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为什么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是个短命的王朝?却拥有巨大的领土面积?

草竹道人


元朝确实是大一统王朝中国祚不算长的,但那也只是相对来说,毕竟也有89年,只是被明太祖嘲讽蒙古人气数已尽时说了句“胡儿不满百”,所以大家都觉得短,其实按照古代人的平均寿命和婚配年龄来看,89年起码是四到五代人或者说两辈子的事情。

而且元朝的国祚比大一统王朝中的秦朝、晋朝(特指西晋)、隋朝都要长,而且比五代十国也长,比三国乱世的时间也长(从公元221年曹丕称帝到公元279年司马炎三分归一统),所以元朝实在是算不上一个短命王朝,起码他们的皇帝可是传了五代共十一帝的,这个数字比历史上的一大半的王朝都要多,也就是汉唐宋明清可以与之相比。

其次蒙古骑兵确实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轻骑兵,或者说他们叫做游骑兵,因为蒙古马比较矮小,所以蒙古骑兵里面并没有重甲骑兵,这使得他们在攻坚战时并不厉害,但是蒙古骑兵最厉害的是逃跑。

一旦进攻不利,他们马上就跑,并且他们能够边跑边回头射箭,使得追击他们的部队死伤惨重,如果碰到重骑兵,蒙古骑兵就会用耐力生生耗死他们,所以蒙古人打遭遇战非常厉害。

而灭了金国之后,蒙古人的部队里面吸纳了许多契丹、奚、渤海、辽国汉人等其他族人,这些民族的军队在攻城和守城上面的特长也被蒙古人发掘了出来,蒙古人也因此改良了回回炮,使得他们的军队在西域的攻城战中大放异彩。

后来蒙古人还将战场上的尸体用旋风炮扔到城中,使得城中的人们感染了黑死病,导致欧洲人听到蒙古人就大惊失色,他们称蒙古人为第二个“上帝之鞭”,上一个是匈奴王阿堤拉。

因为蒙古骑兵的机动速度很快,所以他们打下了很大的地盘,因为管理不便,他们将其拆分为四大汗国,分别是是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就连当时的俄罗斯,不过是金帐汗国下属的一个小藩国而已。


飞凡看历史


这个问题有两个小问,我在此依次回答。

1.为什么元朝有广阔的领土?

首先我们就得知道什么是元朝,元朝并不等于蒙古帝国,因为蒙古帝国除了元朝外还有四个汗国,彼此都是独立的。蒙古帝国建立者是成吉思汗,建立时间大约是1206年,而元朝建立者是忽必烈,建立时间在1271年。而元朝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领土,是因为元朝继承了地跨欧亚的蒙古帝国的大部分领土。

公元1259年,四川钓鱼城下,蒙古大汗蒙哥受伤病亡,蒙古帝国一时之间没有主人。1260年4月,忽必烈弟弟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被蒙古本土贵族推举为大蒙古国大汗,5月5日,忽必烈在精兵拥立下于中原开平自立为大汗。双方遂展开激烈内战,历时达四年之久。最终忽必烈击败阿里不哥,于1271年建立元朝,最终灭亡南宋,统一全国。而内战之后,蒙古四大汗国获得了实质上的独立,和元朝之间互不统属,战争不断。

2.为什么元朝短命?

蒙古族是一个不重视农业的游牧民族,连年战争使农业发展停滞不前。加上纸币的扩散,通货膨胀进一步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元朝也对汉族人增加了各种税种,加上长期的压榨,造成了人民的痛苦。所以在元朝的起义是一直不断的!

元朝建立了四等人制度,造成严重的民族歧视问题,民族矛盾尖锐。

元朝政治黑暗,其内部斗争是不断的。皇位大多数政权都是通过斗争获得的,可见内部的斗争是有多乱。而且元朝也不重视文人,科举也是时开时闭,绝大部分文人无法做官,像关汉卿等人都被迫写剧本,从事下九流,文人对元朝认可度低。

元朝皇帝汉化程度比较低,大部分皇帝连汉语,汉字都不认识,且十分崇拜喇嘛教,与占绝大部分人口的汉人们格格不入。


百胜军节度使


如果说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是个短命的王朝,主要是因为元朝实际统治时间不过百年,但是纵观中国历史,不足百年的王朝其实比比皆是,而这些不足百年的短命王朝,多是因为军阀战争或者前一个旧朝衰落后的“过渡王朝”。其实,对于元朝来说,也可以这么看,把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过渡王朝”。

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中衔接以汉学文化为中心宋朝和明朝的“外族王朝”,其“短命”主要可以从主客观原因两方面来探究。


一、蒙古人游牧文化的主因

蒙古人发祥地在广袤的蒙古草原之上,从地理条件上来看,这里气候条件恶劣,土地容易沙漠化,北靠西伯利亚高原的极寒之地,对于粮食的农耕种植来说,自然条件比较苛刻。而蒙古人的主要饮食来源是放马牧羊,周期迁徙,随遇而安。

崇尚马背上文化的蒙古人通常骁勇善战,所以在战争掠夺方面,不可谓不强,所以对于中原来说,蒙古骑兵是神一样的存在,从秦汉开始,就修建万里长城来抵御北部的游牧民族的入侵。

虽然说蒙古人善于领兵打仗,但是也正因为其游牧文化的本质,其对“守土安邦”却没有形成思想上的概念,在蒙古人各个部族的内部,也多是各自为政,甚至相互敌视。而对于一统天下的元朝,各族文化交融碰撞,而作为统治者的蒙古人,却仍然用其自身“文化特点”实行种族等级制。在天下一统的局面下人为设置了文化熔融的障碍。

所以可以见得,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从其民族文化的内因来说就难以长久。


二、汉文化前朝旧部的外因

如果说蒙古人自身的游牧文化是元朝短命主因的话,那么在元朝统治后的原宋朝旧地的汉文化,却是推进元朝灭亡的外因。

在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元朝的等级制度非常森严,把最后攻下的宋朝汉人,列为元朝的四等人,也就是最为卑微之人,这不得不说让这些前朝旧部心怀憎恨和不满,从民心情感上,就更加难以融入到元朝的天下一统的社会局面之中。

而且在元朝建立之后,各种的农耕经济和商贸政策上,元朝的统治者依旧采用游牧民族的文化方式,将大量的中原优良的农耕土地划为蒙古贵族的牧场,在前宋旧地的山林之中进行大肆狩猎,严重的破坏了中原汉文化懒以生存的农耕土地和民生,以至于短短数十年就已经造成大量中原百姓民不聊生。

正因为元朝的统治者眼光短浅,没能吸纳中原汉文化,没能安抚前朝旧部,以至于以中原汉文化为中心的百姓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元宋战争阴影尚未消散之际,又饱受元朝统治者的剥削压迫,导致民怨四起。也正因为如此,元朝从一统天下到灭亡的不足百年时间,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从未平息。


综上所述,元朝的大一统的“短命”,从其内外因两方面来看,都是历史的必然。战争所形成的广阔江山,如果没有文化的一统,根基便不会稳固,王朝便不会长久。


草竹道人


公元13世纪,是属于蒙古人的世纪。在这个时候,蒙古族出现了一个千年难遇的雄主——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在斡难河建立大蒙古国政权之后,就没有停下过对外扩张的脚步,最终发展成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二大帝国。大蒙古国横跨亚欧大陆,国土面积超过3300万平方公里,差不多相当于今天两个俄罗斯的大小。

在大蒙古国疆域最大的时期,成吉思汗在战争中受伤死亡。成吉思汗的儿子们开始争权夺位,最终使大蒙古国走向分裂,成为了大元王朝和五大汗国。在大元的统治下,华夏民族政权相当于被外族所灭。但是,我国有断代纪年的习惯,于是,在成吉思汗的后代,忽必烈的统治下的王国,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个朝代——元朝。

从地图上看,如果把元朝视作一个朝代的话,它已经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能够达到的最大疆域。宋濂在《元史》中这样写道:“(元朝)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

然而,元朝从公元1271年建立,到1368年灭亡,前后不过98年时间,算得上是一个短命王朝。为何元朝实力如此强盛,却延续不到百年呢?

元朝的蒙古贵族们为了保持自己的尊贵地位和特权,将人民分成了四等,其中蒙古人排在第一等,被其依次征服的其他民族依次排在二、三、四等。

除了民族等级外,职业也分成了十等,其中读书人居然排在了第九等,只比乞丐高一等,地位比妓女还低,这也是把读书人称作“臭老九”的由来。华夏民族自古以来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是当时的游牧民族所远远不及的。而传承这些历史文化的,正是被打入底层的汉族读书人。他们眼看着同胞被他族奴役,自己又翻身无望,也就一边搞些元杂剧来发发牢骚,一边成天想着怎么推翻元朝了。

由于社会阶层固化,贵族与平民之间、上等人与下等人之间的层级长期割裂,一遇到天灾就容易使矛盾激化。以朱元璋、陈友谅为代表的各路起义军蜂拥而起,元朝就此灭亡,并非难以预料。



御前带刀侍卫


这是两个问题,我分开来回答。

先说一下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为何能拥有巨大的领土面积,这要从蒙古人强大的军事能力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后,开始马不停蹄的向四方征战。蒙古经济虽不发达,但是军事实力却十分强悍,这得益于蒙古人拥有良种战马。蒙古人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骑射能力特别强,作战速度也特别快,加上团结的信念、统一的指挥和强烈的扩张欲望,蒙古军队得以横扫欧亚大陆,所到之处所向披靡。蒙古军队在消灭契丹、西夏、大理和南宋后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帝国。

再说另一个问题, 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维持了仅90多年便被各地爆发的农民起义所推翻,败退大漠,此后再也没能对中原王朝产生实质性威胁。究其原因,一是蒙古人在征伐过程中,对待各族人民过于残暴,仅仅依靠武力上的征服,没有赢得人心。二是蒙古人实行民族分离政策,在蒙古人统治的元朝,人民被分为四等人,汉族和其他民族人民处于被蒙古人压迫的状态,引起汉族和其他民族人民的强烈不满。三是元朝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斗争激烈,皇帝更迭频繁,政治腐败,致使百姓民不聊生,最终导致起义爆发,元朝灭亡。





老袁讲历史


首先我们就得知道什么是元朝,元朝并不等于蒙古帝国,因为蒙古帝国除了元朝外还有四个汗国,彼此都是独立的。蒙古帝国建立者是成吉思汗,建立时间大约是1206年,而元朝建立者是忽必烈,建立时间在1271年。而元朝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领土,是因为元朝继承了地跨欧亚的蒙古帝国的大部分领土。

公元1259年,四川钓鱼城下,蒙古大汗蒙哥受伤病亡,蒙古帝国一时之间没有主人。1260年4月,忽必烈弟弟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被蒙古本土贵族推举为大蒙古国大汗,5月5日,忽必烈在精兵拥立下于中原开平自立为大汗。双方遂展开激烈内战,历时达四年之久。最终忽必烈击败阿里不哥,于1271年建立元朝,最终灭亡南宋,统一全国。而内战之后,蒙古四大汗国获得了实质上的独立,和元朝之间互不统属,战争不断。

所以说蒙古帝国只是概念上的统称而已。

至于为什么蒙古帝国存在时间短呢?第一蒙古内部相互独立,长期内斗,这样的帝国先天不足;再者,蒙古对于征服的地盘实现等级制度,让蒙古族人获得巨大的经济地位和权力。以蒙古人崇尚武力征服的民族特性,他们会怎么等待其他民族的人,很明显的,有剥削压迫就有矛盾,当矛盾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是起义造反。还有一个因素,蒙古人入主中原后,整个蒙古族上下都沉醉于享受成果之中,不再骑马张横,因为金钱美女土地非常容易获得,这让整个蒙古族上下包括军队都陶醉于享受剥削之中,几十年光景,蒙古族整体战力已经不堪大用,当农民起义时,他们怎能不败。




波仔44028546


先说元朝为何短命:一个13年里换了7个皇帝的神奇王朝!

在古代,我国的老百姓是最能忍的,只要有口饭吃,就不会起来闹事。一旦闹事,就是沦落到“易子相食”的地步了。也是因此,只要朝廷内部不出现分歧,没有藩镇出来搞事,这个朝廷维持200年是没问题的。

但是,元朝的问题就是内部斗争太厉害了。兄弟相残,父子相残,百年间就没有停歇过。这个导致的结果就是皇帝频繁更替。在元朝统治的97年里,换了11个皇帝!清朝活了276年,才换了12个皇帝!

更厉害的是,从元英宗到元宁宗,13年里,元朝换了7个皇帝,平均1.85年换一个。在位最短的皇帝,只有27天!

马克思告诉我们,事物内因是决定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上面说的就是元朝短命的最主要原因。

再说说元朝为什么领土面积大。

在农耕政权统治下,朝廷的疆域能维持到长城沿线(燕山-阴山-贺兰山)就行了。因为,适合耕种的土地,大都在这条线以南地区。往北扩张,占领那些草地,对农耕政权的诱惑力太小了。只要游牧民族不找事,中原政权才不会费劲去北伐。

元朝跟之前的朝代不一样,他是外来的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这些人在草原”野“惯了,居无定所,喜欢迁移的生活。他们又有很多马,远征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家常便饭。而且,每征服一个地区,他们就能享乐一阵。再加上在冷兵器时代,蒙古骑兵确实是天下无敌的存在。所以,蒙古人破坏性的打下了大片领土!

这也反映出一个道理:生活环境影响一个人的性格,人的性格又会影响一个人的野心和事业。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蒙古人本身是草原上来的,占据中原之后不思进取,还只相信弯刀,利马,必然失败,首先来看他为什么失败

一 没有促进民族融合,不主动去汉化,我们可以看之前的朝代,少数民族建立的王超,全都是汉化,跟汉族士族,大家族联姻,稳定住汉族上层,而蒙古恰恰相反,搞什么民族分层

二 从马上建立的王朝入住中原后,必然都会变得平庸,没有雄心壮志,江南的生活肯定好于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也就有蚊子和苍蝇

历史上很多入住中原的少数民族最后都是两个结局,

一是被同化

二是被赶回草原

显然蒙古是后者

蒙古拥有巨大的领土,蒙古骑兵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另外一个原因是花剌子模的催化剂


it从业


武力征服一时成功,却不能永远成功。中国古代少数民族能够书写历史,留下一笔的多为北方马背上的民族,如匈奴、突厥、鲜卑、女真、党项、蒙古及满洲等民族。北方大漠、草原地势相对平坦,而游牧民族又善于骑射,在南侵过程中,给中原带来极大破坏。

1206年,蒙古族杰出首领铁木真在斡难河源召开首领大会,成立蒙古政权,统一各部。1271年南侵的铁木真的孙子忽必烈改蒙古政权为元,开始了对中原综治,并迅速终结了辽宋夏金大理分裂割据局面,统一中国。1368年,明末农民起义推到元朝,明朝取而代之。

为什么强大的元朝统治中原仅仅97年就灭亡了呢?主要原因有

一、元朝灭亡根本原因就是没有从根本上接受中原先进文明。先进文明最终会战胜落后文明。

二、元朝依靠武力征服天下,又用武力统治天下,引发各种矛盾激化。

三、元朝实行种族歧视政策,失去统治基础。

四、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导致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激化,引发人民起义。


李彧9


蒙古铁骑兵机动灵活,战术先进,不仅有当时世界上最吃苦耐劳的士兵,还有最能长途跋涉的马种——蒙古马。除此之外,还善用火器,回回炮是威力巨大的火炮,因此把欧洲领主的城堡炸的粉碎,当然,当时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基本都处于文明衰落期,军事力量普遍较弱也是其中一个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