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蚂蚁金服为什么如此重视「蚂蚁森林」这款产品?

limali


蚂蚁金服重视蚂蚁森林是因为蚂蚁森林是集社交、公益、用户粘性为一体的战略性产品,可以借助蚂蚁森林实现支付宝的战略野心,而这样的战略野心在此前是屡屡被验证失败的。阿里巴巴太想做社交了,蚂蚁金服算目前阿里巴巴体系比较成功的社交模式。

一、蚂蚁森林实现了阿里巴巴的社交梦

社交产品现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阿里巴巴和腾讯互相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微信通过京东、拼多多等产品侵入了阿里巴巴的电商领域,阿里巴巴也想侵入腾讯的社交领域,但是无论是钉钉,还是之前广受差评的“白领日记”.....从2015年发布9.0版本推出“生活圈”,再到2016年8月推出9.9版本把“生活圈”从二级入口提到首页“生活动态”,支付宝在产品上一直很重视社交,但迄今为止其所有社交尝试都失败了,最后时任CEO的彭蕾道歉表示支付宝永不社交才完事。

但是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注定有社交,支付宝也不可能放弃,而蚂蚁森林偷能量、联合种树等功能已把支付宝的社交建立起来了,颇有此前开心网偷菜的味道。

二、增加支付宝用户粘性,让支付宝不仅仅是支付工具

支付宝的工具属性让用户只在需要的时候才会打开,如果没有支付需求根本不可能打开。所以支付宝迫切地需要提升打开频次,这样才能延伸用户的使用场景。

如果对标当前微信、大众点评、微博人均单日使用时长约81.5分钟、约10.5分钟、约31.3分钟,但是支付宝只有可怜的6.4分钟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较低。并且,25%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30次,55%的用户每天超过10次。所以支付宝需要迫切提升粘性。


三、公益相关,提升企业社会责任

蚂蚁金福估值已经高达1500亿美元,成为巨无霸的存在,此时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就边的很重要,因此公益就变成企业GR的一块,而蚂蚁森林将公益特别是水土保护关联,是和助学同样重要的公益方向。

一举三得,蚂蚁金福何乐而不为?

除了蚂蚁森林,为了提升活跃度,蚂蚁金服还推出了蚂蚁庄园,提升用户社交和粘性同样不错。


毛琳Michael


阿里一直有一颗挑战腾讯即时通讯地位的心。之前也有网易泡泡、MSN等加入与腾讯的QQ、微信、腾讯通分食蛋糕的行列,但都属小众群体,对腾讯形不成威胁。于是上点年纪的玩微信,年轻的玩QQ,专业、上班族使用腾讯通。有了强大的用户群做支撑,腾讯再做任何事都轻而易举,无论游戏还是红包零钱移动支付,可以这样说,腾讯当李鬼都能赢李逵!

阿里也使用了不少招数,比如进行了三年的集五福活动。蚂蚁森林也是在去年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通过植树浇水,每天能领到一张福卡。集五福活动在前两年倒是为支付宝拉来不少客户,互相之前传递卡片。今年的集五福,我的感觉明显关注度不足,由于其他红包活动的出现,包括今日头条抢红包集生宵、各类答题平台的加入,集五福也成了鸡肋。

蚂蚁森林有的朋友坚持了一年多,看到他繁茂的大树很是令人钦佩。通过自己的举手之劳,就能在沙漠里种上一棵樟子松或者胡杨。其实每个人都有一颗公益的心,只是缺乏好的平台。比如捐款捐物、捐赠衣服、书籍等,我们这里只能通过社区服务站捐赠。以公益的名义吸引人们交流沟通,蚂蚁金服和阿里可谓用心良苦。


中国有句老话,积习难改。用户们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是很难改变的。即便是蚂蚁森林,不自动收取能量,只能手动收取,人们也是打开支付宝,打开蚂蚁森林,收取能量浇水关闭。而聊天儿呢,还是要交给微信QQ。阿里其实也有自己的即时通讯软件,比如旺旺、钉钉。但是如何能使自己的即时通讯软件让用户们喜欢并使用,阿里、蚂蚁金服还任重道远。


小智摄影文学


今天植树节,回答这个问题太应景了。先说观点:因为相比其他阿里的社交应用,蚂蚁森林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能增加支付宝社交属性的功能。


从图一可以看出,我的支付宝好友里面,获得2-3个植树证书的人不少,这意味着他们在蚂蚁森林上的活跃度很高;图二,可以看出各个时间段都有人来偷能量,这就说明不管他们有没有使用支付宝,都有可能登录上来收取能量;图三是我获得的第一张证书,对很多人来说,把能量(线上线下支付、走路等均可获得)转换成一颗真实存在的树,都是一件比较有成就感的事情。


对阿里来说,虽然淘宝MAU过亿,支付宝用户近5亿,但这些流量始终处于无处疏通的状态。一般来说,人们在淘宝买完东西,除了向商家询价等,很少会有沟通同的场景;而支付宝也一样,除了日常的金钱往来,用户在应用上几乎零互动。一直没有实质意义上的“流量入口”,是阿里的痛。


目前来看,蚂蚁森林的效果是有的。开通了蚂蚁森林的用户登录上去看看就能发现,一些平时没什么联系的朋友,偷起你的能量来一点也不客气,起早贪黑,就为了种树。当然,这个过程当中,支付宝的用户活跃度也在蹭蹭蹭往上涨。


但南叔觉得,不管支付宝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用户粘性,还是想做成社交+公益,至少目前蚂蚁森林的成果值得肯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蚂蚁森林已累计种植和维护真树1314万棵,守护12111亩保护地,分别位于内蒙古阿拉善、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和甘肃武威等地区。目前蚂蚁森林用户超过3亿,这意味着全球人口的4%都在蚂蚁森林上种树。


从这点来看,阿里和支付宝,也确实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你玩蚂蚁森林吗?你怎么看蚂蚁森林?到评论区聊聊吧


【看更多创业和投资内幕和爆料,欢迎关注南叔头条账号!】


南七道


首先来看蚂蚁森林是怎么诞生的?

按照蚂蚁森林产品经理祖望的介绍,本来公司是想做一个 「绿色金融 - 碳账户」的产品,后来是以种树为切入点,做了蚂蚁森林。

2016 年 8 月蚂蚁森林上线,截至目前,已有超过 3 亿用户通过一次次的真实低碳活动,收集 「绿色能量」,能量达到要求后,就会对应种一棵真树。

那么支付宝推出这个蚂蚁森林,对人对己都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环保

能量达到要求后,蚂蚁金服就会为你下一棵树。

比如:蚂蚁森林第一棵树 - 梭梭树,能量达到 17900g 时,就可以种植一棵,这是由于梭梭树一生可以净化的二氧化碳就是 17900g。

为什么是梭梭树呢?因为梭梭树是沙漠绿化的最好树种之一。成年梭梭的树冠能达到 3-5 米,根系十分发达,一棵成年梭梭能固定 10 平方米荒漠。

截止到目前,蚂蚁森林累计种植真树 1461 万棵,种植面积超过 19 万亩,守护了多达 12111 亩的保护地。

第二、社交导流。

蚂蚁森林「偷能量」的玩法跟当年风靡社交平台的「偷菜」并无区别,有目共睹的是,把「偷菜」的玩法复制到蚂蚁森林,就可以快速制造大量的互动、大量的用户活跃度,以及大量的好友添加。

据支付宝的说法,蚂蚁森林根本不是做社交战略的一环,他们甚至没有成立专职的部门,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作为虚拟项目操作的。

但从目前蚂蚁森林的互动率来看,它很好地给人们带来了社交游戏互动中的快感,不过还可能影响友谊

第三、提升用户使用频次

支付宝的属性,用户打开的频率不是很高,只在金钱往来的情况下,用户才会使用,因为它解决的需求和使用场景都很单一。

蚂蚁森林的应用有一定的持续性,需要过24个小时才能收取,这就意味着用户如果想要获取能量,至少打开两次支付宝。

而且通过支付宝支付也会产生能量,会使用户在付款的时候更多的回去选择支付宝支付.

最近,通过闲鱼处理商品,也可以获取能量球了,不过现在只支持大家电和 3C 类产品。

第四、绿色金融 - 碳账户的想法

这是蚂蚁金服最初的想做的产品,而且蚂蚁森林成立之初,实际上是归属于支付宝三大账户的碳账户之下的,换言之说,这个产品完全就是从绿色金融的角度出发设计的。

「绿色金融」「碳账户」这两个概念都是支付宝提出来的,碳账户并非是炒概念,

在很多国家,都有所谓碳税,就是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要交一定的费用,这个费用原则上就是对破坏环境的弥补。而绿色生产的企业,可能会领受很多补贴。

更进一步,碳交易市场里,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也可以直接购买碳排放的量,也就是说,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完全可以用真金白银来买的。

过渡到个人,也就意味着,每个人的绿色生活,都能够拥有自己的碳账户并积攒下所谓能量,这些能量都是可量化的、具备实际价值的。

未来蚂蚁金服如果打通更多环节,定义好每个人的谈账户,只要运转起来了,就意味着有交易的可能,这样金融上的意义就大了。

最后,不管蚂蚁森林会怎么改变,怎么发展,还是希望 5 年后, 600 万亩的造林愿望可以成功。



如果你对这个回答感兴趣,可以关注公众号「stormzhang」


stormzhang


我种了三棵树了,你们呢?

说实话,我每天早上六点多起来七点左右的时候就赶紧打开支付宝先收一波能量。蚂蚁森林确实很火热,蚂蚁金服如此重视“蚂蚁森林”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大猫觉得有以下三点。

1.增大支付宝用户量以及使用频率

不得不说自从蚂蚁森林出来以后支付宝的用户量还是有不少增长的,使用率更不用说了,大家都想赶紧种一棵树,各种“偷”能量,所以支付宝的使用频率提高了很多,支付宝端肯定也是得到不少收益。

2.做公益,好事啊

一旦当我们在支付宝种好一棵树的时候,这棵树就会被种植到一些荒漠地带,可以极大的改善环境。用户开心的觉得自己种了一棵树,支付宝得到了好名声,一举两得。

3.可以收集用户的相关数据

其实这个在后台是可以统计用户的一些行为信息的,但是人家这么做也不会得到用户的不满,收集相关数据以后,对于公司的发展以及未来研究方向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大猫聊三农,我是王大猫。喜欢大猫的可以关注一波!

大猫聊三农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蚂蚁森林用户的粘性很大。许多人抱有这样的心态:

我到不了阿拉善,却能为这个世界贡献一份绿。这样的事很值得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蚂蚁森林的行列,这个不同于很多年前的偷菜游戏,而是我们在进行运动、支付宝支付费用的同时,能够节能减排,为世界添一份绿,少一分沙漠化,如此千秋伟业有我贡献的点滴,何乐而不为?

个人一开始玩的时候,是好奇。一开始不知道规则,就是放着没动,结果树也跟着没动,后来就帮人浇水,虽然会损失能量,可是慢慢地自己也有能量的增长了。后来逐步发现了购买东西用支付宝刷二维码付账,每个月进行电费缴纳(生活缴费),都能有不少的能量收入。如果自己想要快速获得更多的能量,则可以从关注更多的好友当中进行获取,我们能从中看到倒计时。有时候我时间足够,就设置闹钟,到点偷能量。通过坚持,现在自己的能量已经快获得一个环保证书了。

前段时间在头条的西瓜视频中看到台湾媒体人对蚂蚁森林对马云的夸赞。他们认为马云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情,通过视频得知,我们的每一个减碳行为,都被蚂蚁金服的人员记录一笔,后续能量就逐步转化成真正的植树造林。看着那个画面,自己就莫名激动起来。现在自己每天都尽量多让自己在工作带孩子之余多用行动,获取更多的能量。

不得不说这个模式特别高明。用户粘性增强的同时,还顺便带动了其它领域的发展。比如增加使用支付宝极其相关产品的使用频率,甚至会带动诸如生活缴费、花呗、借呗以及芝麻信用等产品,一个APP里产品众多,涉及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众多的用户从这里入口,到达众多便于工作生活的更多“口岸”,得到了许多商业、生活的红利。


马妈碎碎念


蚂蚁森林这款产品深受欢迎,它是一个收集能量种树的游戏,这个能量方式可以通过消费或者自己支付宝好友的消费收集能量,用户能量达到一定数量之后,蚂蚁金服就会以用户的名义在沙漠种一棵树,也赢得了联合国的点赞。
具备阿里多年念念不忘的社交属性,用户粘性和互动性于一身。
蚂蚁森林的成绩直接和用户的在支付宝的消费,或者用户好友的消费挂钩。通过蚂蚁森林这个项目,用户使用支付宝的频率就会增加,这也增强了支付宝的用户活跃度和联系,同时,收集好友的能量可以增加支付宝的社交功能,增加支付宝用户之间的联系。这就像当年的现象级应用偷菜、抢车位一样。
是大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体现了技术背后人性的温度,“科技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公益”。
它让社交、金融、公益直接结合,把支付账户变成低碳账户,不仅在行动上支持了政府的环保目标,且数字金融技术创新提供解决环境问题方案,为世界输出中国样本,在全球碳市场有独一无二的实践意义。这项环保公益行动已经在地球上种下845万棵防风固沙的梭梭树,对阿里巴巴未来的发展可以说十分有利的。
虽然这依然是一种盈利的商业模式,但是一种少见的利人利己的近乎完美的商业模式。既能做到让公司盈利,又推动了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不得不佩服阿里人,能把善举和商业结合的这么好。蚂蚁森林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产品,蚂蚁金服当然要重视。

首席发言者


【蚂蚁森林年内投入5亿用于生态保护】今年的植树节,对3亿盆友都意义非凡吧。谢谢你们,每个日常低碳行为都让地球变好一点。

如果继续坚持,未来五年咱们将造林600万亩!蚂蚁金服CEO井贤栋@王安石1070 说,蚂蚁森林不仅要种树,还将全力探索当地生态经济发展,推动脱贫,让治沙造林的英雄们生活都好起来!

另外这款游戏还是挺好玩的,不过有时候经常遇到一些小问题小bug,比如:蚂蚁森林的好友列表,会有哪些好友有能量可偷的图标,为啥我点进一个好友,不偷能量或者没有把可偷的能量偷完就出来,这个可偷的图标就不显示了啊..?

希望团队能够好好研究一下 合种 问题 增设踢人归还能量,退出归还能量的功能 不然这个好好的游戏会让人很糟心。

另外这游戏这就是我每天努力走走走的动力!为了收集能量种树!目前就只有走步数,收钱码付款这两个能有能量!其他的我没需要也没条件!每天早上定闹钟收能量,小树苗长大好有成就感。第一棵树种了沙柳,因为感觉比梭梭树好看。下一棵囤胡杨,忍住不能种其它的。


旅行厨男


按蚂蚁金服CEO井贤栋的说法,蚂蚁金服将为蚂蚁森林提供数以亿元计的巨资。如此巨大的投资用于一项长期的公益活动之上,对于蚂蚁金服这样一家企业来说是否合算呢?为什么蚂蚁金服会这么重视?蚂蚁森林投入虽大,但蚂蚁金服得到的回报更大。

一、蚂蚁森林既是公益活动也是绝佳的广告。

作为一项长期公益活动,蚂蚁森林有利于帮助蚂蚁金服扩大企业影响、提升品牌形象。蚂蚁金服因此多次获得外界的赞誉,甚至还获得了联合国多家组织的高度表扬。这些比单纯打广告的效果还好,省钱又有面。何况以蚂蚁金服的体量来说,蚂蚁森林上花的钱也并不多。据悉,蚂蚁森林是2016年8月上线的,去年有报道说蚂蚁金服为此花了2亿多元,井贤栋也称到今年底投入超过5亿元。相当于每年投入2亿元左右放在这项公益活动上,带来庞大的露出和良好的口碑,很划算好不好。

二、激发用户的粘性,强化支付宝的社交属性。

社交是阿里心头的痛,也是支付宝APP不懈的坚持。尽管现在支付宝APP的定位已经变成了生活服务平台,但心中的社交梦想仍然没有放弃。蚂蚁森林的玩法,就是设法让用户在支付宝激活自己的社交关系,将其活跃起来,以突破微信、手Q等社交应用的封锁。去年5月17日,易观智库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末支付宝的日活跃用户大涨40%,同比上一年增长了近100%。其中最大贡献因素就是蚂蚁森林,看来还是有不错的效果,至少部分实现了抵御移动社交的攻势。

三、低成本购买流量,强化支付宝的流量入口地位。

当然,支付宝的工具属性,和越来越庞大的产品功能,使得它很难挑战微信成功。但即便无法成就社交梦想,蚂蚁金服也没做亏本的买卖。因为此举相当于低成本花钱买流量,而利用流量进行变现是阿里系擅长的玩法。

前面说过,蚂蚁森林是支付宝日活跃用户大涨40%的主要推动力。艾瑞数据的统计显示,2017年3月支付宝的日活达到10896万,以环比上涨30%贡献计,蚂蚁森林至少为支付宝增加了2330万日活(实际数量应该更多,去年8月底蚂蚁森林的用户突破了2.3亿)。即便每天每人只打开一次,相当于每年创造了85亿的UV。一年两亿元投入,换来近百亿的流量,这还不足够便宜,简直赚爆了。

另外,还有人提到了蚂蚁金服可以通过碳交易来获利,我不太了解,在此不加表述。

蚂蚁森林既是赚荣誉的公益又是高曝光的广告,能激活用户积极性又带来低成本流量,换了你是蚂蚁金服的老板,一年才2亿多元你会不会坚持投入呢?答案不言而喻,谢谢。


蚂蚁虫


对于这个问题不是为了答题,而是随便说说


去年去了甘肃民勤,一个被沙漠所包围的小县城,当时网上找资料的时候看到一张照片,墙上的标语,内容是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很震惊民勤到底到了什么程度。

照片为民勤沙漠里面所拍。在民勤待了几天,包了一辆车跑了很多地方。

在离开民勤时候坐的大巴车遇到了一群深圳来的孩子刚好叶包了这俩车沙漠深处义务种树一周,有趣的是都是腾讯总部的孩子。


大巴车送他们到地方。

之前就关注支付宝的蚂蚁森林,目前也三颗树林,以前一直以为是虚拟的没有真实到东西,在沙漠里真正见到了才知道真的存在,不光是蚂蚁森林,还有很多明星承包的树林还有各大学各基金会都有。


很多人不知道,沙尘暴的源头就在民勤一带,整个沙尘暴会应到的多少地方,大家应该都明白,说这些人在沙漠里默默的工作着奉献着。

远处的房子结就是他们工作是的房子,这些孩子很多都要住帐篷,这个点道最近道镇上开车也得二十多分钟,整个路程都在沙漠里面。

路边正在种树的工人,远处是几个人坐在树苗旁边休息。

这是他们是浇水车,老解放在很多地方已经见不到对车,在这里还在用着,机器老了经常出问题,工人正在修理着。

我记得认识的小伙发过一次朋友圈,正在种树着沙尘暴来了,跑都跑不急。
与风沙为伴的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