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万历皇帝为何成为最懒皇帝?信仰坍塌是主因吗?

战马童


万历皇帝不上朝,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个确实是身体原因,万历比较胖,而且还有腿疾,他一生出故宫的次数都不超过一手之数,就是去自己的陵墓看了看,没想到最后还是被挖了。

身体不方便,当然不愿意上朝。

另外,上朝其实也没有多大作用,这个朝有很多种,比如大朝会,这个不多,一年三次,主要是正月冬至以及皇帝生日。其实就是向皇帝表示祝贺。是为朝贺。这个朝基本不谈国事。

另外就是朔望朝,初一十五大家聚一下,算是团建活动,基本也不管事。管事的是日朝。每天早上举行。

就是这个日朝,万历也不想上,为什么呢?因为也没有多大的作用。

明朝到了万历时,明朝的政事已经脱离了开大会这种形式,而是由六部跟内阁处理了。 正常的事务六部有分工,该干嘛就干嘛。特别的事件,或者一年的大事,由内阁先讨论,写了报告之后交给皇帝,皇帝再委托司礼监盖章,最后经过六科的审核,交由六部处理。

所以政务已经流程化了,皇帝不参与,不影响明朝的正常运行,万历皇帝这么多年不上朝,明朝还是在运行嘛。

所以,万历皇帝本来身体就不好,那种仪式化的东西自然能省就省。

而另一个原因,就是万历皇帝跟大臣们关系不好。要是关系好,没事开个会,大家聊会天,也是一件趣事。但是万历跟大臣的关系很僵。这里面就牵扯到了万历立太子的事情。

万历皇帝的长子叫朱常洛。是万历皇帝一时下半身冲动跟一位宫女发生了关系后生下来的。万历这个人有点穿了裤子就不认人。人家孩子都快生了,他也不给人家扶正。生下来后对这个朱常洛也不好。

而万历皇帝喜欢郑贵妃,郑贵妃也生了两个儿子。其中,万历最喜欢的是老三朱常洵。

万历皇帝当然想把朱常洵立为接班人,可是,大臣们却偏要冲出来,表示,立嫡立长,皇位应该传给朱常洛。

万历皇帝就有些不乐意了。这里面的情感大家都懂的吧。我喜欢的女人生的儿子,我却不能立他为太子。反而要听别人的,立我不喜欢的女人生的儿子。

从此,皇帝跟大臣之间就开始了长时期的扯皮。明朝大臣跟皇帝之间抬这种虚无的杠特别来劲。非要让皇帝服个软,好像这是我们大明朝的行为准则,你要是不遵守,那比死了老爹还难受。其实这些大臣也有宠小老婆的,也有把家产给小儿子的。但他们就是不让皇帝这么干。

这等于把皇帝树为了大明朝的道德标兵,万历皇帝不能越池半步。

万历也争不过,最后太子还是朱常洛。但吵了这么些年,万历皇帝的心也吵烦吵累了,看到一帮大臣就脑壳疼,当然不愿意开什么朝会了。

最后,可能也真的是信仰崩盘了,当年他被张居正教导要做一个好皇帝,可是,到了张居正死了之后,他才发现张居正这个人说一套做一套,他让皇帝节约,自己却搞大排场。最后张居正家也是被抄了。自己的恩师变成了一个小人。难免万历皇帝会对大明的官僚系统失去了信心,也对更好的治理一个国家失去了耐心。


脑洞历史观


万里皇帝28年不上朝成为史上最慵懒的皇帝,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如今通过考古发现万历皇帝确实有腿部方面的疾病行动不便生理原因;而另一方面则是他的老师张居正给他留下了虚伪的印象小时候他认为张居正是博学多才学富五车的优秀官员而亲政后才知道他住三十二人抬大轿,收受贿赂,住豪华府邸,处决了张居正之后官场依然黑暗腐朽官员之间勾心斗角拉帮结派营私舞弊与皇帝扯皮谈条件;最后干脆万里皇帝躲在皇宫中处理朝政样样不落下三大对外战争就是最好的证明。

张居正对万历皇帝影响巨大

万历皇帝10岁登基,正是爱玩的童年时代就被扶上了皇位,皇后嫡母陈氏和生母皇贵妃李氏对他期望非常大,所有的国家大事都倚靠首辅张居正决断,亦师亦父对万历皇帝异常严格万历皇帝也离不开他。公元1577年,张居正的父亲去世之后按照礼法制度需要回乡守孝三年所有大臣一律联名上书万历皇帝夺情处理才得以平息。张居正为大明王朝做出了巨大贡献整顿吏制考核官员,改革税收实行一条鞭法,而且实行“农商并重”政策。缓和了社会矛盾增加了政府税收,罢免了一批贪官污吏,但同时也得罪了一批既得利益者。公元1582年6月20日,张居正病逝反对改革派守旧势力立即发动对张居正的弹劾,改革派失去了皇帝的支持改革政策不得不终止。1585年,帝都大旱,朱翊钧亲自步行到天坛求雨满怀希望大展身手有一番作为,奈何现实很残酷官员之间抱团取暖打嘴仗是把好手对腐败的官员失去信心便不再勤奋上朝面见百官再加上腿疾便在宫中处理朝政。

万历皇帝确实有腿疾

1966年考古学家发掘明定陵,打开棺椁发现万历皇帝的睡姿跟各皇帝都不同,是屈身躺的;右腿卷曲状,十分痛苦,似乎不能弯曲;尸骨复原图都显示,万历右腿比左腿明显短小。事实证明万历皇帝十分冤枉比窦娥好不了多少,被世人认为三十年不上朝是最懒的皇帝,还有一点万历皇帝与大臣有国本之争,由于皇后没有儿子,自己与宫女所生了长子朱常洛,而宠爱的则是郑贵妃生下了朱常洵,爱屋及乌想要立朱常洵为太子大臣们反对万历皇帝则一拖再拖,拖了十五年之久最后迫于无奈还是妥协了。

三次对外战争胜利


朝鲜之役,1592年日本人丰臣秀吉集团率领大军数十万入侵朝鲜,朝鲜王昏庸无能武备松弛被打得望风而逃只得向大明求救,万历皇帝派出几路大军分批进入朝鲜作战,派出东北地区的辽宁铁骑挽回了原本失利的局面,再加上大明水师与朝鲜军队的密切配合彻底削弱了日军的实力,1598年,丰臣秀吉去世,日军逃回日本。宁夏之役,1592年,蒙古降将领叛变自立为王,调集几路大军顺利平定了叛乱。播州之役,1589年,播州宣慰司使杨应龙公开反叛,几次镇压失败,1600年调集重兵各个击破取得胜利。

万历皇帝有他自己的难言之隐,尽管近三十年不上朝,但并不代表着他不会处理政务不管百姓疾苦,大明帝国此时已经在走下坡路了,万历皇帝背上了最懒皇帝的坏名声功过是非只能由后人来评价了。


知史说史鉴史


皇帝的信仰是什么,我是真想不到。万历皇帝其实不是懒,懒只是他对付臣子的手段罢了。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的臣子离开他似乎干的还不错。

纵观明朝,皇帝各各不孬。万历继位初期,勤于政事,努力学习治国的方法。但是当他发现自己的旨意出不了紫禁城,他的命令得不到贯彻时,他就开始了和大臣们的斗争,最终的结果就是不上朝,你们自己玩去吧。

古代的封建官僚制度到了明朝时已经发展到了巅峰。皇帝的圣旨需要得到内阁的同意才能下发到全国,内阁总领全国政事。内阁首辅的作用相当于英国首相的作用,有重大事件需要报告皇帝知晓才会找皇帝。就在这样的状态下国家对内对外的战争也没输过,国家稳定。

当时有大臣劝皇帝“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其实就是让皇帝放弃皇权。这种君臣之间的对抗换来的就是皇帝启用太监干预国事。在万历朝建立了西厂,在后期甚至建立了内厂,都是皇帝用来和大臣对抗的手段。而这些办法也起到了作用,皇帝虽然不上朝但对国家大事却了如指掌。

万历皇帝的懒只是封建官僚制度发展到巅峰与皇权激烈碰撞之后的妥协罢了。老朱的后人是没有孬种的。


进击的罗先森


为何称万历懒呢?原因是二十八年不上朝吧。

为什么二十八年不上朝?

第一,身体原因。万历皇帝对朝臣多次声明自己病了,腿疼,不能正常上班,后来证实的确腿部有毛病。

第二,沉迷酒色。后宫早已拥佳丽三千,他日夜纵酒淫乐,动辄酩酊大醉,醉后必定发雷霆之怒,一旦大怒就会发酒疯,就要胡乱杖责宫女、太监,经常有人被打死。他还学会了新舶来的洋玩意——抽大烟,养猫饲犬、提笼架鸟、骑马射猎更是他的心头最爱。(清修的明史)

第三,君臣矛盾,党争不休。明朝中晚期以来,皇帝和大臣之间普遍没有信任感。

我个人感觉万历皇帝不上朝不代表不理朝政,要不然不会有后来的三大征。





小史微课堂


有一条原因被严重忽视了:万历皇帝幼年继位,张居正辅政,年幼的万历主要任务当然是读书了。可是张居正是成功的政治家却是失败的教育家,对小皇帝督促太严苛了。万历要天天上课读书,少有节假日,喜欢书法却被张居正通过李太后给限制了。贪玩调皮是小娃娃的天性,万历自幼从头到脚都管的严,有点儿爱好还被扼杀了。按今天的教育标准看,一个小学生没有时间玩耍,不能睡懒觉,不能做点儿自己喜欢的事儿,要时时刻刻绷紧了神经保持“帝王风范”,否则就有大臣们苦口婆心的轮番上“政治课”,长此以往,这娃娃的精神心理能正常吗?所以万历长大以后亲政了,清算了张居正以后,竟然长达28年不在公开场合露面,不上朝,不祭天,不拜宗庙,不出宫巡视。原因肯定不少,这也算是万历皇帝在放纵弥补童年少年压抑出来的缺憾吧?


立志成虫


万历皇帝为何会成为最懒得皇帝呢,有以下几个原因:

(1)张居正死后,没人再以师尊和首辅的身份给万历施加压力,监督他。

(2)万历九岁的时候就登上帝位,在位48年,对于一件事做久了,总会倦怠,即使是皇帝。在倒掉张居正之后,他发现自己依然不自由,还是会受到条条框框的约束,生活的单调与疲倦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懒于政事了,转而沉迷于酒色。

(3)因为国本之争,大臣们不容许他废长立幼,在长期争论无果的情况下,万历干脆不上朝了,采取了漠然的态度,对一切置之不理。说起来,出于一种“你们不让我愉快,那你们也休想”的报复心理。

 


历史小师妹


这个问题问得有问题,什么叫信仰坍塌?做皇帝应该信仰什么?我觉得这跟信仰没半毛钱关系。

有观点认为明朝的灭亡,与万历不上朝有关系。我也觉得有关系。但我说的有关系是指万历皇帝废除了张居正的改革,而使得皇亲国戚、官宦世家侵占土地,搞得老百姓怨声载道,万历年间的三大征,又加中了老百姓的赋税徭役,苦不堪言!

万历不上朝,不代表不理朝政。内阁成员们,皇帝还是见的,只是中下级大臣们想见皇帝很难,皇帝听不到他们的建言,即使上书,也不一定到得了皇帝这里。

明朝的历史是清朝人写的,史书中有多少东西是真的呢?我觉得很多事情都值得商榷。关键看是不是符合人性。


左阁


我不认为是某些历史学家所讲的那样,能说出几十种理由。

我认为只有一个原因:太舒服了,就想那样舒服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