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湖北:投资1.3万亿实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湖北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了解到,湖北省将实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涉及58个重大事项、91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3万亿元。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是:加快发展绿色产业、构建综合立体绿色交通走廊、推进绿色宜居城镇建设、实施园区循环发展引领行动、开展绿色发展示范、探索“两山”理念实现路径、建设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核心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交易平台发展、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实施十大战略性举措,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总基调,重点谋划纳入一批具有绿色发展特色的重大事项和重大项目,对不能体现绿色发展主题的一般性项目没有纳入。在重大项目的选择上,确保科技高度、投资强度、绿色程度、产业链长度、项目深度“五度”的标准。

据“省住建厅副厅长傅继成介绍,截至2017年底,湖北全省供水普及率达98.32%、燃气普及率达95.55%、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6.11平方米,污水处理率达93.92%、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8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55%。但与美丽宜居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一是城镇体系格局尚不平衡,二是土地利用存在瓶颈,三是城镇建设质量不高,四是资源环境容量挑战大。

十大战略性举措中,”建设绿色宜居城镇“共涉及5项重大事项、19项重大项目,总投资3977亿元。重点之一就是优化城市公共绿地布局,构建完整连贯的城市绿地系统,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城市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5%。

推进绿色建筑发展上,省住建厅将构建绿色建筑第三方评价体系,推进落实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强制规定,推广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新技术,推动建筑业提档升级。

规划管理上,省住建厅将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等主要空间规划的”多规合一“,完成全省城市(含县城)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发动群众参与管理和监督,形成共谋共建共享的新格局。

”十大战略性举措“提出,建设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核心区,包括发展长江游船、创建旅游品牌、加快自驾游服务设施建设等7个重大事项,以及长江游轮母港、旅游厕所革命、长江经济带旅游大数据中心项目等2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224亿元。

长江经济带迈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时代,这意味着长江旅游不能走过去的老路,而要探索转型升级的新路。这条新路从思路上来讲就是坚持”全域化布局、差异化发展、生态化标准“。

全域化布局,即统筹谋划长江沿线旅游的点、线、面,统筹布局长江沿线旅游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将湖北长江沿线作为一个整体旅游目的地来打造。

差异化发展,即在共性中彰显个性,一岸一景,一城一特色,不搞同质竞争,寻求差异化、特色化。努力做到沿湖北1000多公里的长江顺流而下,游客就像是在观赏一部精彩的电视连续剧,每集都不同。

在恩施、宜昌段饱览三峡风光,在荆州、咸宁段聆听荆楚文化和三国故事,在武汉段感受两江交汇、都市魅力,在鄂黄段领略江村渔火、旷野田园,沿一条大江体验湖北的多姿多彩。

生态化标准,即一切旅游活动以生态效益为重,旅游得益于生态,又要有益于生态。只有旅游产品丰富多彩,才能实现”湖北长江游船上上下下、游客来来往往、两岸郁郁葱葱“的生动场景。

(获取论文优先发表、文库文献下载、单位/个人专栏推广等权益, 详情请私信小编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