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西游记》中,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它体积变小后,重量和密度变了吗?

彬彬胡乱谈


说一说一个困扰了很多《西游记》爱好者很久的问题:既然如意金箍棒是一万三千五百斤,那么当孙悟空随意将其变大变小时,他的重量是否随之改变?

这个问题看起来可能很无聊,但是却涉及到孙悟空战斗能力的问题。如果孙悟空单单是可以将如意金箍棒在体积上变大或是变小的话,那么毫无疑义如意金箍棒给他带来的战斗力提升会明显缩水。

这如意金箍棒是会虽体积变化而质量产生变化的,也就是说孙悟空让其变大则同时变种,变小则同时变轻。从反证来说明下为何质量不变论站不住脚。

首先,我们都知道孙悟空也不是无所不能,也不是力大无穷,他还是有一个极限值的。例如在银角大王运用移山填海之术,将须弥山、峨眉山、泰山这三座仙山搬来,压在孙悟空身上,差点没给孙悟空给压死。所以如果金箍棒的质量一直不变,孙悟空在行走、飞行之时也会感到累赘,从实用性上来看上不成立的。

另外,我们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考虑一下。如意金箍棒是13500斤,甭管明朝的时候斤两换算成现在的千克是多少,我们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如果如意金箍棒的体积不断的无限的扩大的话,那么的他的密度会无限减小,甚至会比空气还轻。

如果孙悟空想的话,他可以将如意金箍棒变的比宇宙都大。相反,如果孙悟空将如意金箍棒变得无限小,它的质量如果不变,那么按照现代物理学,那么如意金箍棒将会变成一个黑洞。这种功效恐怕太上老君这个研发者都没有想到,从哲学/物理学角度来看这也是不成立的。

从正面举几个例子。这如意金箍棒当初还在东海的时候,老龙王就说这是大禹治水时的定海神珍,也是就一个测量工具,测量水位深浅。也就是说这能够让如意金箍棒随意变大变小的并非只有孙悟空一个人会,太上老君肯定会,大禹王也是会的

大禹虽然说上古神话中的人物,但是并没有特别的说明或者介绍这位治水英雄天生神力,可以轻松使用13500斤的工具,也就是说大禹可以随意改变定海神珍的质量,以便于测量水位。

而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向东海龙王讨兵器的时候,嫌弃其他武器太轻,而东海龙王以为定海神珍巨大,孙悟空肯定拿不起,于是才让孙悟空拿的动便拿走,否则东海龙王不会犯傻给孙悟空神器的。谁知孙悟空可以将其变小,便轻松拿起,这肯定是质量也可以变轻。

否则青牛精、狮子精都盗取过金箍棒,他如何能够拿的动这上万斤的武器。假如说这两个妖精法力超群,那么玉华国的三个王子乃是凡人,其中大王子还使用过孙悟空的金箍棒,如果是13500斤的话,他一个凡人如何举起?




爱笑的莹莹呦


如意金箍棒,顾名思义,他体积重量都随悟空

孙悟空的武器,如意金箍棒,原著这样写道:“悟空十分欢喜,拿出海藏看时,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心中暗喜道:想必这宝贝如人意!一边走,一边心思口念,手颠着道:再短细些更妙!拿出外面,只有二丈长短,碗口粗细。”

藏在海底且笨重的如意金箍棒,到了孙悟空手里,变成了趁手的兵器。

孙悟空当初去东海寻找合适的兵器时,先后试过三千六百斤重的九股叉、七千二百斤重的画杆方天戟,孙悟空都嫌这些兵器不趁手,觉得太轻。就这样,如意金箍棒出现在孙悟空面前,孙悟空按照自己的要求将它变成二丈长短,碗口粗细的如意金箍棒时,拿在手中弄神通,丢开解数,在水晶宫里打转。从这点来看,这如意金箍棒从巨大的棍子变成“二丈长短,碗口粗细”时,重量也还是一万三千五百斤。那么,变成绣花针的如意金箍棒,一定也是一万三千五百斤。

另外还有一处,第八十八回“禅到玉华施法会,心猿木母授门人”写道:“那三个小王子对行者、八戒、沙僧当面叩头,拜问道:尊师之兵器,还借出与弟子们看看。八戒闻言,欣然取出钉钯,抛在地下。沙僧将宝杖抛出,倚在墙边。二王子与三王子跳起去便拿,就如蜻蜓撼石柱,一个个挣得红头赤脸,莫想拿动半分毫。”

两处描写,都告诉我们,武器不管多大,重量都是不变的。重量不变的情况下,孙悟空将如意金箍棒变化成绣花针之后放在耳朵里。这样好受吗?应该不好受,会影响孙悟空行动。可孙悟空一直都是行动自如。

如意金箍棒拿在手里是一万三千五百斤,放在孙悟空耳朵里,不影响孙悟空的行动。这是为何?有两种可能:

第一:武器重量的转化。

当我们一只手拿着重物时,身体会偏向一侧。假如两只手拿重物,身体左右平衡不变,前后平衡会变。大家都是凡人,这很正常。孙悟空呢?孙悟空不是凡人,是神仙。而他使用的武器,也非凡品。如意金箍棒在海底呆了那么些年,都没有反应。孙悟空出现时,出现了反应。这说明如意金箍棒认主,孙悟空是它真正的主人。这样的武器有灵性,与主人心心相通。当它被主人变成绣花针,放在耳朵里的时候,它将自身的重量转化为隐形的护盾,保护孙悟空不受突如其来的伤害。正因如此,孙悟空才没有携带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走一步一个坑。猪八戒的九齿钉耙和沙悟净的降妖宝杖也是一样。它们都有灵性,主人拿在手里,是原重量,但这重量会与主人融合在一起,不至于使它们走路出现异样。

第二:武器消失。

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孙悟空拿武器的时候,好像从空气中拿出来一样。这是影视剧才有的场景。那么,我们仔细想想,如意金箍棒变成了绣花针,孙悟空放在耳朵里舒服吗?不舒服。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另一种可能。当孙悟空把如意金箍棒放在耳朵里的时候,金箍棒会自动消失,化为无形,且重量极轻。由于孙悟空与如意金箍棒心灵相通,当孙悟空需要的时候,消失的如意金箍棒感应到孙悟空的大脑反应,当孙悟空将手放到耳边时,如意金箍棒自动出现。

上述两点,虽说是可能性,但都有一个共通性,如意金箍棒与孙悟空心灵相通,已经融为一体。不管如意金箍棒的重量几何,孙悟空都可以轻松驾驭。在孙悟空手中的如意金箍棒,已经不存在重量上的多少,有的只是孙悟空对它的不同需求。孙悟空可以随心所欲的将它变化成任何形式的物体,就连如意金箍棒的法力,孙悟空都可以将它的一部分画成圈来保护唐僧。就好似武侠小说里的武林高手,他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内力,可以随心所欲的将内力输送给他人






一朵小呆呆


《西游记》中有各种神兵利器,诸般神奇功能惊人,如果说轮直接对战能力,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乃是最强之一。很多读者看到这句话肯定就会质疑,说青牛怪使用太上老君的可套一切武器金刚琢、金角银角大王使用太上老君的可平地生纯阳之火芭蕉扇,还有那显圣真君二郎神杨戬所用三尖两刃神锋等等,哪个也不输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但是雷锋崔老师要说这兵器乃是“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武器长便攻击范围大,武器短便出其不意,武器如果长短大小可以随心若欲,那便是无敌。

假设一下,如果孙悟空将自己的如意金箍棒变话的极小,然后丢进二郎神杨戬的耳鼻喉中,再突然念咒让如意金箍棒暴长,瞬间便可将对手撑爆,恐怕如来佛祖都法相天地都不能此招的对手。

雷锋崔老师今天便说一说这《西游记》中最神奇也是知名度最高的武器——定海神珍如意金箍棒。说一说一个困扰了很多《西游记》爱好者很久的问题:既然如意金箍棒是一万三千五百斤,那么当孙悟空随意将其变大变小时,他的重量是否随之改变?

这个问题看起来可能很无聊,但是却涉及到孙悟空战斗能力的问题。如果孙悟空单单是可以将如意金箍棒在体积上变大或是变小的话,那么毫无疑义如意金箍棒给他带来的战斗力提升会明显缩水。

小编认为这如意金箍棒是会虽体积变化而质量产生变化的,也就是说孙悟空让其变大则同时变种,变小则同时变轻。下面小编从反证来说明下为何质量不变论站不住脚。

首先,我们都知道孙悟空也不是无所不能,也不是力大无穷,他还是有一个极限值的。例如在银角大王运用移山填海之术,将须弥山、峨眉山、泰山这三座仙山搬来,压在孙悟空身上,差点没给孙悟空给压死。所以如果金箍棒的质量一直不变,孙悟空在行走、飞行之时也会感到累赘,从实用性上来看上不成立的。

另外,我们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考虑一下。如意金箍棒是13500斤,甭管明朝的时候斤两换算成现在的千克是多少,我们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如果如意金箍棒的体积不断的无限的扩大的话,那么的他的密度会无限减小,甚至会比空气还轻。

如果孙悟空想的话,他可以将如意金箍棒变的比宇宙都大。相反,如果孙悟空将如意金箍棒变得无限小,它的质量如果不变,那么按照现代物理学,那么如意金箍棒将会变成一个黑洞。这种功效恐怕太上老君这个研发者都没有想到,从哲学/物理学角度来看这也是不成立的。

小编再从正面举几个例子。这如意金箍棒当初还在东海的时候,老龙王就说这是大禹治水时的定海神珍,也是就一个测量工具,测量水位深浅。也就是说这能够让如意金箍棒随意变大变小的并非只有孙悟空一个人会,太上老君肯定会,大禹王也是会的。

大禹虽然说上古神话中的人物,但是并没有特别的说明或者介绍这位治水英雄天生神力,可以轻松使用13500斤的工具,也就是说大禹可以随意改变定海神珍的质量,以便于测量水位。

而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向东海龙王讨兵器的时候,嫌弃其他武器太轻,而东海龙王以为定海神珍巨大,孙悟空肯定拿不起,于是才让孙悟空拿的动便拿走,否则东海龙王不会犯傻给孙悟空神器的。谁知孙悟空可以将其变小,便轻松拿起,这肯定是质量也可以变轻。

否则青牛精、狮子精都盗取过金箍棒,他如何能够拿的动这上万斤的武器。假如说这两个妖精法力超群,那么玉华国的三个王子乃是凡人,其中大王子还使用过孙悟空的金箍棒,如果是13500斤的话,他一个凡人如何举起?







宅男看影视


如意金箍棒是《西游记》中孙悟空所使用的兵器。

书中说,曾经是太上老君冶炼的神铁,后来被大禹借走拿去治水,之后遗留下的定海神珍铁,放在东海。

金箍棒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是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

在平常所见的各种金箍棒的形象是一根两头各有一段金色的箍,中间为黑色的铁棒。

关于金箍棒的重量,原著第三回就描述得很清楚:

悟空十分欢喜,拿出海藏看时,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但是,孙悟空说,“要是再小一些就好了”,于是,金箍棒就缩短成了平常孙悟空使用的大小。

依原著缩写,金箍棒变小后,依然是一万三千五百斤。

也就是说,在重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体积,也就是增加了密度。

但是,在西行的路上,有很多妖怪甚至是小妖随意拿起过金箍棒。

比如在《西游记》八十八回

“行者叫三个王子在暴纱亭静室之中盘腿坐定,闭目凝神,他念着口诀,吹上一口仙气。这三人就脱胎换骨,起来抹抹脸后瞬时精神万丈,就能使得师父的兵器了。”

这里指大王子一个凡人,受了一口仙气,就能使用如意金箍棒。

那如果孙悟空的仙气这么厉害,那岂不是也可以度给唐僧?

再有,豹头山的黄狮精,爱好收集兵器。得到如意金箍棒时,是小妖拿着的。

另外在后来的一些同人作品里致敬西游记。

被别人抢过金箍棒后,只要说“变粗”,敌人就会拿不动金箍棒。

但即使如此,原著早有说明。

在最开始孙悟空向东海龙王借兵器时,龙王让虾兵蟹将们抬上来龙宫中最终的重型武器——画杆方天戟,重七千二百斤,但猴子还是说轻轻轻。

所以,平常金箍棒在孙悟空手里时,就是一万三千五百斤,才能配得上孙悟空的霸气




落单的候鸟


大家好我是影帝!很荣幸来回答这个问题!大家只知道金箍棒会变大小。却不知道他的重量到底会不会随着大小而改变!我给大家的答案是会变的!下面我给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变!

1,它叫如意金箍棒,随心变化,所以叫如意金箍棒;心要它大就大,要它小就小,要它多大就多大,要它多小就多小……那么问题来了,大的时候重量是否就大,小的时候重量是否就小?比如在过狮砣岭时,悟空说将棒子变大,从山顶滚下,一路压死一山小妖;而在平时变成绣花针装进耳朵里,这两种情况下的重量绝对不一样……但是,对于悟空来说,感受是一样的,真不一样的是外人的感觉,不管是大是小,妖怪的感受是不变的,都是无比沉重吃受不起那种,如果跟悟空有一样的神通,当然例外。我想只有悟空可以驾驭的了,所以金箍棒就是专门为悟空准备的。所以说如意金箍棒是根据他的体重而变化的!

2,下面我来为大家讲一下如意金箍棒的来历。如意金箍棒是东海龙王的定海神针。棒是九转镔铁炼,太上老君亲手炉中煅!定海神针的如意金箍棒“乃是一根铁柱子,约有斗来粗,二丈有余长”。禹王求得号神珍,四海八河为定验。灵阳棒又名:神针、定海神针铁、灵阳棒、九转镔铁、天河镇底神针。 昔,华夏神州水患年年,民不聊生;乃有禹帝治水,其时,为测江河 深浅,取一铁棒,可随心长短,入江河湖海,深浅立现。水患平定后,禹帝将此铁丢入大海,取意 海河永固;被东海龙君所得,供奉起来,称为“定海神珍铁”。俗语有云:擎天 白玉柱,架海 紫金梁,此铁正是那 架海金梁的具象化体现。如意金箍棒是大禹治水留下的!

好了,还有什么不同意见,请在下方留言区留言。谢谢!下期再见!





影帝GG


先说一下到底有多重吧:13500斤,按现在的单位来算,即6750千克。

但考虑到西游记是古典文学,因此,应按旧制来算:

宋代以后1斤约等于现在的0.598公斤,即8073公斤,8.073吨。

然而,《西游记》一书虽是明朝时期所著,但书中所记玄奘取经一事发生在唐代,而汉代以后,1斤的重量约等于现在的0.282公斤,即3807kg,那么如此看来,金箍棒的重量则比想像中的要轻一些,与3部家用汽车的重量相当。

如果你非说变小之后其他的东西变没有变,在此我还真不知道 应该没有变 其他的应该都和原来的一样,只是我们看的外观变了而已


天涯分享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天真烂漫的想法和问题,细细分析,也很受教育。

孙悟空是美猴王,大家要关注一个“美”字。这是一种文学表达,是一种意境的浓缩,是一种传奇浪漫文化!这样美德猴王,再手持神兵利器,那是绝配嘛。

大家想,为什么镇海神针只有孙悟空能拿起来?恰好是他拿起来?这就是缘分嘛。正像我们民间的口头禅:该着啊!

这定海神针,有一大堆数据和传奇故事来描绘,大家痴迷这些,我们也都一样,喜欢的不得了!真美、真棒、了不起的传奇佳话!

但是,大家再想一想,重点在哪里?在数据吗?不是的!在于文化意义!

什么文化意义呢?

当一个人,做应该做的事情时、做的对、有价值时,他可以创造传奇,可以如有神力一般。这里面是一种人的价值和探索,顶天立地、当仁不让、勇担责任!


聿剑传统文化


这个……很佩服你的脑洞,竟然考虑问题这么深刻。看电视剧能刨根问底。西游记是个神话故事,里面的好多情节都是虚构的,不能当真。孙悟空有一件神兵叫做:如意金箍棒。特点是结实,并且可以自由变大变小。缺点是这个金箍棒很重,重达13500斤!!!那么,当这个棒子体积缩小以后,它的质量和密度会变化吗?我认为会变。因为孙悟空平时就是把这个棒子变成绣花针,藏在耳朵眼里面。要是不变重量,估计他早就穿孔了。。。就不是孙悟空,就成了孙穿孔了。。还有一个细节,有一集,孙悟空的金箍棒还有猪八戒的钉耙,沙僧的禅杖都被黄狮精给掳走了,黄狮精要开钉耙大会。那一集里面,孙悟空的棒子是在齐眉棍这么个大小的情况下被弄走的,如果这时候重量没变化黄狮精手下估计也拿不动吧??具体怎么个情况,我也不瞎编了,要不然吴承恩的棺材板又按不住了


然然看剧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由其改变的电视剧更是国人最爱看且必看的经典影视之一,甚至很多人看的可不止一遍。

关于剧中角色大多数人喜欢的应该就是孙悟空了,而孙悟空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自然也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这个兵器可不简单,它原来是上古时期大禹治水时用来测量水位的工具,后来藏在东海龙宫,作为东海的定海神针,孙悟空出世后来到东海无赖般‘借’走了。根据文中显示:金箍棒重达13500斤,可大可小,变大时可以冲破天宫,变小时和绣花针相似,藏在孙悟空的耳朵里。

那么今天的问题来了:变小后他的质量和密度变了吗?

这一点书中和剧中都没有说明,不过我们可以从书中或者剧中的细节得出结论:

剧集中,孙悟空把金箍棒变小藏在耳朵中,取经路上他可一点儿也不安分,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逗八戒的,13500斤的重量在脑袋晃来晃去,就算孙悟空在厉害,时间一长想必也不会很舒服吧。

还有就是师徒四人每到一地,总会到当地人家化缘,来到别人家里,坐在凳子上,孙悟空甚至是跳在凳子上,晚上在当地人家里睡觉,金箍棒就在他的耳朵里,这时候如果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那么这13500斤的重量全部压在凳子上床上,估计凳子和床早就粉末了吧。

由此可以看出,金箍棒是根据体积的大小,质量也会发生改变,以适应环境的。至于密度这个东西,有质量和体积控制着,密度应该是无关紧要了。


阿匆大叔影视窝


魔法世界里的女巫骑着扫把满天飞,科学只能乖乖地靠边站。还有点石成金,石头是天然的,金矿要经过冶炼才能成为金块,“想当然”其实也是一种挺不错的处理方式,只要够奇妙就能吸引人,从而达成心照不宣的和谐。

石头是无机物,猴子是有机体,既然孙悟空能从石头里蹦出来,你还指望金箍棒“有理有据”吗?金箍棒是神铁制成的,按理说缩小之后密度不会变化,但既然是神铁,凡间的定律也可能不适用。金箍棒缩小之后,重量肯定没有变化,一直都是一万三千五百斤,孙悟空能作证,跟他交过手的神仙和妖魔也都深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