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古代皇帝“諡號”為什麼越來越長,最終以“廟號”尊稱

文|趣味閒談Q

古代“諡號”與“廟號”到底有什麼區別?

諡號:為東亞古代君主、諸侯(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後,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蹟與品德修養,評定褒貶,而給予一個寓含善意評價、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

廟號:一般認為,廟號起源於商朝,廟號非常嚴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開國君主一般是祖、継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為宗。周朝確立諡號制度,對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為給予蓋棺定論的評價。

總的來說不管是“廟號”還是“諡號”都是古代對於死者帶有評價性質的稱謂。

縱觀古代諸位君主,唐朝以前都用“諡號”當做稱謂:如文皇帝、武皇帝、成皇帝等。而唐朝以後卻要用“廟號”做稱謂:如太祖、太宗、玄宗等等。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唐朝前後各皇帝的“諡號”和“廟號”。

由此可以看出“諡號”突然變長是從唐朝開始的,一代女皇武則天的老公李治去世後,武則天登基稱帝腦洞大開把李治的“諡號”定義為“天皇大帝”(後更改為天皇大聖大宏孝皇帝),然後就愈演愈烈,據記載慈禧“諡號”更是達到了25個字,由於稱謂太長此後便以“廟號”對歷代帝王進行稱謂。唐朝即是“諡號”“廟號”的一個轉折,一代女皇武則天則是轉折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