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一个怎样的人?

洪浩江苏南通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中,秦始皇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和军事家,同时也是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的建立者。

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

有人说,他野心勃勃,功德无量赛过三皇五帝。也有人说,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一个压迫平民,强迫他们劳役的昏君。

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一位富有雄心壮志的国君。他完成了统一大业,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在549年中,诸候混战无休无止,百姓为躲避战争,流离失所而无家可归,农业发展受到极大程度的破坏,大量田地荒芜。因此,百姓们都希望能尽快完成统一的大业,好让他们过上安定的生活。秦始皇统一了中原,正是应百姓所愿,结束了数百年的诸侯混战。人民生活逐渐安定下来,一个较为完善的封建制国家开始孕育而生。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发现各国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的差别很大,影响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于是,他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同意度量衡,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他还统一了文字,把小篆最为国家规范文字,废除了六国的文字。后来,有推广笔画更简单的隶书。他对我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为了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的统一,秦始皇对北方匈奴的不断进扰,采取了积极防御的策略。他命令大将军蒙恬大举反击匈奴,夺取了河套地区,并把内地的居民移居到那里耕地生活。后来,他又命令蒙恬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  同时,秦始皇也是一个凶恶的暴君,他为了加强对人民思想上的控制,他接受了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了政府以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的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他又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这就是历史上残忍的“焚书坑儒”。 

秦始皇还为自己修建了豪华的阿房宫和巨大的骊山陵墓,为了修建它们,秦朝每年役使七十多万犯人和奴隶,再加上修长城等,每年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当时秦朝的赋税也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交给国家。不仅如此,当时的刑法更加残酷,单是死刑中,车裂就有十多种,并且,一人有罪,全家邻里都要受到牵连,百姓动不动就会受到刑法的处置。所以,对秦始皇的暴行,民间流传着“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经过以上种种的事例证明,秦始皇也有着他的功过。


历史摆渡人


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 前238年,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开心快乐168Apple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一说名“正”),又称赵政、祖龙等。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中国古代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嬴政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后回到秦国。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前238年,平定长信侯嫪毐的叛乱,之后又除掉权臣吕不韦,开始独揽大政。重用李斯、尉缭等人,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

统一之后,秦始皇认为自己功过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同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但是到了晚年,秦始皇求仙梦想长生,苛政虐民,扼杀民智,动摇了秦朝统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

秦始皇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A影视弟


秦始皇作出的贡献,影响了中国民族几千年,他是一位兄弟发的君主。

秦始皇知人善任,任用李斯,王翦等人,内修政治,外能御敌;

秦始皇知错能改,在修建郑国渠时,郑国的间谍身份曝光后,秦朝内部贵族进谏要赶走秦国意外的人才,秦始皇发布逐客令,在李斯的劝说下,秦始皇认识到了错误收回命令,同时重用外臣;

秦始皇用人不疑,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秦始皇把几十万大军交给大将,毫不干涉,任凭决断,只做后勤;

秦始皇容人之短,李斯与韩非子的矛盾天下人尽人皆知,同时秦始皇钟爱《韩非子》一书,但是为了秦国的发展,秦始皇与李斯合作30余年,开创了秦国盛世,因在魏国行窃,而被魏国、赵国嫌弃的姚贾,父亲是管城门的监门卒,出身极其低微,但却得到秦始皇礼遇和赏识。后来,姚贾游说诸侯,拆散了燕、赵、越、楚四国的抗秦联盟,为秦始皇一统天下立了大功;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加大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秦始皇是千古明君。



小金学历史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姓赢名政,他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封建帝国,大秦帝国的伟大创始人,公元前246年至210年在位,公元前238年亲政,230年从灭韩开始,到前221年灭齐,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诸侯割据国家混乱的历史局面,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利,采取了一系列广大措施:例如:推行郡县制度,统一国家法律,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修建长城防御北方的匈奴等,但是因为秦帝国的律法严苛,导致了“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同时随着实行焚书坑儒导致了国家大部分读书人的被诛杀,书籍被焚毁!秦始皇堪的上千古一帝,随着历史长河的流逝到了现在秦始皇帝的是非功过就由后人评说吧!本观点纯属个人意见!谢谢!





乡村武少


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别名祖龙,出生于赵国邯郸,秦庄襄王之子,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誉为“千古一帝” 。13岁继位,39岁时统一中国建立秦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位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政治上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上废分封行郡县。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

历史的分分合合,造就不同色彩的历史人物,他们对所处时代的改变,也是铸就中华璀璨文明的重要部分。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的著名历史人物-秦始皇嬴政,实至名归,对泱泱华夏产生了非常的重要影响。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驾崩,13岁的嬴政被立为秦王,当时吕不韦为秦相,独擅大权。秦王政即位时由于年少,尊吕不韦为仲父,国政皆由吕不韦把持。前239年,秦王政年已21岁即将亲政,但此时秦国朝廷中却掀起了激烈的政治斗争。

公元前237年,秦王政免除吕不韦的相职,把吕不韦放逐到巴蜀。吕不韦知他与秦王的关系无法挽回,饮毒酒自杀。其后,虽然秦王政听从秦国贵族所言,下了《逐客书》,逐出六国食客,但被李斯的《谏逐客书》所劝阻。

秦国从公元前230年起,到灭齐时止,耗时10年陆续兼并了六国,继而于公元前219年开始"秦攻百越之战"平定南方百越,从此完成统一大业,结束了贵族王侯专政的王国时代,进入了君主的帝国时代。

尽管秦朝仅仅延续了15年,但秦始皇确立的统治模式却一直延续下去。秦始皇是中国2000余年中央集权封建帝制的主要设计者,影响之深广,为任何其他帝王所难以相比。世界历史上,开创了一个庞大帝国的帝王还有很多,但他们的实际影响却无法同秦始皇相比。

中国人口历史上一直占世界人口的20%以上,对中国有重要影响就可视为对世界有重要影响,而且由于中央集权和忠君思想,帝王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远大于对其他许多国家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到秦始皇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紫榆在北京


一个掌握三百六十度花式撩人技巧的男人。

对王翦: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

对燕丹:令乌白头、马生角,乃可许耳。

对蒙恬蒙毅: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而亲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

对尉缭:秦王从其计,见尉缭亢礼,衣服食饮与缭同。

对顿弱:顿弱曰:“臣之义不参拜。王能使臣无拜,即可矣;不,即不见也。”秦王许之。

对茅焦:乃解衣伏质。王下殿,手自接之曰:“先生起就衣,今愿受事!”

对韩非: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秦因急攻韩。

对树: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於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



可爱的小笼包


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他的功绩是主要方面,但不能因此掩盖罪恶;他的罪恶是深重的,但也不应因此抹煞其巨大的历史功绩。

秦始皇的最重要历史功绩,在于完成了统一事业,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当然,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形势已经为统一造成条件,秦始皇是在统一果实成熟了的时候来到果园中的。但这种历史必然性并非意味个人的作用无足轻重。

除了作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以外,秦始皇对统一的贡献,在于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有些评论家盛赞秦始皇的“军事指挥才能”,这种评价是没有多少根据的。比起他的先辈,如秦穆公、秦武公等曾多次亲率军队作战的君主,秦始皇几乎可以说没有直接指挥过打仗;但是,秦始皇却取得了比他前辈更辉煌的成就,这除了历史给他造成的机运以外,主要在于他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在统一中国前夕,秦国聚集了几乎是全中国所有的第一流的军事家、政治家。这里有王翦、王贲、尉缭、李斯、姚贾、顿弱等等,他们大都并非秦国人,却在尽心地为秦效力。一切克敌制胜的军事进攻和政治策略计划,都是由他们制定和实现的。秦始皇的作用在于善于发挥他们的作用, 听从他们的劝谏和有错勇于改。如灭楚时,他开始误用李信遭到失败后,马上改过,亲请王翦出征,并倾全国之兵交付与王翦,结果取得胜利。这种情况,若与赵国国君不信李牧,齐国国君轻信谗言,致使国亡的情况相对照,更可看出秦始皇作为一个君主,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对于历史发展具有多么重要的影响。

秦始皇的贡献还在于奠定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基础。秦统一后实行的各种政策和措施,有的不仅影响至以后二千年的封建社会,而且及于现在,如文字的统一就是一例。

但秦始皇还是一个稀世的暴君。秦始皇的残暴不能仅仅用“地主阶级本性”这种一般性的原因去解释。唐甄曾说过:“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潜书·室语》),这种看法是对的。但秦始皇这个“贼”似乎比其他帝王更暴虐,其罪过更大。他不仅穷侈极欲,造成了广大人民的苦难;就是施行的一些有利于统一的措施,虽然从长远来看有利于社会发展,而在当时则成了一场浩劫,如修长城,经年累月征发数十万人进行着极为沉重劳动。




领悟海洋


1、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暴虐残忍。

2、简介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秦始皇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还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3、评价

司马迁在《史记》认为:“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秦始皇本纪》,“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李斯列传》

西汉政论家主父偃认为:“秦皇帝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西汉名臣桑弘羊的论著中肯定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是“功如丘山,名传后世”。

新朝建兴帝王莽:“功越千世!”

东汉史学家班固虽然批驳秦始皇残忍,但依然肯定了秦始皇的一些制度是“施于后王”的制度,认为“三十七年,兵无所不加,制作政令,施于后王。盖得圣人之威,河神授图,据狼、狐,蹈参、伐,佐政驱除,距之称始皇。


户外陆飞


1、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暴虐残忍。

2、简介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秦始皇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还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3、评价

司马迁在《史记》认为:“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秦始皇本纪》,“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李斯列传》

西汉政论家主父偃认为:“秦皇帝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西汉名臣桑弘羊的论著中肯定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是“功如丘山,名传后世”。

新朝建兴帝王莽:“功越千世!”

东汉史学家班固虽然批驳秦始皇残忍,但依然肯定了秦始皇的一些制度是“施于后王”的制度,认为“三十七年,兵无所不加,制作政令,施于后王。盖得圣人之威,河神授图,据狼、狐,蹈参、伐,佐政驱除,距之称始皇。 ”

范晔在《后汉书》中提出:“汉承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