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传统泡酒方,滋阴补血,生津止渴

桑椹果汁酒

来源】《饮食辨录》

配方】鲜桑椹500g。

制法】鲜桑椹洗净,沥干,捣烂取汁,兑入白酒1000ml,和匀。密封21日后,压榨过滤即得。

用法】口服。每次20ml,每日2次。

功效】滋阴补血,生津止渴,润肠燥。

主治】用于阴血不足,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肝肾阴虚,腰酸膝软,或须发早白;阴虚血少,消渴口干,或肠道燥热,大便于结。

附记】桑椹,又称桑实、桑果。《本草新编》载:“桑椹采紫者为第一,红者次之,青则不可用。”桑椹含葡萄糖、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烟酸、苹果酸、琥珀酸等成分。《本草衍义》收载的桑椹膏,即以鲜桑椹绞取汁液,煎熬成稀膏,再加蜂蜜熬至稠厚而成。但在加热煎熬过程中,桑椹中有些成分如维生素C等会被破坏,故采用酒剂,可以保护原有成分不被破坏。

地黄滋补酒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

配方】熟地黄100g,淮山药120g,山茱萸肉100g,茯苓50g,泽泻50g,牡丹皮25g。

制法】诸药研成粗粉,放纱布袋中,扎口,浸于2500ml白酒中,1个月后取出药袋,压榨取汁,与药酒合并,过滤即得。

用法】口服。每日晚上睡前饮15~25ml。

功效】滋阴补肾。

主治】用于肾阴虚证。症见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手足心热,足跟作痛,舌燥咽干等。

宜忌】潮热骨蒸阴虚火旺明显者慎用。

附记】本方即六味地黄丸,为治肾阴虚证的名方,现改为酒剂。全方补中有泻,补而不滞。若伴有眼目干涩、视物昏花者,可于原方中加枸杞子100g、菊花50g。由于酒性温热,故潮热骨蒸阴虚火旺明显者慎用。

活血养心酒

配方】丹参60g,白酒500~1000mL。

制法】将丹参切薄片,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5日后,去药袋即成。

功效】调经顺脉。

主治】心绞痛、妇女月经不调、血栓性脉管炎。

用法】口服:每次服15~20mL,日服2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

芝麻杜仲酒

配方】黑芝麻(炒)、杜仲、怀牛膝各12g,丹参、白石英各6g,白酒500mL。

制法】将前五味捣碎,除芝麻外,余药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和芝麻,搅拌均匀、密封,浸泡14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补肝肾,益精血,坚筋骨,祛风湿。

主治】大便秘结,腰腿酸软,精血亏损,筋骨萎软,头晕目眩,风湿痹痛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空腹温服15mL,日服3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验之临床,效果均佳。

黄芪杜仲酒

来源】《太平圣惠方》

配方】黄芪10g,杜仲(炒)15g,牛膝20g,防风15g,萆薢15g,桂心10g,石斛20g,肉苁蓉20g,制附子10g,山茱萸10g,石楠10g,茯苓10g。

制法】将上药捣为粗末,用白纱布袋盛之,置干净陶瓷或玻璃容器中,用1000ml白酒浸泡,14天后启封,去药袋,过滤装瓶备用。

用法】温服。每次10~20ml,每日2次。

功效】温肾阳,强腰膝,祛风湿。

主治】用于肾阳虚损,气怯神疲,腰膝冷痛酸软,风湿痹痛。

附记】方中肉苁蓉、制附子、桂心温补肾阳,杜仲、牛膝、山茱萸、石斛补肝肾、强腰膝,萆薜、防风、石楠祛风湿,配伍黄芪益气、茯苓健脾利湿。全方补泻结合,重在补肝肾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