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摔倒了该不该扶?问题的本质不在于“扶”与“不扶”

导语:我们不扶孩子,是希望能给孩子足够的空间来探索这个世界和自己能力的极限;我们扶起孩子,是希望孩子知道,难也没关系,妈妈在这里。在你有足够的能力面对世界之前,妈妈都在这里。

倩倩今年三岁了,是全家人的“心肝宝贝”,活泼可爱,总是给家里人带来无数的欢声笑语。爸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可是,最近发生了一件事情,让妈妈和倩倩奶奶之间产生了剧烈的争执……

原来啊,今天妈妈和倩倩奶奶带着倩倩逛公园。倩倩在前面高兴的跑着跳着,看着路边的花花草草,玩儿的不亦乐乎。忽然,一个不小心,“扑通”一声,倩倩摔倒了。走在后面的妈妈和倩倩奶奶一看,赶紧跑到倩倩的跟前,奶奶作势准备将倩倩扶起——这个时候,被妈妈阻止了:

“妈,别扶她,让她自己起来,不要把她惯坏了。”

“孩子都摔了你还不扶,你怎么这么狠心啊。”

边说边扶起了哇哇大哭的倩倩,拍了拍倩倩的屁股,紧张的说到:“乖乖哦,都怪这个大石头,把我们倩倩绊倒了,打它打它!”说完,便一把抱住倩倩,让倩倩伏在自己的胸前,不停的安慰她。略显愤怒的妈妈只有能在倩倩后面踉踉跄跄的跟着,当倩倩妈准备和倩倩说话时,倩倩却赌气似的一把把头扭了过去,让妈妈心如刀绞…..

“又不是摔得很严重,我只是想培养她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坚韧的品格,难道错了吗……”妈妈又困惑又伤心,欲哭无泪……

其实,对于孩子摔倒了“扶”与“不扶”问题,争论由来已久。基本上形成“两大派系”:“坚决不扶派”和“焦急安慰派”。这两大派系向来是水火不容,并且好像都“各有道理”。

以“倩倩妈”为代表的“坚决不扶派”认为,孩子摔了坚决不能扶,必须让他自己站起来,不能让他产生遇到困难就依赖他人的心理,这样才能让孩子记住教训,变得勇敢独立。

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摔倒了之后哇哇大哭,甚至衣服都被“擦破了”,妈妈仍然在远处“观望”,面无表情的说道:“我说了,自己起来,我数三声,你不起来我就走了,一、二……”当孩子听到妈妈数到“二”的时候,哭成泪人的她终于跌跌撞撞的自己撑起,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妈妈似乎很满意,说了句“过来”,孩子顺从的走向妈妈,一只手牵着妈妈,一只手擦着充满委屈的泪水……

“焦急安慰派”则不然,她们把“孩子摔倒”看成了天大的事情,第一时间飞奔过去,嘴里叨念着“哎呀妈呀,怎么了怎么了”,然后迅速的抱起孩子,露出焦急又自责的神情,把孩子全身上下都检查一遍,嘴里咕哝着一大堆的“安慰话”,“宝宝摔疼了没?有没有受伤?不哭不哭,”孩子本来没哭的,也没摔疼,但是看见妈妈这么着急,于是配合的“大哭”起来……

两大派系看似都有自己妥帖的理由,其实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矫枉过正”。帮助孩子独立克服困难,培养其坚忍不拔的品格固然是好事,但是在无视孩子真正需求的基础上“强行教育”,只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而一旦孩子在最需要爸妈帮助的时候没有得到爸妈的帮助和支持,孩子的关于“亲子之爱”的情感会迅速流失,如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回应,孩子将会与父母产生疏离感,形成冷漠、孤僻甚至好强的性格特点。

让孩子体会到父母之爱,保障其安全,与孩子建立信任,虽然无可厚非,但是,不论实际情况的“过度关心”,同样会适得其反,让孩子过于依赖他人,影响孩子的自信心,那么在今后的生活中,孩子遇到有风险的事情,会本能的拒绝尝试,形成软弱、胆小的性格。

其实,问题的本质,不在于“扶”与“不扶”,而是我们是否有真的观察孩子,正视孩子的需求。解决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视情况而定”。

那么,究竟如何“视情况而定”呢?

1、把“摔倒”看成一件很正常的事

孩子“摔跤”,是和不会穿衣服,刷牙不干净等等一样,很正常的事情,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除了要注意是否真的“受伤了”等生命安全之外,“摔跤”充其量,只是一件小事。自然对待“摔跤”这件事,孩子就不会觉得“摔跤”是什么大事件。

他会像对待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一样,在磕磕绊绊、跌跌撞撞中自己学着长大。孩子怎么学会穿衣吃饭,怎么学会刷牙洗脸,他就能自然而然的学会怎么不摔跤,怎么安全走路。而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尽量为孩子营造一个可能的“安全区”,使之不出现生命安全的隐患。

把孩子生命中的每一件小事都赋予教育意义,把每一件平常的事情都当成培养孩子的契机,恰恰会让孩子无所适从。生命力的顽强和美丽恰恰在于他的“自然”。因此,收回父母的大惊小怪与惊慌失措(生命安全的事情除外,这里是说正常的“走路摔跤”),让孩子回归最自然、最本能的反应。

2、参考孩子当时的情绪状态,决定“扶”与“不扶”。

每个孩子“摔跤”后的情绪状态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与其他小伙伴玩儿的兴奋,即使摔跤了也没注意到,呼啦啦的爬起来就跑开来,面对孩子这样“被其他更有兴趣的事情所吸引”的情绪状态,就让他去吧。如若被家长大惊小怪的过分关注,反而让孩子重视起来;有的孩子摔跤后“懵懵的”,一时间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处理。他在等待父母的反应。

这个时候,我们大可以平静的走过去,拍拍他的背:“倩倩摔倒了,还好吗?”;面对孩子真的摔疼了的嚎啕大哭,我们需要察觉到,孩子此刻需要我们,我们这个时候,就应该扶她起来,给予她爱的抱抱。一切的一切,都以孩子的实际情况为主,以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为第一要义,重视孩子的同理心,思考“如果我是孩子我期望妈妈怎么做”,再来决定“扶”与“不扶”。

3、询问宝宝的情况,让宝宝“自己说”

在宝宝摔倒后,不要急着替孩子做决定。不是我们来决定孩子“一定会疼”、“一定可以站起来”。因此,在关注宝宝的情绪状态之后,可以关切的询问孩子的想法,问他需不需要我们的帮助。在宝宝摔跤之后,我们不妨问一句:“你还好吗?”不要让自己的过分关切或者过分冷漠影响孩子的判断。这里的“你还好吗”是让孩子知道,妈妈在关心她,妈妈是爱她的。

孩子可能不会正经的回答我们,如若孩子犹犹豫豫,家长判断问题不大,适时的给予恰当的鼓励让孩子勇敢的站起来是可以的,孩子听了妈妈的鼓励,咬咬牙,自己就爬起来了。如若是伸开小手要抱抱,这个时候,我们就该及时的给予帮助了。所有的“扶”与“不扶”都是在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的情况下做出的。

4、别安慰“不哭”,别提醒“慢点儿”

每当孩子摔倒后,妈妈最喜欢说道的一句话就是“不哭不哭”,等孩子平复情绪之后挣开妈妈的手出去玩儿时,妈妈又会强调“慢点儿”。其实,“不哭不哭”往往是最无力的安慰,“慢点儿”也是最无用的提醒。

孩子如若真的摔痛了,一定会有情绪宣泄的过程,并不会因为妈妈的“不哭”而立刻制止,相反,强制性的让孩子“不哭”,只会让孩子无法释放自己的情绪,而会对下一次“摔跤”而产生的痛心怀抵触。而长时间的提醒“慢点儿”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没有了自主思考的能力。在生活中,我们相信孩子的第一步就是少一些提醒,多一些尊重。

结语:古代的“中庸”思想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凡是不可矫枉过正,既不看轻又不执着”,恰到好处的“中庸”才是我们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我们不扶孩子,是希望能给孩子足够的空间来探索这个世界和自己能力的极限;我们扶起孩子,是希望孩子知道,难也没关系,妈妈在这里。在你有足够的能力面对世界之前,妈妈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