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谁是汉宣帝刘病已的救命恩人?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文史砖家


汉宣帝最主要的救命恩人是丙吉,不单有活命之恩,在霍光废黜昌邑王刘贺后,还向霍光和张安世推荐刘病已为君,真正的扶上马送一程,他在史书上的地位,与萧何曹参并列,说前有萧曹,后有魏相丙吉。他的救人之举,在汉宣帝初期也没有表露出来,连皇帝也蒙在鼓里,等到霍光一族族灭,有以前护持幼年刘病已的宫婢前来叩宫邀功,扯出这段前尘往事,宣帝才知丙吉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丙吉精研律令,是鲁地人,武帝后期当廷尉监,管理负责巫蛊一案的郡邸狱。武帝太子刘据因被苏文和江充等人逼迫,不得以起兵,以致父子在长安城中大交兵,刘据败走被杀,几位儿子也身死,只有他的孙子刘病已尚在襁褓中,免死收狱。丙吉见武帝晚年昏庸好杀,又见刘据满门惨状,当年的独霸天子卫子夫一脉几乎荡然无存,心下戚然,利用管理之便,在狱中安排人照顾好刘病已,这是看护之功。(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刘彻后期做事极其混乱,在太子刘据出走被杀时,大封与刘据交战和追杀他的人,等到田千秋上书后,又后悔杀子,就把当初与太子交战,加刀兵于他身的人全部问罪,杀的杀贬的贬,还激起马何罗的行刺。过了一段时间,又听得望气的术士说郡邸狱中有天子气,这可是极犯忌讳的事,武帝令内谒者令郭穰夜晚到郡邸狱,传旨杀光狱中犯人,丙吉不肯奉诏,认为是乱命,并说,何况里面还有皇家血脉在,有当今皇上的曾孙,岂能听流言而杀死?二人就在狱门前僵持到天亮,内史令无奈,只得回报,武帝神志渐清醒,觉得如此杀人有些荒唐,便取消命令。这是丙吉救刘病已一命的由来。(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丙吉待形势好转,就把刘病已送出郡邸狱,托人看顾,直至交给刘病已的外祖母抚养。而丙吉由于法律精通,处事公正,官运亨通,先担任车骑将军张安世的市令,又升任大将军霍光的长史,在推荐刘病已当皇帝后,克己奉公,从不自耀功绩,汉宣帝立太子时,就让他担任太子太傅,教导储君。又调任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与丞相魏相合力辅政。在此期间,掖庭宫婢女中名则的让她丈夫上书,陈述曾经有护养刘询的功劳,事情彻查下来,刘病已才知丙吉保护救命之恩。

丙吉接替魏相担任丞相,为政宽大,乐于荐贤,又爱护下属,宽容待人,有一则著名的典故丙吉问牛流传,说丙吉一次与下人出门,看到大街上斗殴打死人,却不闻不问,看到一位老农牵着一头气喘吁吁的耕牛路过,便让他询问情况。下人觉得奇怪,他便以各司其职的理由回答。丙吉一直活到宣帝后期,只比刘病已先逝世三年,在宣帝看望他时,临终推荐了杜延年、陈万年、于定国等贤才。


南方鹏


汉宣帝未登基之前,流落民间,还在襁褓中便困于监狱之中。因汉武帝被告知监狱方向有”天子气“,汉武帝遂下令尽屠狱中人,刘病已得到了当时主管监狱的邴吉救助,才得以保得性命,继而在如今赫赫有名的海昏侯刘贺之后,被霍光迎立为帝。

其实,这中间还有两人同样是刘病已的恩人,却被遗忘在角落之中。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这两人的话,刘病已只能是一个流落于民间的汉室宗亲,成为一个寄生于汉朝的“米虫”,也就没有了日后的”汉宣中兴“和困扰汉族百余年的匈奴臣服的盛况,也没有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大将军、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的霍光被灭族的下场,更加没有后来的与平民许皇后的炽情缠绵以及许皇后暴毙的悬案出现。

张贺和张安世两兄弟以各自的性格、能力救助了刘病已的不同“生命”。

张贺和张安世是汉武帝时期有酷吏之名和贤臣之誉的张汤子嗣。

张贺在汉武帝刘彻晚年受宠于戾太子刘据,江充引燃“巫蛊之祸”后,太子及皇孙皆死,张贺受到牵连,张安世出面恳请,张贺以宫刑免死,遂入掖庭,服侍皇室。

张安世为何有如此大面子,在汉武帝面前求下情?

张安世自从父亲张汤自杀之后,汉武帝念张汤往日的功绩,便任张安世为郎,汉武帝巡行河东时,因张安世的博闻强记,汉武帝让其入宫侍奉,专管文书诏令往来的尚书令,一直在汉武帝的眼前做事。

因做事谨慎、勤勉,颇得汉武帝信任,这才求下张贺的命来,但不能不进行惩处,因皇帝贵为天子,是不能犯下错误的,所以张贺便和司马迁一样受了宫刑,但好在存活了下来。

就因为张贺的存活,才使得日后的汉宣帝称为了一个中兴的明君。

张贺曾在太子府邸任职,其中人员关系往来,慢慢也成为了主管整个掖庭的掖庭令。掖庭作为专门服侍皇室成员的机构,自然与皇室打交道的地方多一些。

汉武帝曾孙刘病已,在丙吉的死命维护下逃得性命,在狱中慢慢长大。待得汉武帝驾崩前,向全国下发了后世称为罪己诏的“轮台诏”,又紧接着建了思子宫,处理了逼杀太子而封侯的两人,巫蛊之祸便告一段落,适逢汉武帝在死前又大赦天下,刘病已遂出狱获得自由。

丙吉便将几岁的刘病已送到了外祖母家中抚养。

丙吉也未就此弃置不顾,而是将自己作为家臣一般,将刘病已奉养起来,隔上一段日子会亲自上门看望刘病已。

此时的汉朝,已经是改变了天地。

曾经叱咤风云的汉武大帝,早已进入了陵寝之中安睡。

继位的汉昭帝刘弗陵过于年幼,大权自然落入五位辅政大臣手中。

其实,大权是落入大将军霍光和他的亲家左将军上官桀两人手里。

光禄大夫金日磾和丞相车千秋,一个是匈奴人且过早病死,一个胸无半点文墨,由一个守陵的小官,一夜之间飞升至丞相,根基薄弱的不是一点半点,对于朝政大事,多是点头称是。

至于御史大夫桑弘羊在后汉书的记载中,给予的评价是“以心计,年十三得侍中。”可见,也是惟自身利益为第一要旨。

大汉帝国,就在这样一个不平衡的局面之中,继续向前推进了五六年。

到了汉昭帝刘弗陵12岁时,左将军上官桀联合刘弗陵的监护人长公主,瞒着大将军霍光将霍光的外孙女即上官桀的孙女上官氏先输入宫中,不久和刘弗陵完婚,成为了皇后。

上官桀此举的目的只有一个,重新分割辅政大权。

霍光起先自然是极力阻止,但碍于长公主的出手相帮,只得捏着鼻子认了。

上官桀自以为得计,遂一再出手和霍光硬碰,张口提升自己亲近之人。

霍光根本不予理睬,一概驳回。

上官桀自然恼恨,遂联合长公主在刘弗陵耳边添加谗言,却被十几岁的刘弗陵一阵痛骂,反而认定上官桀为奸佞之臣,更使得刘弗陵倒向了霍光。

上官桀遂再生一计,联合汉武帝的三子燕王刘旦意图发起政变,推翻刘弗陵,拥立刘旦为帝,从而在根子上铲除霍光。

未等发起,上官桀的阴谋被人获悉,被告发。

霍光将上官桀满门抄斩,独留下上官皇后,霍光开始独掌朝政。

张安世也因在宫中数十年,以谨慎细致低调而闻名,被霍光一张奏表升为右将军,纳入了霍光的体系之中,无论大事小情,一概与之商议。

与此同时,比叔爷爷辈的刘弗陵小上三岁的刘病已也是基本到了适婚的年龄。

张贺对于这位皇子十分的疼惜,经常在刘病已来宫中领取俸禄时,进行考察,发现刘病已极为聪敏,这又生出了爱才之心,便不断悉心传授,发展到后来,时常干脆将刘病已带到家中教授课业。

刘病已的聪慧便由此展开,张贺便想将自己的孙女嫁与刘病已。

却得到了张安世的阻止,张安世认为刘病已虽然并不受宠,但依然是皇室成员,不可私自做主以罪人的子女许配。

张贺坚持了数回,得不到张安世的支持,只得打消了念头。

正好,与张贺相善的许家人,有一孙女和刘病已无论相貌还是性格颇为相配,经过一番周折后,刘病已和许氏结为了夫妻,许氏就是日后汉宣帝钟爱的许皇后,她是刘病已的禁脔。

公元前74年,二十一岁的刘弗陵病逝。

他虽然十三岁就迎娶了上官氏,可是上官皇后过于幼小,无法生育,待得年长一些,霍光的妻子霍显一直盘算着上官氏能产下嫡子,继承大统,维持霍家的荣华,不断想尽方法逼迫上官氏专宠于刘弗陵,至于其他有机会获得宠幸的妃嫔,也未有子嗣留存下来,致使刘弗陵没有子嗣。

大汉帝国的皇位闲置出来。

经过霍光和张安世的仔细的商议,派遣(邴)吉迎昌邑王贺。贺即位,以行淫乱废,光与车骑将军张安世诸大臣议所立,未定。

此时邴吉为光禄大夫给事中,按照钱穆先生的说法就是皇帝“门房”的下属即光禄勋的下属,虽然他明知刘病己在世,作为忠心护主的邴吉却并未在第一时刻,将刘病已提出来。

而张安世在后面虽成为继霍光之后的大将军,可在记载中却是一直保持低调,就连举荐别人,人家登门酬谢,张安世却将人臭骂一顿,而后赶出家门。

与汉宣帝刘询(刘病已登基后改)的交往,更是每定大政,(皇帝刘病已)已决。(张安世)辄移病出;闻有诏令,乃惊,使吏之丞相府问焉。自朝廷大臣莫知其与议也。

所以,定然是张安世向丙吉表露出了自己的想法,对刘病已出任采取支持的态度,才使得丙吉有依仗、有底气提出了迎立刘病已为帝。

这样才能说的通,张安世日后接替了大将军一职,并且出手将预谋谋反的霍光子弟灭族,稳定了大汉帝国的朝局。使得张安世坐稳了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中,继霍氏光之后的第二把交椅。而不是具有举荐和救护大功、排行第六的邴吉。

之后,张安世以富平侯的爵位薨于家中。

汉武帝中兴大汉,再次将张安世的八世孙已成富户的张纯提为富平侯。

至于张贺,早在汉宣帝当政的头几年过世,留下与刘病已伴读的张彭祖,乃是张安世过继给张贺,张彭祖生子张霸,被封为中郎将,关内侯,后因无子国除。


唐代丹药


古往今来,救助他人性命的事情数不胜数,有时还会产生难以预想的积极效果。比如,汉朝某位大臣曾冒死救下一名婴儿死囚,结果18年后获救者登基为帝,并成为汉朝极有作为的明君。这位大臣便是时任廷尉右监的丙吉,而获救者则是汉宣帝刘病已。这件事,还要从刘病已入狱说起。



丙吉少时研习律令,起初担任鲁国狱史,因为断案水平高被提拔到朝廷,渐渐升迁至廷尉右监。丙吉任职数年后,不知为何受到相关案件的牵连被免,回到州里面担任佐吏。等到征和二年(前91年)“巫蛊之祸”爆发后,朝廷由于缺乏断案的能手,便又将丙吉召回来,命他在郡邸狱专门审理相关案件。


虽然有皇命在身,但丙吉很清楚涉案罪犯多是被冤枉的,所以出于良知,便尽量为他们申诉冤情、减轻处罚,即使不得不判处死刑时,也是能拖便拖,尽量让犯人多活些时日。所以,丙吉断案时拖拖拉拉,耗时数年时间依然未能结案,让汉武帝相当不高兴。



丙吉在巡查监狱时得知,戾太子刘据的孙子刘病己也关在这里,虽然只有几个月大,但也被定成死罪。丙吉悲悯太子的遭遇,认为就算是他真的有过错,但也不能罪及尚在襁褓之中的孙儿。所以,丙吉出于同情心,便挑选谨慎厚道的女囚徒,让她们细心哺育、养护刘病已,并将他安置在宽敞干燥的牢房内,以防止得病。


时,宣帝生数月,以皇曾孙坐卫太子事系,吉见而怜之。又心知太子无事实,重哀曾孙无辜,吉择谨厚女徒,令保养曾孙,置闲燥处。见《汉书·卷七十四》。


后元二年(前87年)春,行将就木的汉武帝派使者奔赴各个监狱,下令将里面的囚徒不分轻重一律都杀掉。然而,当内谒者令郭穰拿着圣旨来到郡邸狱,要求处死所有的罪犯时,却遭到丙吉的强烈抵制。郭穰没有办法,便将情况汇报给皇帝,此时武帝的头脑有些清醒,便叹息着说道:“皇曾孙命不该绝,看来这是上天让丙吉这么做的。”



事后,武帝下令大赦,大批囚徒因此重获自由。刘病已出狱后无处可去,丙吉便出钱给他雇保姆,精心照料他的饮食起居。在此期间,刘病已身患大病,数度有生命之忧,幸亏有丙吉的帮助,才得以死里逃生(“曾孙病,几不全者数焉,吉数敕保养乳母加致医药,视遇甚有恩惠。”引文同上)。


不久,汉武帝驾崩,临终前颁布遗诏,正式承认刘病已是皇曾孙,并交由掖庭抚养。此时,刘病已已被送到外婆家抚养,两年后(前85年)正式进入掖庭,被交由掖庭令张贺抚养。与此同时,丙吉因为平反冤狱有功,受到大将军霍光的器重,被提拔为大将军长史,数年后又晋升为光禄大夫、给事中。


11年后,年仅21岁的汉昭帝离奇驾崩,由于没有子嗣,所以霍光便扶立皇侄、昌邑王刘贺为帝。然而刘贺在位27天便犯下累累罪行,迫使霍光又将他废黜。此时,深受霍光器重的丙吉、杜延年提出建议,希望立昭帝的侄孙刘病已为帝,并得到霍光的首肯。于是在元平元年(前74年),境遇落魄的刘病已一步登天,当上汉朝皇帝,是为汉宣帝。



按照常人的理解,丙吉对汉宣帝不仅有救命之恩,而且还是把他扶上帝位的元勋功臣,这么大的功劳,无论如何都应该被封为侯爵。然而,丙吉却绝口不谈以前对皇帝的恩德,而皇帝也对幼年时期的记忆很模糊,所以数年间没有报答丙吉。直到7年后,皇帝才得知丙吉保护、恩养自己的事实,于万分懊悔之际向他道歉,并隆重地册封其为博阳侯。


等到神爵三年(前59年)丞相魏相薨逝后,宣帝为感谢丙吉,便把时任御史大夫的他提拔为丞相,使得后者由此位极人臣。丙吉担任丞相期间崇尚宽厚、喜欢礼让,属官中有犯错或不称职的,便给他们休长假,使其自己离职,一时间被朝廷上下称为君子(“及居相位,上宽大,好礼让。掾史有罪臧,不称职,辄予长休告,终无所案验。”引文同上)。



五凤三年(前55年)正月,丙吉因病薨逝,临终前向皇帝推荐黄霸、杜延年、于定国、陈万年等人,最终都成为治世能臣。不仅如此,汉宣帝也成为史上有名的贤君,不仅成功地中兴汉朝,而且为其续命82年(公元8年,王莽代汉建新),功绩如何强调都不为过。丙吉当年的一念之善,竟然给汉朝带来如此重大的影响,堪称极度传奇。



文史砖家


刘病已能成为汉宣帝得一贵人相助,这一贵人不但救他性命,荐他为帝,还为辅佐他振兴汉室,这一贵人便是多次救了刘病已的邴吉,他是个心地善良,贤能有德的人,是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且随有书君一道看看恩人邴吉救护刘病已的传奇经历:

恩人邴吉施恩路,一波三折入坦途。

邴吉精通汉律,办事认真谨慎升为廷尉右监,汉武帝“巫蛊之祸”发生时,他负责治理郡邸狱,皇曾孙刘病已“巫蛊之祸”受株连投入郡邸狱中,因而两人结下了不解之缘,邴吉曾有过三次救护曾皇孙的经历:

一救襁褓儿,留皇家血脉。

公元前91年,那是个多事之秋。那天秋雨绵绵,一个叫王翁须的女囚,手拿一块玉佩,怀抱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倒在了邴吉脚下,她气息微弱的告知邴吉,这孩子叫刘病已,是皇上的曾孙,太子据的孙子,史太孙刘进的儿子。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何况皇家血脉!可皇曾孙这么小,皮肤暗黄,泪水涟涟,这一个大男人如何喂养一个两个月大的婴儿。这可难坏了心地善良的邴吉,好在女监里还有两个生完孩子不久入狱的女囚胡组、郭征卿,邴吉暗中把她俩找来,单独与皇曾孙关押在一间宽敞干燥朝阳的监牢,千叮咛万嘱咐一定好好哺育这个婴儿。

监牢中,缺衣少食,邴吉自掏腰包,时常为刘病已送去衣服与粮食;刘病已体弱多病,邴吉为他求医问药,只要有空余时间,邴吉便会协同几位女囚看护刘病已,硬是在狱中把一个两个多月大的婴儿养活下来。

二救四岁童,抗旨亦从容。

一晃小婴儿长到了四岁,灾难再次降临到幼小的生命身上。

公元前87年,汉武帝病重如山倒,精神恍惚中听说京城监狱中有天子气,这病得不轻的汉武帝怒火中烧,这不了得,关在狱中还想作乱,必须斩草除根,杀无赦,于是下令杀尽狱中所有囚犯。

又是一个凄风苦雨的晚上,郭穰奉命前来郡邸狱执行汉武帝的命令,邴吉心急如焚,这皇家血脉说什么也要保住,于是把郡邸狱的监狱大门从里面锁住,还搬来石头等堵住大门,任凭郭穰如何锤打叫骂,邴吉顶着杀头的危险向外大声吼,皇曾孙刘病已在这里,无论如何也不能开门,不能让你们杀害他。

郭穰大声斥责邴吉抗旨不尊,小心杀人之祸,然邴吉大义凛然,从容镇定,誓死护卫小病已。

郭穰没办法进监牢执行命令,只好悻悻而去,向汉武帝禀报,邴吉抗旨,并把狱中情况告知汉武帝。汉武帝长叹一声,“这都是天意,那么就大赦天下,让牢中人都回家吧!”汉武帝当即下令让使臣去查证确认皇曾孙的身份,并登记在册。

三找寻至亲,不言护送恩。

刘病已终于又一次从死亡线上被邴吉救下,然而新问题又来了,负责哺育刘病已的女囚因大赦要回家了,可刘病已一个孤儿哪有家呀?谁养活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皇曾孙的身份高贵而又危险,恐怕被别有用心的人盯住,杀他灭口。必须找个妥当的地方,让他隐居起来,让皇曾孙有个安全的安身之所。

邴吉好人做到底,通过多方打听,终于在鲁国找到太子刘据的王后史良娣的母亲史贞君,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婆婆,从此皇曾孙和曾外祖母相依为命,终于有了家的感觉,而邴吉为了刘病已的安全,一早就悄悄回京,再也没有去过史家。

这便是邴吉救护皇曾孙刘病已的传奇经过。两次救其性命,一次护送他亲人家,而且护他周全,不图回报,所以说邴吉是刘病已的救命恩人。

那么救命恩人邴吉最终的结局如何呢?

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刘病已17岁那年,汉昭帝病逝,霍光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27天后又废之。选择新君时,邴吉大胆建议选民间长大的皇曾孙刘病已,霍光正需要一个幼主,没根基的刘病已通过审核被选中,成了汉宣帝。

邴吉成了汉宣帝朝堂上的一个普通的臣子,他仍然忠于职守,全力以赴为振兴汉室尽绵薄之力。

汉宣帝刘病已的嫡长子刘奭被封为皇太子后,邴吉因博学而忠诚被任太子太傅,悉心教导皇太子,全心全意辅导太子,不久,邴吉又担任了御史大夫。

因为邴吉对自己曾经救过汉宣帝的事守口如瓶,也没有人知道他几次三番救过皇帝的命,而汉宣帝对四五岁之前的事又记忆比较模糊,至此汉宣帝完全不知道邴吉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救命恩人就在眼前,却相见不相识。

直至有一天一个叫则的妇人来到京城邀功请赏,而且指名道姓要邴吉作证,她哺育过刘病已。汉宣帝这才知道当年在掖庭狱中多次救自己小命的大恩人原来是近在眼前的御史大夫邴吉。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救命之恩当感怀一生,汉宣帝对邴吉的搭救之恩一直念念不忘,于是汉宣帝召丞相魏相相商如何报答邴吉的救命之恩,怎样奖赏邴吉。

魏相认为知恩必报是仁仪之君所为。而只欲报恩于邴吉,一则以邴吉为人不会接受,二其他有恩的人为有所不快,便奏请对宣帝施过恩的人都一并进行封赏。

汉宣帝便对在郡邸狱中救助过自己的女囚胡组、郭征卿和狱卒以及在民间时帮助过自己的人一并进行封赏,邴吉恩重如山,汉宣帝封他为博阳侯,食邑一千三百户。

可是邴吉接到圣旨一直跪着谢恩请辞。汉宣帝泪洒当场,情真意切,邴御史不能让朕连报恩的机会都没有哇,不能让世人说朕薄恩寡义吧!邴吉这才不再推辞。

不久,魏相辞世,汉宣帝让邴吉接任他的丞相之位。邴吉在丞相任上为国家大事操心劳累,邴吉问牛便是他丞相任上的亲历故事,后来成为广为传颂的佳话。

公元前56年,邴吉终国操劳国事,病重卧床。刘询亲自带上御医到邴吉府上诊治问候,还在病榻前向邴吉讨问代替他的人选。邴吉谦虚地推辞道:“群臣的德行才能,皇上如明镜一样全知晓了,臣何德何能,能向皇上举荐人才呀!”

汉宣帝再三询问,邴吉才拜了又拜推举杜延年、于定国、陈万年三人。他认为这三个人才学品行修养都比自己高,让皇上考察后再重用。在生命倒计时的时候,邴吉还为汉宣帝推举了三个有用之才。

汉宣帝终是没能拉住邴吉,一心为汉的邴吉没能与病魔抗衡到底,不久,与世长辞,得以善终。汉宣帝痛失恩人,痛心不已,下令厚葬,亲自到场祭奠。并谥号定侯。

好人有好报,种好因结善果,邴吉行善积德,救刘病已于水火之中,被封为博阳侯,世袭罔替,绘像麒麟阁,永远受汉代帝王祭祀。

邴吉星汉宣帝刘病已的救命恩人,在保护皇汉宣帝时有胆有识,行为忠义,为国为民,尊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封侯拜相,死后受人尊崇,子孙后代世袭侯位,可谓得到善报,他的善举令后人敬仰,为后世之人传颂!邴吉与人为善,施恩不图报恩的修为也成了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汉宣帝刘询是汉朝第十位皇帝,他是历史上一出生就进了监狱的皇室子孙,那时他叫刘病已。十八岁称帝时改名为刘询。

刘病已的人生就像坐过山车——起伏跌宕。假如没有监狱长丙吉对年幼的刘病已照顾和保护,也就没有以后的汉宣帝。换言之,丙吉是刘病已的救命恩人。

丙吉是谁?不知道亲们听说过丙吉不问道旁死人而问牛喘的故事吗?

丙吉由于是汉宣帝的救命恩人,后来他做了丞相。有一天外出,他碰到了一起打架事件,双方死伤严重,道旁躺着死伤的人,丙吉经过却不闻不问,直接过去了,他的手下很奇怪,也不敢问领导为什么。



▲汉宣帝刘病已

等走了一段路程后,碰到有个人赶着几头牛,这些牛个个跑的气喘吁吁,热的牛把舌头都伸了出来。丙吉看到这情况马上下了车,仔细观察这些牛的情况。并且询问赶牛的人走了几里路了等等问题……

他的手下更奇怪了,实在憋不住问领导,之前伤者躺在道旁你不问,现在几头牛气喘吁吁你倒心疼的问这问那,你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放着人不问你问牛喘!

丙吉说:“百姓斗殴死人有长安令、京兆尹处理(相当于司法部门)。我作为丞相,主要责任是统领百官,向皇上汇报工作,或论功行赏,或惩罚失职,这些打架斗殴的小事我不管。

至于说我观察牛,是因为我发现这个季节并不是酷暑难耐,可是牛却到了大汗淋漓地步,这说明天气可能闷热反常,天气反常就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我要提醒老百姓引起注意,否则遇到天年不收,没有准备就会饿死人的!你认为观察牛喘是小事吗?



▲不问人死问牛喘

手下听了这番话,对丙吉忧国忧民的情怀很感动。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来,丙吉是一个识大体有爱心的人。

丙吉之前不是丞相,而是汉武帝刘彻手下的一个御史。在“巫蛊之乱”时奉命关押涉案人员。当时“巫蛊之乱”闹的很凶,刘彻的儿子刘据和孙子刘进都被武帝逼死了。他的重孙子刘病已刚出生几个月也被关进了监狱。负责看押的就是监狱长——丙吉。

丙吉很同情小病已的遭遇,小孩子有什么过错?为何也受到了刘据的牵连?

于是他挑选了谨慎厚道的女囚抚养小病已,并且安排到宽敞温暖的囚室,在伙食上也很照顾他,时不时为小病已打打牙祭。

关键还不是这些,酷吏江充为了斩草除根,要杀害刘病已,是丙吉只身挡在门口不让江充进入,丙吉大声说:是个普通囚犯都不能乱杀无辜,何况这是皇上的亲曾孙,”丙吉和江充对峙了一天一夜,始终不肯让步,江充最后无奈的走了。

在以后四年中,丙吉始终没停止为刘据一家鸣冤,这是出于一个监狱长的良心,也是人性使然。

到后来武帝逐渐清醒了,觉得自己做的有点过,在刘病已四岁时特赦了他,丙吉联系了刘病已的姥姥史良娣,从此刘病已流落到了民间,一直在姥姥家生活到了十八岁。



▲霍光和汉宣帝

这十八年来,丙吉默默关注着病已的成长,在后来霍光废黜了刘贺后,他把刘病已推荐给了霍光,霍光这才拥立刘病已为帝,改名刘询,史称汉宣帝。

在刘询称帝后很长时间,他才知道了自己能够活下来,并且称帝,都是丙吉的功劳,但丙吉一直没有表白,这还是霍光告诉他的,刘询对丙吉不夸功,默默奉献很感动。

到后来逐渐重用他,丙吉一直做到了丞相。不问人死问牛喘就是发生在他当丞相之时的一件事。


秉烛读春秋


说汉宣帝之前。先说一下其曾祖父刘彻。

汉武帝宠信法家思想。

《韩非子•爱臣》有曰:人臣太贵,必易主位。汉武帝便指使法家酷吏张汤、杜周,罗织罪名,制造冤狱。把群臣屠戮殆尽。

《韩非子•备内》有曰:万乘之主,千乘之君。立嫡子为太子后,太子和母亲则欲国君早死。非爱非憎,利在君之死。汉武帝便指使法家酷吏江充,以巫蛊之祸诬陷皇族。致使阳石公主被灭门,诸邑公主被灭门,太子刘据被灭门,长公主被灭门,皇后卫子夫被灭门。

太子刘据被灭门后,刘据之孙刘病已尚在襁褓之中,被下狱。嗷嗷待乳的婴儿在监牢之中。肯定要饿死。

狱吏丙吉知道这是太子刘据唯一的血脉。便聘请其他女囚哺乳喂养。刘病已得以存活。

刘病已四岁时,汉武帝病重,又听京城监狱中有天子气。汉武帝下令,无论罪行轻重,所有囚犯全部诛杀。

酷吏郭穰奉命捕杀年幼的刘病已。丙吉违抗圣职,誓死保护刘病已。

郭穰向汉武帝禀报,邴吉抗旨不尊,也要保护刘据嫡孙。汉武帝这才想起太子刘据。下令查证确认皇曾孙的身份。并赦免其罪。但并未允许其重入皇室族谱。丙吉便把4岁的刘病已交给其外婆扶养。

汉昭帝即位几年后病逝,霍光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27天后又废之。霍光正和群臣拥挤在民间的刘病已为帝。是为汉宣帝。

汉武帝后期,经济崩溃,民生凋零。民不聊生,饿殍遍野。人口减半。相当于今天死了7亿人。大汉千疮百孔,已经到了亡国的边缘。



汉宣帝在这片废墟上。整肃吏治,使政治清明。减免赋税,发展经济,使大汉繁荣。彻底击败匈奴。匈奴首领向大汉称臣,入长安朝觐汉宣帝。大汉国力疆域达到鼎盛。

大汉繁荣富强,国泰民安。邴吉对自己曾经救过汉宣帝的事守口如瓶。丙吉把刘病已送给外婆时,其只有四岁。汉宣帝也不知丙吉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后来又一位妇人进长安邀功请赏,称自己曾经在监狱中哺育过当今天子。并指名要丙吉作证。汉宣帝才知道自己的救命恩人是眼前的御史大夫邴吉。

汉宣帝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女囚、狱卒一并封赏。丙吉被封为为博阳侯,食邑一千三百户。

丞相去世后,丙吉担任丞相。丙吉贤德仁义,德才兼备。一心为民,被世人拥戴。

丙吉寿终正寝,死后被封为博阳侯,世袭罔替,位列麒麟阁功臣之一,被汉代天子世代祭祀。

法家酷吏张汤、江充,帮汉武帝罗织罪名,制造冤狱。自己身首异处,夷灭三族。丙吉仁德贤良。无限富贵,子孙繁盛。

孔子谓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杨朱学派


刘病已是汉武帝刘彻的曾孙,因他的祖父犯错被汉武帝下令关进小黑屋,差点就一命呜呼。

这时候关键人物登场,冒死救出了还在襁褓中的刘病已,这个人就是丙吉。

丙吉,字少卿。鲁国(今属山东)人,西汉名臣。小的时候喜欢律法,所以开始从鲁国狱史,一直上升到廷尉监。

虽然丙吉救了刘病已(汉宣帝),但是他从来就很低调,连一同为官的同僚都不知道这件事,在元康三年(前63年)汉宣帝刘病已知道了这件事,就封丙吉为博阳侯,后来又担任丞相,在五凤三年(前55年)丙吉去世。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所以说,汉宣帝的救命恩人就是丙吉,没有丙吉就没有后来的汉宣帝刘病已。





糖豆爱历史


汉宣帝刘病已是刘彻的曾孙,在襁褓里就因祖父原因关进监狱里,后来刘彻下令杀死监狱里的所有人,是当时负责审理犯人的丙吉冒着杀头的危险救下了还在襁褓里的刘病已并安排好人照顾。

刘病已后来能够成为汉朝皇帝,也有丙吉的功劳,可以说没有丙吉就没有汉宣帝。丙吉这个人有救驾之功但不宣扬,默默为朝廷做事。后来刘病已知道了丙吉救命之事,封丙吉为博望侯,并让丙吉做了宰相。


黄波162


炳吉有救命之恩,张贺有教育与抚育之恩,霍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