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小證書映射大“關”心

在疫情防控工作期間,銀川海關推出一系列便利措施,加大幫扶力度,全力支持生產企業復工復產,及時保障企業順利申領各類原產地證書,提升企業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零見面”——持續推行原產地證書自助打印業務

持續宣介推廣原產地證書自助打印業務,鼓勵更多企業積極使用原產地證書自助打印功能。

1月以來,銀川海關共為關區97家企業簽發原產地證書572份。其中企業自助打印證書101份,自助打印證書籤證貨值達1741.68萬美元。

銀川濱河如意服裝有限公司是原產地自助打印功能的“受益者”之一。為了確保貨物按期送達至海外客戶,企業在恢復產能的同時,更需儘快按合同約定為出口產品申領原產地證書。在銀川海關的指導下,該公司開始嘗試原產地證書“自助打印”,不僅減少了人員外出,降低了交叉感染風險,還節約了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不到半小時,我這邊從系統提交證書申請,待海關工作人員審核通過後,就可以在自己的辦公室內打印出證書,非常方便。”該企業報關員王迎高興地說。

“特事特辦”——為企業更便捷申領證書提供便利

2月25日,石嘴山海關簽證人員李彤接到企業電話諮詢,稱因疫情防控需要,原註冊和辦公地點在平羅的該企業已將臨時辦公地點遷至銀川市,詢問能否改到興慶海關申領證書。

獲悉企業的特殊情況和需求後,此前從未辦理過此項業務的李彤立即請示能否“特事特辦”直接為該企業新增簽證、領證機構。獲批後不到1小時,李彤通過“原產地管理系統”為該企業新增了簽證、領證機構。當日下午,該企業就通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向興慶海關申領原產地證書。

預約辦理+在線審核——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

在疫情防控期間,對於確需現場辦理或節假日加急辦理業務的企業,通過關企微信群、業務諮詢電話等方式公示告知預約辦理方式和流程,鼓勵企業提前預約之後按照工作人員安排現場錯峰辦理簽證業務。與此同時,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在線預審有關單證並進行遠程業務指導,最大限度減少現場人員聚集,避免因企業工作人員業務不熟影響證書申領效率。

從2月3日至10日,興慶海關共受理了78份原產地證書預約辦理業務。每天下班前,閆紫照都要在“興慶海關通關業務諮詢熱線”微信群裡一遍又一遍的詢問“明天是否有需辦理報關、報檢、原產地業務的企業?請撥打我電話139xxxx0527進行預約。”

“@興慶海關李雪,我們的產品要申領一份海峽兩岸原產地證書,客戶要求證書上反映出生產商中英文地址,但系統有字數限制,該怎麼辦呀?”某出口活性炭的外貿企業在群裡提問。興慶海關業務一科科長李雪立即主動聯繫該企業人員,細緻耐心地指導其正確規範申報。每當有企業告知“證書已提交審核”,李雪和她的同事們就開始在後臺時刻關注著證書申報和流轉情況,發現問題立即通過電話、微信提醒。對她們來說,這是日常工作中再正常不過的小事。但對廣大出口企業而言,這樣的舉措讓他們在這個“特殊時期”感到安心又暖心。

“零跑腿”——推廣原產地證書快遞郵寄業務

與此同時,為了更加方便各企業領取原產地證書,銀川海關大力推廣原產地證書快遞郵寄業務,免除企業現場領證環節,實現企業人員“零跑腿”。據悉,2月3日以來,銀川海關已通過快遞渠道寄出證書19份。其中,中衛海關共簽發原產地證書14份,簽證貨值235.97萬美元,14份證書全部通過快遞渠道寄至企業手中。

“原產地證書便捷申領,也傳遞了海關工作人員對我們外貿企業安全復工的關心。”外貿企業負責人在電話裡感慨的說道。而銀川海關推出的這一系列原產地證書申領便利措施,也只是該關保障外貿企業安全復工生產的一個“縮影”。

記者:李 瑩 編輯:鄭 桉 校對:孫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