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行业深度」互联网医疗竞争格局梳理:诊疗、处方流转、医药医保


一、互联网医疗概述

广义的互联网医疗包含了诊疗、处方流转、医药、医保各个环节,参与方包括医院、医药企业、医保局、互联网平台等。而狭义的互联网医疗则主要包括问诊引流、远程诊疗等环节。通常采取互联网平台与医院合作建立互联网医院,提供互联网诊疗服务,服务内容不断拓展,由核心服务(在线门诊、远程诊断等)向“互联网+健康”(慢病管理等)等延伸服务拓展。

互联网+医疗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1、信息层面。主要通过互联网进行基本信息的传递与整合,这一层面内的服务主要涉及非核心医疗信息的传递,服务包括提供健康资讯、导诊引流、预约挂号、疾病咨询。2、诊疗层面。这一层面涉及较为核心的医疗服务,包括远程诊疗、在线门诊。3、延伸服务。这一层面涉及慢病管理、家庭医生、体检、护理等领域。

企业主导类——微医企业

主导型的代表为微医互联网医院,2015年12月7日,乌镇互联网医院成立,开启“互联网+医疗健康”探索。企业主导型互联网医院与传统医院相比,具备在线处方、在线复诊、远程会诊等新模式。与其他互联网医院相比,特点则是由企业方主导建设。以微医互联网医院为例,是由移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微医主导,通过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医院、医生、药企、险企等产业链主体实现云化与智能化。该互联网医院以微医互联网医院平台为核心,与微医分级诊疗平台、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平台、微医处方共享平台形成了互联互通的多平台集成服务模式。

微医的互联网医院主要包含三个层次,分别是互联网医院平台、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平台、微医分级诊疗平台,其共同点是通过互联网赋能实现医疗资源的配置,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微医互联网医院平台功能主要包括在线咨询问诊、远程会诊,并且能够提供影像、病理、心电等检查检验服务。该模式往往通过与三甲医院合作进行,由三甲医院医生和基层医疗力量合作。截至2018年底,微医互联网医院通过与当地三甲医院合建的方式,已在宁夏、四川、甘肃、陕西、山东、黑龙江、海南19 个省市落地,其服务范围已经涵盖30 多个省市。

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则是由家庭医生提供咨询、慢病管理、诊后随访服务,此外通过互联网平台,家庭医生能够实时监督患者,为患者提供精准预约,转诊,提供绿色通道等服务。

微医分级诊疗平台则提供了微医互联网医院与三甲医院合作,打造微医互联网医联体,为基层医疗机构赋能的平台,有助于将专家的经验和技术传递给基层医生。同样提供了远程医疗的方式,实现患者的分级诊疗。截止2018年底,共有43 家微医互联网医院落地运营,累计服务患者人次数超过7 亿人次,日均问诊量超过6 万人次。微医集团链接的2700 多家实体医院,7500 多个专家团队,26 万多名注册医生都可为互联网医院提供强大的医疗资源支撑。

互联网型——阿里、平安

1、阿里健康业务布局

在“互联网+医疗”方面,阿里健康主要提供消费医疗项目及创新业务中的智慧医疗业务,具体来看:

互联网医疗业务

健康咨询:组织执业医师、执业药师和营养师等专业人员,为来自淘宝、天猫、支付宝等终端的用户提供多方面、多层次、专业便捷的健康咨询服务和指导。截至2019年9月,阿里健康签约执业医师、药师和营养师合计超过27000人,通过支付宝医疗健康频道签约医疗机构11000家,月活跃用户数超1700万,接通超过300家三级医院的医保支付。网络医院:阿里健康2015年与武汉市中心医院合作,成立阿里健康网络医院。2018年4月,在西安成立首家互联网医院“阿里健康西安高新互联网医院”。

智慧医疗业务

在智慧医疗业务方面,阿里健康探索开拓互联网医学联盟、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远程影像平台、生理信号辅助诊断引擎、区块链数据安全解决方案等领域2018年9月,承建浙江省居民电子健康卡平台,截至2019年9月,累计发放2600万张电子健康卡;此外,积极推动AI等新兴技术的运用。2019年8月,健康余杭智慧云平台发布;研发的脑电癫痫AI引擎已在多家医院落地试点应用;积极推动脑健康筛查AI引擎、口腔数字化AI应用、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等落地应用。

2、平安好医生业务布局

平安好医生目前已经形成在线医疗、消费型医疗、健康商城、健康管理及健康互动等重点业务板块,发展势头良好。截至2019年6月,医疗健康服务供应商网络覆盖400家中医诊所、超1600家体检中心、超1700家牙科诊所、超150家医美机构、使用云诊所系统的诊所超47000家。公司通过云战略中的医院云、诊所云、村医云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

医院信息化企业型——卫宁健康、创业慧康

医院信息化企业的优势在于在医院HIS系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业务基础,与医院联系紧密。另一方面,医院信息化是互联网医院发展的重要基础,开展互联网医院业务与传统的医院信息化业务具有协同效应。

1、卫宁健康业务布局

卫宁健康深耕医院信息化领域,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布局主要是依托于公司传统医院信息化业务优势,进行云医布局。公司目前的云医服务主要为卫宁云医院、“纳里健康”云医院平台。其中纳里健康由卫宁健康持股7.43%,卫宁持有卫宁互联网70%股权,卫宁互联网科技持有纳里健康61.94%的股权。

云医院方面,主打线上线下一体化。主要目的在于推动院际协同,包含分级诊疗、医生多点执业、检验检查协同,支撑多方联动的药品服务、保险服务、主动化健康管理和养老服务等。卫宁云医院主要在机构互联机制、数据中心、网络建设、应用系统、运营体系等方面展开了建设。2018年年度报告网上说明会上,据董事长周炜,卫宁“云医”在2019年1月初在浙江率先落地了国内首个“服务+监管”一体化的省级平台。

卫宁旗下的“纳里健康”云医院平台帮助医院构建自己的云平台,提供的是专属的医疗联合体该平台以分级诊疗为核心、以实体医院为支撑的移动智慧云医疗平台,以自由联盟、共享共赢的方式整合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同时对接第三方的物流配送、金融支付和医疗保险。

在产品线方面,公司的云医业务形成了包括就医服务、健康管理服务、互联网诊疗服务、远程医疗协同、家庭医生服务、人工智能、第三方协作等,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的闭环管理,同时促进医疗机构的协作。

2、创业慧康业务布局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医疗卫生信息化软件供应商。拥有八大系列280多个自主研发产品,基本涵盖整个医疗结构的所有业务系统。公共卫生项目遍及全国340多个区县,为30万基层医生提供工作平台,积累超过2.5亿份居民健康档案。

公司在医院信息化方面具有代表性项目——中山项目。该项目是公司互联网业务的重要探索,根据年报数据,截至2018年底,中山信息平台共采集医疗数据4.7亿条,实现预约挂号181万次,互联网事业群累计实现支付交易次数1,500万笔,获得支付返佣约400万元。“健康中山”按时完成了中山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任务,实现了中山全市医疗健康数据的互联互通。

2018年公司将医院信息化+区域卫生信息化合并为医卫信息化事业群,新设医卫互联网事业群和医卫物联网事业群,形成一体两翼的战略布局。互联网事业群主要承担互联网医院建设和区域卫生云平台运营,物联网事业群主要承担物联网医院集成和运营管理。

从产品线布局看,智慧医院主要分为三块内容。与传统业务结合较为紧密的包括院内智慧一体、创新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其中,院内智慧一体主要为医院建设信息化产品,通过此类产品实现信息联网,具体包括:全院资源一体化、门急诊一体化临床管理、住院一体化临床管理、全院医技一体化、移动智能医护、全院共享互联互通、智慧临床管理决策、智慧综合管理决策、智慧数据展示等。而创新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品是通过运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辅助医疗及诊断。包括大数据商业智能分析平台、医学影像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健康风险评估平台。

与互联网医疗关系较为直接的业务为院外全程互联。互联网+便民就医、互联网+医院云平台、互联网+多学科远程医疗。

1、便民就医产品:基于互联网技术,建立全区统一的医疗数据中心和医疗信息服务云平台。一方面打造创新服务闭环,形成了包括互联网服务、自助服务、便捷就医、健康管理等服务在内的服务闭环。另一方面利于增值服务延伸,能够将医疗向健康领域延伸,开展如网约护理、处方流转、康复养老等运营服务。

2、医院云平台:医院云平台为患者提供了便捷的就医途径,通过云平台提供便捷就医、健康咨询、在线诊疗、复诊配方、慢病配药等一系列全新就医服务;另一方面为医疗机构协同赋能,提供云端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等服务,推进医联体的建设。

3、多学科远程医疗:创业在多学科远程医疗平台方面产品为“创业GDPcloud多学科远程医疗平台”,该平台主要面向各类大型医联体,形成多学科诊教研协作体,目的是通过远程协作的技术,在线上实现多学科、多机构、多专家的MDT全程协同诊疗。

三、互联网医药代表厂商

在互联网医药方面,京东,平安好医生等互联网平台及卫宁、创业等医疗信息化公司,目前互联网医药广泛涉及了B2B、O2O、B2C多种模式。最初,互联网医药交易服务受到《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的限制。而2017年国务院分别于1月、9月取消了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证B类C类、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证A类的审批,互联网医药逐步放开。2018年以来,互联网医药也因此获得了重要的发展契机。

京东:布局全面的医药电商

京东于2014年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A类证书。在医药方面目前已经推出O2O业务、B2C业务、B2B业务。

O2O业务方面。京东的医药O2O主要通过京东到家APP提供,该服务于2015年8月初上线。在交易模式上,是吸引线下药店入驻,在线上进行药品信息展示,由线下消费者附近的药店提供货物。盈利方式包括销售扣点、平台服务费等。自2015年推出以来,京东健康到家在合作药店数量及与头部连锁药店的合作方面进展顺利,在药品销售额方面也呈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B2C业务方面,2016年6月,推出“京东大药房”业务,为消费者提供自营非处方药(OTC)及健康保健产品。此外,京东还通过京东平台,为医药企业提供B2C相关的服务。2019年10月,据京东健康医药部总经理金恩林在2019京东健康合作伙伴大会上透露,京东大药房的收入已超过一心堂、老百姓、大参林和益丰大药房四大零售连锁。根据公司披露数据,四大药房2018年总收入合计达到344亿元,2019年上半年合计总收入达到209亿元。

B2B业务方面,京东依托线下物流网络的优势,积极对接医药商家资源。2015年以来,京东通过推进与B端的合作,不断探索全新的分销模式。2015年5月,京东与上海医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拓展互联网医药市场。并于2016年6月,正式整合推出“京东医药B2B分销平台”,该平台对接了上游药企、药批,及下游零售药店、诊所、民营医院。涉及产品包括化学制剂药、呼吸及消化系统用药、心脑血管用药、妇产科用药、中成药等品类。

目前京东2B端的主要产品则是于2017年2月上线的药京采,旨在成为药房全品类一站式采购平台,药京采目前主要客户群体为零售药店、诊所等。药京采自成立以来增长势头良好。覆盖城市、连接客户、采购金额方面,药京采都呈现了良好的增长势头。此外,药京采还将服务延伸至营销、管理环节,实现价值链条的延伸。通过工业动销系统、POP非药业务、英克云等服务完善服务布局。

阿里健康:背靠阿里快速发展

阿里健康与医药相关的业务主要包括:医药电商自营、医药电商平台、追溯业务。

追溯业务:主要指“码上放心”追溯平台,提供药品追溯和召回、渠道管理、患者教育、冷链追溯、医保控费等提供基础工具和增值服务。入驻平台药企数量在中国药品在产生产企业总数中占比超90%,疫苗生产企业达100%;截至2019年9月30日,平台已累计覆盖超1000个天猫国际商家。

医药电商自营:主要为客户提供OTC药品、保健滋补品、医疗器械、隐形眼镜和美妆个护等众多健康相关品类的商品。2016年9月,启动自营B2C药房(阿里健康大药房、阿里健康旗舰店等),此外还包括B2B集采分销业务。阿里健康医药类服务主要入口为天猫医药,在天猫医药平台下包含阿里健康大药房、阿里健康旗舰店。其中阿里健康大药房包括海外自营馆、妇科、保健、医疗器械、母婴、成人计生几大板块,阿里健康旗舰店则提供医美、口腔、体检、疫苗、基因检测等消费类医疗服务。

医药电商平台:2016年4月,阿里健康与天猫签署天猫医药馆的代运营服务协议,获得天猫医药业务的独家运营权,此部分服务主要内容为向天猫平台医药相关类目提供招商、客服、技术等增值服务并收取服务费。近年来阿里健康不断收购整合天猫医药类资源,一方面为收购的类目商家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为天猫医药平台尚未收购的其他类目提供外包服务。2017年5月,阿里健康收购天猫“蓝帽子”在线保健食品业务;2018年8月,阿里健康集团从阿里巴巴集团收购保健食品及医疗器械等类目电商平台业务;2020年2月9日,阿里健康80亿收购天猫医药相关业务。

平安好医生:药店云+送药

平安好医生在互联网医药方面的主要产品为药店云,主要模式为将在线问诊服务铺设进线下零售药店,通过互联网医疗为传统药店赋能。在业务方面,包括了类似O2O模式的闪电送药服务及与互联网医疗相结合的“药店云”服务。具体来看:闪电送药服务:主打“1小时送达”,与叮当快药、益丰大药房、海王星辰、好药师、老百姓大药房、一心堂等全国知名连锁大药房进行合作。药店云:药店云产品旨在将在线问诊与线下零售药店售药结合,消费者有三种途径可以购买药品。对于非处方药,消费者可以直接通过平安好医生的线上平台自主购买非处方药品;对于处方药,消费者可以通过在线问诊服务咨询专业医生,由其开具电子处方后,直接下单购买处方类药品。在平安好医生的合作药店中,也有二维码供患者扫描并进入在线问诊服务。据公司公告,截至2019年6月30日,接入平安好医生在线问诊、1小时送药等医疗健康服务的新零售药店超3.2万家。截至2019年12月31日,平安好医生签约药店数量9.4万家,覆盖32个省份,375个城市。

卫宁健康:云药业务打造“药联体”

公司自2015年开始布局互联网创新业务,践行云医、云药、云险、云康+创新服务平台的“4+1”战略。其中与互联网相医药关的“云药”业务主要面向药品资源,由公司旗下的钥世圈云健康公司提供,钥世圈云健康成立于2015年7月,公司持股31.97%,国药健康持股19.65%。

“云药”业务模式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产品为“钥匙卡”平台,将保险与全国药房联通,第二阶段则向药联体升级,主要依靠建立“处方共享平台+药联体”平台,实现处方在医疗机构和社会药房的互联互通。具体来看:钥匙卡。对接上游保险机构及下游药店、医疗终端。实现自动化健康理赔。药联体。药联体是集“处方流转、药险联动、B2B赋能、健康服务”于一体的业务,将钥世圈云药平台与卫宁医疗健康业务结合。截至2018年末,“药联体”合作成员逾7万家,用户分布于全国30个省市区;合作保险公司达50余家。药联体合作成员数量在近年来也迅速增长,2016、2017年底,合作药房分别为4万多家,6万多家。运用区块链技术建设处方共享平台。2018年7月,钥世圈推出处方共享平台,旨在与HIS系统打通,实现处方共享。通过这一平台,医生在HIS系统上开外延处方至平台,平台实时对接药店库存系统。患者通过平台推送短信向药店提供处方取药码,患者通过该方式购药。该平台运用了区块链技术,确保处方信息流转过程中的可追溯性。在实现处方互通的同时,该平台还积极推动聚合支付、商保支付,会员管理,零售药房在线集采等服务。

创业慧康:探索处方外流

创业的医药类产品主要为处方共享云平台,是通过接入医院HIS把符合院外支付购药的门诊处方,通过平台推送至院外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社会零售药店,由患者在线支付并自主选择药店自取或配送上门的智能药品配送平台。

四、互联网保险代表厂商

在互联网+保险方面,医保支付、商保支付中已经进行了积极的尝试。本节我们对平安好医生、卫宁、创业、久远银海的产品进行梳理发现,对互联网厂商如平安好医生,保险往往与其本身的医疗、医药等业务相结合,而传统的信息化厂商的互联网保险产品往往结合了支付等功能,形成智能医保解决方案。

平安好医生:推出就医360计划

安好医生与商业保险的合作是在线医疗板块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通过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为商业保险投保人提供在线医疗服务,及部分免费医疗健康产品。就医360计划,推出于2018年初。平安人寿的保单持有人可以选择加入这一会员计划,该计划整合了在线咨询、线下医疗和快速药物递送相关的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医院预约、医院住院安排等在线医疗服务、国内外二次诊疗意见服务、覆诊安排等,大部分服务将在客户与平安人寿签订的保险合同达到履约条件下完成。将闪电送药服务与商业保险连接。方便消费者通过商业保险报销购药费用。

卫宁健康:云险覆盖医疗全过程

互联网保险业务方面,主要指公司2015年开始布局的互联网创新业务,云险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云险”业务主要依托卫宁科技展开。公司持股50%。据卫宁科技官网,公司业务覆盖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兵团)共102个地市级单位,知识库装机使用全国最多、建设使用效果优良。

1、互联网+保险

公司的云险业务覆盖医疗全过程全场景,建立涵盖自费、医保、商保等统一多渠道的创新支付体系,同时也提供智能保险风控服务。该业务2017年起投入运营,据公司年报,截至2018年底,已在上海、贵州、安徽、江苏、重庆、广西、四川、广东、湖北、天津、浙江、湖南、青海、内蒙古、山西、山东、云南、福建、北京、河南等地近1,000家医疗机构投放支付设备12,000多台,交易金额超80亿元,交易笔数超过5,000万笔。

从具体措施看,主要包括:接入更多支付渠道,便利患者。在支付渠道方面,公司为医院接入多种支付渠道,如支付宝、微信、银联云闪付、百度小程序、银行APP等。接入保险公司,打通商保直付通路。在医疗+保险领域,目前已接入中国平安、太保安联、泰康产险等多家保险公司以及上海保交所、众安科技等多家保险平台,积极对接医院。目前已经接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数十家大型医院,并向江浙沪京等多个保险业务的重点地区快速拓展。收入及利润高速增长。2018年,卫宁互联网单体报表实现营业收入1,884.34万元,同比增长620.09%,净利润5.2万元,同比增长100.55%。

2、大数据及AI应用

公司旗下的上海金仕达卫宁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智能风控+AI服务。此部分业务旨在通过大数据及人工智能(AI)等技术,专注于多层次医疗保障信息化及智能化的建设应用,协助医保部门建立长效基金安全机制、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并同步保障患者待遇、正常诊疗与医院合理发展。据2018年报,公司在2019年以来陆续中标了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保信)重要平台项目和国家医疗保障局重要平台项目等,顺利推进。2018年,卫宁软件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232.20万元,同比增长39.57%,净利润-3,256.14万元,同比增长27.25%

创业慧康:聚合支付为保险引流

提供创意聚合云支付方案为保险引流。对接缴费窗口、自助设备、APP、支付宝、微信、银联等支付终端。并提供商保付、信用付等个性服务以及掌上付、分期付等增值服务。为患者、医疗机构、保险机构提供“医保+商保+自费”一站式医疗支付结算解决方案商业保险综合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主要产品为创业慧康商业保险综合服务平台,有助于为医院引入高净值的人群,优化医疗和理赔流程。通过专属医疗信息通道,助力于保险产品设计(含健康管理),保险理赔的全周期闭环服务。

久远银海:医保IT建设龙头

医疗医保业务是公司核心业务。公司是人社部战略合作伙伴,参与了金保工程一期、二期总体设计。支撑着国家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国家医疗保险精算平台等国家级平台,以及全国1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100个地级以上城市医保核心业务经办系统的稳定运行。

具备良好医保信息化建设基础。公司在国家医保信息化建设中具有良好的基础,国家医保局信息化平台招标,公司单独中标第2包(199万元)“跨省异地就医管理子系统”,与创业慧康、易联众联合中标第8包(100万元)“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医保业务基础子系统/应用支撑平台子系统”。

公司的医保业务具体来看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医保核心业务、医保便民服务、医保治理服务。

1、医保核心业务:医保核心业务主要指医保核心业务经办系统,通过建立一站式平台,并提供多种支付结算方式,提升医保服务便利性。据官网,公司为全国近百个城市提供医保核心业务经办系统,实现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医疗救助、工伤保险、长期照护险等医保领域核心业务系统集中建设,提供覆盖全业务需求的IT支持。2、医保便民服务:医保便民服务主要是医保与药店的结合。据官网,久远银海为7万家医院药店提供医保“一站式”结算服务,面向群众提供医保“线上一网通、线下一门办”服务体验。在医保便民服务中还集成了在线缴费、移动支付、网上购药、电子处方、联网健康咨询、网上预约分诊等服务,进一步便利了患者。3、医保治理服务:该部分业务主要特点是基于大数据、Ai及互联网的应用,实现医疗保障基金监督管理和支付方式改革。内容包括医保风险防控、医保稽核管理、两定实库管理、医保智能监控、药品采购监管、医保基金监督、医保基金预决算管理、DRGs付费管理、医保运行监控等治理应用系统等。

五、互联网健康代表厂商

互联网+健康主要包括慢病管理,养生健康等内容。互联网+健康服务对于患者的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也适用于慢病管理,养生健康等需要长期进行医药服务的领域。随着服务周期的拉长,也为互联网健康提供了价值链条延伸的可能。对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卫宁进行分析。

阿里健康:通过阿里健康APP提供健康服务。

阿里健康APP是阿里健康旗下互联网+健康的重要产品。该APP的功能涉及信息分享、产品销售、在线咨询等领域。具体看,包括信息层面的支持,如医疗搜索、重症指南;产品销售相关功能,如送药上门、健康商城服务;在线咨询相关功能,如用药咨询,在线问医;找稀缺药、疫苗预约等其他功能。

结合数据分析优势,推出智能健康管理功能。阿里健康结合数据分析方面的技术优势,推出了健康数据相关的功能。如智能关爱功能,能够实现智能健康设备管理,测量数据实时同步。并提供专业的数据管理、分析服务;健康管理功能,能够远程查看家人健康数据;天气异常预警、家人健康数据异常及时提醒。通过阿里健康APP,公司实现了互联网+健康业务的布局。

进一步推动消费医疗。在阿里健康的消费医疗板块中,体检、疫苗是重要的组成项目,阿里健康通过互联网+健康的方式使用户一方面能够获得长期的健康服务,另一方面健康意识进一步提升,有助于消费医疗项目的发展。阿里健康在创新业务方面不断深化与上游企业合作,为用户对接安全、专业、普惠的消费医疗服务提供方。据公司半年报,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前6个月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速达274.4%,在医美、口腔、疫苗、体检等板块持续推进入口端服务升级,打造新的盈利增长点。

平安好医生:“平安好医生私家医生会员”。

健康管理+个性化。该产品发布于2019年6月,旨在为儿童、成人、老人及慢病患者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医疗健康服务。从具体服务的内容看主要以健康管理为主,提供实时问诊咨询、名医二诊和线下门诊就医安排、陪诊等一站式服务。在健康管理中,对个性化服务的重视也是该业务的一大特色,如提供建立电子档案、定制体检方案以及异常指标追踪等服务,并且用户可以在不同领域的私家医生之间根据个人需求进行切换,具有个性化定制的色彩。

医疗资源来自自建医护团队。据平安好医生私家医生战略发布会,“私家医生”中提供医生从自建医护团队遴选而来,他们在全职加入平安好医生之前,均来自北上广等一线知名三甲医院,从业背景平均超过15年,平日在线问诊满意度在98%以上。联合企业,丰富平台资源。平安好医生私家医生还跟国内知名的儿童早教机构合作,目前已经在平台内生成了2000多课时的儿童成长课程,全部整合到999元的私家医生儿童版服务里。

医疗信息化企业——以卫宁健康为例

康信APP慢病管理。公司针对慢病管理这一领域推出康信APP。在康信APP内,具有引入社交元素,个性化新闻推送、智能健康数据分析、实时健康处方、疾病风险评估等特色。从具体功能看,包含健康交流、慢病百科、健康新闻、风险评估、预约挂号、健康管家、知识搜索七大功能。该产品具有即时通信的功能,鼓励交流、互动、分享。另一方面,康信APP以医院体检数据、临床数据为基础,通过卫宁的健康管理信息服务平台,优化了线上线下结合的健康管理服务。

互联网+体检。公司创新业务中的“云康”即互联网+健康业务,依托上海好医通健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开展该业务。公司持股12.4%。据公司年报,截至2018年底,上海好医通健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已连接1,500多家医院及体检中心,年体检服务超32万人次,服务企业客户超6,500多家。

六、国内相关公司列表

两类公司,一是实现诊疗+药品+保险+健康管理全覆盖的平台型公司,一类是在智慧医院建设方面有突出能力的头部公司。根据上文分析,卫宁健康、创业慧康均形成了互联网医疗创新业务的全面布局。同时,港股平安好医生和阿里健康同样值得关注。智慧医院建设方面,根据中国政府采招网,2018年公立医院智慧医院建设项目建设,中标前三甲分别为卫宁健康、创业慧康、思创医惠,且中标金额遥遥领先于前三之外的厂商。认为智慧医院建设不同于传统的医院信息化,技术门槛更高,头部厂商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七、小结

根据蛋壳研究院《2019互联网医院报告》,2019年全国107家互联网医院中,有44家是医院主导型互联网医院,占比41%;63家为企业平台型互联网医院,占比59%。从当前互联网医院的建设来看,企业平台积极性更高。

这两种互联网医院形式将长期共存。医疗IT厂商依托医院客户关系和医疗行业IT产品基础,进行toB互联网医院的探索。互联网厂商利用线下配送体系优势和流量优势,自建平台直接toC。我们认为两种类型的互联网医院未来大概率会和谐共存,医院自建互联网医院解决严肃医疗的慢病管理问题,互联网平台型互联网医院解决消费型医疗的短频快需求,其目标对象和使用场景是存在较大差异性的。因此,也就不存在相互替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