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意学习怎么办?

亓槭


你好,我是蒋蒋,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现在因为疫情很多孩子都在家里面,有开了学的,也是老师当起了主播直播教学。但是呢孩子呢,不愿意学习这个老大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家长,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各位家长解答一下。

第一就是控制住孩子们的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因为孩子们在家习惯了和父母和家人一起玩儿手机等电子产品,产生了依赖,有瘾了。因为家长也玩儿,他也玩儿那么经过这一个月在家已经养成的一种习惯,这种电子产品是上瘾,毒害性很大。怎么把孩子从电子产品身边拉开,这就考验了家长的一种耐心和耐性。耐心是啥呢?就是耐心的为孩子讲解玩电子产品的坏处把他们拉出来。有耐性就是积极和孩子们玩儿一些游戏,讲一些故事,做一些在一起能做的事情,这样减少他们接触。

第二个孩子们不愿意学习是因为和老师离得比较远,缺乏监督,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督促着。孩子一般在家里边儿呢,对父母有依赖性,黏在一起时间长了,父母也松懈了。造成孩子不怕父母。也有的家长对管理孩子,比较心慈手软,这就造成了孩子不怕父母,作业偷奸耍滑,早上的不愿意起床等。就就要求家长必须提高认识,重视起来,要严加管理孩子不能心软,否则就是害了孩子,孩子也是绝对不会爱学习的。

第三,设立适当的激励,如果想让一个人干点儿什么事儿,奖励是最好的办法,但是对孩子的奖励要适中,比如说奖励一个拥抱啊,奖励一朵大红花等等。这是对大多数家长们的一种智商的考察,就是如何奖励孩子,把兴趣引导到学习上。

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希望对所有的家长有所帮助,谢谢!


我是好心情


我今年三十岁,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大娃上一年级了,平时晚上都是我辅导孩子的学习,我想在孩子不愿意学习这个问题分享一下我的个人经验,1 .孩子都是比较喜欢夸奖他的话,比如你的字写的比昨天有进步,你这道数学解答的不错,反正就是夸,2 .给他立规矩,比如和他说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学习,如果吃饭之前没有做完一门科目就不要吃饭了,3.在辅导孩子写字的时候家长也要在一旁看看书了,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孩子需要好的方法引导的,如果引导的不当,对孩子的一生是灾难的。


榆城小王


孩子不愿意学习是多数家长回面临的问题,有的时候遇到玩的兴趣就特别的高,但家人一喊回来学习,他们就生气甚至是哭闹,拿着笔不好好的写,思想完全在开小差,家长看着这个情景,不是吼就是骂,不是骂就是打,完全没有去了解孩子为何不愿意学习,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孩子的情况就越来越糟糕。那么该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呢?做到以下几点离成功就不远了,不能说百分之百,但还是有效果的,只要长期坚持。

一、找出孩子不愿学习的原因

孩子讨厌学习,是有原因的,孩子喜爱学习,也是有原因的。我们能够找出其中的原因,一定能够让孩子爱上学习。孩子不爱学习的问题是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的,包括家长、学校教育以及自身的问题,每一方面都应该重视,并加以干预,这样才能帮助孩子逐渐摆脱厌学、不爱学习的状态。

二、培养学习习惯从家庭作业中抓起

对家长来说,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其最重要的途径应该是在孩子完成家庭作业中进行。对孩子来说,完成家庭作业,是日常学习活动中的必然组成部分,它是反映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

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应是完成当天的家庭作业,切不可因为一般的原因而更改它,从中让孩子感到完成作业是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做作业的地方,应相对固定,家长最好是熟知作业的要求与内容,及时纠正错误,防止恶性循环。

三、适时适度的鼓励,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使用“霍桑效应”时,家长要注意,对于孩子的鼓励,要做到“适时”和“适度”,在孩子取得进步时,家长要及时鼓励,过一段时间再鼓励,就可能超过了“有效期”,及时的鼓励,更能让孩子获得成就感,激发孩子的兴趣。另外就是要“适度”,不要对孩子的进步视而不见,也不要打压孩子的成就感,当然,也不能夸大孩子的成绩。表扬孩子要适度,要就事论事,要具体,过度的表扬,会让孩子变得自负,可能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总之,充分发掘孩子身上的优点,肯定他的每一点努力,艺术地批评他的缺点和不足,就一定能够形成孩子积极的自我意识,而有了积极的自我意识,孩子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所有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和期待。





树洞妈妈说育儿


孩子一直是父母的心头肉,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父母的心。每一个家庭都希望培养出最好的孩子,给他最好的爱和教育。并能在同龄孩子中脱颖而出。父母也担心孩子因为贪玩而耽误了学习,如何提高孩子学习主动性,成了父母关心的话题。

孩子学习不积极怎么办?父母做好这8个细节,发掘孩子学习潜能

(1)提高孩子学习积极性,让孩子尝到甜头,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先让孩子做自己擅长的功课,再做较差的功课,先做简单的,再做难的功课,先易后难,先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就算真的不会也不要抱怨孩子,多鼓励孩子,耐心的跟他讲。

(2)欲速则不达。

要想提高孩子学习主动性,家长要避免急躁烦躁情绪,不能操之过急,不能强迫孩子学习。

如果逼得太紧,孩子在潜意识里会产生反抗情绪,孩子变得焦躁不耐烦,在这样情绪状态下,会变得迟钝,善忘,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3)多鼓励孩子。

孩子有好的表现时家长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家长的赞美会起到很大的鼓励作用,孩子即使犯错也不要责备孩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4)防止孩子的反抗。

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产生逆反心理,在家庭教育中要防止这种反抗心里,这种心理会使孩子失去自信心、失去兴趣和积极性。家长拿孩子一直对比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反抗心理,这种做法是很不可取的。

(5)了解孩子学会控制时间。

了解孩子指孩子生长,发育特点,心理生理发展规律。8-11岁的孩子,一般学习不要超过50分钟,如果时间长中间需要休息十分钟。适当时间去学习,会有更好的效率,如果过长时间持续学习,孩子是学不进去的,那是在浪费孩子的时间。

(6)刺激孩子的求知欲望。

有条件的话多带孩子去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进行熏陶,让孩子发现,原来除了学科之外,还有这么多东西需要学习。孩子眼界开阔了,格局放大了,自然而然他的求知欲就强了。

(7)让孩子吸取教训,勇担责任。

不要让孩子仅仅依靠父母的帮助解决困难,家长要学会适当的放手,让孩子自己从经验中吸取教训,家长要多鼓励他,让孩子学会养成独立性,因为父母不能帮助孩子一辈子。孩子做错事,写错作业,是自己的事情,做错事或者写错题,受到批评或者惩罚,下次自己肯定就会注意,同样的错误就不会再犯。

(8)另辟角落,让孩子不受干扰。

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不要扰乱孩子,给孩子腾出来一间房间,拥有他自己安静学习的空间,或者孩子专用的书桌和椅子。



茶余饭后影视


还是需要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不喜欢学习,家长烦,怎么办?

降低学习的要求、难度。

没有可以引导培养,孩子一般不会做特别烧脑的事情,如奥数、作文、如阅读。

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也一样。

如果孩子不喜欢学习,这个时候,家长可以从降低学习难度着手。

班级教学一般情况下很难满足学生个体的需要,而家庭反而能够轻而易举地做到这点。

孩子学习不好,家长不必急于快速去提升孩子的成绩,而是降低

难度去监督孩子做前面已经教过的内容。

孩子的各种不良习惯都会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而要提升学习成绩首要就是提升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兴趣就是降低学习难度。

越容易的题目孩子越乐于上手,而学会后能够获得短暂的成就感,成就感能够提升TA挑战下一个难度的兴趣。

通过这种较为缓慢的增长,一点一点重新补充起来。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孩子上三年级了,一二年级的很多字都不认识,那么就很有必要从一二年级重新学起,很多家长会说这样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进度,实际影响并不大,孩子学过的东西发生了遗忘,是很正常的。只需要花一两周的时间把生字表重新学习一下,再做一些比较综合的考察生字的练习就可以了。

我们再回到前面的例子,后来那位老师怎么处理这些同学呢?

因为这几位同学都很喜欢表现自己,很喜欢上黑板上答题。于是,这位老师就在课堂上创造一些能让同学们上台的机会。后来,这些同学也改掉了不做作业的坏毛病。

大部分的孩子都是不自觉的,不自律的,所以需要立规矩。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可以适当设置奖励机制,但是一定要说到做到,奖励的物品也应当以学习用品为主。





伍老师数学课堂


不是不爱学习吧?应该是不愿意完成学校和家庭安排的学习吧![呲牙]家长观察过孩子喜欢什么吗?有没有做合适的引导,将兴趣转化成爱好,培养孩子的专注与耐心,然后慢慢的往在校学习内容方向引导。其实稍微大一点的孩子都会明白,学习是学生的工作,就像父母需要工作、挣钱养家一样,那么父母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让自己具备更好的挣钱的能力,因此学习对孩子未来而言的重要性一定要沟通到位,让他明白为啥要学习,还要在学习过程中多观察孩子对学科的态度和学习的难易程度,这方面主要受孩子的兴趣、老师对孩子的关注程度影响,兴趣越大学起来越轻松,老师越关注孩子的专业课成绩就越好(当然此处老师是正向关注为主)。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语文不好的孩子不一定全部阅读规定名著,也可以看看哈利波特系列、波西杰克逊系列等、还可以是科幻题材、悬疑题材的书籍,枯燥乏味的学习方式当然容易引起孩子的抗拒。所以激发兴趣尤为重要!


煎饼土豆侠


先说一下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学习,说白了人的本性好逸恶劳。

喜欢吃好吃的,玩手机游戏,看动画片。

学习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

但是没有什么是一顿皮带炒瘦肉解决不了的。揍一顿就老实了。

第二个原因,中国教育对孩子不友好,学习的内容不是让孩子成长,而是为了考试。少部分孩子获得认可,大部分孩子是失败者。

应对的方法很简单,消极怠工。

作为培训老师,我有一个六岁的学生,已经开始消极应对学习了,你教授他知识的时候不认真学,批评的时候要么很委屈,要么顾左右言他不当回事。

解决办法是什么

人除了有好逸恶劳的天性,还有一个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天性。

所以,在孩子需要学习的众多领域,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体育运动,画画,舞蹈,音乐,户外运动。在如此多的领域总有一个孩子擅长的。

孩子的兴趣来自于哪里呢,随便做一做就能拿到高分,于是他就会认真做一做。这样他就找到学习的敲门了,学习需要专注,如果能够专注,任何一门功课都能学好。

我这里有个例子,我的小学同学,个子不高,运动能力不好,家里没什么钱,从小自卑。到了初中学习还是不好。那时候初中升高中学生老师和家长压力都很大,他也是想好好学的,很偶然的一次英语考试班里前三,同学们都很吃惊,他也很开心,他收到了很大的鼓励。他相信我的英语能学号,最后一年英语突飞猛进考了高分,由于在英语上获得了成功,他学其他课程也有了信心。

所以解决孩子不愿意学习的方法,找到兴趣点,孩子愿意学,家长要严格督导。当孩子要放弃的时候,威逼利诱也好一定让孩子坚持住。

孩子获得了成功,就会从老师要我学,变化到我要学。我最早了解到这一个变化是在初中一年级。刚上学半学期,我可以自己学习后面的课程。我当时自己认为,用三个月我可以完成英语三年的课程。

主动学习是一个孩子进步的标致,如果你的孩子主动的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一定要鼓励他


改善视力吧


孩子不爱学习,这不是一个答案可以解决的。可能会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可能要知道孩子到底本身的能力怎么样,因为有的孩子如果天生的能力确实比较弱,在学习方面、智能方面比较弱,学习当中总是学不会,总是被批评,当然就不喜欢学习,这是天生的原因。

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有没有帮助孩子去找到学习的乐趣。虽然学习会有难度,需要付出,但是仍然需要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够找到兴趣,孩子在学习过程当中也要得到一定的奖励,在这样的情况他可能才会去喜欢学习。所以不爱学习可能是因为本身能力达不到,又或许是学习过程当中太枯燥,没有很好的回报造成的。

有的孩子不爱学习也有可能和家庭混乱,父母吵吵闹闹,孩子的整个注意力都被父母牵涉走了,孩子的情绪非常不好、非常担忧等等都会有关系。

所以针对这个情况,在具体的处理当中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法。

第一、需要带孩子先做相关的智能、记忆力、注意力方面的评测。如果孩子在这方面确实有缺陷需要进行治疗,或者家长在学习辅导方面需要加强。

第二、如果孩子的智能完全是正常的,就从其它方面去考虑,最近家庭的情况怎么样,要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比较平和、宽松、安宁的家庭环境,使孩子能够静心地去学习而不容易被干扰。

第三、要尽量地多陪伴孩子,帮助孩子去寻找学习当中有意义的地方。帮他找到学习的小窍门、小方法,孩子发现学习还是能学会的,学习当中还是有回报的,父母很欣赏会得到奖励,那么孩子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还有父母的模板作用,如果觉得孩子特别不爱读书,要想想在家里爸爸妈妈爱不爱读书。如果父母也是特别爱学习,本身也经常读书,家里能够看到有这种学习的气氛,那么孩子也会在这种氛围当中得到熏陶,逐渐爱学习。


国老师数学课堂


如果我的孩子不愿意学习,我不会批评孩子,也不选择说教。我会这么做:

我觉得要解决问题,必须要清楚问题的本质。

所以,第一步,我会尝试和孩子沟通,在沟通过程中,我努力做到不评判孩子的想法,不否定孩子的感受。用心倾听孩子,让孩子感受一下我的重视,愿意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通过孩子的表达,去进一步了解孩子不愿意学习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不喜欢班级的氛围?是因为老师或同学的关系?是因为某些科目有难度老学不好?......

第二步,和孩子一起把ta认为存在的问题或者原因一一列举出来。再和孩子一起寻找证据去说明问题是否真的存在。用事实说话,会有说服力,让孩子觉得有些并非事实,而是自己的负面想法而已。这样的话有助于孩子客观地看待问题,减少焦虑情绪。

最后,针对出现的问题,关注解决方案。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记得整个过程不打断孩子不评论孩子想法),列举出双方能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再一个一个去讨论,孩子是否能做到?这个方法是否有效?选择哪个方法先开始行动?如何行动?和孩子做出尝试计划,并鼓励孩子。同时告诉孩子:任何时候,若ta需要帮忙,我会随时提供帮助。让孩子觉得不是ta一个人作战,父母是坚强的后盾。


幸福充电堡


爱因斯坦说: “情感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的背后动力。”孩子厌学,不是讨厌学习本身,是讨厌家长和老师给的压力和对自己不好的态度。如果让孩子对学习本身产生情感,也就是让孩子喜欢学习本身,孩子就会产生一种学习的内在动力。举个例子说,恋人为什么愿意为对方做很多事情,就是因为有情感。下面是我的一篇家庭教育文章,详细地告诉我们如何让孩子喜欢上学习。

如何让孩子喜欢上学习

(张清义聊家教)

我们很多家庭不谈孩子学习时,家里一片祥和,母慈子孝,搂搂抱抱。一谈到孩子学习,家里便阴云密布,爸妈咆哮,孩子惨叫。

任何事情的发展都离不开规律,孩子的学习也不例外。如果我们找出了孩子不愿学习的根本原因,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谈到学习,我们谈得最多的是孩子是否聪明,也就是智力问题。其实影响孩子学习的因素经过专家数年研究,早就得出了不諍的结论:智力因素影响10%,非智力因素影响达到90%。

那么我们就从非智力因素谈起,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孩子的性格、自信心、心理状态、身体健康状况、家庭和谐程度、人际关系好坏等等几个方面。现在为了解决孩子的学习态度,让孩子喜欢上学习,我们从纷乱的诸多因素中找到了一个关键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归纳成两个字:心态。下面我们就从这个角度谈一下。

1、孩子厌学,不是厌恶学习本身,而是厌恶老师。

大多数孩子在学校学习是为了老师而学。经过观察发现孩子如果喜欢某位老师,就非常喜欢这个科目的学习。如果对老师没有好感或者某一天老师说了孩子不喜欢的一句话,孩子就会不惜牺牲本科成绩来报复老师,用不学这一科目来发泄不满。由此看来老师的德才水平对孩子的学习态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调整孩子心态,建议家长:在家中多多夸奖老师,推崇每一位老师 ,当孩子表达对老师不满时,要提醒孩子人无完人,引导孩子多想老师好的一面,一定努力化解掉孩子心中负面的东西。让孩子总是保持对老师的敬佩之情,并把这种感情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2、家庭关系不和谐,学习环境恶劣,造成孩子不好的心态,影响孩子学习。

父母经常吵架,或者孩子得不到父爱和母爱,这样日复一日,孩子慢慢就对家长产生了不满。如果这个时候家长对孩子提出学习的各种要求,孩子会借机对家长进行报复,用“就是不学,气死你”的态度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还有部分家庭门庭若市,家里整日熙熙攘攘,来客不断,糟糕的环境导致孩子心气浮躁,学不下去。

3、要设法让孩子品尝到学习的乐趣,用快乐作为学习的动力。打造孩子学习的快乐心态。

我们经常看到一种现象,孩子玩起游戏来可以通宵达旦,其原因无非是他品尝到里面的快乐。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孩子想玩,是因为他得到过快乐。第二玩得过程中确实得到了快乐。孩子学习为什么做不到如此呢?

看一下原因:第一孩子不想学,是因为他没有得到过快乐。他认为学习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这是因为孩子刚开始学习时家长强迫孩子学习造成的后果。例如:一个上一年级的孩子,他玩得正尽兴时,家长突然说:“作业做完了吗?”孩子回答还没有,家长于是就责骂,并强迫孩子马上做。我们看这里出现了孩子心理的巨大落差,一个简单的孩子游戏,他是在活动中完成的,并且这种活动非常适合孩子好动的心理特点。并且孩子在活动中品尝到了快乐,这个时候如果家长突然让孩子进入学习状态,就需要孩子不仅马上进入静态,还要面对相对枯燥的知识,这个时候孩子很容易感到学习是很苦的一件事情,因为没有了刚才的快乐。

碰到这种情况建议家长:一定要在孩子平静时对孩子提出学习要求,意思是说在孩子没有快乐心态的时候。

因此我们一开始就要解决孩子想学的问题,这就是孩子接触学习这项活动的时候一定要让他感到快乐,紧接着就是让孩子持续地品尝学习中的快乐。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乐趣,能享受到快乐,可以从下面两点做起:

①、对孩子针对性训练,让他做一些非常容易的题目,保证他完全做正确,这样来满足他的成功欲。最后的目的是让孩子品尝学习本身带给他的乐趣。

②、孩子取得成绩后,不管大小,父母和周围的老师、亲朋好友一定要对孩子进行认可和欣赏,这样也能使孩子产生很大的快乐。

我们为什么总是谈论快乐,因为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总想逃离痛苦,追求快乐。刻苦学习的现象其实是不存在的,我们经常看到有人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地学习,就说这个人学习很刻苦,其实这是误会,他本人一点也不苦,反而很快乐。因为没有快乐,一个人不会长时间的坚持做一件事情。

4、孩子的学习状态很多时候都是心态决定的。

我们看一个案例:有一个上初二年级的学生家长找到我,说他女儿在初一年级一次考试当中考了个班里第一名。第二次考试在班里是第五名。其实成绩的稍微上下浮动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可孩子不懂这个道理,所以她的压力与日俱增,每每考试紧张、焦虑,结果成绩一落再落,最后下滑到班里二十四名。见到我后,我问孩子:“你知道你成绩下滑的原因吗?”孩子回答:“我每次考试的时候特别紧张,夜里经常睡不好觉。”我说:“你看多好,原因不是找到了吗?考试时候紧张是因为你总想考到第一名。”接下来我问她:“你们班第二十名的孩子你和他熟悉吗?”孩子说:“非常熟悉,也是一位女生。”我就问她:“你和她主科做一下比较,看看她哪一科比你成绩好?”她想了一会儿,说:“她哪一科都不如我成绩好。”我说:“下次考试能不能超过她,你考到二十名,就是成功。”她疑惑的问:“二十名就是成功吗?”我说:“对,二十名就是成功。”结果她放下了第一名的包袱,在后面的一次考试中考了个十七名。她激动地给我打电话告诉结果。我们看这里有一个问题,如果不定一个二十名目标,她就是考到十五名也不会满足,这就是“心态”的问题。我用同样的方法一点一点调整这个孩子的状态,最后她的成绩进入了班内前三名。

要想解决孩子的学习动力问题,让孩子喜欢上学习,需要解决的问题固然很多,但主要问题还是我们谈得“心态”问题。老师的德才、家长的德才对孩子有了感召力,孩子就会产生良好的“心态”。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满足孩子的成功欲望,让孩子不仅感到学习本身的乐趣,还要接受到老师、父母、亲朋好友认可带来的快乐。这样就会保持孩子快乐的“心态”。我们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就是使让孩子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并让这种快乐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心态”,最后让它转化成孩子持之以恒的学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