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骗术揭秘】损失近万!网课少年遭遇网络诈骗“连环计”

最近因为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学生假期延长,全国各地教育界轰轰烈烈的搞了一场“停课不停学”运动,学校纷纷推出各科目网课,而熊孩子们则能以上网课的名义名正言顺的上网玩手机了。此时,一种专门针对上网课孩子的网络诈骗横空出世,而且是诈骗“连环计”,已有多人受骗。

因为不爱上网课,阿里旗下APP“钉钉”,被熊孩子们狂打一星,只得跪地求饶,有人说现在的孩子了不得,出手太狠,但看了今天的故事,大家就会知道,有些熊孩子在骗子面前,毫无还手之力。真可谓“熊孩子出征寸草不生,熊孩子被骗成千上万”,被骗起来也毫不手软。

13岁的小林,最近就被骗子连骗三笔,且用的是同一手法,都说不要在同一根木头上摔倒两次,可小林却在一个木头上连摔三次,总共被骗走近万元钱。让我们看看骗子如何巧用连环计,欺骗网课少年。

第一步:锁定目标

2月11日,课间休息时,QQ动态蹦出来一条提示,小林点开一看,让自己心花怒放,这条动态写着“在玩爸妈手机的私聊我,领取手机一部,免费的,不要一分钱,百分之百真实”!还有这样的好事,于是小林通过QQ与昵称为“肖战”的网友取得联系。

tip:骗子精准定位,用送手机,吸引那些在玩爸妈手机的孩子。而这部分人群,防范意识本来就差,对电信诈骗了解的更少;另外,爸妈的手机里,或多或少都会有点钱吧。凡是和骗子私聊的,一定都是“潜力股”。

第二步:初骗得手

通过qq聊天,对方发给小林一段视频,视频内容就是扫描二维码支付的,但是视频里说扫码不会真实支付,钱不会被转走。看完视频,对方用QQ给小林发了一个二维码。小林心想,反正也不是真的把钱转走,试一下吧!于是他用妈妈的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然后支付金额1999元,输完密码后,显示支付成功!小林心里咯噔一下,不是说不会支付成功吗,怎么回事?心里有点慌,小林赶紧和“肖战”联系,问他“我支付成功了,怎么回事,不是说会失败吗?赶紧把钱给我转回来!”

tip:先以手机为诱饵,诱导受害者扫描支付二维码,受害者以为支付不会成功,不会真的将钱刷走,为了手机,毫无戒备心的孩子就按照骗子的指引,一步步走上被骗的道路。

第三步:二次扫码

这个“肖战”不慌不忙地让小林把账单的截图给他,小林就按照对方要求把账单截图给发给了对方。之后,“肖战”又给了小林一个二维码,让小林再扫一次二维码,钱就会退回来!这时候,小林还没有意识到自己遇到了骗子,一心想着把刚刚刷走的1999元钱刷回来,于是就又扫描了一次二维码!

扫完二维码,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小林妈妈的手机微信里又被划走了一笔钱,支付成功,金额1999.99元。这时候,小林心里更慌了,突然明白了什么叫“如芒在背、如坐针毡、如鲠在喉”!天呢!怎么越刷越多,说好的支付失败,刷一刷钱就回来!小林赶忙又跟QQ里的“肖战”说,我又支付成功了,怎么办?

tip:只有13岁的孩子,第一次被骗是为了拿到手机,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扫二维码;那么第二次,则是为了拿回第一次被骗走的钱而继续被骗子牵着走。骗子此时算定,受害人一定心里非常着急,情急之下,就更丧失分辨是非的能力,且两个骗局紧紧相连,根本不给受害者进行判断的时间。

第四步:继续扫码

“肖战”让小林别急,又告诉他另一个QQ号让小林加,于是小林又加了一个QQ昵称为“666”的QQ号,对方发起语音聊天,对方说会再给小林一个二维码,让小林扫描支付,支付成功后,1-3天内钱就会转回来。但有一个条件,让小林必须把账单、聊天记录等内容等都删掉。语音结束后,对方小林发了一个二维码,这是小林收到的第三个二维码。

有了前两次的教训,小林仍然没有意识到自己遭遇了网络诈骗,只想着快点把刷出去的钱要回来。于是,小林第三次拿起妈妈的手机,扫描二维码,又一次支付成功了,这次支付了4999元!小林此时心里如坠冰窖,拿着手机的手都在抖!但还是按照对方说的,把账单、聊天记录都删除了!就连扫描二维码支付的账单也没有了。对方还要求小林不要和家人说,如果说了钱就回不来了。

小林用妈妈手机微信连扫三次二维码,微信绑着银行信用卡,总共给骗子转了3笔钱,分别是1999元,1999.99元和4999元,共计8997.99元!

tip:为了增强真实度,骗子换人继续行骗。小林为了追回第一笔钱,被骗第二次,为了要回前两笔钱,又被骗了第三回;骗子的伎俩很简单,但环环相扣,让少不更事的孩子根本没有还手之力,而且还顺便把犯罪证据也销毁了。

事后,小林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还是将事情告诉了妈妈,小林的妈妈意识到这是个骗局,立刻报了警,但连着微信的银行卡里的近一万元钱,就这样不翼而飞。

tip:家庭财产受到了损失,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孩子被骗,父母的责任首当其冲,最该检讨的是家长。家长除了重视孩子学习以外,也要从小向孩子灌输安全防范意识,并且管理好自己手机和网银的支付密码,防止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