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朝代的覆灭,应不应该归咎于女人?

张溢解密


在男尊女卑的奴隶、封建社会,把朝代的灭亡让女人背锅,例子很多!后代史官为什么要这样记载呢?因为这样可以不减天子的威严与合法性,也是对后来皇帝的保护。



杨哥之翩翩舞


每一个王朝的覆灭,实际上都是气数已尽,灭亡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要把责任归咎于女子,实在肤浅,她们大多身不由己,地位低下,只是君王的宠妃,无权插手朝政,怎能把锅加给女子。有人说她们天生尤物,迷惑君王,祸乱朝政,那也只是君王昏庸无能,色迷心窍,不关女子。看看褒姒和杨玉环的例子也能窥见一二,王朝灭亡其实与女子无关。

褒姒

提到褒姒,我们一般以为是她迷惑周幽王姬宫湦,为了博美人一笑,做出了烽火戏诸侯的荒淫行为,最后导致灭亡。其实不然,我们来看看当时的政局,周幽王是西周第十二个王,在他继位时,王朝就已经摇摇欲坠,日薄西山了。


早在西周中期开始,社会危机就已经加剧,对外与周边的蛮,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矛盾冲突不断,对内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矛盾日趋尖锐。在周昭王时期,楚国崛起,势力日益壮大,与周王室摩擦不断,昭王亲自领兵伐楚,在二征时落水而死,这就是历史上的“昭王南征而不复”,经此一役周王室力量被严重削弱。而此时王室内部贵族阶层争执不断,旧的贵族没落,新的贵族崛起,逐渐分化,动摇了奴隶主贵族统治。


到了周厉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爆发了国人暴动,加速了其灭亡,暴动之后又遇天灾,虽然周宣王极力稳住了局面,但周王室已经气数已尽,到他死的时候,最大的外患猃狁也没能解决掉。


之后就是周幽王继位了,接了一手烂摊子,国家已是千疮百孔,恰巧他自己本人还是一位暴君。在位期间朝政混乱,诸侯叛离,最后被犬戎联军攻入王都,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所以,西周灭亡是亡于内忧外患,亡于君主暴政,褒姒是无辜的,她一个弱女子身不由己,背上祸国殃民骂名,只是后来文人的一厢情愿,有意如此撰记。


杨玉环

唐玄宗李隆基的爱妃杨玉环可谓国色天香,“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连君王都不上朝了,她的魅力可见一斑。以至于后来的安史之乱都说和杨玉环分不开关系,但是安史之乱和杨玉环之间有没有必然联系呢?我看没有,因为当时盛世之下的大唐朝,已然是一只“纸老虎”,当然这只“纸老虎”是相对于安绿山而言。安禄山凭什么敢反,因为他拥有反的资本,天时地利人和聚齐。



安禄山得宠后,位高权重,就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的节度使,总兵力达二十万,是中央军的两倍有余,占全部边防军的四层之多。此外安绿山利用边境便利,与游牧商贸民族做生意,不断充盈自己财库;重要职位,撤下汉人,全部自己人担任;成立八千敢死队,成立以一敌十的亲卫军;借朝廷名义杀掉各个部落酋长,引起对朝廷仇恨。在安禄山积极备战,准备谋反的时刻,我们看看此时的大唐。


唐玄宗七十岁,年老迟暮,变的昏庸,只图玩乐,不理朝政;中央军久违沙场,疲于训练,金玉其表败絮其中;朝中权贵大臣欺上瞒下,纸醉金迷,歌舞升平。盛世之下的大唐,俨然就成了“纸老虎”,这样的大唐怎么能是安禄山的对手呢,所以安禄山一反,唐军节节败退,最后唐玄宗仓皇出逃。


盛世大唐,竟被打的如此狼狈不堪,谁的原因呢,当然和唐玄宗分不开,众臣和将军们不敢把矛头指向唐玄宗,却可以让杨玉环背锅,都是这个女人祸国殃民,应该把她处死,于是杨贵妃血洒马嵬坡,就这样含冤而死。我觉得这样很不公平,也毫无理由可言,堂堂大唐那么多能臣武将,尚且挡不住安禄山,她一个女子又能做什么呢,你说她迷惑君王,那是唐玄宗自己堕落昏庸沉迷美色,与杨玉环无关。所以,安史之乱最大的责任要归咎于唐玄宗,而不是杨玉环。


总结

王朝的更迭,兴衰交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规律。客观的讲,一个王朝灭亡的原因,是很多方面的因素共同推动的,像内忧外患,天灾人祸,这些都要从历史的纵向横向去探究。单纯的把亡国原因推给女子,说她们红颜祸水祸国殃民,是很狭义和肤浅的看法,之所以我们会有这样一种观点,可能和历史上文人喜欢这样撰记有关,为了突出一个女子美貌,往往把君主写的昏庸无能以致亡国,然后责任归咎于红颜女子,这样一种形式大众都喜欢看,符合大众胃口。但是喜欢不代表它的真实性。红颜祸水祸国殃民的故事,闲谈一笑就好,莫不要当

真。


芬芳杜若



在关于王朝覆灭的各种观点中,最无聊、最尴尬、最缺乏说服力的一个就是女祸论了。

一个王朝之所以走向灭亡,因素是非常多的,诸如严重的灾害、外敌的入侵、权臣的做大、帝王的昏庸、社会矛盾的尖锐、统治阶级的内讧等等。从历史来看,王朝的覆灭往往是多重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甚至连单纯把锅甩给末代君主都经常是有失公允的。

就世人经常列举的“女祸”代表妺喜、妲己、褒姒、冯小怜、杨玉环而言,她们并非执政者,没有什么参政议政的权力(妲己陷害忠臣等不过是小说家言,不足为据),在国运的衰微的过程中根本就没什么戏份可言。即使她们算不上白莲花,宠幸她们的男人们还是还是要承担主要责任的。

太姜(王季之母)、太任(文王之母)、太姒(武王之母)被誉为“周室三母”,在周王朝兴起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她们以后,“诸位王后在政治领域均具有合法的权威,如康王之后王姜安抚诸侯、宴享史官、参与南征的准备工作,协助周王处理政事,在周王朝权力系统中拥有较高的地位,其政治影响涉及康、昭二世;穆王后王俎姜因军功赏赐作战诸侯;恭王后支配内史赏赐臣属财物等,涉政的诸后均以周王辅助者的姿态出现,作为周王的得力助手,承担着重要的政治功能。”(引自耿超《女祸论”源流考》)早在周代,女性已能参与国事,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战国时期,几位女政治家有了更为亮眼的表现。秦国的宣太后、赵国的威后和齐国的君王后都具有相当的眼光,或开拓进取,或从善如流,或保境安民,颇有可圈可点之处。

秦汉以后,在政治舞台上呼风唤雨的女性也是不乏其人。西汉的吕雉和窦漪房、东汉的邓绥、北魏的冯太后、唐朝的武则天、辽代的萧绰、宋朝的刘娥、明朝的李兮淽、清朝的孝庄皇后便是其中的代表者。她们固然不是秦皇、汉武那样富有雄才大略的顶尖人物,但才智超群,比大多数男性皇帝更为成功,更有作为。他们知人善任,行事果敢,富有才略,都是杰出的政治人物。

当然,真正祸国的当权女性也是存在的,比如西晋时期的贾南风和北魏时期的灵太后(胡氏)。在掌权之后,她们心狠手辣,行事荒唐,治国无方,确实要为西晋、北魏的灭亡负有较大的责任。至于专权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有人说她富有手腕,堪称女中豪杰;有人说她才地平常,实在难堪大任。在此,笔者就不表态了。当然,如果她早死15年(死于1893年),那么其历史评价应该不会存在什么争议。

虽然祸国的女主确实存在,但其数量并不算多。而治国有方的女政治家,在数量上则要远多于祸国殃民的女性当权人物。总体来看,女性政治人物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其成绩应该可以达到“良好”这一层次。


阿宇的美食日记


十分不应该😹😹😹

一个王朝的覆灭可能是积弊已久所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失去了民心,孔子曾说: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可知也。这也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后蜀国亡国后花蕊夫人曾题诗:  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这也许是最好的写照吧!




鹮乡斌哥


这都是传统史学里曲饰君主、委过于近幸的老把戏了。

如果说,这个女人是政治家,比如秦宣太后、吕雉、武则天、慈禧,你委过于她,我勉强也能接受,毕竟她们虽然是女人,也并非君主,但是她们掌握实权的政治家。

但是那些背锅的女人,诸如褒姒、西施、萧皇后、大小周后,都只是权力的附庸品,只是帝王的玩物,没有权力,无法左右政治,拿什么“祸国殃民”?

实际上,即使是女政治家,包括其他君主帝王,一个王朝的覆亡,并不是单纯的个人因素,更不是电视剧里那样,帝王昏庸导致亡国的,亡国之君大多都是背锅侠而已,何况女人?


南朝居士


和女人没有一点关系!所谓的红颜祸水在我看来就是男人无能的说法!

众观历史,大部分王朝的覆灭都是君王昏晕无道,不把天下老百姓的死活当回事,只顾自己贪图享乐才导致的!还有小部分是经济土崩瓦解,各种矛盾导致!

要说女人,哪个男人不喜欢女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哪个千古一帝不喜欢女人?最典型的就是清朝顺治皇帝为了一个妃子后来万念俱灰出家当了和尚,后来不也没亡国吗?李世民为了武媚娘不也没事吗?

所以不要把男人的懦弱无能放在女人身上




顺达机械CEO


我觉得不应该。

因为一个朝代走向灭亡,是很多因素造成的结果。比如,就秦朝来说,其灭亡是因为统治者残暴不仁,纵容相权滋大。因为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秦朝的统治是相当残暴的。加之受商鞅变法的影响,大一统后的秦朝推行严刑峻法。百姓常常一个不慎就被上酷刑、诛连九族。而且秦始皇到了晚年,荒淫无度,追求极乐升仙之道,曾劳民伤财,修筑阿房宫、出海求仙。这使得当时的百姓负担加重,加之繁重的徭役压迫,这才产生了反抗的情绪,并揭竿起义,与秦王朝展开一次次的斗争,最终走向灭亡。

此外,秦王朝灭亡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丞相权力过大。虽说秦朝推行的是三公九卿制,但权力大部分仍掌握在丞相手中。世人曾说是奸臣赵高灭亡了秦国,然而赵高若没有丞相李斯这个强大的靠山,又怎能让自己的计谋一步步得逞?所以,在他当了丞相后,大权在握,更加变本加厉,滥杀大臣,导致众叛亲离,使秦朝一步步走向灭亡。

因此,朝代的覆灭怎么能仅归咎于女人呢?虽然历朝历代也不缺乏昏庸君王沉浸美色,而不理朝政,导致群臣激愤,尽失人心。但只能说,美色只是让朝代灭亡的原因之一,并不是全部。所以,要将朝代的灭亡归咎于女人,想必都是有失公允的吧!


ZzzC说史


一个朝代的粉面应不应该归结于女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不应该归结于女人,我们以杨贵妃为例,我的观点如下。

1.封建时代是一个男权时代。

我们都知道封建社会是一个男权社会,在那个时代,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男人都可以。(而如今这个时代女性,算了不说了,不然,这个月的零花钱就没了。)男人的身份地位比女人高,这就会造成男人的话语权要远远重于女人。当唐玄宗娶了杨贵妃,贪恋美色,无心朝政,最终导致安史之乱,唐朝衰落之后。人们开始追究责任,人们想要找出出了事情的原因。

于是他们首先想到了唐玄宗,安禄山,杨国宗这些人。可是他们是谁啊,他们是男人,而且是有强大话语权的男人。他们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辩解。而唯一没有办法辩解,而且话语权弱的只有那个已经死了的女人——杨玉环。

所以杨玉环理所应当成为了牺牲品。

2.封建时代是一个皇权时代。

在那个时代人们看中的是什么?人们看重的是天地君亲师。除了虚无缥缈的天地之外,在他们心里面,最尊贵,最荣耀的就是君王了。君命不可违,君命难违。在中央集权制度之下,帝王高高的坐在最高的宝座之上,他们低头看看这无数的子女,有谁敢指责他们?安史之乱,死了无数的百姓。唐朝衰落,百姓受苦。

他们知道这时候一定要推一个人出来,来担下这一切的责任。但是他们心里知道能担下这个最大责任的,只有唐玄宗。可是他们敢吗?他们不敢。

于是,他们找了和唐玄宗联系最为密切,和这场战争联系最为密切的,和唐朝的衰落联系最为密切的一个女人,杨玉环。

3.封建时代是一个地位分明的时代。

我们都知道封建时代是一个地位分明的时代,不仅有官员的高低,普通人之间更是分三六九等。人们要经过怎样的奋斗,才能够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啊!而杨贵妃却打破了这一切。她仅仅通过自己的美色,就得到了普通人几辈子得不到的东西。其实杨贵妃并不是只通过自己的美色,以她的能力换到现在也是一个艺术家级别的。可是那时候的人们不知道这些。或者干脆说是装作不知道。因为他们嫉妒杨贵妃,对,没错是嫉妒。在《长恨歌》中白居易是这样说的: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人们对杨贵妃的嫉妒之情。普通的读书人究竟要经过多少年的苦读才能获取功名。在他们的思想中,杨贵妃仅仅通过了美色,便可以不劳而获,不仅自己得到了无上的地位和钱财,而且还让自己的家人高官厚禄。因此这种嫉妒之情在人们心中慢慢的诞生了,人们根本遏制不住这种嫉妒之情,这种制度在人群之中蔓延,疯涨。直到杨贵妃死了,需要一个人出来担责任,他们的嫉妒之情,仿佛换了一副面目似的,变成了仇恨。于是杨贵妃理所应当的成为了他们嫉妒刀刃下的亡魂。

因此,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杨贵妃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她只是想要在那个封建的时代找到自己的一个栖身之处,罢了。可是封建时代的特性决定了你就是人们口中的罪魁祸首,你即使是死了也要被推出来问责,你注定要被这个时代推动着走。

以上内容取自本人原创文章,现转至问答,感兴趣朋友可以看看!





奉旨说史


这是一个很男权化的问题。但凡开疆拓土、建功立业,那都是皇帝的功劳,但凡误国误民,朝代覆灭,那一定都跟女人有关。比如说远古时期有商纣王和妲己,中古时期有李隆基和杨玉环,近朝时代更是有大名鼎鼎的“坏女人”慈禧太后,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一直以来,新旧朝代的覆灭和更替,女人一直都在当背锅侠,这是对女性的不敬,同时也是对男权莫大的讽刺。

其实在封建王朝中,女人永远无法占据主导地位,她们永远只是皇帝的附属品,永远只是后宫三千佳丽中的某一个(哪怕你贵为皇后、皇妃)。

一个朝代的覆灭有很多复杂因素,当时的社会环境、内部矛盾,政治因素,国力强弱,周围是否有强敌人环伺?但最关键还是当时的皇帝本人的综合素质是关键。比如说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虽然当时明朝已被一个个前皇帝败光了家底,但如果崇祯能不那么刚愎自用,如果能用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以当时明朝“烂船还有九斤钉”的底蕴,相信清朝不是那么容易地打败明朝的,这个,跟女人有什么关系吗?


四眼胖胖侠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不应该归咎于女人,可能很多人会联想都唐中后期的杨玉环和清末的慈禧太后,但女人最多只能算是起到一些加速作用,但并不是全责。我记着1992年辽宁高考文科历史有一道题就和其类似,说唐朝的衰败归咎于杨玉环对不对?一个朝代走向衰败可以说都是由来已久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所有积壑的最后喷涌而已,在封建男权社会里,女人只是一个附属品,杨玉环就是例子,她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性人物,那么慈禧太后是封建社会女人自私狭隘、无远大理想和极具局限性的代表。相反武则天执政的大周却继续延续唐朝的发展和辉煌,把唐朝推向了巅峰。所以说一个朝代的覆灭不应该归咎在女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