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李定国饮恨磨盘山,为什么会失败?

O马大哈O


一部南明史,千古英雄泪”。每当汉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急时刻,都会涌现出无数深明大义、力挽狂澜的悲情英雄,宋有文天祥、陆秀夫,明有史可法、李定国。他们以茕茕一身,支撑社稷于既倒,虽然功败垂成,但忠勇之义可昭日月。李定国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公元1656年,在贵州安龙受尽孙可望欺压挟制的永历帝终于苦尽甘来。正月,忠勇的李定国在广西田州击败孙可望的精兵,千里奔袭,和白文选一道来安龙迎接永历帝。李、白二将进入安龙城后,立即觐见困窘万状的永历帝。心潮澎湃的永历帝如久旱逢甘霖,与满身征尘的李定国“君臣相抱持恸哭”,其情其景感天动地。三月,李定国、白文选共扈永历帝到达刘文秀镇守的云南昆明,风雨飘摇的南明小朝廷终于有了落脚之地。

永历帝立足昆明后,为酬答殊勋,封李定国为晋王,刘文秀为蜀王,白文选为巩国公,其他将领均有封赏。然而,刚刚脱离虎口,过了几天安宁日子的永历帝又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他再次起用了奸邪阴狠的马吉翔入内阁办事。马吉翔曾经和孙可望狼狈为奸,险些要了永历帝的性命。此次入滇,永历帝好了伤疤忘了疼,又再次重用结党营私的马吉翔,无疑是给南明小朝廷埋下了一颗失败的种子。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在昆明安定了两年的永历帝又迎来了噩耗。公元1658年二月,满清朝廷任命贝子洛托为宁南靖寇大将军,偕同大明降将洪承畴、吴三桂率军三路进取云南。此时的南明小朝廷已被马吉翔搅得四分五裂、乌烟瘴气。惶急之下,晋王李定国率师北上抵御清兵。由于马吉翔在朝内掣肘,南明三路大军在炎遮河大败。十二月,清朝大军占领曲靖,准备向昆明进犯。永历帝带领群臣百姓逃离昆明,向永昌撤退,命李定国带兵断后。

公元1659年正月,清军兵不血刃占领昆明,然后马不停蹄直追永历帝君臣。李定国为阻击如狂潮般涌来的清兵,于撤退路上设伏磨盘山。磨盘山地势险恶,山中有一道峡谷,长约五里,两侧悬崖笔立,斗转回绝,极为险峻。李定国共设置了三处伏击圈,并在山谷必经之地埋设地雷火药。和守将共同约定:“敌尽入,初伏发;燃地雷,二、三伏乃发,首尾击之,可一鼓尽也。”这是一个十分周密的战事部署。不久,清兵果然全部进入山谷中,第一个伏击点立即发起攻击,清兵死伤惨重。第二、第三伏击点正准备发动之际,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李定国的中军参谋卢桂生临阵投敌。将军中设伏的机密全部报告给了清军。吴三桂得报后急令搜捕南明伏兵,结果明军部署全被打乱,计划无法继续实施。在山头等候捷报的李定国闻此消息,大惊失色,悲愤叹息道:“兵败矣!”自曲靖炎遮河一败之后,数月来他费尽心力准备的这一仗就此功败垂成。

磨盘山一役,是李定国精心设计的一场伏击战,构思精妙,部署完备。无奈汉奸贼子阵前降敌,泄露机密,致使明军功亏一篑。后人读史至此,无不扼腕叹息、切齿痛恨。李定国英雄落泪,痛呼苍穹,一句“天不佑大明乎!”至今令人伤怀出师未捷,痛惜忠良饮恨!


棒槌袄袄


1658年二月,清朝统治者趁永历政权遭受孙可望叛变而趋于削弱的时机,分三路出兵,大举向贵州和云南进攻。北路是吴三桂的军队,从四川南下。南路由都统卓布泰率领,从广西西进。中路由大将军宗室洛怃和由明降清的大叛贼洪承畴率领,从湖南出发;攻入贵州后,该路由信郡王铎尼统率。四至六月间,重庆、贵阳和遵义先后陷落。十月中,清廷为统一作战指挥,以铎尼为路军最高统帅,进攻云南。

当清军开始进攻时,1658年四月,孙可望旧部王自奇等在云南永昌(今保山)发动军事叛乱。李定国认为这是心腹之患,亲自领兵前往镇压。这次叛乱平定时,清军已占领了重庆、贵阳等地。七月,永历帝任命李定国为招讨大元帅,匆忙部署应敌。李定国针对来犯之敌,在贵州西部,分三路阻击:冯双礼守北盘江东面,拒敌中路;李承爵守南盘江,拒敌南路;白文选守毕节西南的七星关,拒敌北路。他自己居中接应。这次作战部署,分兵把守,是一种消极防御的态势,一开始就陷于被动的局面。

随后清军直逼磨盘山,明兵只得出而迎战,从早晨一直血战到午后,窦民望和王玺英勇战死,战士牺牲了三分之二。由于叛贼的出卖,全歼吴三桂军的伏击计划被破坏了。但是这一战,李定国军以少敌众,将土拚死奋战,歼灭敌都统以下将领十余名和几千名精兵,使清军也遭受大损失,从而暂时阻止了清军的追击。

磨盘山战役之后,永历帝和左右臣僚慌张地逃入了缅甸,同李定国失去了联系。李定国不肯随从入缅,率领残余部队来到云南西南的勐缅(今临沧),收集了一部分溃散的队伍。不久他又移驻到南面的孟连,号召这带的兄弟民族共同起来抗清。元江土知府那嵩首先起兵,附近许多土司也纷纷响应。十一月间,元江在吴三桂的重兵围攻下陷落,那嵩自杀殉难,附近土司的反抗

也先后被镇压下去了。这年冬天,李定国又移营到孟连南面的孟艮(今缅甸景栋)。

李定国听到永历帝遇害的消息后,悲痛万分。他原想千方百计地把永历帝接回来,因为永历帝对于号召人们继续抗清是具有作用的。而现在,这个希望破灭了。当然,李定国并不认识:在南明几个政权中,永历帝个人虽然比出名荒淫的福王要好一些,但永历朝廷总的说来仍然是一个腐朽的政治集团,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把抗清斗争进行到胜利。

1662年六月十一日,是李定国四十二岁诞辰,就在这一天,他在百感交集的境况中病倒了。六月二十七日夜里,李定国在云南南端的勐腊(一说在孟艮南面的景线)病重逝世。他在临终时的遗言是:“宁死荒外,勿降


历史上的蓝帽子


说到李定国,我们应该知道张献忠,他是张献忠部下著名战将。清顺治三年(1646年)张献忠在川北战死之后,其所部的主力并没有损失,归其部下四大将统领,曰孙可望、刘文秀、李定国、艾能奇,四人都为张献忠义子,从姓张。其中李定国尤为著名,十七岁开始统兵,二十四岁独领大军,有万人敌之称。

张献忠战死之后,其众在四大将统领下退出四川南下黔中,在重庆地区击溃女土司名将秦良玉骁勇的白杆军,在贵阳一带站住脚跟。后又因云南发生土司沙定洲之乱,应滇李定國(1621年—1662年),字寧宇(或雲字一人,初名如靖)陝西榆林(或作延安)人。

公元1652年(永歷六年,清順治九年)初,李定國在經過充分準備之後,出兵八萬攻湖南。先取沅州(今湖南黔陽)、靖州(今湖南邵陽),繼攻廣西桂林,大敗清軍,逼得清軍主帥、定南王孔有德自殺。李定國七月初佔領桂林,隨後,直下柳州、衡州等四州,兵鋒指向長沙。清廷聞訊大驚,增派十萬大軍馳援。為避清軍銳氣,李定國暫時撤離長沙外圍,退守衡州。清軍主帥亲王尼堪率军尾追,李定国设伏将清军团团包围,四面猛攻,清军大溃,尼堪被阵斩,全军覆没。李定国取得桂林、衡阳两大战役的胜利,使南明的抗清斗争打开了一个新局面。国公沐天波之邀,进入云南。大西军一时军力大盛。在李定国的力主之下,联明抗清。

永历十三年(1659)闰正月二十一日,顺治十六年二月二十一日,在南明兵败如山倒的颓势下,李定国发动了磨盘山血战,给了清军最后一次猛烈的打击,奏响了南明绝地反击的悲壮战歌。

磨盘山,在怒江以西,是明朝的西南边境,山高路险,丛林密布,山路又多是羊肠小道,非常适合打伏击。

李定国在山路两旁树丛中设下埋伏,分别以得力干将窦名望为“初伏”,高文贵为“二伏”,王国玺为“三伏”;每一“伏”,设伏兵二千人,总设伏兵六千精锐。明军在清军必经之地路上埋下地雷,计划待清军入围后,一同进攻,将其包了饺子,关门打狗,让其有来无回。为了防止被敌人发现,明军提前带好干粮,不生火做饭。

吴三桂带领清军进入埋伏圈内尚不自知,因为一路杀来,明军几乎没有一次像样的抵抗,所以清军也放松了警惕,麻痹大意起来。

眼看清军已经成为瓮中之鳖、门中之狗,埋伏中的明军别提有多高兴了。多少日子了,清军在西南地区肆意妄为,杀害了多少明朝军民,况且这次带军的原明朝叛将吴三桂。有机会全歼次汉奸真是发奋人心。

可是,正在此时,清军却停下了进军的步子,并扭头撤出;同时,清军举起火枪和弓箭向山路两边的丛林里射击,不断有埋伏中的明军被射中,惨叫声传出。

原来,在明军的目标即将达到、计划即将完成的关键时刻,南明内部又出了个叛徒!

这个叛徒是南明光禄寺少卿卢桂生。

卢桂生见明军兵败如山倒,看样子大明王朝已经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了,就决定投靠新主子满清统治者。投靠新主子得有见面礼吧,而泄露明军的设伏机密,避免清军的伤亡,可是大功劳一件,是绝对的大礼啊!

于是乎,卢桂生这厮就做了可耻的叛徒,在明军即将发动伏击战的千钧一发之刻,“十分及时”的跑到清军那里,见到吴三桂,如此这般一说,挽回了清军的大损失。

吴三桂大惊失色,下令已经进入伏击圈的清军火速撤离,同时下令军队向设伏的山路两旁射击,搜杀埋伏中的明军。

这些埋伏中的明军,都是李定国的嫡系部队,跟随李定国南征北战多年,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战斗力很强。他们在没有收到进攻的信号前,是不会贸然反击的。

就这样,清军的弹火、箭镞落入了明军中,明军伤亡了许多,但是他们并没有立刻反击。

窦名望见此,知道伏击战计划已经生变,现在若再不发动进攻的话,明军的伤亡会更大,于是就鸣炮出战。“初伏”明军出战后,“二伏”、“三伏”的明军也只好跟着出战,一同杀入清军阵营中,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战。

李定国感觉号炮不对后,明白事情有变,立刻派军增援,才击败了吴三桂带领的清朝追击来的军队。此次战斗从这天卯时一直打到午时,双方伤亡均十分惨重,山上山下,横尸遍地、血流成河。


换我一世温柔


罪在朱元璋断了国内龙脉,没了建国之材了,一切都是天意,历史没如果,无运不能自达,命中注定的事,另李定国过于仁慈,慈不掌兵,不是虎狼之将帅


勤乐力书画佳


李定国是谁?最初为明末清初的农民起义将领,明朝灭亡后,顺治八年,明永历帝封孙可望为秦王,大西军联明抗清正式开始,他统帅大军转战西南,破桂林、取衡阳,两蹶名王,将南明抗清推向高潮,矢志抗清、死而后已。顺治十四年九月,大西军头目孙可望和李定国交恶,双方在交水大战一场,孙可望走投无路之下正式降清,不仅向清廷献上云贵地图,还分析当地的山川形势,指点地形要害,清朝遂集结大军开赴贵州,南明败走缅甸,李定国率兵殿后欲在磨盘山设伏,但是李定国麾下中书官卢桂生,见到吴三桂后将李定国的伏击计划和盘托出,指出清军已进入伏击圈。吴三桂闻报大惊,命令全军后撤,骑兵下马搜杀伏兵,鸟铳手、弓箭手向山上可能隐藏伏兵的树丛射击,伏击计划失败,双方在磨盘山血战,李定国部终因寡不敌众失败,自此,南明最后一支成建制有生力量退入缅甸,让人唏嘘不已,时也命也!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风生水起5725


李定国最后长眠在美丽的西双版纳青山绿水间


老老憨憨


大家好,我是历史的影子!今天和小伙伴一起聊聊“磨盘山之战”李定国失败的原因!

公元1658年,因孙可望投降清廷,向清廷献上了西南地图并详细透露了李定国军的情况,直接导致了李定国盘江大战大败。盘江大战后,永历帝决定南逃缅甸,李定国则留下阻击追来的清军。

  公元1659年二月二十一日,李定国与追击的吴三桂先后渡过潞江,进入磨盘山。李定国根据磨盘山“径隘箐深,屈曲仅容单骑”的地理优势,设伏三道,待清军进入三伏后,山顶发炮为信,三伏并发,首尾相击,天衣无缝,进入伏击圈的清军必无一生还。

  吴三桂一路追杀几百里,没有任何守军阻挡,认为李定国肯定跑远了,所以当他进入磨盘山也没太在意。就在吴三桂要进入埋伏圈时,南明降将卢桂生告诉吴三桂有埋伏,而此时清军前排部队已经进入二伏,吴大惊,命令精甲兵搜杀伏兵,一道伏兵队长窦名望见伏兵被识破不得已发炮参战,随后二道伏兵也发炮响应救援。顿时短兵相接,喊杀声、大炮声响震山林。此时上山的清军已有一万两千人,因为只有两声炮响,在山顶的六千伏兵不敢贸然杀出,导致三分之二的人躲藏在树荫下被杀,等到信号发出来的时候,伏兵只剩下两千人,虽然最后都战死但还是给清军以重创。

  在山顶督战的李定国听到号炮失序,正在纳闷怎么回事之时,一颗炮弹飞到他的面前,击飞的尘土溅了他一脸,看到山下一片混乱,他已知无力回天,不得已撤离。

  磨盘山之战,明军将领窦民望、王玺等战死,士兵阵亡一万多人,南明失去了最后的精锐力量,再也没有能力抗击清军。清军自都统下,固山额真沙里布、祖泽润等18名将官及辅国公干图、扎喀纳等战死,士兵阵亡情况未知,但是从清廷对参战主将的惩罚可知军情的伤亡绝对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