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投放在广岛的小男孩原子弹,与投放在长崎的大胖子原子弹哪个威力更强?

科学吐槽秀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近尾声,美军将一颗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投到了长崎,手上还有几百万军队的日本人再也撑不下去了。因此,每年的8月9日,也就成为了日本人挥之不去的噩梦。

长崎被誉为日本的海军之都,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武藏号”和金刚级战列舰“雾岛号”,就是出自于长崎的三菱重工制造厂。

观看过《甲午海战》的朋友都知道,当北洋水师出访日本时,作为双方共同的假想敌,北洋水师几乎要炮轰长崎。而且长崎还有一座日本最大的港口——佐世保.

在电视剧《潜伏》中余则成就曾花重金向谢若林购买佐世保港口的照片,而二战中的美军要想踏上日本本土,就必须将这个日本的海军之都,从地图上抹掉。

1945年4月12日,当一位画家正在白宫给罗斯福总统画肖像时,罗斯福突然昏迷,并于当天下午去世。

当天晚上,副总统杜鲁门宣誓就职,继任为美国总统,虽然就职典礼只进行了一分钟,但就在这个晚上,陆军部长告诉新总统一件他未得知的机密。早在几年之前,罗斯福总统接受了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建议,研制了一种威力空前巨大的新式武器,除了极少数人以外,就连很多从事研制的工作人员,都不知道这究竟是一种威力多大的武器,而这就是原子弹。

1945年5月,德国已经向盟军投降,而日本也是败局已定。

此前美军在占领了硫磺岛之后,又发动了冲绳岛战役,虽然美军最终攻陷了冲绳岛,但为期82天的冲绳岛战役,竟然造成了美军伤亡人数超过7万多人,而日本人出动的2550架次"神风"自杀飞机,更是击沉了美国的军舰26艘,击伤164艘,受到重创的军舰甚至包括美国王牌航空母舰企业号。

经过塞班岛、硫黄岛、冲绳岛战役之后,一败再败的日军,在看到同样是血流成河的美军之后,反倒是底气更足了。

日本军方由此制定了"在日本本土决战"的策略,因为此时他们的手中还掌握着几百万陆军,所以日本军方准备再打几年,希望能够打出比较体面的结局,甚至就连日本天皇也产生了决战至死的心。同样是经过塞班、硫黄、冲绳之战后,美国军方心里倒有点发毛,虽然美军这几次战役全打胜了,但也付出了的难以承受的代价,这是他们始料未及的。

而与此同时,美军已经制订了在日本九州登陆的"冠冕"行动和在关东登陆的"奥林匹克"行动计划。

鉴于硫磺岛和冲绳战役中的惨重伤亡,迫使美军对日军的抵抗能力和己方的伤亡重新进行了评估,如果攻打日本本土,美军的伤亡预计在100万人以上,这无论如何都是美国人难以承受的。出于对美军官兵生命的保护,尽快迫使日本投降,新任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和军方高层人员决定,对日本进行“外科手术”,用原子弹来结束战争。

美国犹他州门多奥维空军基地,一批B-29型轰炸机飞行员,正在接受一项特殊训练,他们的代号为"509小组"。

这批飞行员是从各个飞行部队中严格筛选出来的,他们除了知道将会执行一项特殊任务之外,其他一概不准过问。为了使B-29型轰炸机更快更灵活,他们将所有重武器全部拆除,而他们训练的课目也十分单调,将可载10吨炸弹的弹舱每次只装1颗炸弹,但在投掷这颗炸弹时,炸弹飞行距离要超过9000米,弹着点距目标必须在300米之内。

1945年8月6日早晨8时整,3架美军B-29轰炸机,出现在了号称日本“陆军之都”的广岛上空。

9点14分17秒,自动投弹装置被启动,60秒钟后,绰号“小男孩”的原子弹从打开的舱门落入了广岛的上空。45秒钟后,“小男孩”在距离地面600米的空中爆炸,顷刻之间,广岛上空突然卷起巨大的蘑菇状烟云,强烈的白光使成千上万人双目失明,巨大的冲击波把所有的建筑物摧毁殆尽,接着便竖起几百根火柱,6千多度的高温把一切都化为了灰烬。

然而“小男孩”却并未使日本同意接受波茨坦公告,立即无条件投降。

日本军方竭力掩盖广岛被抹平的真相,他们对外宣称是有一枚陨石陨落在了广岛,这是因为日军高层认为美军只有一颗原子弹,而且他们还把希望寄托在了苏联的调停上。“小男孩”虽然造成了广岛24.5万人中的20万人死伤,整个城市化为废墟,但日本政府仍然拒绝同意波茨坦公告,为此,美军决定动用最后一颗原子弹“胖子”,而此次轰炸的目标就是被誉为日本海军之都的长崎。

1945年8月9日,轰炸长崎的任务,落到了第509混成大队斯威尼机组身上。

10点28分,斯威尼机组飞抵长崎上空,恰巧这天长崎是多云天气,他们第1次进入长崎上空并未能找到目标。当轰炸机组第2次飞抵长崎上空时,斯威尼决定这次无论如何也要把"胖子"投下去,于是他向机组人员下达了"改用雷达瞄准,准备投弹,返航"的命令。投弹手克米特·比汉正准备换用雷达仪器瞄准时,突然发现身下两块云团之间有一大段空隙,透过空隙可以清楚地看到瞄准点——三菱重工的长崎造船厂,11点02分,"胖子"在长崎上空爆炸。

长崎23万人口中的10万余人灰飞烟灭了,城市的建筑被摧毁了。当然,被摧毁的还有日本人最后的抵抗意志。当两颗原子弹爆炸之后,日本人极度担心第三颗原子弹会接踵而至,而且他们希望出面调停的苏联,也于8月9日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终于发布了投降诏书。因此,8月9日也就成为了日本人挥之不去的噩梦。


王铭苇


二战后期,美军开始与日本逐岛争夺,虽然日军进行了顽强抵抗,但是在美国海空军的优势打击下,日军还是不断失地。而且日军本土也开始遭到美国空军的轰炸,日军眼见到了最后关头,却顽固的不愿意承认失败,开始大规模的组建敢死队,进行最后的疯狂攻击,给美军带来了严重的伤亡代价。

为了快速结束战争,减少美军的伤亡,打破日军的侥幸心理,美国开始把刚刚研制成功的核武器在日本试爆列入了日程。最早美军也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考虑过先在试验场试爆让日军看到核弹的巨大威力以示警告,促使日军无条件投降。但是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讨论评估后认为如此一来,投弹的轰炸机可能会遭到日本空军和神风敢死队的拼命阻击导致投弹难度加大,所以最后美国决定原子弹的首次试爆直接在日本本土以实战的方式进行。

1945年8月6日8时15分,美军一架B-29轰炸机飞临日本广岛市区上空,投下了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小男孩”是一颗铀弹,长3米,直径0.7米,内装60公斤高浓铀,重约4吨,梯恩梯当量为1万吨。

炸弹在距地面580米的空中爆炸,爆炸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在冲击波的作用下,广岛市的建筑全部被摧毁,全市24.5万人口中有7万多人当天死亡,死伤总人数达20余万,城市化为废墟。

  广岛遭到核爆后,日本军方还是坚决不投降,并且叫嚣要在本土聚集600万人的抵抗部队,与美军血战到底。8月9日,美军再次将代号为“胖子”的第二颗原子弹投到了长崎,梯恩梯当量增加到了1.5万吨。

长崎市约60%的建筑物被毁,伤亡8.6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37%。8月15日,由于遭受到两次毁灭性核打击,加上苏联撕毁了《苏日互不侵犯条约》出兵中国东北,以摧枯拉朽之势瓦解了日本引以为傲的关东军,日本天皇对战争结果彻底绝望,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结束。

  实际上,在长崎投下的”大胖子“威力是远远超过广岛投下的”小男孩“的,只不过长崎多山,所以造成的破坏力小于广岛。所以核弹的威力计算当量是一回事,实际使用中由于地形等客观因素能够产生的破坏力是另一回事。


谢金澎


一个是美国海军制造的,一个是美国空军制造的,都是因当时的技术能力所限造成原料提纯量和提纯度所限,制作的并不是最强大的,且只是试验阶段。只因投放的地点不同而产生的威力不同罢了!

所以,我感觉两者没有可比性。广岛岛小人少,造成的杀伤力自然显得不足,对全日本的震撼力也会大大降低,且日本对国内也封锁消息。正因为此,美国不得不投出了第二个原子弹,造成了长崎市的大面积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朝野震动,甚至于考虑到要不要投降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