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旧时山西北路梆子艺人“十三旦”,是怎么出名的?

545288856875


喜爱山西戏曲的戏迷都知道,山西戏曲有四大梆子,而山西北路梆子就是其中一个,因形成于山西北部而得名。“十三旦”是山西北路梆子旧时著名艺人侯峻山的艺名。



侯峻山生活在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活了82岁,那是一个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时代,但侯峻山却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戏曲道路上达到了很高的高度,被人们称作梆子戏的一代宗师。据说,侯俊山9岁时进了河北张家口的山西北路梆子戏班,开始学习旦角,进而在张家口、大同一带演出;13岁时,侯俊山出科并成为顶梁柱,“十三旦”的艺名传遍河北、山西北部一带。



说到真正出名,就如现在的很多唱歌的艺人一样,一定要在北京首都体育馆、“鸟巢”开演唱会,或在香港的红磡体育馆开“个唱”,这样才能证明自己在演艺圈的地位与成就。作为当时国内最重要的两个城市——京城和上海,侯峻山是必须要去的,而且当时的统治慈溪太后和光绪帝也要听他的戏,于是乎他就去了。他天资聪颖,加上技艺超群,唱、做、念、打样样精通,结果是自然的,他名声大噪,得到了民间和官方的一致认可。

天时地利人和,他依然在努力,在当时最繁华的都市——上海,上海百代公司专门为他录制了唱片。之后,他把山西梆子的精华融进了河北梆子,开创了唱腔风格独具的京梆子。同时,他又不忘参加赈灾义演,名利双收。



从小到老,侯峻山一直都是很红的演艺名家,为中国戏曲文化的发扬、传承做了很大的贡献。目前,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北路梆子,依然流行与山西、河北北部一带,受到当地人的欢迎。


太原晚报


中国的国粹是戏曲,虽然在历史的演变中出现了非常多的剧种,但是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精华,每当浓妆艳抹,扮相一上,站在舞台上的时候就是最迷人的。戏曲是中华民族伟大的艺术,里面蕴含的不管是唱戏的法子还是画本里面的道理都是奇妙无比。

山西地带一直流穿的就是晋剧,在这个流派里面,曾经有一个人,真的是享誉中国,风姿高洁。这个人就是侯俊山 ,他生于1854年,那个时候的中国已经是日落西山,但是文化艺术依然非常的活跃,人么在古老的艺术和新的事物之中不断的吸取和开发新的东西,而侯俊山不仅晋剧唱的好,还是河北梆子的创始人之一。才华世无双。
侯俊山自幼学习晋剧,天资十分聪颖,后来经过名师相传,唱念做打俱佳,旦行及红、黑、生、丑均臻于上乘。清末民初时,北京演艺界梆子腔鼎盛,名伶辈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推“十三旦”侯俊山。著名的国家的勇士鲁迅先生更是说:“老十三旦七十岁了,一登台,满座还是喝彩。”


山西新鲜事


“十三旦”,艺名,他自幼开始学北路梆子,原名侯俊山(洪洞人),在太原喜字科班学戏。13岁扛正梁,成为名噪一时的红角,“十三旦”的艺名不胫而走。后来,他常去宫廷为帝后献艺,深得西太后慈禧和光绪的赏识,被赐黄马褂,赏六品顶戴。他首创而唱红的《小放牛》取材于晋北等地,不仅平民百姓喜欢,而且帝后及王公大臣们也交口称赞,清大学士徐桐麟曾赞誉“状元三年一个,十三旦盖世无双”。

像“十三旦”有这样艺名的艺人们,什么时候进入的梨园行,以及他们成名于何时,一看艺名就知道答案了,比如“十一生、十二红、十三旦、十三红、九岁红”等名角的艺名,都是根据他们学艺或唱红时的年龄起的。9岁唱北路梆子出名的高玉贵被称为“九岁红”。他自幼跟着舅父“九条龙”学艺。他的爷爷“茭杆红”、外祖父“绛州旦”、父亲“灵芝草”曾在北京搭班唱戏,进过紫禁城。五人在北京素有山西梆子“五仙”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