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医家人」新冠肺炎的“侦查”先锋,他们是南顺医检验人

随着武汉疫情的爆发,全国战“疫” 相继打响,无数医务工作者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可能离病毒很近,他们常常是无名英雄,他们的名字叫检验人!

根据“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我院承担了顺德区大部分发热患者以及疑似新冠肺炎待确诊患者的诊疗工作。检验科作为新冠肺炎侦察的排头兵,发热门诊和感染科疑似病人的所有标本的检测均在检验科进行。虽然不直接在一线接触病人,但是检测新冠病人的标本也是非常危险的一份工作。

抗“疫”主战场:独立实验室

为了更好地规范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将检验过程中潜在的危险降到最低,检验科吕伟标主任、周远青副主任带领急诊检验组组长赖永坤,联合相关技术人员,从大年初一开始紧急筹备独立的感染检验室,并在2月3日正式投入使用。早在新医院筹备初期,曾经历过非典疫情的吕主任就未雨绸缪提出,在感染科工作区域内建设一个达到二级生物安全标准的检验室:严格划分洁净区、缓冲区和污染区,配有B2级生物安全柜、抽风染色柜、实验室新风系统等。如今这个检验室,在对抗新冠疫情的战场派上大用场。

在各部门的有效支持和配合下,独立实验室需要配备的血细胞分析仪、生化仪、血凝仪、血气分析仪、CRP检测仪、尿液分析仪、离心机、恒温水浴箱等仪器设备很快落实到位,为后续的疫情防控工作打下基础。

实验室开展的检测项目是根据新冠肺炎诊疗检测要求开设,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肝功能八项、心功能六项、电解质六项、凝血四项、血气分析、甲乙流抗原、肥达氏反应、外斐氏反应以及大便常规、尿常规的检测。经过仪器的安装调试,人员的严格培训,感染科实验室由三名检验工作人员承担起高危的标本检验工作。

先锋队全天候值守

2月11日,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为配合疫情防控,更好、更快、更安全地完成发热门诊病人和疑似病例的筛查工作,感染科实验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

疫情就是命令,吕伟标主任火速召集科内同事,成立了由6名检验人员组成的“新冠检验先锋队”,24小时五班倒专门负责高危病人标本的检验工作。如果说武汉的前线离我们太远,那感染科实验室就是离我们南顺医检验人最近的前线!

各位检验人无所畏惧,踊跃报名,从人员的召集,值班方案的制定,新参与人员的培训,不到24小时,第一位夜班值班人员就全副武装地站到了工作岗位上。

在这里,检验工作的难度瞬间升级。工作人员严格规范地按照三级防护穿上密不透风的的防护服和双层手套,戴上N95口罩和护目镜,在生物安全柜小心翼翼地拆解层层保护的标本,再编号离心,缓慢谨慎地开盖上机检测——这一系列在平时可以一气呵成的工作步骤,在高危标本面前变成了如慢动作回放般的细致入微,容不得一丝懈怠!

每一班次标本的检测工作完成以后,我们检验人并没有就此放松,还需严格按照院感防控要求,用75%的酒精或1000mg/L含氯消毒剂分别擦拭仪器和台面等进行消毒,清理标本及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耗材,并用双层垃圾袋打包好统一用高压灭菌销毁,最后再打开紫外灯消毒30分钟,才算完成一个班次的检验工作,看似简单却不轻松,流程清晰却不能有丝毫的放松。这就是我们一丝不苟的检验人!

我报名,我也是医务人员

实验室外,南顺医检验人同样全力以赴,无畏向前。

随着疫情的发展,1月24日,检验科的党员就自动请缨,向党支部提交了请战书:“2003年非典时祖国培养了我,2020年新冠我不能让祖国白培养我”……2月12日晚上8点多,科室接到了医院需派遣1名检验人员支援湖北的消息,科室一转发,很快就收到了大家的响应:“主任,我虽然不是党员,也想出一份力支援湖北”,“主任,我报名支援湖北,家人虽然情感上不舍,但依旧很支持”,“主任,看到信息时报名时间已经过了,我想报名后备队员,有需要时我随时可以上”……这样一份份的“请战书”,言辞简短,却饱含坚定。

我们是普通的检验人,可我们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可以有机会到前线,用自己所知所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我们心中最坚定的信念,最向往的追求。南顺医检验人,将继续坚守平凡的岗位,为远去湖北的前线同事守好后方。

这个春节不寻常,面对疫情,南顺医检验人分秒必争、不畏风险、众志成城,日夜奋战为感染患者抢得治疗时间,为疑似感染患者诊断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持。这,就是我们南顺医检验人的担当!期待疫情的冬天早日远去,温暖的春风重拂祖国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