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曹节骂曹丕是真的不想让他称帝吗?

相思藤


曹操一生子女众多,有不少人的经历极具传奇色彩,其中便包括他的女儿曹节。曹节作为汉朝末代皇后,在哥哥曹丕“受禅”之际对他进行痛骂,诅咒他不得好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汉末天下大乱、诸侯纷起,强者着跨州连郡,弱者宰割县邑,相互间征伐攻讨,使得海内混乱不堪。此时作为名义上的皇帝,汉献帝唯有一个“天下共主”的空头衔,长期过着朝不保夕、颠沛流离的生活,要多惨有多惨。在这种情况下,正是曹操在“匡扶汉室”的旗号下,凭借着疆场上的浴血奋战,积三十年之功,才换回削平诸侯、中原一统的局面,同时也让汉献帝坐稳了屁股下的皇位。



随着生命权得以保障,眼瞅着曹操的权势日盛,不甘心只做“橡皮图章”的汉献帝有了想法,意图铲除曹操、乾纲独断。对于献帝屡次三番的谋害,作为权臣的曹操对他真可谓仁至义尽,他所能做的,只是诛杀涉事的大臣,并不敢对献帝有所废黜,遑论弑杀。


不仅如此,曹操为摆脱天下莫须有的骂名,改善同献帝间僵持的关系,还主动献纳三个女儿(曹宪、曹节、曹华)入宫来服侍他,此时他所期冀的,不过是将来由外孙继承汉朝帝位罢了,弑君代立的念头想都不敢想。在曹氏三女中,曹节跻身正妻之位,成为汉帝国末代皇后。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氏三姐妹正式入宫,同被汉献帝封为夫人,次年又集体晋升为贵人,地位仅次于皇后。同年(214年),伏完谋杀曹操案被告发,其女伏皇后受其牵连,被废为庶人,不久便被幽禁而死。事后,曹操请求献帝立女儿曹节为新皇后,后者无奈只能接受。



建安十八年,操进三女宪、节、华为夫人,聘以束帛玄纁五万匹,小者待年于国。十九年,并拜为贵人。及伏皇后被弑,明年,立节为皇后。见《后汉书·卷十下·皇后纪第十下》。


在此后数年当中,曹操的权势更盛,爵位由武平侯晋升为魏公、魏王,离着称帝仅有“一步之遥”,但就是在最后一步,曹操却始终不肯迈向前,而是采取“悬崖勒马”的姿态。曹操之所以不肯称帝,除了道义上的牵扯外,大概还与他信奉“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的人生处世原则有关,但不管怎样,曹操终其一生都是汉臣,实在是难能可贵。


可曹操因诸多顾忌不肯称帝,并不代表儿子曹丕也这样做,所以在曹操薨逝没多久,曹丕便急吼吼地逼迫献帝“禅位”,自己称帝建国。曹丕代汉后,马上便遣使向宫中索取玉玺,然而却遭到皇后曹节的强硬拒绝。曹节是曹丕的妹妹,但自从嫁到刘家后,便将自己的命运同献帝牢牢绑在一起,誓言同生同死、同荣同辱,渐渐地便跟曹家产生了隔阂。



针对曹丕的代汉行为,曹节早就对他心生不满,既然没办法进行讨伐,唯一能做的便是“软”抵抗,非暴力不合作。所以面对着曹丕派来的几拨使节,曹节无一例外地都将他们骂走,丝毫不给哥哥留一丝颜面。然而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当曹节得知曹丕对汉献帝发出生命威胁后,才极不甘心的将玉玺交给使节。


在交出玉玺时,曹节难以抑制住自己的满腹怨恨,气呼呼的将玉玺扔到台阶下面,然后对哥哥大加诅咒:“你这个小人竟敢如此行事,上天不会保佑你们的,你们活不长久。”闻听此言,使者们不敢搭腔,只是将玉玺捡起来,在掸去上面的灰尘后赶紧离开。



魏受禅,遣使求玺绶,后怒不与。如此数辈,后乃呼使者入,亲数让之,以玺抵轩下,因涕泣横流曰:“天不祚尔!”左右皆莫能仰视。后在位七年。引文同上。


献帝“禅位”后,被曹丕封为山阳公,准许他在封地内保留天子待遇,而皇后曹节则相应的降号为山阳公夫人。从帝后位置退下来的刘协夫妇,此后退居山阳公国,过着与世无争的“退休”生活,闲暇之余还悬壶济世,扮演起医生的角色,在救死扶伤的“战线”上发挥余热。



退位14年后(234年),汉献帝驾崩,此时在位的魏明帝下令厚葬,规格依然天子礼仪。献帝去世后,曹节又独自生活了26年,直到公元260年才去世,死后被谥为献穆皇后。曹节去世34年前,哥哥曹丕便英年早逝,享年只有39岁。而在曹节去世5年后,魏朝便被司马氏取代,前后只存在了45年时间,想起曹节当年对曹丕的诅咒,真可谓一语成谶!


文史砖家


公元220年,汉魏易代时,汉献帝皇后曹节,痛骂其兄长魏文帝曹丕"天不祚尔!”其不赞同曹氏取代汉室称帝之心,溢于言表。当然,这与其说是出于这位皇后对汉室的忠义,倒不如说是出于她自身的利益和立场。

汉献帝献穆皇后:曹节

汉献帝献穆皇后曹节,即魏武王曹操之女,她和姊姊曹宪、妹妹曹华同时入宫嫁给汉献帝,成为持续四百年的大汉王朝最后一任皇后。(此时曹丕已经26岁,按古代女子的婚嫁年龄,曹丕当是她们兄长无疑问。)

【献穆曹皇后讳节,魏公曹操之中女也。建安十八年,操进三女宪、节、华为夫人,聘以束帛玄纁五万匹,小者待年于国。十九年,并拜为贵人。及伏皇后被弑,明年,立节为皇后。】——《后汉书·皇后纪》

当曹操死后,新人魏王、丞相曹丕强迫汉献帝禅让,新旧君主和众多大臣一起搭台唱起一出“效法尧舜”的大戏时,唯一不和谐因素,恐怕就是同时兼有旧朝皇后和新朝帝女身份的曹节了。

晋代司马彪《续汉书》和南朝范晔《后汉书》中,都记载了曹节在魏使入宫求收玺绶时,勃然大怒,不肯从命,最后无奈之下,掷玺痛哭【天不祚尔!】(“上天不会让你们长久的!

”)哀伤之情,左右随侍者皆不忍看,结束了她的七年皇后生涯。

【献穆曹后,〔讳节〕,曹操之女也。魏受禅,遣使求玺绶,后怒,以玺绶抵轩下,因涕泣横流曰:“天不祚此玺。”】——司马彪《续汉书》(《太平御览》卷六八二,据书钞卷一三一补)

【魏受禅,遣使求玺绶,后怒不与。如此数辈,后乃呼使者入,亲数让之,以玺抵轩下,因涕泣横流曰:“天不祚尔!”左右皆莫能仰视。后在位七年。魏氏既立,以后为山阳公夫人。】——《后汉书·皇后纪》

【曹后掷玺】一事,千百年来皆被认为是这位皇后对汉朝心怀忠义的表现,甚至极端反曹的清代文人毛宗岗,也对此赞誉有加,称赞她的大义可与伏后董妃相比,因此在改编《三国演义》时,还特意依据《后汉书》,对罗贯中版本的相关细节做了修改,将曹后形象美化得凛然大义,这也成为广为大众所知的通行本《三国演义》之人物形象。

【曹氏大怒曰:“汝言吾兄为篡国之贼,汝高祖只是丰沛一嗜酒匹夫,无籍小辈,尚且劫夺秦朝天下。吾父扫清海内,吾兄累有大功,有何不可为帝?汝即位三十余年,若不得吾父兄,汝为韲粉矣!”言讫,便要上车出外。帝大惊,慌更衣出前殿。】——罗贯中版《三国演义》

【曹后大怒曰:“吾兄奈何为此乱逆之事耶!”言未已,只见曹洪、曹休带剑而入,请帝出殿。曹后大骂曰:“俱是汝等乱贼,希图富贵,共造逆谋!吾父功盖寰区,威震天下,然且不敢篡窃神器。今吾兄嗣位未几,辄思篡汉,皇天必不祚尔!”言罢,痛哭入宫。左右侍者皆歔欷流涕。曹洪、曹休力请献帝出殿。帝被逼不过,只得更衣出前殿。】——毛宗岗版《三国演义》

然而,北宋大史学家司马光显然对此有不同意见,在《资治通鉴考异》中,他便认为皇帝玺绶怎么可能在皇后处,定是和西汉元帝皇后王政君在王莽易代时的掷玺之事搞混了。《三国志·文帝纪》中,确实也有汉献帝派御史大夫张音奉玺绶,请求禅位的记载,如此似乎更加证明了《后汉书》说法之枉:皇帝玺绶既然是汉献帝苦苦求着曹丕收下的,又哪用得着再去皇后那里收?

然则,如果换一个思路,史料记载中出现的“玺绶”,并非皇帝玺绶,而是皇后玺绶呢?1968年在咸阳市便出土了一枚西汉的“皇后之玺”,以和田羊脂白玉雕成,形状完全符合《汉旧仪》记载:「皇后玉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钮。」

汉朝皇后玺

从曹丕和新建魏朝的角度,这枚皇后玺绶当然是必须收回,并交由新任皇后的。可是对于已经做了七年皇后的曹节而言,亲兄长不但剥夺了自己的皇后身份,使自己再也不是天下最尊贵的女人,连这枚彰显自己过往辉煌地位的标识也要一并收走,又怎能不为之悲愤?

同样都是英雄盖世的魏武王曹操所生骨血,只因男女之别,兄长曹丕可以高居九重统御万民,妹妹曹节却只能从此和前朝废帝一起囚居于小小方寸之地,作为汉魏易代过程中的重要道具之一。从曹节的立场设身处地,确是不得不发泄的。

曹节对二哥曹丕扔玉玺

何况曹丕一心要“效仿尧舜”,这场成百上千公卿参与的大戏,都已经排演了数场,也绝不会因这小小不快,便如何过分为难自己的亲妹子。

魏文帝:曹丕

当建安二十年,曹节成为大汉帝国皇后时,她心中所想,必也是不负老父和家族所托,将这个皇后之位、乃至眼前帝国这种曹氏霸府摄政、汉家礼仪天子的情形,尽可能维持得天长地久。

哪怕仅仅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也再没有比同时身兼为权臣之女身份,更幸福的皇后了。既然成了权臣家族和皇室直接联系的纽带,两方面自然都相当重视,寻常后宫争宠戏码实在不值一提。

家族的权势正是自己最坚实的后盾,所谓万乘之尊的丈夫却也不得不在自己面前陪着小意讨好,能不能宠幸后宫其他妃嫔,还得全看自己的脸色,

身为一个注定要被皇权、夫权同时压迫的古代女子,还有什么比这更满意的人生?可惜仅仅数年,曹皇后的美梦便破灭了。

汉献帝与曹皇后

曹皇后此时才发现,原来自己仅仅是父兄前赴后继改朝换代过程中的一桩道具,价值已然用尽,再也没有明天可言,因而为之悲愤、痛哭,此情此感当然可以理解,却也并不必过于为古人掉泪。

单说她那两个姊妹曹宪和曹华,若不入宫,也必是无比尊贵的新朝公主,可以获得一桩相对美的满姻缘,如今却只能作为前朝废帝的妾侍去苟延余生,又情何以堪呢?

而被她们父亲“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中丧失性命的千百万平民女子的身家性命,更只是无人在意的数字而已。这一切说到底,都不过是成就了一姓更替一姓的帝王业……


狐狸晨曦


曹节,汉献帝的皇后,曹操的女儿,曹丕的妹妹。曹家等纂位这一天很久了,作为曹操的女儿焉能不知,嫁给汉献帝也算是福气了,当然也是一种牺牲。挟天子以令诸侯或许曹操统一北方有一些便利,但凭曹操礼贤下士,招纳四方豪杰的本事没必要收留汉献帝的,虽有困难也能击败袁绍统一北方的。至于史书也好小说也好,曹节骂曹丕这一章节肯定后人杜撰的了,多数人都以蜀汉为正统,司马家纂曹魏天下也变得理所应当,报应了,借曹节的口说,天不祚尔,意思就是诅咒上天也不保佑曹丕,哪有妹妹怎么诅咒兄长的呢。


苹果论斤


曹操把三个女儿都嫁给了汉献帝,这事一直令人捉摸不透。曹操的动机在哪?

建安十八年,曹操将自己的三个女儿曹宪、曹节、曹华嫁给汉献帝为夫人,第二年,拜为贵人。伏皇后被废后,封曹节为皇后。

曹操的这一行为,很多人难以理解,曹氏是要代汉的,将女儿嫁给他,岂不是没有任何前途,将来生活能幸福吗?

表面上看,直接原因是对汉献帝的“回报”。在嫁三女的前一年,曹操使汉献帝封他的三个儿子为王,作为回报,将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能起到安抚人心的作用,堵住了天下汹汹之口。从政治策略上看,曹操要掌握汉献帝,就必须掌控汉献帝身边的人。

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一是宦官,被袁绍杀光了。二是外戚,嫁了女儿,曹操就成了外戚。东汉一直有外戚掌权的传统,其中不乏佼佼者,如窦氏、邓氏、梁氏等。曹操此举,有为将来代汉增强合法性的考虑。

一直让不令人放心的外戚,终于还是给曹操找了麻烦。伏皇后父亲伏完,谋诛曹操。事后,曹操逼汉献帝废了伏皇后,立曹节为后。看似汉献帝掌握在自己手里了,但是曹节一直站在汉献帝这边,曹丕受禅,遣使来拿玉玺,曹皇后指着来人大骂曹丕,诅咒曹丕说:“天不祚尔!”一群人吓得不敢说话。

在当时,大多数人认为,曹操实际上是用三个女儿,诅咒汉朝尽快灭亡。以曹操的博学,肯定知道“三女为粲”的典故。密国的密康公要同时娶三姐妹,母亲对他说:“人三为众,兽三为群,女三为粲,天子狩猎不猎取群兽,诸侯外出对民众要谦下,天子娶妻都不能娶三个同族的女子。三个孪生姐妹是美好的事物,你有什么德行能承受呢?是要犯天忌的。天子尚且不能承受,何况你这种小人物呢?小人物受了美好事物,终究要灭亡。”后来密国真的就灭亡了。汉献帝自然知道这个典故,但他不敢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