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蘇州街頭窨井蓋沉陷成坑 破損車輛“傷不起”


  □蘇報公益守護記者 璩介力

  時間久了,經過的車多了,路面上的窨井蓋容易老化並下沉,連帶著周邊的路面也會變得坑坑窪窪。無論是開汽車還是騎電動自行車經過,猛地一個顛簸,既不舒服,也不安全。隨著城市基礎管網建設越來越密集,路面上的各種井蓋數量也在增加,出現問題的窨井蓋也不少。小小窨井蓋關乎道路安全,不容小視。

  窨井蓋沉陷成坑

  磕傷汽車擋板

  上週末,湯先生駕車從姑蘇區楊枝塘路右轉至莫邪路。車快到路口時,他看到前面有一個沉陷的窨井蓋。由於當時車速較快,他想避讓時已經來不及,只能硬生生地往坑裡開。“當時就聽到一聲響,車猛地震了一下。”湯先生說,原本以為沒什麼事,結果快到目的地時,發現車子有異響。去修理廠一查,原來是車頭底部的一塊塑料擋板鬆動了。“肯定是當時磕到地面了,之前沒有過異響。”湯先生說。

  雖然不是大問題,但湯先生還是覺得後怕。“要是坑再深一點,磕到了底盤,那問題就嚴重了。”湯先生說,如果要避開那個窨井蓋,勢必要猛打方向,但如果那樣做的話,會更危險,有可能撞到別的車輛甚至行人。

  為躲避窨井蓋車主做出危險動作

  記者在莫邪路、楊枝塘路口看到,這個窨井蓋旁的路面有一大塊破損,形成了一個坑,坑底與路面最高處的落差約有六七釐米。不少路過此地右轉至莫邪路的車輛會往左稍打方向,走一個“大轉彎”繞開這個坑。還有一些車輛會在坑前急剎,再緩慢通過。

  其實,為了避開沉陷的窨井蓋而猛打方向或急剎車的現象並不少見。就在莫邪路、通里路路口附近,也有一個沉陷的窨井蓋,所形成的坑足有半個手掌深。由於只有一條車道,汽車經過時很難避開。

  有一些車輛司機為了不入坑,壓著路中央的黃實線行駛,相當危險。

  記者在十梓街、十全街、莫邪路、南門路一帶還發現,一些電動自行車駕駛人為了避開窨井蓋,往往會走S形路線,看上去也相當驚險。一名外賣小哥說,之前有一次他過窨井蓋時,車猛地一顛,把放在踏板上的外賣打翻了,為此他還賠了錢。所以,他現在一般都是繞著窨井蓋走。“你別看有些窨井蓋就凹下去兩三釐米,要是車速快的話,顛得很厲害的。”這名外賣小哥說。

  防止窨井沉陷如今有了新工藝

  窨井蓋下沉不但會造成顛簸,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對此,市政道路養護管理所副所長樹士俊表示:“這確實是一個‘頑疾’。”他介紹,由於井和路本身就是兩種結構,特別是在一些老的道路上,窨井的基礎比較差,井圈的強度不足,時間一久,難免會出現下沉和破裂的情況。加之如今汽車越來越多,反覆碾壓,會加速窨井下沉的速度。即便修好了,過段時間,又會沉陷。

  為了徹底解決這種尷尬,近年來,窨井整治改造採用了新工藝。樹士俊介紹說,以十全街為例,目前已改造的窨井採用了一體化工藝,將井圈與路面基層壓在一起,共同受力,這樣就能大大減小井圈的受力,避免沉降。此外,還採用了鋼筋混凝土加固、防沉降等新工藝。在實際整治改造中,市政道路養護部門會根據實際道路交通狀況和窨井沉陷情況,選擇不同的施工工藝,以保證整治效果。

  樹士俊說,其實窨井整治工作一直在進行。2019年,市區累計完成井蓋整治4684座。對於公益守護聯盟所反映的莫邪路、十全街附近窨井蓋沉陷問題,樹士俊表示會盡快修復。同時,對道路窨井沉陷的摸排統計和修復工作也在進行中。

  很顯然,新工藝對解決道路窨井沉陷頑疾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然而,及時發現出問題的窨井蓋,也是很重要的一環。目前,道路窨井蓋數量大,分佈廣,更快地發現問題,及時修復、消除隱患需要有關職能部門、轄區管理者和社會大眾共同關心,及時反饋。窨井蓋被軋壞與超載車輛有很大的關係,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對超載車輛的查處。“再堅固的窨井也頂不住超載車反覆碾壓。超載車能把馬路都軋壞,別說窨井蓋了。”湯先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