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在股市中,你见过亏得最惨的人,有多惨?

谜桔


我这个城市,1990年代的一个大型国企,转型后盛极一时。后来就败落了,被收购被改制的时候,职工们都拿了一笔买断工龄的钱,不多,几万块,下岗了。那时节,我们这种南方小城下岗是非常少的,整个中国也就是东北开始下岗潮。1990年代中期的几万块,当时来说是一笔钱。1996年,我们市郊的小区房价600一平,市区的800一平。

1996年,中国股市莫名其妙的涨涨涨,那时候炒股的人真不多,整个社会构成还是国企、单位职工为主体。炒股的股民都是一些无业的、做生意的、胆大的、不在单位、不在体制内的,单位退休的。那些刚刚经历了社会转型,一夜之间被厂子扫地出门,没了饭碗,为生计、为前途、要养家糊口的、终日惶惶的下岗工人们,总有些脑子活络的,开始投钱进股市。一开始也是几百、一千多、几千的投。

我们这个南方小城1996年的散户,绝大多数是一两千、几千块的本钱,几百块股本的退休老人都大有人在。3万股本就能进中户室,就像网吧,一排排的电脑,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电脑看盘、下单买进卖出,不用像散户一样围着那几台公共电脑,常生龌龊。再多点,10万、20万股本,就能踱进楼上的大户室,慢慢地坐炒。

1996年股市红,股本上万的,真是睡醒一觉又多千把块甚至上万块。股本几千的,也有千把、几百进账。股本几百的,每天也能挣到菜钱,那时候猪肉肥肉才1块多2块一斤!别不信!那是1996年,那时候没有涨跌停,整个中国股市就如坐过山车一般疯狂!也不懂看什么图形,也不用看,什么基本面,什么行业,统统不知道,也不用知道,涨就拿着,跌也只能拿着。

我那时年轻,股本小,每天醒来去证券公司营业厅窗口把昨天挣的钱,取现金出来,一天的开销就有了。至今记得证券公司那几个窗口的几个窈窕妹子,她们的眼光是不会平视我们这种散户的,她们往上看楼上大户室里的那些肥肉,也颇有一些桃色新闻蔓延出来。在我眼里,这些女人不过是早期的高配版小姐,在证券公司上班而已。1996年,那时节,我们这种南方小城,三百块过一天蛮滋润了,早茶夜酒,晚上还能去夜场。那时节,质量好点的小姐,一百块足够了。

挣钱效应是全世界最强的最强音,此情此景,那些挣了钱的人开始加钱,一万多、两三万的投。脑筋转得快的,几个人凑齐3万进中户室占台电脑,方便不是?

一传十、十传百,以那些下岗工人们为首的股民群体性疯狂开始了:一直观望的连滚带爬到证券公司,大排长龙开户头投钱。

本来股本小的,一咬牙一跺脚,把那些时光、血汗、青春换来的卖命钱,全部砸进去!挣了不拿出来,继续滚!

本来股本就算大的,子弹早就打完了的,花式借钱,砸进去!

那一帮下岗工人股民们,在当时我们这个证券公司营业厅散户群中,因为有当年大多数中国人未曾有的下岗经历,没退路,敢想敢做,眼毒,买卖果决,出手狠辣疯狂,当真是浑身散发着熠熠钱光。

好时光总是不长,一转眼,1996年底,具体时间不记得了,证监会出台涨跌停制度,一桶冰水兜头淋到灵魂深处。我记得当时很多股票一路跌停到腰斩,甚至是地板,由此开启漫漫熊途。

哪个厂的那些下岗工人股民们,颇有几个出挑的,看港剧看得洗了脑,纷纷自封什么股侠、股神、股仙、股圣之类的,都亏得很惨。因为涨跌停制度,当时谁也没经历过。我也没跑掉,懵嚓嚓的套得死死的,还什么都不懂。

当时散户炒股都是在股票公司的交易大厅,一整面墙在1996年股市最火的时候光速装满了当年最牛掰的LED屏幕,实时滚动播放行情。有行情时满满的人,前面几排凳子永远抢不到。入眼满满的如我一样的散户草民们,就这样看着交易大厅大屏幕每天都在跌停,每天都是绿油油的股票。

第一个跌停谁都不会跑,才10%,以前一天上下那才止10%!会回来的。第二个跌停,没事,下午就上来了,还有机会。第三个跌停,昨天前天都没跑,现在跑什么跑?第四个、第五个。。。

连续几个交易日跌停之后,那几个股神、仙、圣,也被证券公司客客气气的扫出了中户室。

股圣当场昏倒,掐人中醒过来又昏倒,他坐的地方周围迅速空出来,蔚为奇观,无人敢近。他还挂在那个厂的采购科,挪用了公家的钱。看他样子,那时候最多二十出头。

股仙要跳楼(交易大厅在二楼),整个人爬到二楼平台栏杆处,颤颤的。旁边的人笑说:死了还好,跌不死残了更造孽,那就真成了半仙了啵!有幸灾乐祸、唯恐天下不乱者大声疾呼:跳楼喽!跳楼喽!快来看跳楼喽!于是二楼平台,下面大路边人行道,大路对面街人行道,围满了吃瓜群众。

女股神披头散发跌坐于地,痛哭失声、捶胸顿足、肝肠寸断。哭得喘不上气,旁边真有人读秒,看她换气的时间。

倒是那个号称股侠的不是很失态,但是也看得出不好过。

周围满满的散户,都是本钱小的,再亏也是亏得少的,包括我,都百无聊赖、兴奋的笑看着这些活剧,笑话。指点着,打听着,猜测着,翘首以待续集、盼等结局,饱餐人血馒头。及至下午3点收市,一哄而散。

股市里没有怜悯,没有同情,没有人味,只有赤裸裸的逐利。此情此景,给那时候刚进股市一直挣钱的我,上了鲜活的第一课。看着这几个自封的股神如此惨状,自己亏的那点,就没那么心痛。

经过这一劫,我开始认认真真的坐下来在电脑上学股票基础知识,清楚记得当时花5块钱买了1张盗版CD《洪恩学股票》,那时节,盗版CD多卖1块5、2块、3块算质量好的了。我用了23年的股票基本功,都来自于这张盗版CD。

1997年接踵而至,股民们并不像艾敬唱的《我的1997》那样松快自在,绝大多数散户没能在1997年解套。1998五一行情、1999情人节行情、2000年2000点,07年7千点。在股市看尽峰尖谷底,沐透腥风血雨。时光荏苒,白驹过隙,熬到了2015年,又一波大行情,A股每天1万亿、2万亿的成交量。那几个股神、仙、圣,已经几乎全部消失了。

那个最装、最淡定,看起来最有魄力的股侠还在。他99年还是2000年看港剧上了头、中了招,灵机一动给自己起了个股侠方新侠的外号。衣着打扮,举手投足间处处着意模仿港剧股侠扮演者刘青云。周围还真有那么一帮散户围着阿侠阿侠的叫,像极了当时最火的气功大师们的做派,那些围着他的散户真的是发自肺腑的真。

我每每看见这个自封的乡村土鳖股侠(哪个厂偏僻,即便是现在城市扩张了很多还是偏僻)就忍不住笑,甚至是爆笑。2000年他就应该年近不惑了,也不上班,每天活在自己Cos play(那时候叫角色扮演)出来的股侠世界里,眉头紧锁,指点着,睥睨着群星拱月般簇拥着他的散户们。他挣了钱没有?挣了钱还用的着跟我们在大厅混?

楼上大户室的是看不上土鳖侠的,那时节,省城电视台股票栏目一个特邀嘉宾,叫徐红平的,经常从省城跑过来给我们科普。楼上那些都听徐红平的。

2015年时看土鳖股侠的样子年过六旬了奔七旬了,一直坚持在证券公司营业大厅蹲点。因为他在这里才有人认识,才有人听他讲,才有跟他差不多年纪的散户围着他,这里才是他装A的舞台。年轻人谁还来什么交易大厅啊!年轻人认得他是谁?

他兢兢业业的用生命扮演着上世纪乡村、21世纪城乡结合部土鳖股侠。人老了也不肯认输,抵押房产、融资满仓,最后脑溢血,永远离开了这一切。时至今日,我都根本没兴趣知道他姓甚名谁。提起他,我心里毫无波澜,只想笑。他就是谈资,只配拿来说笑。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股市有风险,他作故他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