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微信为什么没有开屏广告?

KKKKZZZZ


排在第一的答案说那个地球卫星图也算广告,这未免太过牵强。

那位答主指的是广义的广告,即广而告之。

然而问题问的是开屏广告,显然问的是商业上的广告。

结论毫无疑问,微信是没有开屏广告的。

微信团队这种行为,我称之为克制,在中国能把产品做得如此克制的,只有张小龙了。

中国现在移动互联网十一亿多一点,而微信APP本身的日活用户超过十亿。这说明了微信体量之大,基本代表了中国的移动互联网,这种情况放眼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

而现如今,所有公司都在拼尽全力吸引流量,而获取流量之后就是想尽办法变现,变现最好的办法又恰恰是广告。

百度、360、今日头条这些都是每年有数百亿的广告收入的公司,他们如果获得了微信这种体量的流量,其广告收入恐怕还要翻几番。

微信之所以能做到如此克制,全赖张小龙,而张小龙为什么这么做呢?

很多人都知道,小龙哥可以说是全中国最优秀的产品经理。所以很多其他答主说是为了用户体验,这一点没有错。

但是如果只是为了用户体验,有何至于放弃如此大的利润?

我觉得除了用户体验,还有品牌调性的问题在里面。微信一直以来,一直在强调突出自身的社交工具属性。

说白了,张小龙心里希望人们把微信当做工具,深入生活每一个环节的工具。所以微信把订阅号收了起来,服务号限制到每个月只能推送四次,其他接口都放在了钱包里。

微信要最大限度避免打扰用户,要让用户主动使用微信。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依赖微信、信任微信,通过微信将流量再发散出去,再进行转化,才是最能够长远的盈利模式。


姑婆那些事儿


首先,什么是开屏广告?

开屏广告是在应用开启时加载,展示固定时间(5秒),展示完毕后自动关闭并进入应用主页面的一种广告形式,按CPM计费。由于展现在应用刚刚开启时,用户的注意力非常集中,特别适合广告主进行品牌宣传和产品推广。很多app都有开屏广告,如今日头条的开屏广告



微信没有开屏广告,个人感觉最重要的是开屏广告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当然也与微信张小龙这个佛系少年有关,张小龙一直强烈微信的用户体验。把原本一两秒的启动时间,用广告延长到四五秒,一次两次不要紧,但要是重度用户,一天启动个二十次,每次启动多花三秒,就是大约多花费一分钟。



一分钟,看着不多,要是每天有一万个重度用户,合起来就是166.666个小时的时间。要是有每天一百万个重度用户,合起来就是1666.666个小时,694天。



换一个角度,假如重度用户每天都被迫观看二十次开屏广告,共大约多耗费一分钟,每年连续365天,合起来就是365分钟,约6个小时。这还仅是一个APP。

微信并不排斥广告,但是希望找到平衡点。微信当前有以下广告形式。

朋友圈广告:基于微信朋友圈,以类似朋友的原创内容形式展现, 可互动传播的原生广告。在朋友圈中展示广告,当用户点击一个图片瞬间就能变成一个长长的页面,微信上方的导航栏消失了,同时操作非常顺滑,更让人惊讶的是,图片中甚至还能嵌入视频,这种广告的操作体验显然比之前要等待加载外部链接的体验好很多。如下图,就是一个非常优美的朋友圈广告。



公众号广告: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并提供多种广告形式, 可精准定制投放的效果广告。就是在微信公众平台的文章中加入广告。

好了,这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零点爱分享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今日头条不知何时加了 开屏广告。头条的日活也能达到2亿了,属于现象级

国民级APP

而微信,日活5亿,月活10亿的超级国民第一APP,却没有开屏广告。

1. 公司定位不同

头条本质上是信息分发,是广告公司,靠流量赚钱。而微信是社交软件,是想打造基于微信的生态链,打造平台,它甚至可以不靠流量赚钱。

2. 产品观不同

微信之父张小龙的产品观:不要打扰到用户。微信已经相当克制,甚至连朋友圈的广告也相当的少,公众号也做了一些发布限制,尽可能的减少对用户的打扰,让用户主动来选择需要的信息。

其实,若在微信开屏加入广告,很多用户会觉得不爽。头条的开屏广告我也很烦感,每天打开很多遍头条,要看很多遍广告!!!


乘风随意


主要跟微信的定位有关,张小龙当初带着团队给微信搭的骨架就是“简洁”、“稳定”、“克制”。

明明已经有了独领风骚的QQ了,为什么还要自己出一个“社交软件号”出来呢?其实就是QQ虽然面面俱到了,但冗长、臃肿也是其弊端。对于用户体验不利,没有广告可以很大力度的提高用户粘着性。12年3月29日,微信的用户数突破一亿。从零到亿,微信用了433天。

微信的用户能够舍弃QQ的原因就在于微信的克制,QQ自动生成分组,微信通讯录就是不区分。QQ界面上的各种背景,纷繁的流量窗口也是微信说没有的。微信的讨论组也不提供其他用户搜索、申请加群。朋友圈也是只有自己设置的人才能看到,只要好友的评价才能看到……

这些都是团队的理念,没有花样百出的广告,给用户最舒适的体验。

同时,开屏页面就是一个软件给人最初的印象。淘宝、京东、唯品会这样的平台的开屏广告不会让人讨厌,因为这些都是购物平台,反而很多人可以在上面寻找一些购物经验。但对于微信、QQ、各种音乐等免费软件的时候大家最烦的就是广告了,因为这些平台的广告跟平台几乎无关,只会让人进而反感软件本身。

还有一点就是,要想巩固微信用户的办法就是让其多打开微信,多使用微信。也就是说微信这样频繁操作的软件如果投放开屏广告,会不会让用户因广告而摒弃微信?为了广告失去用户体验进而失去用户,是不是因小失大了?

而且微信并不是放弃广告而是投放的地方不同。使用户体验和赚钱达到一种平衡才是关键。


镁客网


有这个想法?难道你喜欢看广告?还是说你想在微信加广告……

广告是现在互联网的一种盈利方式,现在遍地都能看到广告的影子。但是为什么很多地方都不加广告呢?或者说为什么很多地方很少加广告呢?这就跟现在用户的使用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了,一般来说有了广告虽然能盈利,但用户也会减少。


我不知道题主对广告的态度是什么,但是就从我自己本身来看,一般来说一个软件有随处可见的广告,我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垃圾软件。因为有实力的软件不需要用广告来作为自己收益的一个来源,只是用户就足够了,何必要加广告呢?

而微信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作为现在用户最多的一个社交软件,微信的用户已经达到了几个亿。这样的情况下他还需要用广告来赚取收益吗?而且现在社交软件的竞争这么激烈,微信也不会自砸招牌啊,估计加入广告会造成大量的用户流失,最后得不偿失有什么好处呢?


所以,微信不加入广告其实很正常,尤其是开屏广告,这个更让人厌烦。而且也获得不了多大的收益啊,实在是没有必要。


互联网时间


目前,在各类国内移动APP排行中,微信和QQ几乎长期霸占着前两名的位置。对于腾讯来说,凭借着微信和QQ,覆盖了国内90%以上的互联网用户。并且,在使用次数和平均时长上,微信和QQ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不过,就微信和手机QQ,几乎没有在APP开启的几秒内设置广告。


值得注意的是,在笔者的印象中,微信是从没有过开屏广告,而手机QQ,在启动过程中,偶尔会出现自家的更新信息,比如手机QQ推出了某个新功能,可能会在打开的时候推荐下。当然,无论如何,微信和手机QQ似乎并没有从开屏广告赚钱的打算。


什么是开屏广告

对于开屏广告,也被称为打开启动屏广告。开屏广告是在应用开启时加载,展示固定时间(5秒),展示完毕后自动关闭并进入应用主页面的一种广告形式,按CPM计费。由于展现在应用刚刚开启时,用户的注意力非常集中,特别适合广告主进行品牌宣传和产品推广。


比如在微博、腾讯视频等比较热门的移动APP上,经常有知名智能手机厂商、知名汽车品牌等投放广告。对于这些非常“土豪”的广告主,考虑到开屏广告的点击率较高,覆盖的独立用户较多,很多广告主愿意重金投入到开屏广告上。同时,鉴于微信和手机QQ的数亿用户量,加上其用户粘性较高,如果投放开屏广告,有望为腾讯贡献数亿规模的营收。

对于马化腾和腾讯,为什么要主动放弃这笔广告收入呢?


对此,就微信来说,其设计之初就遵循着简洁、方便的原则,并且力图砍掉多余的功能。对于微信之父张小龙,在微信商业化上保持着极高的克制。比如就微信朋友圈中的系统投放广告,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在此基础上,如果微信设置启动屏广告,显然会违背微信的设计原则,也会极大地挫伤用户体验。

众所周知,很多人每天打开微信的次数要达到30次,如果次次都有几秒的广告时间,估计用户的抱怨会比较大。至于手机QQ不搞开屏广告,也是不希望挫伤用户体验。在这一点上,腾讯视频客户端启动的时候,几乎都有广告,主要是大部分用户每天不会频繁打开这个应用。比如你每天只启动一次腾讯视频,那么启动过程中的广告,还是可以在用户的忍耐范围内。


最后,除此之外,微信和手机QQ之所以没有设置开屏广告,也是因为自己不差钱,而且变现手段多样。比如就手机QQ,会员收入和QQ空间的广告收入,包括与之相关的腾讯游戏,促使马化腾有底气这么做。


晌午曰


这是个好问题。

那么问微信为什么没有启动广告之前,应该首先搞明白为什么有的app会有开屏启动广告?

显然当某个app拥有了海量的用户后,广告商就会找上门,开屏的那5秒说是黄金位置也不为过,广告主们自然不会放过,因此就有了开屏广告。

那么微信为什么没有?私以为微信还是有最起码的节操的。首先,用牺牲用户体验来谋求开屏广告的那点对整个腾讯来说微不足道的变现,确实有点太小看微信的调性了,用微信这几年来我们都能感受到微信本身的克制,而且显然微信也志不在此,与整个微信生态的盈利能力相比,开屏广告就显得鸡肋了。

而且,你不觉得开屏启动页的那个站在地球面前孤独的小人别有一番意境么?



不是有句话说的好,都是同行衬托的好,在如今bat的时代,

腾讯反而成了最令人尊敬的公司。


应及时行乐


因为体验不好,张小龙对UX要求很高。很多APP以开屏广告来赚钱,多是以牺牲启动速度为代价。微信的盈利方式不在这,而是更高级的平台式接入,获得分成。

同时,那么多公众号进行认证,已经是很大的收入了,再加上小程序、小游戏、微信支付等,微信都能拿到分成。

而其他APP大都面临变现困难的问题,流量经历下,各种传统广告位仍是主要表现方式。


R英语观


开屏广告是什么?就是app打开页面所植入的广告。根据app的打开次数计费,虽然展示的效果不怎么样,但是对于品牌还是有一定效果的。特别是某些超级app,每日上亿级的活跃用户,对于品牌宣传也就是上亿级的曝光。而且价格合适,能够直接到达用户。对于广告主来说还是很划算,对于app厂家也算是获得一笔收入,并且在不是很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下。


几乎所有的app都有开屏广告,毕竟这是一份儿巨大的收入,谁都不想错过,没有企业会和钱过不去。但是微信却没有开屏广告,并不是说腾讯不差钱,还是微信不想赚这个钱。

微信赚钱有很多方式,虽然你感受不到。我们使用微信是免费的,但是微信也赚了很多很多钱。互联网的盈利模式无外乎用海量的用户进行广告,电商,游戏,增值服务等方面的变现。微信几乎都有这些方式来变现。所以,10亿级别用户的微信不会在乎这些开屏广告的营收。


10亿用户的微信虽然不收取用户的一分钱。但是微信推出相关游戏,作为一个游戏分发渠道,微信可以说是赚得盆钵满溢。我们在微信上通过微信游戏玩的王者荣耀等游戏,很多都会给微信进行分成。这是微信营收主要来源之一。

其次是广告,微信已经开放了,朋友圈以及公众号底部广告栏目。每天说百亿级的流量都分发给了广告主,虽然这一块业务的比重比较小,但是发展迅速。特别是朋友圈级别的广告,年营收未来预计在百亿。


还有电商增值等业务。为京东,58,美团,滴滴等投资企业开设入口,收取流量费用。以及做微信支付收取交易费用,资金沉淀,自己互联网金融业务。这些代表着微信的未来,是极具潜力的业务之一。

微信不做开屏广告,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创始人张小龙的性格所在。他是一个有洁癖的人,微信也是极简的存在,你在微信上很难看到广告,即使有一些广告,但也绝不会影响到用户体验。所以,影响用户体验的开屏广告是绝对不会被允许的。


互联网评论家


首先有一点需要搞明白,并不是每打开一次微信,就相当于重新启动了一次微信,也不是你退出聊天界面,就在后台结束了微信运行。

微信作为一个即时通讯工具,是大多数用户重度依赖的产品,很少会有人会像关闭其它APP一样,把它从后台运行中彻底关闭,大多数人几乎是24小时在线,微信在手机后台也是处于长时间待机状态的。

所以,如果微信做开屏广告的话,以看到微信启动页面的频率来看,大多数用户可能一天连一次都看不到。

从这一点来看,这对微信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生意。很多人误以为微信用户庞大,使用时间长,打开频率高,做开屏广告会带来很大的广告收益,而它不做开屏广告的原因是伤害用户体验。其实就算微信做了开屏广告,不会有想象中那么影响用户体验,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广告收益,原因我上面已经说过了。

而相反,很多使用时间和频率没那么高的APP,例如资讯类、游戏类、视频类的这些APP,用户看到开屏广告的几率和频率都要远远高于微信,这门生意对广告商和这些APP双方来说,是足够有吸引力的。

举个更具体的例子,微博,几乎每次打开就会看到不一样的开屏广告,因为微博对我们而言,是时不时才打开的APP,每次点开都是一次重新启动,这个买卖对微博来说,比起微信,要合适太多太多了。

除此之外再补充一点,微信的启动页并不是一张随随便便的图,它代表的是微信想要传达的价值观和情怀,“非洲大陆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地,我们将非洲上空的云图作为启动页的背景图,也希望将‘起源’之意赋予启动页面。因为人类的出现,才有了沟通的存在和意义。”比起这份情怀和价值观的展现,开屏广告显然不足以动摇微信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