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你有过出家为僧为尼的想法吗?

飘逸小笛


今日看到这个话题,忍不住的写几句。

作为一个出家人.....

出家前我并无挫折,相反工作顺利,父母姐姐很爱我

从20岁开始便想出家了,没有原因

直到某天看到母亲独自一人做在沙发,她老了,头发白了,有皱纹了,背也微微驼了

那一刻.....

我想:人开始从哪来,最后从哪去?为什么他们是我的父母。人为什么会老

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

那一刹那下定决心出家了

工作辞职,一个简单的小小的行李箱,一本金刚经。就这样简单。来了寺院

过来不是一开始就可以落发的,要经过师父的考验。

落发的那一刹那,我泪流满面,不是不舍,而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欢喜!

对于我的出家,家人一开始不能理解,何谈支持。直到慢慢家人发现,出家后我变了,脾气温和了,勤快了,会理解体贴家人了,甚至会干很多活了,拉电线按电灯,田里除草种菜,会做包子了……

其实慢慢发现了,无论出家在家,重要的都是把自己的烦恼慢慢舍弃,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光明与温暖,并且带给更多人。这才是此生的修行。

三藏十二部,即使全部通晓,最后还是要学会如何去安静,祥和,温柔的对待生活

阿弥陀佛,祝愿,大家吉祥如意


玉泉释家子


我没有出家为僧的想法,却做过一个梦。那是2001年,我梦见自己进了一座寺庙,庙堂内很暗,佛象很模糊,看不清模样。佛象前有一个很高的香案,一个僧人正在诵经。当我进去时,他抬起头对我说:

“你来了?”

我“嗯”了一声。

于是,他就要为我剪发。我忙说:l“这是做什么?"

“你不是来落发为僧吗?”

“不!不!我有妻子,有孩子。我不能当僧人。”

那僧人叹了一口气说:“是是是,非是非,是是非非。你怎么还没有看破红尘呢!”

现在,我也许明白了。


红枫紫森


我从未有这种想法,但我有很好的机会。有次,一和尚在街上卖仅仅一尊观音菩萨,瓷质的。他声称抽三次签三次上上签,不要钱,菩萨拿去。我难得抽签,沉静片刻,随即抽三次,结果三中,他很惊喜:菩萨拿去。我接手收下。我说,给你一百元,请你去我家,我们谈谈佛陀,就在我家吃中饭。随即跟我到家,给菩萨开光。我们谈的很开心,他问我愿不愿意出家,还说我适合说法,他可以介绍我去几个佛教圣地开讲,免费住行。我说我女儿还未长大,我也欲根未净,只一句话没有讲出来,那就是:我之欲根,至死难净!


徐地本


2013年,由于孩子身体有病,久治不愈,虽遍访名医,终不能痊愈,那个时候,每天总是想着一件事情,孩子的病应该是与自己年轻时,所做的恶业有关,那个时候,我已经是一名虔诚的佛弟子了,于是就发心,如果孩子的病好了,就出家,通过修行 来洗刷自己的罪恶。

回到单位,我就准备辞职,公司的领导看我平日里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已在挽留,家人也一再哀求,再加上自己凡心未泯,所以,也就放弃了这次出家的因缘。

又过了几年,出家的念头再一次的出现,这一次,我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出家的师父,寺院,都准备好了,那可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回家看到自己风烛残年的父亲,又怕晚年的父亲孤苦无依,无人照看,又放弃了出家的打算了。

到了如今,已经不在想出家了,因为自己的福报不够,而且今年也悟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依教奉行,诸恶莫作,在家,出家,不都是修行吗?


手机用户远山的风


或许冥冥之中与佛有缘,我一直想出家,小时候一算命先生说我是童子命,而后几十年似乎一直在印证,婚姻屡屡不顺,至今依旧单身,去年春节去浙江一个清静的小寺院做义工,好像很适应寺院的生活,今年春节准备去江西,已经和师傅约好,也许出家是迟早的事,一切顺其自然吧!



腰间盘突出独特调理


还有一个长辈,也曾经提起过她想出家的事情。她不无羡慕的说,某某谁离婚了去庙里出家都有法号了,她也想去。我说你有本事一月别吃肉了,你要能坚持下去你再谈出家这个事情。她灿灿笑了,说这个我还真戒不了,平时就喜欢吃肉,没肉吃饭都不香,看来还是老老实实过俗人的生活吧。

其实我那个朋友最近不过谈恋爱受挫,工作不顺利,其他又有诸多不满意,就有了出家的念头。

我那个长辈,四十多岁离婚,身体又不好,所以总觉得出家也挺好,一了百了。

也许正是现实的不满意,才让人有堕入空门的想法,但是空门真是就风景那边独好么?

寺院总是给人一种无欲无求,没有压力的感觉,宋朝的仁宗皇帝说: “若得为僧,出入于金门之下,行藏于宝殿之中。春听莺啼鸟语,妙乐天机;夏闻蝉噪高林,岂知炎热;秋睹清风明月,星灿光耀;冬观雪领山川,蒲团暖坐。板响云堂赴供,钟鸣上殿讽经,般般如意,种种现成。”

所以大家觉得出家也挺好的啊,活的那么逍遥在,每日青灯古佛,打坐唱经,就过上了仙人的生活。顶多不能结婚,不能吃肉而已。反正失恋了,受打击了,感情都看透了,结不结婚无所谓了;吃素么,也挺好,就当减肥了。

这种感觉就跟我小时候觉得做牢也挺好一样,有地方住,有人做饭给你吃,每天除了睡觉发呆就没其他事,顶多不能出去玩而已,相比要辛辛苦苦干活来说,那真是天堂一样猪一般的生活。当我真的去监狱了解过以后,才发现这口牢饭真不是常人所能吃的。那时才知道坐牢还是要干活的,这完全跟电视里面不一样么,在里面根本不把你当人看,当牛做马为“他们”赚钱,还要被他们往死里打,吃的东西就更不用说了,进去的人都知道。所以好多人因为传销,小偷小摸而进监狱,真是亏到家了!因为,太不值了!别问我为什么知道,我只知道人活一世,不进两院,法院和医院。

寺院的生活,我看过一则网上流传的辽宁大悲寺的作息时间表,那个真假不知,当作参考。僧人生活远远没有大家想的那么轻松惬意,僧人的生活是清苦而又紧张的,每日闻钟而起,闻鼓而眠,笺响上殿,梆响过堂,月月如此,年年依旧。出家的辛苦我真不想多说,有兴趣可以亲自去寺院体验一下,现在好多寺院都有公开课,可以短暂的出家。所以啊,在说出出家二字的时候,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事情,需要你付出些什么,别拿出家当作你逃避的借口,试想红尘你都不努力,你都混不下去,佛界你就能来去自如么?

虽然自慧能后,佛教讲究人人都可学佛。但是,学佛真的不是普通人所学的来的,翻翻历年大得高僧,哪一个不是聪慧异常,见识超人,心智坚定,有非同一般的定力与忍耐力的人。去年我曾去少林寺,去看了达摩老祖面壁的山洞,真的令我吃惊。仅能容身的小洞,面壁八年,寂寞,清苦,那种苦常人真的无法忍受。八年的时间,我们把小日本都赶跑了。八年的时间,婚姻都过了七年之痒,多少夫妻都鸟兽散了。八年时间,人生有几个八年,试问在如今浮躁的社会,谁会用八年时间枯坐静修?

达摩老祖之后的慧可禅师,更是令人敬而生畏。二祖立雪断臂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诸佛最初求道的时候,都是不惜生命,为法忘躯。二祖为了求法,在达摩跟前,也效法诸佛,砍断自己的手臂,这样求法,必定能成,不成都没天理。

达摩祖师说过:“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说的什么意思呢?诸佛所开示的无上妙道,须累劫精进勤苦地修行,行常人所不能行,忍常人所不能忍,方可证得。岂能是小德小智、轻心慢心的人所能证得?若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来希求一乘大法,只能是痴人说梦,徒自勤苦,不会有结果的。

所以说到这里这里,也许就能理解,好人为什么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能成佛,而坏人只要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了。成不成佛,在于你心志的坚定与否,做好人难,做坏人其实也难。出家也不是世间人理解的那样,消极逃避,或者看破了一些事情,抛下应负的责任,自己拍屁股走人,把亲人们都苦歪歪地留在世间。如果我们出家,是为了去寻找内心的快乐和解脱,那么俗世的外在的幸福快乐也一样,快乐是没有高下之分的。也许有好多人因为受到挫折,受到打击而选择出家,但那不是我们一有挫折就选择逃避的理由,如果真是那样,佛也救不了你。

不论是向外追求幸福,还是出家寻找内心的安乐,都需要有一颗勇敢的心,坚定的心,向上的心,不能因为欲望未得到满足便消极厌世。世上本没有万全之法,佛界也不是万能的心灵圣药。

佛佛道同,法法平等,法门无量,归元无二。所以在家与出家修行都能成就佛道。如果真的在家修佛,因为应酬,家计不能专心修行,而自己又真的愿意在道业有所成就,可以再选择出家修行。如果平时都不学佛,每次遇到挫折再到处嚷嚷出家,那么只能徒增伤悲,害人害己,真的永世不得超生了。


迷糊的猪


我有过这个想法,而且在一个月前这个想法是很强烈的,但是现在我还是决定在家带发修行。因为我不想做一个不负责任的妈妈,我不想做一个不负责任的女儿。我的小孩还很幼小,我的父母慢慢地步入老年。我不能够那么的不负责任啊。即便要去寺庙修行,也要等到小孩长大后,父母自然老去后,才可以。我不能因为要求得自己的清净,就放弃小孩和父母,我不能。我能够做的是在家里持守戒律,把小孩带好,尽自己能力赚到钱,做些小的布施,因为现在能力有限。在家里一定要把戒律持守好,严守戒律,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去把正义的能量去传递给别人。我自知罪孽深重,所以我一定要好好修行,尽自己的力量不去犯戒。我相信在家也能看到很多的善知识。佛家讲人不能有分别心,一切都是平等的,所有地方所有人都是无二无别的。所以在家修行也可以,只是在寺庙修行有人监督不容易犯戒,而在家修行需要有一定的自律能力。但是我相信我在家也能把戒持守好。我在家做居士,以后有缘分可以去寺庙去拜拜佛结交志同道合的道友。


爱自由爱自由


【苦海常做渡人舟】

佛门讲:人生四大苦,生,老,病,死。现在想遁入空门的人之中,除了佛门讲的这四大苦,还有许多各式各样的苦,因此,很多人才会有遁入空门的想法。

这就是佛门经常讲的,苦海常做渡人舟。

实际上,笔者觉得,完全没有必要。为什么呢?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对待人生的态度,应该是无苦无乐才对。今天你觉得没有别人赚的多是苦,明天你又觉得养家养孩子是苦,后天你又会觉得社会上给你的压力是苦。

其实没有这个必要。所有的苦的感觉,都来源于心动了。而心动的根源,是信息的存贮,分析和比对。我们做一个假设,假如50%以上你觉得是苦的人或者事物,全部像计算机上的del键一样,按一下,你还会觉得苦吗?

难就难在,del键按了以后,并没有彻彻底底地删除,而是在回收站里。而你,时不时的,还总惦记着把它恢复出来。

第二,身出家还是心出家

遁入空门,只是一个形式而已。最形象的,就是遁入佛门,首先要剪除掉三千烦恼丝。问题是,剃发就能解决你心里的问题吗?要是这样,没必要遁入空门,街边的美发店不是能够达到一样的效果?

身苦不是苦,心苦才是真的苦。

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恐怕你就不会有想要出家的念头了。这就是所谓大隐隐于市。

试着与自己的心对话,让受伤的心,受苦的心,通过一个渠道,你认为最佳的渠道,将心受的伤,受的苦,发泄出来。

善待自己,从关心自己的心灵做起。


老祖宗的智慧


有,而且这种念头一直保存了很多年,但都没行动过,虽然有在网上查过出家需要哪些东西,看到需要父母的同意书就放弃了,因为不可能。本人还自觉得是一个比较积极的人,也不能说出家就是消极避世什么的,只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的方式,要是这种生活方式能够让内心得到安宁,我觉得都是可以选择的,毕竟我觉得生活一辈子到最后也就是求一个内心安宁了。

虽然说的轻巧,但作为向我这样的人,若真选择出家,阻力还是挺大的,自己心理上需要克服的东西也不少。最先就是父母,他们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老实巴交的没文化没知识,要跟他们说要出家,不管出于哪一方面他们都接受不了,而且大多数的人都不崇尚出家,认为选择出家的要么人懦弱无能,要么就是脑子有病。要是你说你向往出家人一箪食一瓢饮的清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哎,估计会有人说你脑子进水吧!

所以有出家的想法归想法,真正行动又是另一种说法了。不过人嘛,总归要有一些想法让自己的心灵能在这纷乱的尘世中稍微获得点宁静,然后慢慢的让自己的心理越来越健康。


兰子的心理小屋


经常有这个念头,有地收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