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安龙:忙碌的车站涌动春的气息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要做好相应措施,人员接触要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安龙县汽车客运站门口,移动警务室的喇叭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防疫音频。

来到出站口,工作人员忙得热火朝天。“您好,不能从这里进入,这里是出站口,请从那边进站口进入。”“您好,请出示您的身份证,拿出手机进行扫码登记,谢谢!”“请来这边我们测量一下体温”……

2月25日13点15分,安龙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陈刚登记到一名湖北省荆州市的市民王某华,了解得知王某华常住在黔西南州内的兴仁市巴铃镇,刚从兴义市来到安龙县,准备从此地乘车回兴仁。在确定王某华没有到达重疫区,身体也无异常,通过体温检测、手机扫码、签订承诺书后即顺利出站。

13点30分,老人陈某芬来到出站口。陈刚提示老人扫码时,发现她用的是“老人机”,无法进行扫码,这时陈刚拿出自己的手机按程序为其扫码,并耐心询问其基本信息代为填报。但填报了几次,老人的手机始终都无法接收到验证短信,于是陈刚选择了特事特办,让辅警刘宇帮助老人签订承诺书。

“老人家,您这段时间有没有到过外省啊?有没有接触过什么外地的人?不能瞒报哦!”刘宇在帮助老人签订承诺书之前详细了解老人的基本情况。

“我没有啊,我都是好好在家的,我20岁就入党了,都是50多年的党员了,今天没有带我的党员证来,国家有难,检测登记都是应该的,我们要配合啊!”老人陈某芬回答。

由于承诺书上必须要求本人签名,但陈某芬年纪大了,写不了字,见状,刘宇拿着老人的身份证,一笔一划地教她写。

13点45分,出站口突然来了十几名旅客,警务人员们立即做好秩序调整,让大家排好队,逐个进行扫码、登记、检测。有不会扫码的旅客,他们就详细指导;旅客胡某香的手机没电了,甚至不记得自己的电话号码,他们立即借她充电器将电充上,然后按照程序进行扫码登记;旅客陈某荣的手机扫码一直扫不了,原来是没有数据流量,民警立即为其开热点,扫码继续进行……

他们在工作中一丝不苟、严肃认真,不漏一处程序,只为保一方平安。“出站口每天有900余人出站,我们的工作时间就是从最早一班车到最晚一班车。”陈刚介绍。

午后的车站,烈日当空,那些民警满头大汗,工作仍在继续!

在进站口,准备出行的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安检口的热成像仪担当了大任。热成像仪可以通过扫描显示并记录过往游客的人像、测量出体温。就在13点48分,热成像仪已测量了1924人,疑似发热150人。对于发现的疑似发热人员,工作人员会使用测温计进行多次复检,正常的放行,异常的就会立马上报指挥部,护送其到医院进行核酸和CT检测。

“今天早的时候我们通过4次复检,确定了一位安龙县普坪镇的旅客体温达37.3度,我们报告指挥部后,120的车很快就来了,然后大家护送旅客去医院做了专业检测,后来确定只是普通感冒症状。”陈刚说。

准备去福建、江苏、浙江等地务工的旅客排队进站,有序登记身份信息和检测体温。安检口的警员每两小时一班、每班5人在那儿维持秩序,严格登记,忙而不乱,秩序井然。

小小的县城里的汽车客运站里,春天的希望复苏的气息浓浓的。

(韦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