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古代文學雅與俗相互交融,二者之間有哪些關聯性?

前言:中國古代文學中一直以來都存在著"雅文學"與"俗文學",

二者相互更替主從關係的情況,在世界各國都較為常見,但實質上"雅文學"與"俗文學"一直以來都是並行的,且相互促進、相輔相成。本文首先分析了雅文學的得失;其次,分析了雅文學與俗文學的關係,提出觀點:中國古代文學作品若能夠達到雅俗共賞的效果,那麼必將能夠成為傳世名作。

"雅文學"與"俗文學",二者既相互對立,又相互聯繫。從目前來看,雖然文壇的主導地位是由雅文學來把持,但也存在著較大的弊端。"雅文學"與"俗文學"在審美情趣上的差異,實質上也體現出多樣化文化層次上的不同追求。

古代"雅文學"

尤其是在1919年"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後,各種思潮不斷衝擊著中國人的文學觀念,文學作品中的文言文逐漸被白話文所取代,有相當數量的學者還對中國古代文學進行了深入地反思,正式提出了"俗文學"概念,並且還為"俗文學"所遭遇到的不平等地位而位鳴不平。《中國俗文學史》(鄭振鐸著)中明確提出俗文學是中國古代文學的中心,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若能夠達到雅俗共賞的效果,那麼無疑是極為成功的。本文就古代文學的雅與俗進行探討。

古代"俗文學"

一、中國古代文學史的界定及延革

文學史一詞之複雜性,近些年裡學界對此時常皆有討論。針對於此詞之所有含義講來,指的是文學自身之純客觀的生成及發展的歷史,有部份學者將其叫作文學史上之"本體",另有部份學者則將其稱之作文學史上之"原生態"。在針對於文學史進行亙覺性的想象時,人們能有意識,即文學史上面的此類"本體"與"原生態"確實是客觀存繼的。對文學史進行客觀的研究,將對於文學真實之歷史逼近當成研究的終極目標,且亦恃地當成判別某—文學史研究成果價值之高下的重要標準。

中國古代文學史

"原生態"與"本體"在事實上僅存在於直覺的想象及邏輯的思辨當中,事實上存在於人們的認知及闡述中的文學史,最直觀的便為我們如今所看到的諸多以"文學史"為晤的著作,它們是真正地通過某種認識體系去構建出來的。文學史中此種性質甚至在其尚處在史料狀態之時就已然出現了。此部份史料中已然保存至如今的文學作品及那些文學史之文獻,皆已經歷了自然及人為選擇的結果,它們皆已經歷了敘述過程。

古代文學原生態

此外,針對於產生文學的歷史文化背景看來,人們所依賴的亦大多為歷史學家研究出來的成果。因而,真正褒義上之原生態,早就已然成為歷史,沒能得以復原了。就此意義上講,人們所把握住的文學史,不論是零星的或為系統的,無不為進入人們自身認識領域的東西。

針對中國古代文學史理論進行敘述前,優先應得提到孔子。孔子所著《春秋》一書為我國古代首部私人撰寫之史書,司馬遷認為《春秋》是孔子根據捻史舊文"約其辭文,去其煩重"整理而成,主要記載政治事件和人物活動。《春秋》一書對文學史論做出的貢獻最少有兩點。—是它按年、時、月、日記載史實,後世編年史基本上沿襲此法,這對後人撰寫編年體文學史、作家年譜、文學大事記等類型的文學史著影響久遠。二是《春秋》於客觀記事之中"寄其微言大義",故有"春秋"筆法之說,對後代學者檻寫文學史影響極大。

《春秋》

有當代學者認為:"新文學史既然是史,又與現代政治有那麼密切的關係,研究中就必有禁忌,因而要有精神準備,在史德遇到考驗時,能夠站穩腳踉。古時所以創造了'春秋筆法',就因為在不讓講真話的時候,可以隱蔽地講真話"。孔子的《論語》提出"十世可知"即以往知來、以見知隱的歷史觀,

"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的進化論思想,"不以人廢言"即的治史準則,都是中國古代文學史理論的重要內容。

孔子與《論語》

魏晉南北朝是文學自覺的時代,文學櫃對於其他學術或學問獨立出來,確立自身的價值和範圍,初次形成清晰獨立的文學概念,出現了較為完整自成體系的文學居想和觀僉辣酰北朝也是文學史研究自覺的時代,

主要屯話有三個。

魏晉南北朝是文學自覺的時代

—為史書中立《文學芯芍勺傳》。範嘩的《後漢書》在《儒林傳》外別立《文苑傳》區分出儒學與文章之學的不同蕭子顯在《南齊書》中立《文學傳》,並在傳後撰寫—篇長論,敘述屬文之道及文章體變。此後《文學哎歹句傳》使成為多數正史沿用的通例。

《後漢書》

二為專門研究文學史的著作《文章流別論》,這對文學體裁進行了專門考察,分別其特徵,概略而全面條理化地勾劃出文體發生發展的歷史線索,是—筒文體史研究專淪。鍾蝶的《詩品》探討五言詩體的諫流變化,把品詩與辨流結合起乘,在對作家品評時都把每位詩人放人這種詩體\距材和表達方式的繼承諫流關係之中。《詩品序》既系統闡述了他的詩歌理論,也概迷了五言詩的發席歷史。鍾蝶品作家的作品的優劣雖然也有不少涉及社會因素,

但大多是以審美因素為標準,他才是出並推祟詩歌創作的"滋味",以為"五言居文詞之要,是眾作之有滋味者也",顯示出鍾嶺的文學史觀的審美傾向。

《文章流別論》收集於此書中

三為出現了專門的文學史論。《文心晤龍》中的《通變》\《時序》是論述文學發展的文學史論專篇。《通變》被作者歸之於"剖情析採'的創作論,實際上是從文學自身演變的歷史來探討文學發展規律,作者概述歷代文風的衰變之後,從文學創作自身尋找序因:"

競今疏古,風味氣衰也",爭櫃模仿現代的而忽略借鑑古代的,是造成文風酶淡文氣究菩的序因,如何解決文學發展中出現的這類令人優慮現象,劉哪認為:"斟酌乎質文之間,而隱括乎雅俗之際,可與言通變矣"。

《文心晤龍》

二、雅文學的得失

若要基於文學作品的通俗程度來區分出"雅文學"與"俗文學",那麼無論是哪個國家的古代文學史上都會出現"雅文學"與"俗文學"相互更替主從關係的情況

,然而真實的歷史上,"雅文學"同"俗文學"長期來都並行存在,而且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縱觀中國古代文學史,"大師級"的作品都是由文人墨客所寫,與普通老百姓沒有關係,雅文學長期以來都是把持著中國古代文壇的主導地位;即便是宋元明清時代,雖然戲曲、小說、話本已經深入到千家萬戶,但絕大多數中國人的內心深處仍然將詩文歸屬於文章正宗地位。

文學史是部雅俗共存的歷史

但實質而言,古代文學的雅與俗往往難以徹底地區分開來,"雅文學"作品中的每一個部分並非都是那麼的雅正,我國古時候的文學批評家們大力指責的"俗",其實是"雅文學"中那些末流作品的行列;而"俗文學"的許多作品,包括中國四大名著都具有極高的藝術造詣和創作風格,實質上早已納入到雅的範疇。

基於文學內容來看,"雅文學"在題材拓展方面有較大的提升,包括詠史懷古、品題風物等,在思想深度上也有所提升,包括在文學作品中有同情底層人民的語句,尤其是每逢國破家亡的時期,古代文人中的佼佼者還會從個人的狹隘圈子跳出來,站在整個民族、整個國家的角度來開展深入思考,"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樣的"雅文學"就是最好的佐證之一。但"雅文學"也存在著較多的弊病,特別是體現在文言不一。早在先秦時期,人們的口語與"雅文學"中的散文並未有太大的差異,但是卻在東漢前期開始就出現較為嚴重的"文言不一"問題。

主要原因在於:

第一文人墨客均認為只有曲隱繁複的"賦頌"才是美麗的,這無疑就與簡單明瞭的口語表達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文人墨客均認為只有曲隱繁複的"賦頌"才是美麗的

第二錯誤的"尊古卑今"思想,漢代文人為了將"優雅"、"材鴻"體現出來,均爭先恐後地採用苦澀難懂的古代語言,漢代大賦作家特別偏愛用鋪陳排比的文辭來表達自己具有較高的學問

,而並非是為了對社會問題進行揭露,所以,漢代大賦徒有其辭賦之雅,但卻完全不具備意趣之雅和內容之雅,故難以達到藝術的巔峰。

從語言運用的角度來看,古代語言已經遠遠不能適應日常使用的需要,只能被社會所拋棄,這也是為什麼元明清的"雅文學"一直都不能超越傳統格局的主要原因。

雅與俗相互關聯

三、雅文學與俗文學的關係

雖然雅文學與俗文學存在著相互對立的情況,但又有相互兼容的關係二者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實質上也一直出現"盛衰互補"、"此消彼長"的聯繫。縱觀中國古代文學史,"雅文學"自先秦時期以來就一直處於中國文壇的主導地位,尤其是在唐宋時期達到了巔峰,但自此之後就由"俗文學"來肩負中國文壇的主導地位,無論是明清時期的戲曲、小說,還是宋金時期的南戲、話本,亦或者元代雜劇,所取得的成就均是當時代表雅文學的正統詩文所難以匹及的。

之所以俗文學能夠在後面成為中國文壇的主流體,其最為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於其強烈的群眾基礎,雖然"俗文學"創作主體的文化素養遠不如"雅文學",但是其人員來源廣泛、隊伍龐大,這是"雅文學"遠遠達不到的,這些源自民間的文學創作給中國古代文壇帶來了"清新之氣",提供了大量感人至深的生活素材,而且最為重要的是,只有讓更多的人能夠欣賞文學作品,產生強烈的社會效應。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中國古代文學正是在民間藝術的滋養下,才能夠取得一次次的突越。

四、俗文學與雅文學間的起源及轉變關係

俗文學在中國文學中上的地位,應該這樣理解的學術界的共識是,文學在民間起源。所有的文學類型,幾本上都來源於民間由此都經歷了由俗至雅的過程。此處需要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文學的自覺性。如今學術界裡說到文學的自覺性,核心的內容在於時間段,有魏晉說、有西漢說、亦有先秦說等等。其實就"主體"說來,"自覺"主要是就文人階層來說的,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他們對文學始終處於一種混沌的理解,至今的農民和普通勞動者,還是處在文學不自覺的狀態之中。就文人而言,對不同文體的自覺也是不一樣的。

比如,屈原有《離騷》《九歌》等詩,"離騷"據漢代人解釋,就是離憂,抒發憂愁的意思。《九歌》的《惜誦》寫道:"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發憤抒情,這是對詩的特質最好的說明。屈原認為詩就是發憤抒情。這難道不是對詩的自覺嗎?漢代劉向校錄群書,把"詩賦"獨立為一類,與"六藝""諸子"相區分,這也是詩賦的自覺。

但是像戲劇,根據王國維《宋元戲曲考》的研究,直到南宋才成熟,才為文人所自覺。

正由於文學源於民間,而民間對文學始終處於混沌狀態,所以相比於"雅文學",民間俗文學的生成與傳播總是伴隨著各種民間儀式,如歲時祭祀儀式、人生禮程儀式、民間宗教儀式等。在這些儀式中,唱誦是必不可少的內容,唱誦的內容,主要是民間歌訣。民間文學,可以說都是活在各種儀式中。儀式是文化和文學的貯存器,從文學角度看,儀式的一次展演過程就是一個"文學事件"。

古代文化雅俗共存互賞

文學起源於儀式,與"文學源於勞動"的觀點是一致的。因為不是一般的勞動就能產生文學,而一定的儀式則是勞動的集中表現,比如慶祝豐收的儀式,感激或祈求神靈賜福的儀式,才能產生文學。《詩經》中有一首詩叫《生民》,這首詩寫后稷誕生後,上天賜給他優良品種,遍地種上了黑黍和小米、糜子和高粱,獲得了空前的豐收。為了報答上帝給他們的恩賜,他們把五穀的馨香奉獻給上帝。於是隆重的祭祀形式就這樣誕生了,高亢的祭歌正式唱起,偉大的文學因此誕生了。

浩浩煙海,嫋嫋雲煙。論前人雅興,大多以俗為襯;憶往昔俗氣,需以雅相伴。可見,雅俗共賞,在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學作品裡,隨處可見,也一直流傳於今,為吾等所推崇。

在宋朝之前,文化風氣主要偏雅化,雖顯雍容華貴,但受眾極少,僅僅受到統治者、貴族、官僚等上層廟堂人士喜愛,忽略了市民的文化需求,文學性不高,也就是它的對立面—俗化文學。

因此,僅以單方面選取雅化或俗化方向創作並不能保證作品的長久。需要把兩者結合,才能煥發出文學的生命力。

真正實現雅俗並存,則是在宋代,尤其在當時的詩詞社會里最為突出,這也是吾偏愛宋代風氣之故。在宋代世界裡,由於當時市場經濟不斷髮展,市民階級也逐漸壯大。為符合普遍市民的強烈需求,宋代各種派別的作家以及不同題材的文學內容也陸續湧現出來。那些能夠做到雅俗結合的作家,多數是文人志士,其中以柳蘇等人為代表,他們利用獨特的創作風格以及自身細膩的情感,作出許多能夠體現雅俗共賞的優秀作品。

有了前面宋代輝煌的文學成就,後面的朝代也在創作中不經意地繼承了雅俗結合的文化傳統,比如元戲曲、明清小說等。

總之,雅俗文化源遠流長,已經成為中國文學必不可少的創作源泉;而它的影響深遠,也為現當代文學提供了寫作借鑑。

真正雅俗並存的時期在宋代

結語:當然毋庸置疑的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若能夠達到雅俗共賞的效果,那麼必將能夠成為傳世名作,通常也會在短時間內做到家喻戶曉、膾炙人口。以唐代為例,高適、王昌齡、李白等人的文學作品已被當時的歌女爭相傳唱;再以宋代為例,俗話有云"幾有水井飲處,即能歌柳詞",由此可見,即便是下里巴人也能夠詠唱柳永詞,這是古代文學的成功與輝煌。

總之,在文學創作過程中務必要同時兼顧雅與俗,雅俗共賞實質上就是將成功地將"雅"變得通俗化起來,務必要將高雅的文學藝術與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結合在一起,最終推動中國文學界的可持續性發展。

1. 《中國古代文學史合集》.中國古代文學史講

2. 章培恆.駱玉明.《中國文學史.導論》

3. [美]喬爾.科特金.《全球城市史》

4. 蔣述卓,等.《城市的想象與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