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電話連線部分市民,問詢二月二如何過?他們說:佳節雖然好 防疫更重要

2月24日,二月初二,民間傳統的龍抬頭日,作為民俗中的一個節日,在抗擊疫情的時刻,市民是怎樣過的呢?記者連線了市區3戶居民,請他們談了自己的過法。


頭髮長了暫不理 自覺在家做隔離

徐先生 恆基福源小區居民


每年二月二都會去理髮店理髮,取義剃龍頭討個吉利。年前理的發,過了一個月,頭髮也有些長了,卻沒有出門理髮。他說,現在是疫情防控期,市委市政府為了做好防控,要求居民留在家中不要隨意外出,這是為市民百姓減少感染、防止疫情擴散的有效辦法,必須支持。


生日正值二月二 不呼朋來不邀伴

張先生 佳美小區居民


張先生的生日是二月二這天,往年每逢這一天,他都會邀請親朋好友聚聚,共慶生日。今年趕上新冠肺炎疫情,人們的生活受到影響,因而他也打破慣例,不聚會慶生了。他表示,政府採取嚴控措施,有利於防控疫情,要求不聚集不聚餐,作為市民應該理解支持政府,按要求自覺遵守,“生日可以不過,防控不能不做”,因而他要過一個“宅在家中的生日”。


想吃美食自己做 不找小店買美味

國女士 世紀方舟小區居民


二月二,豬頭、豬蹄等熟食是不可少的“主角”,每年這天,國女士都會去熟食店購買,今年疫情發生,市政府採取了封閉小區防控疫情的措施,居民外出受限,為了減少外出次數,國女士利用購買日用品的機會,自己在超市內購買了相應的肉食,在二月二這天自己來做熟食。“自己做的,雖然不是很好,但也能吃。要不去熟食店購買,還要多外出一次。政府要求減少外出,自覺進行居家隔離,這是為了老百姓好,應該理解支持。少出門一次,少一分危險。現在防控疫情十分重要,作為居民不能為抗擊疫情做什麼,但自覺居家不為抗擊疫情添亂,就是幫忙,就是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