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那个喜欢被村民们“打扰”的医生,永远离开了我们……

在抗疫一线连续奋战20多天后,江苏省启东市南阳镇中心卫生院医疗康复部主任、共产党员朱峥嵘(48岁),因过度劳累致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虽经上海仁济医院、启东市中医院全力抢救,还是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我是党员,我理应冲锋在前”


桌上,一张工作证静静地躺着;工作人员去向牌上,他的状态仍然显示“在岗”。


从大年初一起,朱峥嵘就到医院报到,再也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岗位。

“我是党员,我理应冲锋在前。” 朱峥嵘说。


20多天来,朱峥嵘忙得脚不沾地。科室里4个医生,高峰期要服务40多位病人,单是查房就要耗时很久,还要和患者沟通,制定诊疗方案。每次回到办公室,他都要喝掉一大杯开水,并开玩笑地说,嗓子要冒烟了!疫情当前,朱峥嵘还多了一份“零工”——到发热门诊坐诊,4天中轮到一天夜班。


年前,朱峥嵘去上海求医,被诊断为大动脉炎并被要求住院。但他把住院通知书藏了起来,连妻子都没有告知,一声不吭挺到了一线。


本以为靠着自已年轻的身体,可以扛到疫情结束再去住院治疗,但是繁重的工作还是压垮了他。2月15日,结束了一天的值班后,他再也无法坚持。“你不能再撑了。”在同事们的一再坚持下,他才勉强放下工作去住院,可躺在病床上,他还是不放心工作。“现在只有三个人值班了,还有两个是女同志,不知他们能忙得过来吗?”面对来看望他的同事,他第一句话谈的不是病情依然是工作。


朱峥嵘的妻子陈丹是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流行病调查工作,一直坚守在防疫一线。自疫情发生以来,两个人已经20多天没在一起吃过一顿饭了。


他喜欢被村民们“打扰”


从医25年,朱峥嵘多次获得市卫生健康系统“十佳医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毕业于镇江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朱峥嵘,原本可以待在城里,可他却选择了去乡镇卫生院。有在大城市工作的同学向他伸来橄榄枝:“来我们单位吧,待遇比你现在好得多,还有晋升空间。”可朱峥嵘说,他已经习惯了被村民们“打扰”,习惯了看那些纯朴又真挚的眼神。


朱峥嵘在村民家中问诊


“这段时间,他的工作压力特别大。”陈丹说,经常只有晚上睡觉时夫妻俩才能聚在一起。而这短暂的相聚,朱峥嵘也往往心事重重,同事们的口罩有没有领到?大伙吃饭能不能保障?值守人员有没有到位?即使在睡觉时,朱峥嵘的手机也不离身。半夜醒来,他拿起手机,看看工作群里有没有新信息,有没有漏接的电话……“他真是太累了。”陈丹泣不成声。


在陈丹的手机里,依然保存着朱峥嵘发给她的微信。“睡了吗?我今晚又要值班了。”“老婆,你要照顾好自己”……“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就这样离开了我们……”陈丹完全不能接受丈夫已经去世的事实。


南阳镇安平村,朱峥嵘老家的场心上,挤满了花篮。疫情期间,本该一切从简,但不少亲朋好友仍纷纷前来送朱峥嵘最后一程。大家被劝离后,送上花篮寄托哀思。黑色的挽带在风中拂动,似乎也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思。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亚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