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明朝最有爭議的皇帝,在位十六年,到底是明君還是昏君?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繼漢唐之後的又一個盛世王朝,自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國,至1464年崇禎帝自縊亡國,前後共歷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在明朝的十六個皇帝中,英武者如洪武帝朱元璋、永樂帝朱棣,昏庸者如天啟帝朱由校,但也有些皇帝並不能簡單的用英武或者昏庸來形容,比如明武宗朱厚照,可以算是明朝最有爭議的皇帝了。

朱厚照是明朝第十位皇帝,公元1505年即位,1521年駕崩,享年31歲,共在位16年,在位期間年號是“正德”,因此也被稱作正德皇帝或者正德帝。後世的史書對於朱厚照的評價涇渭分明,有一種觀點認為他處事果斷是明君,有一種認為他荒淫無道是昏君。

明君說認為:朱厚照在位期間,內誅劉瑾,平定安化王之亂、寧王之亂,且多次賑災棉服,對外則大敗蒙古小王子取得應州大捷。

昏君說認為:朱厚照在位期間,沉溺豹房,漁色男寵,信任“八虎”,貪杯尚武,行為荒誕暴戾,如自封“鎮國公”、在揚州時曾前往妓院檢閱妓女等。

其實,漢風明骨認為,作為皇帝來說,總體來看,正德皇帝大事一點也不糊塗,雖然不太勤政,但是選用的內閣大臣都是賢臣名相,如內閣首輔劉健、李東陽、楊廷和、楊一清等,都是一代名臣,如果朱厚照是個昏君,怎麼會讓這些人居於“一人之下”。

但是,朱厚照在生活細節上的所作所為確實有待商榷,如曾一度敕令全國禁食豬肉,但是他自己卻照吃不誤。此外,作為天下第一人的皇帝,朱厚照自降身份,自封“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並改名朱壽,後來又加封自己為“鎮國公”,還讓戶部發工資,的確是有些匪夷所思。

作為一位爭議頗大的皇帝,朱厚照的高光時刻是在正德十二年(1517年),當時蒙古小王子率兵襲擾明朝邊境,朱厚照親自率領五六萬人出戰,在戰鬥中親自部署戰鬥,並曾親手斬斬殺一名敵人,取得了應州大捷,此戰後蒙古人很長時間內不敢再來侵犯明朝邊境,與明英宗率五十萬大軍兵敗被俘形成了鮮明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