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0 被迫分手,“90後”安徽小夥求與白血病女友“複合”,感動眾人……

江蘇蘇州永鼎醫院,住院部2號樓,上午9點半,醫生開始查房。

在蘇州永鼎醫院病房,鄭勇濤(左)和龔雪娟在一起

八樓血液科通往病房的門緊閉,家屬們聚集在電梯口等候。24歲的安徽蕪湖小夥子鄭勇濤靠在牆角,不斷地刷著籌款的手機軟件。門內的一間病房,來自阜陽的22歲的龔雪娟躺在隔菌的病床上,剛剛結束第二次化療,等待接受造血幹細胞的移植手術。

短暫的總是浪漫,甜蜜抵不過的“距離”

2017年5月,在北京上班的鄭勇濤到蘇州出差,為一家手機專賣店維修交換機,第一次見到了在店內當導購的老鄉龔雪娟。鄭勇濤對眼前這個美麗、善良的女孩一見鍾情。再遠的距離,也擋不住對心愛姑娘的思念。

跟許多異地戀的故事一樣,那疊泛舊的北京、蘇州往返的車票,就能讓人感受到那時生活的美好。男孩拍下許多照片,打印出來,擺成“我愛你”的字樣;他們相約去南通看海,踩著軟軟的沙灘,聽大海的聲音……

在蘇州永鼎醫院病房,鄭勇濤給龔雪娟端上她愛吃的蒸麵

“短暫的總是浪漫”——鄭勇濤的朋友圈突然傷感起來。原來,因為距離的原因,龔雪娟的家人對這份感情並不看好。“在農村,我們這樣的年紀也不算小了,我不想拖著他。”龔雪娟告訴記者她當時的想法。

這段不被父母祝福的感情慢慢降溫,兩條相交的“線”慢慢“平行”。年輕的心躲在冰冷的手機屏幕後面,通過朋友圈默默關注著彼此的生活。

“命運之神”捉弄,90後有情人“複合”

“命運之神”任性地開閉著希望之門,捉弄著這對“90後”的“有情人”。

今年的5月5日,鄭勇濤在朋友圈看到女孩展示的血象單,再次撥通了那個熟悉而又陌生的電話。“急性髓系白血病”,鄭勇濤懵了。“我要回到她的身邊,我要去照顧她。”——5月6日,鄭勇濤坐上了那趟久違的列車。

陪著她化療,看著她美麗的臉龐慢慢憔悴,頭髮慢慢掉落;從病房到菜場,哪條路最近,鄭勇濤瞭然於心;她消沉了,講笑話逗她樂,陪她手機遊戲“開黑”;困了,就在床邊的椅子上,靠著牆睡會兒。為了更好地照顧龔雪娟,鄭勇濤申請派到了南京分公司。正好項目沒有啟動,這段時間,鄭勇濤日夜陪著她。

在醫院擁擠的公共廚房,鄭勇濤學著做龔雪娟愛吃的蒸麵,上面滿滿地蓋著一層豇豆、肉片。他細心地在病床上支上小桌板,再轉過身去,在窗臺邊上盛面。看著忙碌的鄭勇濤,龔雪娟眼裡滿是愛意。“一開始我拒絕,這可是白血病啊,再說已經分手了,對他不公平。”

龔雪娟坦言,“經過這麼多天的朝夕相處,我只祈禱上天,讓我好起來,做他的新娘。”這些,龔雪娟的媽媽都看在眼裡,“心裡早就把他當成了一家人”。

在蘇州永鼎醫院附近的菜場,鄭勇濤(左)在買菜,準備給龔雪娟做午飯。為了保證龔雪娟的營養,鄭勇濤每天都去菜場買新鮮的食材,學著做龔雪娟愛吃的飯菜

所幸的是,龔雪娟正在讀高中的弟弟和她骨髓配型半相合,能為她提供造血幹細胞;龔雪娟的各項指標趨於穩定,初步定於8月上旬接受手術。

然而鉅額的費用壓得這個來自安徽農村的家庭喘不過氣來。鄭勇濤的幾萬塊積蓄以及龔雪娟家裡的存款、愛心人士的捐贈在前期治療已經花完。

鄭勇濤在展示部分以前來蘇州看龔雪娟的往返火車票

“等病好了,小濤說要帶我去看電影,去逛街;還要去大理、去草原,看那些沒有看過的風景。”龔雪娟在病床上憧憬著。

許多網友表示

被這對“90後”年輕情侶感動了

就像歌曲《紅豆》那樣:

還沒好好的感受

雪花綻放的氣候

我們一起顫抖

會更明白 什麼是溫柔

還沒跟你牽著手

走過荒蕪的沙丘

可能從此以後 學會珍惜

天長和地久

有時候 有時候

我會相信一切有盡頭

相聚離開 都有時候

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

可是我 有時候

寧願選擇留戀不放手

等到風景都看透

也許你會陪我 看細水長流

曾經

因為距離而分開

而今

生死的距離

卻讓這對90後小情侶

緊緊依偎

希望姑娘早日康復

一起為他們的愛情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