得像个孙子下跪求饶磕头认爹在所不惜。

张作霖不是这样,可能是由于通过长期的历练,抗击打能力超强的原因吧,一群人把张作霖捆上,嘎嘣嘎嘣脆的一顿毒打招呼到他身上,张作霖却是打得越狠骂的越凶。

正好未来的岳父赵占元经过此地,觉得这后生硬气,将来绝非池中之物,佩服之余赵占元上前救下了张作霖,张作霖则跪倒在赵占元面前,拜其为义父。

回家后,赵占元将张作霖的“英雄事迹”说给家人听,他的二女儿赵春桂,自此心生爱慕,再加上赵占元对张作霖也非常看重,所以当时就有将二女儿嫁给张作霖的意思,但是他的妻子和小舅子都强烈反对。

在当时来说,张作霖就是地痞流氓的典范,名声臭不可闻,没个正当职业,赌博又不是个营生,再加上张作霖的父亲就家风不正,婚事就此打住,但赵占元和赵春桂的这份心思没有放下,还在等待着合适的机会,同时父女俩的这份善意,张作霖已经收到。

1894年,张作霖投靠清政府宋庆所部当兵,后升任哨长,大小算是个官,手下也有近百号兄弟,早就得到赵氏父女“善意”消息的张作霖终于盼来了自己的第一春,规划着迎娶赵春桂的念头得以实现,遂向赵家提亲,1895年,有情人终成眷属,最终好事得成。

部队换防,而张作霖难舍家乡,所以退伍回到了家,又是因为赌博,张作霖打伤了一个赌徒,被其诬告通匪,张作霖被缉拿归案,当时的张作霖也不算太冤枉,他的确有通匪情节,但不算严重,无非是与某些匪众熟络一些而已,也有他是三当家的说法,不过这不是关键,关键是这次,还是他的老丈人赵占元再次出马,不但卖了自己的400亩地,还到处托人情走关系上下打点,这才让张作霖顺利出狱。

1900年,庚子国变,天下大乱,士绅们也不敢免俗,沿袭了几千年的养兵自保的手段,再次临时生效,说是保险队,其实类似于团练或者民团,为地方安全服务,避免受到外来势力袭扰,是有效的自保手段之一。

张作霖的岳父赵占元见有机可乘,联系了当地的乡绅和头面人物,成立了赵家庙保险区张作霖因为当过军官,有正式的战斗经验,加上岳父的推荐,所以当上了保险队队长,可以说,最初张作霖的发迹完全是靠岳父。如果没有赵占元的话,张作霖很有可能一生就仅仅是个赌徒,甚至可能像他父亲一样,因为与某些人结仇越来越深,最终被杀。

曾经的不离不弃难敌翻身发迹

1901年,张作霖的保险队和张景惠的保险队合并。总巡长冯麟阁给张作霖颁发了官方执照,从此张作霖有了正式的官方身份,得到了奉天官绅和各国领事的承认。

赵春桂,赵占元的二女儿,自从听着父亲叙述了张作霖所谓的“英雄事迹”,便芳心暗许,而张作霖对这个女人也非常满意,证明他俩在初期是有一定感情的。

他俩的婚后生活初期还好,张作霖对妻子百依百顺,伺候的周到体贴。但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岁月哪有什么平稳的生活可过,经过多年的打拼,张作霖终于发迹,位高权重,又有军权在握,生活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而就在发迹后不久,张作霖就娶了第二位夫人卢寿萱。对此,赵春桂也并没有说什么,那个年代的男人,尤其是成功人士娶个三妻四妾本是常事,何况张作霖当时只多娶了一个,赵春桂和卢寿萱都是厚道人,姐俩相处的还算不错,但是没想到,张作霖娶起来没完没了,后来更是千方百计的抢了别人的老婆给自己做妾,一时之间风言风雨骤起,让赵春桂无法接受,于是就带着孩子,离开了张作霖,返回新民。

张作霖也是个宁折不弯的脾气,他认定的事无论如何无法挽回。从此两人不再有任何往来,生活条件不好,再加上心情抑郁,不久后,赵春桂重病缠身,本来及早救治的话,至少性命无虞,但好强的赵春桂最终还是没有求过张作霖。

当赵春桂病重的消息传回奉天,张作霖初时以为赵春贵装病,以此恢复正常的夫妻关系-当时张作霖确实是误会,否则即便夫妻感情破裂,老张也会救治自己的发妻,更何况岳父和发妻对自己恩重如山,自己的发迹也有赖于赵氏家族。

两个人就在彼此不信任中继续虚耗着光阴,1912年春节过后,赵春桂的病情由轻至重,再由病重转为病危,已经无法下炕,虽有医生调治,但因病入膏肓,已无药可治,而此时的张作霖也担心赵春桂真的患病,所以委托了与赵春桂关系不错的二夫人卢氏代替自己前往新民探视,卢夫人见到的赵春桂,当时身体羸弱不说,已经无法下炕,无法言语了,卢夫人马上花钱对赵春桂施以抢救,但为时已晚,1912年4月15日赵春桂撒手人寰,年仅38岁。

张作霖想起了岳父一家对自己的恩情,再加上多年对子女缺乏照料,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所以于心有愧,特地邀请阴阳师,逐一勘测风水地脉,最后选中一处风景别致、风水上佳的墓地将赵春桂安葬。

弥补亏欠抚育姐弟

赵春桂去世,留下的几个孩子按老说法都是老张的嫡子嫡女,自然要接回自己身边,到了沈阳以后,姐弟三人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大的孩子们也越来越为自己的母亲感到遗憾,真正的好生活,自己母亲并没有享受过,这让他们对自己的父亲有一些负面看法。

张首芳对弟弟十分关照,因为在曾经的穷苦生活中,张首芳分担了一部分看管照顾弟弟的责任,是姐姐,也好似母亲,所以到了沈阳以后,张首芳还是一如既往呵护着弟弟,不想让张作霖大骂分毫。

如果遇到张作霖打骂管教张学良,张首芳首先不干,拿着菜刀就跑到父亲屋里,对张作霖说你再打小六子,我就和你拼了。

老张的身份,自然能经常看到其他人家的大家闺秀是个啥作派,再看看自己放养出身的女儿,之所以能够那么泼辣,其实归根结底,一部分原因还是自己造成的。

母女几人回乡,因贫穷孩子疏于管教,这个责任其实也有张作霖一部分,张作霖看到女儿越凶,自己的心反而越软,因为他亏欠了自己的发妻,在孩子的生活、成长和学习上,也疏于管教,而且这些都是不可弥补的。

对于张首芳,张作霖并不是怕,只是觉得歉疚,想弥补更多的关爱,而且有什么事张首芳总是哭着喊着自己的娘,张作霖就更下不去手了,所以对于张首芳的泼辣性子只能一忍再忍,如果非要说有怕的因素,那也无非是怕在家人、外人面前,失了家长、大帅的面子而已。


古今通史


张作霖哪里是害怕自己的长女张首芳,他内心更多的是对张首芳和她母亲赵春桂的愧疚,因为正是张作霖一手造成了赵春桂母女的悲惨结局。

张作霖有八子六女,其长女张首芳在张家影响力很大,一方面是因为她是张作霖原配所生的长女,背后又有张学良这个顺位继承人站队,另一方面便是源于张作霖对于造成原配惨死悲剧的愧疚之情。

1、愧疚一:母亲病逝

赵春桂嫁给张作霖之前,张作霖还是做着土匪的行当,按两人的家世本无缘在一起,是赵春桂的坚持才使得这桩婚姻被敲定下来。

婚后,两人相互扶持,走过半生,张作霖也从土匪成为了东北王。

按理说,这正是家庭关系升温阶段,可张作霖疏于照顾家人,加之他不断带进门的姨太太,终于使得夫妻两人矛盾不断加深。

有一次,张作霖因工作繁杂心情不好,便打了自己的小儿子张学铭,这件事彻底激怒了赵春桂。

于是,赵春桂便带着张学铭、张学良和张首芳离开了张作霖,自力更生了。

后来,赵春桂突发疾病,张作霖听闻后,还以为是妻子发脾气,想借着这个理由让自己去认错,所以,他选择了无视这条消息。

就因为这个决定,直到张首芳母亲赵春桂死前,张首芳承担起了照顾弟弟张学良和张学铭,加上病中母亲三人的职责。

当赵春桂病死后,张作霖才终于意识到:妻子并不是在开玩笑。

伊人已逝,说什么也没有用,张作霖把张首芳姐弟三人接回去后,张首芳对于张作霖始终不冷不热,保持着距离。

眼里看得真切的张作霖,从这刻起,对女儿张首芳产生了深深的愧疚之情。

2、愧疚二:婚嫁

张作霖所处的时代,正是新旧社会更替之际,深受传统习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张作霖,给儿女们玩起了包办婚姻。

张作霖的包办婚姻,除了考虑到对方家族势力大小能够给自己带来多少帮助外,对于子女的意愿偏偏是最不重视的。

作为父亲的张作霖,一不想女儿未来穷困潦倒,二又渴望像古代权贵联姻一样,让女儿成为自己事业上升的助力,这种复杂的心态,决定了女儿狭小的选婿圈子。

比如,张首芳的二妹所嫁的达尔罕亲王的儿子是个傻子,她四妹所嫁的辫帅张勋的儿子张梦潮又是个精神病患者。

而她张首芳的夫君鲍英麟,是当时黑龙江督军鲍贵卿之子,张作霖此举,算是彻底将东三省握在手中的一步棋。

婚后,夫妻之间的关系并不好,鲍英麟不论是个人文化水平,还是吃喝嫖赌的生活习俗,都让渴望爱又个性独立的张首芳所反感。

一手造成这一切的张作霖,深知自己愧对张首芳,故而在面对长女时,张作霖一直显得比较“害怕”。

但这“害怕”里,其实是父亲不知所措的爱和深深的愧疚。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脑洞趣味历史


张首芳是张作霖的长女,但是问题中的这种“怕”并不是真的害怕,而是一种溺爱,疼爱的意思,是一种对子女的疼爱。张首芳作为长女,自出生以后就非常受张作霖疼爱,所以多少养成了飞扬跋扈的性格。但是也因为这个,她的前半生跟后半生简直是天壤之别。那两人之间又有什么渊源呢?我们来说一下吧:

张首芳的苦恼

在时局动荡的民国时期,各大军阀混战,但是百姓却苦不堪言,有的为了生存把自己的儿女给卖掉,没卖掉的甚至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所以肯定会有人羡慕生在军阀诸侯家的小姐张首芳,锦衣玉食,不为吃穿发愁,衣着鲜亮。但是生活就像围城,在城外的人拼命的想进来,而城内的人却拼了命的也要出去,张首芳就是这样,虽然锦衣玉食,但是却没法选择自己的婚姻,张作霖是大军阀,他要不断地变强,巩固自己的势力,于是跟其他军阀之间互相往来就成了家常便饭,假节日互相送礼,甚至是嫁女娶妻。这就是张首芳的命运。

政治联姻

张作霖出于自己在东三省地位的考虑,而且也是想给张首芳找一个身份,地位门当户对的丈夫,于是准备吧张首芳嫁给当时的黑龙江督军的儿子鲍英麟,但是张首芳再看了这个男人的照片后死活不从,不知道他是看出了这个男的是个渣男,还是觉得这个男的长的太丑,而张作霖当时是大家长的地位,他觉得对方门当户对,长的也还可以,而且对方的势力还有助于自己更好的掌控东三省,于是强制性的命令张首芳嫁给了鲍英麟,他却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决定,几乎害了张首芳一辈子。

苦命的张首芳

其实本来鲍英麟也不是很喜欢张首芳,但是因为张作霖统管东三省,所以他不敢掀起腥风大浪。于是日子就这么过了下去。但是不巧的是,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后,不仅整个东北局势,更是张首芳的个人命运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自此之后,鲍英麟总是找各种理由跟张首芳离婚,因为他也不喜欢张首芳,但是那个年代离婚对于女人来说是种耻辱,所以张首芳总是在默默忍受,但是鲍英麟更是变本加厉的折磨她,不仅随意打骂张首芳,更是明目张胆的在张首芳面前跟其他女人恩爱。

直到最后到了张首芳承受的底线,于是张首芳便决定去找自己最亲爱的弟弟张学良,但是此时张学良已经被蒋介石给扣押软禁。

自此姐弟两人只能遥远的隔海相望,弟弟张学良失去了自己的自由,而姐姐张首芳则失去了自己的婚姻幸福。不得不说,张首芳是一个悲哀的女人。


丫丫说史


“东北王”张作霖,为何害怕长女张首芳?二人之间有何渊源?

1.张作霖长女张首芳的母亲是赵春桂,赵春桂是张作霖的原配夫人,张作霖把对结发妻子的愧疚转化为对家中长女的关爱之情, 表面上看是父亲怕女儿。

赵春桂出自富贵家庭,从小生活条件优越,嫁给张作霖时,张作霖还没有发迹。 在张作霖的奋斗历程中,赵春桂没有嫌贫爱富,她无声地在张作霖身后长年累月地付出,任劳任怨。在张作霖得势之后,她却并没有得到张作霖应有的关爱,在赵春桂生病的时候,张作霖粗枝大叶,不以为意,甚至敷衍了事,导致了赵春桂的英年早逝。


母亲去世时,张首芳几近成年。由于从小在母亲身边长大,对母亲病中的痛楚与无奈,她感同身受。所以,张首芳自然责怪父亲的冷漠与无情,天长日久,心中生发了对张作霖的怨恨。张首芳与弟弟张学良皆由张作霖的原配夫人赵春桂所生, 姐弟二人进入帅府后,父亲张作霖在别人眼中,位高权重,光彩照人。但是,在张首芳心目中,张作霖只是一个对妻子不负责的丈夫,对弟弟和自己不关心的父亲。所以,对这样的长辈她是没有好声气与态度的。

母亲的过早离去,让她一度与父亲的关系变得十分紧张:张首芳时常会顶撞和责骂父亲,尤其是张作霖在管教和责罚弟弟张学良时,张首芳经常会挺身而出,弄得张作霖下不来台。

张首芳对父亲总显强硬的一面,她的“泼辣”性格是成长环境造成的。但她是善良的人,自始至终对弟弟张学良都给予了母亲一样的呵护,甚至是关怀备至。这点张作霖心知肚明,再加上他对结发妻子有深深的愧疚之情。所以遇事总让长女张首芳几分。

2. 张首芳到了出嫁的年龄,根据张作霖自立的家规,其子女的婚姻对象,必须由老张本人做主。张首芳是长女,应该做出典范。张作霖为巩固自己的实力,决定将张首芳许配给鲍贵卿的公子鲍英麟。因为,当时鲍贵卿掌握着一省的军政大权,如果联姻成功,对张作霖来说是有助益的。 但 张首芳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人,对父亲安排的政治婚姻很不满意。只是碍于父亲的威势,以及为弟弟张学良未来的考虑,她还是委屈求全,表面上遵从父亲的意愿,出嫁了。这样,父女两的矛盾又加深了。

3.婚后,由于父亲张作霖在东北权势通天,一言九鼎。她到鲍家之后,依仗娘家势力,养尊处优,颐指气使,身份地位弥高。鲍英麟对她也唯命是从,平日里在张首芳面前小心翼翼,哄她开心。但这位公子内心却并不喜欢张首芳的嚣张跋扈。 后来,老张在皇姑屯被炸死,张首芳失去依仗,二人翻脸,终日吵架,弄得鸡犬不宁,无奈之下她与鲍英麟离婚了,这种人生的不幸,自然是父亲缔结的政治婚姻造成的,想来,张作芳更痛恨自己的父亲。


希望星晨58298869


为何要怕他?因为张作霖欠他的!可能不禁有了疑问张首芳是张作霖的女儿,张作霖欠他什么?其实欠的是她母亲。

  土匪张作霖到大帅张作霖

  张作霖出生于光绪年间,只不过是个农村的小伙子。因为家里面没钱,所以上了三个月的学就什么都没了。三个月能学什么,所以后来张作霖因为识字不多,最后闹了很多笑话。

  其实也不是他不想学,不仅仅是家里面穷的原因。当时他刚上学没一年,父亲和别人赌博发生口角,被别人活活打死。当时十一岁的张作霖,和他哥哥一起去报仇,还弄了一把枪。

  没想到因为枪走火,结果打死了那个人。他的二哥也因此被捕,自己则是和母亲妹妹跑到外公家避难。十几岁也是老大不小的年龄了,既然上不了学,就去学了点手艺——兽医。

  后来碰到清政府招兵,他就跑过去入了伍,成为了清政府队伍里面的兽医。然而后来甲午战争爆发,张作霖也跟着去了,没想到后来甲午战争战败,所以他也就灰溜溜的跑回了老家。

  回到家也是快到了结婚的年龄,不过穷小子谁愿意跟他,你还别说还真有人。回来后的张作霖没什么好做的,就在当地地主家打散工。正好被地主家的闺女赵春桂看上了,结果就成了赵家的女婿。

  但是张作霖有骨气,他不愿意入赘,想出去闯荡一下。而且他的想法也得到了老丈人的支持,给他几杆枪几个人,结果张作霖拉着这些人落草为寇当了土匪。

  清政府后来看到围剿不了,所以就采取了招安的政策。张作霖也是乐得接受,下山成立了保安团,专门守护十里八乡人的安全。渐渐的生意越来越大,最多的时候手下保护了二十几个村子。

  而他老婆赵春桂也没闲着,这几年里面接连给张作霖生了三个孩子。大女儿是张首芳,大儿子张学良、二儿子张学铭。张作霖有了两个儿子也是开心的很,不仅有了钱还有了后。

  张作霖对不起赵春桂,张首芳鸡毛当令箭

  后来也是张作霖的命比较好,碰上了好机会。当时天下大乱,到处都是缺人手。再加上日本与俄国在东北打仗,张作霖是谁都跟过。后来徐世昌、袁世凯都是张作霖的上司。

  家业是越来越大,而张作霖也不满足于赵春桂这个黄脸婆了。以前没钱的时候,张作霖巴不得给老丈人当牛做马。虽然赵春桂是地主家女儿,但是一直勤勤恳恳的照顾张作霖,孩子从来没让他操过心。

  到头来张作霖有钱了,虽然没有说一脚踹开赵春桂,但是显然对他越来越冷淡。两个人从开始的分房睡,到张作霖的房间换了一个又一个女人,时不时的还有女人要做姨太太。

  赵春桂怎么着也是地主家的女儿,实在是受不了这样的气,一气之下就带着几个孩子回娘家。没想到一路上舟车劳顿,加上这么多年的劳累积压,一下子病倒了。

  后来病情是越来越严重,眼看就要不行了。张首芳眼看母亲要走,就回去找张作霖,让他赶紧去看看母亲。但是张作霖以为这是赵春桂耍的小性子,其实是想让自己低个头。

  自己是谁?虽然当时还不是东北王,但是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真的要是去接她了,岂不是有个怕老婆的帽子。以后还怎么出去混,还怎么找姨太?所以面对张首芳的催促,张作霖没放在心上。

  张首芳气的就自己回去了,眼看着母亲越来越不行了。赵春桂的父亲给张作霖来了一个加急电报,张作霖这才知道坏事了,赶紧跑过去看。结果到了的时候,三个孩子早就哭成了一片。

  后来赵春桂出殡的时候,张首芳一直没有给张作霖好脸色。张作霖自知理亏,所以什么都没说。后来就把几个孩子接到自己身边,但是这个事情很快就被张作霖抛在脑后,姨太太照样往家带。

  张首芳看在眼里,气在心里,但是没办法只能生闷气,毕竟还是自己父亲。不过随着张学良与张学铭的长大,两个孩子也越来越调皮。这天投了娄子被人告到张作霖这里,张作霖脾气暴躁,抽出来皮带就要打。

  张首芳闻讯赶来,手里面还拿着一个剪刀,直接指着张作霖说:“你以后要是再这么打我弟弟,我就跟你拼命。”为何张首芳有这个底气?原来赵春桂死的时候,拉着她的手告诉她:

  你是做姐姐的,你的两个弟弟还小,我走了也不放心。你那父亲还找姨太太,我怕你们以后受气。你一定要坚强点,照顾好你的两个弟弟,否则我在地下也不安宁。

  有了母亲的这个叮嘱,张首芳以后不仅仅是姐姐了,还是母亲。但凡是张学良张学铭调皮了,都是张首芳扛着。这次张作霖又要打张学良,张首芳坐不住了,跑过来哭喊:

  我的母亲啊,你走的太早了。这才没几年,父亲就要打弟弟。你说的对,没了你之后,我们几个弟弟不仅要受姨太太的气,现在父亲还要打我们几个,我们怎么这么可怜。

  张作霖一看他都把赵春桂搬出来了,知道自己对不住妻子,索性就让过去了。张首芳一看这个办法有用,以后就经常这样。随着时间长了,张作霖虽然不耐烦但是还得忍着。

  后来终于到了张首芳出嫁的年龄,因为张家有规矩:所有孩子不能自由恋爱,要接受父母之命。就这样张首芳嫁给了鲍英麟,原来他爹是陆军讲堂堂长,就是政治联姻。

  不过鲍英麟不是好鸟,整天的拈花惹草。张作霖在的时候还好,时不时的敲打一下。后来张作霖出了意外,鲍英麟彻底的放纵自己,没事都不回家。

  还好张学良接任帅旗,时不时的也会敲打一下姐夫,但是张学良后来也出事了,张首芳也就完全没了依靠。鲍英麟为了让一个漂亮的舞女做大,就把张首芳休了。

  当时张学良被监禁,张首芳经常去照顾她。再到后张学良出国,张首芳只好自己一个人。有段时间甚至活下去都困难,国家知道后给他安排了房子,还给了补贴,就这样安度了晚年。


国家发展史


张作霖从一介草莽成为影响中华民族走向的枭雄人物,深知人生的艰辛与无奈。在对待子女上他是尤为上心的,不仅为他们聘请名师教学,还专门制订了晚上十点前必须回家和婚姻不得自己做主这样严苛的加法。

父亲虽然严厉、专制,可是张作霖的子女们却都十分听话,在张作霖的威严和气势下都战战兢兢。值得一提的是大女儿张首芳在平时的一些琐事上却是比较任性,而张作霖对她也是能忍则忍,从未责罚。

这并不是张作霖害怕张首芳,而是由几个方面的原因决定的!

张作霖亏欠张首芳母亲

张首芳是张作霖的大女儿,张学良的亲姐姐,她的母亲是张作霖的结发妻子赵春桂。

当年张作霖还一无所有的时候多亏了老丈人的倾囊相助才逐渐发迹,而赵春桂嫁给张作霖后跟他风里雨里同甘共苦从未有一丝怨言,还为他生了三个孩子。

张作霖发迹后开始春心荡漾,娶第一个小老婆赵春桂忍了,然后又娶第二个小老婆,并且对自己的结发妻子也不闻不问,疏远的没边儿。

赵春桂伤心欲绝,就带着三个孩子回了娘家,并且在娘家闷闷不乐,抑郁成疾。赵春桂在娘家期间张作霖未询问一声,甚至赵春桂病重时张作霖都以为是在骗他。

赵春桂去世后张作霖才匆匆赶到,这时他的良心才算有了发现,才知道那个自己人生中的贵人,那个与自己同甘共苦,为自己生儿育女的老婆已经离开人世了。

张作霖知道赵春桂不会原谅自己,他只能将三个孩子好好扶养长大来弥补自己的错。张冠芳身上或多或少有其母亲的影子,张作霖看到她心里多了几分愧疚。

子女中张首芳吃苦最多,最像自己

张首芳出生于1898年,那时候张作霖还是一个土匪头子,家庭条件自然不是很好,还东躲西藏的。张首芳没少跟着吃苦,没几年自己的两个弟弟又接连出生,身为长女她又肩负起帮助父母照顾孩子的责任。

跟随母亲回到姥爷家后,因为母亲的病,年幼的张首芳承担起了太多家庭责任。对母亲而言她是床前床后服侍,帮助的人;对弟弟而言,她又像一个无微不至,呵护有加的家长。

反观张作霖的其他子女,张学良、张学铭虽说与张冠芳是同一生母,但在姐姐的呵护下没受多少苦;其他子女都是在张作霖发迹后出生的,自然是衣食无忧、锦衣玉食。张首芳是众多子女中幼年受苦最多的一个。

从小的经历使张首芳早早的就养成了独立自主、百折不挠的性格。这恰恰使张作霖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经一身匪气、无法无天的影子。特别是在张作霖教训张学良时,张首芳拿着菜刀就跟张作霖说:“你再打小六子,我就拍碎你脑袋瓜子”时的场景,让张作霖心里直呼这孩子最像我啊!

维护张首芳家庭地位

张作霖娶了六个老婆,生了十四个孩子,在那个年代,这样的家庭没娘的孩子是很受排挤的,男孩子性格大大咧咧倒还罢了,女孩子比较敏感、弱势,容易受到伤害。

张作霖对孩子的成长还是比较上心的,为了让大女儿从母亲去世的悲痛中摆脱出来,又为了避免张首芳在其他弟弟、妹妹面前收到冷落,张作霖给了她不一样的宠溺,或许张作霖想在给她父爱的同时再给她点母爱吧。

张作霖的做法是比较成功的,张首芳成功的由无归属感、孤苦无依成为了张府说一不二、盛气凌人的大小姐,张府的夫人、小姐、公子们都认同了这个大小姐。

有人说张首芳刁蛮任性、有大小姐脾气,但谁让人家是张作霖的女儿呢,这不正是张作霖希望看到的吗?

因此,我们可以断定张作霖并非害怕长女张守芳,而是在对结发妻子的愧疚,对张冠芳的亏欠,张冠芳身上有自己的影子以及保证张冠芳家庭地位这几个方面综合作用下对女儿的一种“父爱”罢了。


以史励人


父亲是女儿前世的情人,女儿是父亲今生的小棉袄。这两句话对于声名遐迩的风云人物--东北王张作霖也很适用。

张首芳是张作霖的大女儿,她可不是仅仅是大女儿那么简单,她还曾经肩负起了长姐如母的角色。

 张作霖的发妻叫赵春桂,在张作霖最落魄和困难的时候,是赵春桂陪他度过的。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赵春桂都给予了张作霖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张作霖还没有发迹的时候,赵春桂找她父亲出钱给张作霖弄了一个20来人的保安队,给了他一个起步的基础。

除了这些,赵春桂还完成了一个女人应该完成的所有责任,给张作霖生下了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张学良和张学铭,让他后继有人。这个女儿就是张首芳。所谓男人有钱就变坏,在张作霖那个时代,不娶几个姨太太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军阀。张作霖发迹之后,也不例外,娶了几房姨太太。

 赵春桂在张作霖有了三妻四妾后,难免就受到了冷遇。她毕竟是与张作霖同甘共苦共患难走过来的,要说心里没有一点芥蒂,那是不可能的,她在一气之下便带着三个子女搬回了新民旧宅,不久之后就在寂寞与忧郁中便病倒了。

  作为长女的张首芳,这个时候就担负起了母亲的责任来照顾两个弟弟,还要侍候母亲的病体,张作霖成天忙于三妻四妾和事业,始终没有回来看望过他们,直至赵春桂病逝,张作霖都没来得及赶见其最后一面。

因此,已经懂事的张首芳内心对张作霖失去了那份敬畏,还有些无法抛却的恨意。作为父亲的张作霖也觉得亏欠了赵春桂,亏欠了自己这个大丫头,便把对赵春桂、张首芳的亏欠弥补在了张首芳身上,所以才会对她毫无底线的容忍。

另外一个原因是,张首芳给张作霖完成了一段政治联姻,嫁了一个好人户。 张首芳的丈夫叫鲍英麟,鲍英麟虽然是一个花花公子,但他却有一个了不起的父亲鲍贵卿。鲍贵卿威望极高,曾任黑龙江、吉林督军、陆军总长等职。正是因为有他的帮助,张作霖才得以打败冯德麟,最终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王”。

因为这两个原因,张作霖一直在大女儿张首芳面前没有一点脾气,既娇宠又忍让,算是张家唯一让张作霖“怕”的人。


谢金澎


我们知道有着“东北王”之称的枭雄张作霖一共有六个女儿,但最宠着大女儿张首芳,同时也有点怕她。

这让很多读者不理解,为何在外人面前如此强硬的张作霖这么怕大女儿呢?

其实啊这事儿也是情有可原。张作霖之所以宠着大女儿,一方面是对发妻张春桂的愧疚,另一方面是对张首芳的老丈人的面子,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的父爱。

张首芳经常护着张学良,张学良被父亲张作霖打,她都会护着弟弟。

回到主题,张作霖之所以怕张首芳,首先来讲是对发妻赵春桂的愧疚。张作霖早年间只是一个军队的小头目,他之所以能做到今天的位置,离不开他的岳父的支持,而作为发妻的赵春桂对张作霖也是不离不弃。张作霖之所以愧疚是因为赵春桂在生病的时候他总认为是她在和自己赌气。为何赌气,只是当时赵春桂带着儿子去张作霖的司令部探望,因为孩子太吵被张大帅痛打了一顿,赵春桂就因此事再也没有进过城。

赵春桂的病因为张作霖的误解耽误了,当张作霖真意识到赵不是赌气而是真病了的时候赵桂芳已经病入膏肓,不久就去世了,留下张学良和张学铭两个儿子和张首芳一个大女儿,张首芳很像她的母亲,对待弟弟很好很贴心。张作霖之所以怕张首芳也是因为他对发妻的愧疚之情吧。

我们在谈第二个原因,就是张作霖碍于亲家鲍贵卿的面子。张首芳婚姻是政治婚姻,她嫁给了鲍贵卿的儿子鲍英麟。鲍贵卿是奉系军阀的头号人物,他对于张作霖东北的统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大女儿就是维系两个家族的纽带。所以张也不敢对大女儿怎么样,也得顾全大局嘛。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张作霖的父爱,毕竟大女儿对家里人都很好,很贴心。她就是张家的女主人一样。总之,张作霖对大女儿很宠爱,张首芳后来的人生道路也坎坷,张死后,这段政治姻缘也没了保障,张首芳的丈夫也不喜欢她,二人没有感情,于是就在外面找女人也想休了她,后来张首芳就留在张学良身边,可后来少帅西安事变,被蒋介石软禁,张首芳也没了靠山和保障,一度很凄惨,后来得到上面的照顾,五十年代病逝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