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 掌握倒立平衡,不要過早離開牆面,4個方法,讓平衡基礎更紮實

健身枯燥乏味,封神其樂無窮。

大家好,我是旺旺。

我很理解大家想要學會倒立的心情,因為我以前也是這種想法。

但是你知道我學會倒立花了多長時間嗎?一年,而且現在控制的也不是很好。

之所以花了這麼長時間,是因為平衡基礎沒有打牢。

我半年前就已經學會了倒立走路,但是倒立控制,卻推遲了半年。

主要原因是,我太早離開牆面了,導致我的平衡基礎不夠紮實。

如果現在讓我重新學倒立的話,那麼我不會進行那麼多不靠牆練習。

相反,我會更多的在牆面上,進行下面這4個平衡基礎訓練,這對於倒立來說,是最重要的。

一、面牆倒立摸肩

自由倒立,需要有一定的控腰能力,而這個控腰感受,其實是吊腰,也就是腰部支撐感。

聽不懂沒有關係,你練面牆倒立摸肩這個動作,你能明顯感受到臀部、腰部的緊繃感,這就叫控腰。

那麼除此之外,面牆倒立摸肩這個動作,還可以增強肩部的支撐力量,如果你倒立沒多久就感覺肩膀酸,那麼這個動作要多練練。

在具體練面牆倒立摸肩的時候,你要注意兩個動作精髓。

扭臀為主,減少擺腿

我剛開始進行面牆倒立摸肩的時候,下肢會跟著摸肩幅度而左右搖擺,這樣一來腰部控腰感受會變弱。

此外,這樣不容易保持平衡,很容易從牆面上掉下來,掉下來再上去,心理方面就覺得不太容易了是吧?

窄距支撐,不要太寬

接下來是兩手距離,很多人為了身體穩定,會採用寬距支撐,其實不能這樣做。

兩手距離越寬,身體擺動幅度越大,進而平衡越難維持,而且對手腕的衝擊太大,很容易受傷。

採用窄距支撐,與肩同寬,甚至比肩略窄,這樣你更容易控制倒立摸肩。

二、面牆倒立聳肩

大家在練倒立的時候,聽沒聽過這樣一種說法,就是說倒立必須要“頂肩”是吧?

其實頂肩,就是聳肩,讓肱骨頂在肩胛骨上面,這樣你不用太多的肩部肌肉力量。

而且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上肢核心更穩定,那麼倒立控制起來也會更加容易。

面牆倒立聳肩,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頂肩”訓練動作。

還是窄距支撐

還是需要你窄距支撐,這樣你頂肩幅度更大,那麼肩部肌肉更好發力,而且手腕壓力也會更小。

寬距支撐姿勢的話,頂肩頂不起來,幅度太小,到了自由倒立的時候,就很難做到“主動頂肩”。

眼睛看著牆壁

那麼“頂肩”不只是聳肩,還有就是用背部發力,其實很多人倒立的時候只有肩部發力,背部一點力量都沒有出。

那不行,所以你平時進行面牆倒立聳肩,就需要把頭埋起來,儘量讓背部起支撐作用,眼睛看著牆壁。

三、背牆倒立點牆

控制倒立平衡有兩種手段,一種是倒立走路控制,一種是倒立點牆控制。

我雖然原來練的是倒立走路控制,但是現在我才發現,倒立點牆控制效果更好。

一方面,這種控制能讓你學會利用手腕力量來控制平衡,第二方面,你不會塌腰。

那麼背牆倒立點牆,你可以單腿點,也可以雙腿點,我用的是雙腿點。

不管用那種方式,一定遵循兩個技巧。

手掌離牆面10公分

我原本想說手掌離牆面近一些,但是每個人對“近”的定義不一樣,所以絕對一點,就是10公分。

這樣你的軀幹才會更直,不然你軀幹都是彎的,倒立起來不好看不說,而且不太利於你控制平衡。

用手指,別用肚子

這個你可能理解不了,有些人讓足部離開牆面,是先把肚子挺起來,然後把腿拉過來。

那不行呀,你的軀幹得保持筆直,然後用用手指力量把身體推離牆面,這才是爭正確的方式。

四、團身支撐

跟“頂肩”一樣,團身支撐也是為了更好的利用背部力量,這樣你的上肢核心才會更加穩定。

如果你不會利用背部力量的話,那麼你就算做到了倒立平衡,也不能隨意調整身體。

團身支撐的作用,就是用背部力量來使身體前後傾倒,這跟手指保持平衡是一樣的。

團身支撐,其實跟瑜伽練法裡面的倒立勾腳尖一樣的。

主要有兩點注意。

把身體往起來扳

有些人用雙槓做團身支撐,然後這樣做出來,整個背部都是放鬆的,自然達不到“控背”效果。

你需要繃緊你的腰背,然後把身體往起來“扳”,這樣才能讓倒立背部支撐更穩定。

可以屈肘

有些人原來練過俄挺,然後掌握了直臂力量,但是倒立團身支撐,不需要直臂。

所以我們可以嘗試屈肘來做這個動作,這個時候你也可以不必團身,腿伸直也可以,只要你有能力。

用這4個動作練倒立平衡,比你過早離開牆面,進行倒立走路效果要好。

而且有一個好處就是,這樣練倒立會更加安全,不像倒立走路那樣,容易傷手腕。

我是旺旺大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