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水稻什么时候预防穗粒瘟是最佳时机?

神农35


我上网查询一下,没有“稻粒瘟”这种稻瘟病,你所说的可能是穗颈瘟吧?

水稻穗颈病,主要症状,水稻穗颈与水稻茎秆连接部位,出现枯萎、霉烂,病菌,稻粒不灌浆,出现白谷,瘪谷,穗粒出现霉烂变灰黑色,严重减产40%以上,甚至绝收。高温天气加上雷暴强对流天气,容易滋生稻瘟病。

稻瘟病与水肥管理不当也有很大关系!氮肥施用偏多,营养过剩,水稻生长旺盛,水稻田里水位太深,没有及时打开出水口,放水,使水稻田水温偏高,封行后,光照不足有较高发生稻瘟病风险。

稻瘟病药物防治:①选用春雷霉素+稻瘟灵混合兑水喷雾防治。

②选用噻呋酰+笼灯呋噻+己唑醇混合制剂兑水喷雾。


长江三农


水稻什么时候预防穗粒瘟是最佳时机?

穗粒瘟,也叫谷粒瘟,是稻瘟病的一种,主要危害水稻的谷粒;一旦水稻感染穗粒瘟,便会出现大量的秕粒,造成减产。



穗粒瘟的症状是,开始的时候在水稻未成熟的籽粒外壳出现褐色小点,严重了,扩大成不规则褐色病斑,有的整个谷粒呈褐色或者暗灰色。

那么,穗粒瘟的发病规律是怎样的呢?

如果水稻田块出现叶瘟,节瘟,茎穗瘟,那么,就容易出现穗粒瘟。

水稻抽穗期间,如果连续阴雨,光照少,气温低,穗粒瘟就发病严重。



根据穗粒瘟的发病规律,就可以有的放矢的采取措施预防穗粒瘟的发生。

第一,防止水稻叶瘟,节瘟,穗颈瘟的发生。

具体措施是药物拌种,苗期预防,施肥要合理;同时加强田间管理。

第二,水稻种植,根据季节,选择品种。如果晚播,就要选择中早熟品种。

第三,药物防治。在水稻孕穗期和齐穗期各喷施一次药物,如稻瘟灵,春雷霉素等。



但注意一条的是,稻瘟病不论是叶瘟,节瘟,穗颈瘟,还是穗粒瘟,都必须提前预防。否则发病后再治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同意我的观点,请点个赞;对您有所帮助,请多关注。谢谢!


老农说乡村


穗颈瘟是水稻稻瘟病中非常难以对付的病害,重点在于预防,

预防的关键用药时期是水稻破口期,一般是水稻破口前一个星期使用,齐穗期还可以使用一次药剂来巩固。

目前预防药剂首选三环唑、稻瘟酰胺、吡唑醚菌酯,一般来说三环唑用量一亩大概是30克左右。如果是易感稻瘟病品种,更是注重稻瘟病的预防工作。特别是雨水较多天气,更容易引起穗颈瘟产生,需要提前判断预防。在一些稻瘟病高发稻区,例如东北稻区、江苏安徽水稻区,都需要根据品种进行稻瘟病预防,一般预防药剂是三环唑。

对于已经发生穗颈瘟的田块,我们需要把握好关键时期进行防治,一般在发生初期使用吡唑醚菌酯、稻瘟灵等进行防治,还可以混用治疗性较好的咪鲜胺、春雷霉素等药剂,局部地方春雷霉素等已经有抗性,不建议单用。


农业助手


题主说的是水稻稻瘟病吧?哪有什么穗粒瘟的叫法,只有穗颈瘟和谷粒瘟,它们都是水稻稻瘟病的范畴。下面留给大家浅谈下水稻穗颈瘟吧,这个比较常见,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水稻穗颈瘟危害症状:该病主要在穗颈或者穗轴或者枝梗上发生。如果穗颈发病,会在病部位出现褐色或者灰褐色,并且从穗颈长上下延升,有时候长度可达4厘米。发病严重时穗颈部呈白色;发病比较迟、发病较轻时会造成千粒重下降或者秕谷,最终影响产量。



水稻穗颈瘟的发生规律:该病主要以分生狍子和菌丝体在水稻稻草或者稻谷上越冬,到了来年春天就会产生分生狍子捅过风雨传播到水稻植株上,造成初次侵染。一般在湿度较大、有雨、有雾条件下有利于病菌发病,病菌最适温度在27℃~28℃之间。而且它会通过在病部再产生分生狍子,再进行二次侵染,危害严重。



水稻穗颈瘟的防治措施:首先选择优良的抗病品种;对于已经发生过稻瘟病的稻田要及时清除或者烧毁稻田的杂草和病稻,减少越冬菌源数量;对于一些有过苗瘟、叶瘟的田块,而且地势较低,又被洪水浸泡过的,要在破口前及时用20%三唑环进行喷药一次,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乡村波比


水稻什么时候预防穗粒瘟是最佳时机?

穗粒瘟?没听过这个。应该是穗颈瘟或者枝梗瘟吧。因为水稻的稻瘟病主要就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和枝梗瘟,还有的叫粒瘟,我个人认为枝梗瘟和粒瘟应该划在一个范畴里。那么,什么时候预防穗颈瘟和枝梗瘟的最佳时期呢?

穗颈瘟是在水稻穗轴部位出现一个黑色或者灰色的病变斑块或者斑点,导致养分向穗部的供应中断,从而出现稻穗整穗不结实或者结实不良的情况。穗颈瘟感染的高发期在孕穗后期及扬花期之前,这个阶段水稻对除草剂、病菌孢子等较为敏感,抗性较低。

对于防治穗颈瘟来说,最好的防治时期是在破口期和齐穗期。在这两个阶段进行药剂防治能够取得比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以采取使用拿敌稳、多菌灵、三环唑等药剂进行综合防治,要选择露水较小或者无露水以及气温凉爽的时段进行作业。

而对于枝梗瘟的防治最好是在齐穗期进行防治。防治使用的药剂与上述药剂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稻瘟病的防治不是单纯依靠药剂就能达到防治效果的。需要与肥水、虫害防治等综合进行。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穗粒瘟也就是所谓的水稻稻瘟病,受害时期和部位不同,也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其中穗颈瘟最为严重,水稻感染后,病菌会大量繁殖,穗颈坏死,营养成分供应不足,从而形成瘪粒或者颗粒不饱满。



水稻稻粒瘟防治时期

①最佳时期是水稻孕穗前3-5天进行药物治疗;

②稻穗全部抽齐,进行二次喷药,治疗各种瘟病。

水稻蹈粒瘟药物防治

①发病田防治:每亩用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60-75克,兑水30kg喷雾;


②未发病田预防:用20%三环唑75-100克或75%三环唑20-27克,兑水60-100kg进行喷雾。

最后也要提醒大家,我们在防治稻瘟病的同时,也要把虫药带着一起打,因为这时候也是二化螟虫害的高发期,所以只有彻底控制好病虫害,才能使水稻高产、增产。以上如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指正。欢迎大家关注“肥仔农经”,与肥仔一起探讨互动,谢谢大家的支持!!


肥仔农经


水稻什么时候防治穗粒瘟最合适

题主说的水稻的穗粒瘟应该是水稻稻瘟病里面的穗颈瘟和谷粒瘟,这两种病害同属于水稻稻瘟病范畴。

水稻的稻瘟病是从水稻的苗期到穗期都有可能会发生,根据发病时期和部位的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

穗颈瘟发生在水稻穗颈部,发病的穗会形成白穗或者谷粒不饱满,秕谷粒多,而谷粒瘟发生在谷粒的内外颖上。 所以,防治水稻的穗粒瘟最重要时间的就是在水稻的可能发生穗颈瘟这个时候。


在水稻的抽穗期是防治水稻穗颈瘟的最佳时期,应该分别在水稻的孕穗末期、破口期、齐穗期分别用药1次,以达到最好的防治稻瘟病的效果。可以选用的药剂有三环唑、稻瘟灵、克瘟散、春雷霉素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大家怎么看呢?如果有不同意见的,欢迎留言交流。


洞庭清水塘


关注稻麦巴巴头条号,在第一时间了解、学习更多三农资讯。

稻麦巴巴团队宗旨:用最质朴的语言,帮助农民分享经验,高产技术,解决实质性难题。

稻瘟病根据侵染为害部位及发生时期,一般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等。


其中以叶瘟和穗颈瘟最为常见,为害最重。


而水稻穗部侵染造成的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等通常又称之为穗瘟,尤其田间穗瘟发生严重时一般多为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等混合发生。


穗颈瘟主要发生与主穗梗至第一枝梗分枝的穗颈部,病斑开始为水渍状褐色小点,后变为褐色或墨绿色,田间发病早的会形成白穗,晚的瘪粒增加,粒重降低,影响产量及品质。


穗轴与枝梗也可发病,症状与穗颈瘟相似,不过湿度大时,上面会产生灰色霉层。病菌侵染谷粒护颖时形成谷粒瘟。


一般在抽穗后期侵染造成,谷粒上除为椭圆形或不规则褐色病斑,使稻谷变黑,有的颖壳无症状,护颖受害变褐色,能使种子带菌。

因为稻瘟病是气流传播病害,温湿度适宜时可以多次侵染为害,以加重病害发生流行,尤其前期稻瘟病发生严重田块,一般后期也会相对发生较重,尤其田间穗颈、枝梗等遭受稻瘟病侵染后,只要田间温湿度适宜,或阴雨天气较多时,就会导致病菌侵染谷粒,形成谷粒瘟。


因此生产上一般只要重点防治好穗颈瘟,就可以有效避免谷粒瘟发生。根据穗颈瘟、枝梗瘟侵染水稻敏感生育期,结合田间大量试验示范表明,一般水稻破口前3-5天喷施三环唑、稻瘟灵、或异稻瘟净等药剂及其复配对路药剂预防穗瘟效果最好,对阴雨天气多,或感病品种或雾日多、露重地区宜水稻齐穗后在喷药一次,可以有效预防穗粒瘟等穗瘟发生。


对穗颈瘟或枝梗瘟发生较重田块,也可在加强管理基础上,及时喷施富士一号混配三环唑等保护性和防治性较强药剂预防控制,可以有效避免或减轻穗粒瘟为害。


总之,水稻穗瘟等病害,宜根据水稻品种、天气等综合因素,适时喷药预防最好。

稻麦巴巴团队宗旨:用最质朴的语言,帮助农民分享经验,高产技术,解决实质性难题。


关注稻麦巴巴头条号,在第一时间了解、学习更多三农资讯。


点赞 转发 让更多的农民朋友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