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美日步步紧逼!中国空军压力山大!沈飞:别慌!我们专治F35

近年来,美日两国在周边对我们形成了F35的包围圈。首先,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都买了不同数量的F35,其中日本所买的F35的数量会超过170架,韩国购买的F35也有60架之多,就连澳大利亚也拿出非常紧张的资金,从美国买了20多架F35战机。

美日澳韩四国的F35战机在亚洲的数量很可能会达到300架之多,再加上美军在日本本土部署的20多架F22,以美军为首的“亚洲小北约”已经对中国军队构成了强有力的四代机威胁。一旦我们哪个海域有什么事情,F35必然会成为“亚洲小北约”出手的头号武器。

面对“亚洲小北约”以F35为首的四代机威胁,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真的是压力山大。这个压力山大是如何体现呢?众所周知的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远海巡逻的主要机型为重型战斗机,譬如苏30MKK、苏35、歼11B/歼11BS等。这些从俄罗斯进口或沈飞生产的战机,对付周边国家的三代机,乃至美日的F35都不落下风,但他们面临着两个极其严峻的问题——

第一,数量不足。截止2019年年底,中国空军从俄罗斯进口的76架苏27已经全部从一线部队退役。其中最老的苏27已经进厂成为废铁,年龄较轻的那批苏27成为了教练机。

问题出来了,随着76架苏27退出一线部队,空军重型三代机出现了一个缺口,这个缺口谁来填补呢?新生产的歼11B。可是,新生产的歼11B的产量又上不来,这该怎么办呢?为了弥补这一非常尴尬的缺口,我们就从俄罗斯买了24架苏35战斗机。

除了购买苏35填补需求,沈飞还在以正常的速度生产歼16以更换即将到寿命的苏30MKK和飞豹。但这种更换仅仅是以旧换新,满足不了空军重型战斗机队的扩编需求。

再加上空军装备重型战机的部队大都为一线部队,其训练和备战任务很重,战机寿命消耗非常的大,这使得空军的重型机队在淘换中不断地增产,总体增产速度依然比较缓慢。

第二,代差。重型战斗机队的现有战机都和F35有代差,即便苏35战机自身也无法和F35正面对抗,尽管外边传出了苏35在某些场合能瞄准F35的消息,但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依靠现有的三代重型机,我们没法突破别国F35包围圈的封锁。

一直以来模仿苏27系列战机的沈飞有些吃惊——其生产的重型机似乎在一夜之间过时了,中国空军要面临对抗F35的巨大压力。由于成飞的歼20产量上不去,沈飞就得承担起为空军重型战斗机机队对抗F35想办法出主意的伟大责任。说得简单点,沈飞要有几款战机能直接对抗F35。

专治F35的飞机,沈飞有吗?有,两个——老大歼16,有电子战能力。尽管无法隐身,但凭借电子战能力杀伤F35的雷达没问题。老二——歼31,沈飞自产四代机。其能和歼16形成搭配作战,在预警机的引导下直接对抗F35。

但是,沈飞的问题也很明显——歼16的产量似乎上不去。由于歼11B还在生产,其生产线在一定程度上压住了歼16的生产速度。沈飞目前所要做的就是——尽快扩充歼16的产能,让歼16代替歼11B成为空军重型战斗机机队的核心主力。另外,沈飞要加快歼31的研发进度,让歼31尽快定型服役。毕竟,敌人是不会给我们留出更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