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二战中德国攻打苏联时,最大的问题出在哪里?

贺宇宇


德国攻打苏联失败的最大问题,我用一句话表达“成也闪电战,败也闪电战”。

二战时,德国对苏联发起战争,启用了“巴巴罗萨计划”,但就是因为这个计划导致德国对苏联的进攻全面溃败,也破灭了德国的不败神话。

为什么我认为“闪电战”是导致失败的原因?

“闪电战”在苏联失效

德国的闪电战在波兰的作战中取得重大的成果,这也可以看出闪电战是一个高效的战略部署,但在苏联战场取得的效益却极差。首先,闪电战中,装甲部队是主力部队,而苏联的两次战役是城市攻坚战,这对装甲部队来说作用大大的降低。本来按照计划进行的闪电战,却因为苏军的弃城投降打起了巷战,而德军只能靠枪炮与苏军进行争夺战,打了很长时间,城市没有完全的拿下,伤亡还不少。

而转眼间到了冬天,苏联的冬天非常的寒冷,德军军服又单薄,当时德军冻到只能去扒苏联士兵尸体上的衣服穿。冬季过后,冰雪化冻,苏联的土地上到处都是泥泞沼泽,德军的装甲部队无法前进,只能靠牲口拉动或用手去推,糟糕的天气、糟糕的环境非常影响士兵的士气,在这样的环境中行军非常的损耗食物及汽油等物资。

就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德国当时统帅战败投降,“巴巴罗萨计划”失败。德国的“闪电战”失败,使德军的士气降到极点,而反观苏联这边军心大振。

后勤因素

德军在苏联战场的难过,不仅是衣服的单薄,同时还有别的地方的苏军反扑将德军包围,如果要打闪电战的话,后勤补给非常重要,但此时德军孤军深入,又被包围,补给线已被切断,就算有空中补给,但也是有限,加上苏军的封锁,补给量就更少了。

士兵和装备数量。

德国上战场的都是精兵,但再厉害的士兵总会有死亡的,并且国内兵力有限,从其他国家支援过来的兵力战斗力也十分有限,但苏军情况则相反,据统计,1941年八月的时候,苏军就有360个师,在当年的年底更是达到了825个师级两单位,并且国内还有一千万兵员还没动。而此时的德国不仅要对抗苏联,还要对战英、法等其他国家,无法把兵力全都放在苏联国土上。

德军的装备精良,但是制造复杂,一件武器的制造时间相当长,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德国的豹式、虎式坦克,这两种坦克十分的精密,也导致生产非常缓慢。而苏联的T-34主站坦克,在当时也很先进,但内部构造简单、操作简易、生产快捷。我们可以想象,因为豹式、虎式坦克的精密所以培养坦克兵需要较长的时间,但T-34坦克的操作人员稍加训练就可以上战场。

在二战时坦克制造厂被攻击,当时的生产工人直接就开着没有涂漆的坦克就开出来迎战,可以说操作方面,德国坦克就无法做到苏联坦克这一点。

德国与苏联的战斗中,德军装备精良,苏联兵源众多。部署上:德军实行闪电战孤军深入,后勤不足,导致了战争时间过长,最终被苏军包围。装备上:德军装备精良,但不易上手,且制造困难,生产缓慢。这些都是德军最大的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