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8 琴瑟協奏笙簫和鳴的風流才子,司馬相如

要按照現在社會的觀點來說,年少時期的司馬相如就是個一窮二白的大學畢業生。當然,在他年少的時候,還不叫司馬相如。他父親給他取的名字叫做“犬子”,這倒不是什麼謙虛的稱呼,純粹和我們鄉下取一個很賤的名字好養活是一樣的道理。類似於“狗子”“二毛”一樣的綽號,純粹是個小名喊著玩。

然而長大以後的司馬相如接受了不少高等教育,自己也覺得這麼個名字實在是有些難登大雅之堂。加上他又看了點藺相如的作品,覺得“相如”這個名字不錯,於是自己給自己取名叫做司馬相如。

在漢朝的時候,有辭賦二司馬一說。魯迅認為漢朝的文賦,司馬遷的文和司馬相如的賦,都是再難得的佳品。寫文章沒有比司馬遷寫得更好的,寫辭賦就得司馬相如稱第一。

司馬相如出生於成都的一個小縣城,家裡的條件應該一般。讀大學的時候學了點詩詞歌賦,會玩一手古琴,畢業以後家裡人希望他有個穩定的工作,於是在當地花錢給他買了一個公務員,希望他好好上班,掙錢養家。

後來他從一個小公務員,一路往上爬,英語白富美,出任政府要員,走上了他的人生巔峰,如果不是因為得病死得太早,這個風流才子簡直可以說是人生贏家了。

當然,司馬相如最為人稱道的,還是琴挑卓文君的事兒。

司馬相如這人呢,雖然沒發跡的時候只是個小公務員,但是他人帥文采好脾氣又不錯,朋友自然多。有一天他們的縣委書記,也是他的好朋友,請他過去另一個朋友家一起喝酒,司馬相如推脫了一下還是去了。

縣委書記的另一個朋友,叫做卓王孫。這兄弟是個大款,家裡挺有錢,他有個剛剛離婚的女兒,也就是卓文君剛好在家裡。卓文君長得非常標緻,明眸皓齒,司馬相如呢,也是一表人才,這倆人隔著簾子看了一眼,一見鍾情。

要說斯文人就是斯文人,司馬相如撩妹呢,確實比我們現在這些上來就問“美女約不約”的鋼鐵直男有水平多了。他隔著簾子,用古琴綠綺給卓文君彈了一首。然後這倆人心心相惜,卓文君頭鐵的跟著司馬相如私奔了。

這樣一來,卓王孫就有點難受了。好好的請朋友吃飯喝酒,結果自己的女兒跟人家跑了。再怎麼說,這面子上也有點過不去,於是氣得當時就放了狠話,我就當沒有生過你這個女兒。

結果這倆貨私奔以後司馬相如那點死工資根本不夠花,兩個人盤算了一下做了點賣酒的生意,勉強維持生活。不過雖然沒啥錢,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兩個人相敬如賓,司馬相如玩琴的時候卓文君就玩瑟伴奏,也就是琴瑟和鳴的出處。

最後還是卓王孫被朋友勸住了,說這個小夥子有前途的,女兒還是女兒。卓王孫無可奈何,倒貼了不少假裝,這倆人才過上了非常富足的生活。後來司馬相如一路把官做大,一直做到了宰相,被稱為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