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开阴谋论不说,世界人口不限制的发展下去,地球能承受吗?

原野yc


应该说,不是地球不能承受人类,而是地球和地球上的生物不能消耗和承受过多的污染,垃圾和气候变暖,如果科技可以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好了,资源可以创造而产生,人类也不会无限制的增长,因为生育率达到峰值就会不断的下降


云钱包秀姐姐


如果世界人口持续增加,地球本身没什么问题,但地球上可以供人类利用的资源也许会变得紧张,但先于资源浩劫前,不断增长的人口也许会导致人类社会的崩塌!

咱们先从科学的角度看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地球是个岩石行星,质量约为5.96×10^24千克,而地球上所有生物的质量,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所有生物的质量约为5.45×10^14千克,人类仅占生物中质量的0.01%,与地球总质量相比更是微不足道到可以忽略。所以,无论人类怎么折腾,对地球本身是不会造成什么影响的,也就不存在地球能不能承受的住的问题了。人类对地球的影响只限于地表层面上,更多的是对其他生命的影响!毕竟,自从从人类文明诞生至今,已经毁灭了83%已知的野生动物和一般的植物。

而放任世界人口的增长,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应该更大一些,至于有什么影响,1968年7月,美国生态学家卡尔洪(John B. Calhoun)在国家精神卫生研究院(NIMH)的资助下,在马里兰郊区的一幢研究所里进行了一场针对小白鼠的无限繁殖实验,以此来研究和推导人类社会可能出现的问题,这就是著名的“老鼠乌托邦”实验。

为什么要用老鼠作为实验对象?因为老鼠也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和人类有很多相似的特点,比较重要的几点是:

1、人类与老鼠同为哺乳动物;

2、人类与老鼠都是群居性的动物;

3、人类社会与老鼠社会内部都具有明显的等级结构。

简单了解一下实验内容,研究人员用金属栅栏制作了一个边长2.7米、高1.4米的方形空间系统,内部墙壁上配有投食和喂水装置,也有数量众多的隧道、洞穴和充足的筑窝材料,并且保证空间内气温适宜,卫生清洁,并且没有天敌,这样的环境对老鼠来说真的可以算是乌托邦了,从而可以从这接近完美生态系统中研究种群密度的演化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这个系统内的巢穴能够容纳3840只老鼠在其中进行正常活动。这个实验从1968年7月9日开始,历时1588天,1972年11月13日结束,根据观察结果,实验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阶段A为实验启动,放入4对精心挑选的,没有携带致命病菌的小白鼠,进入到阶段B;

阶段B:开拓期,白鼠的数量呈指数爆发式增长,其数量每55天翻一倍,到第315天时数量已经达到了620只。

阶段C:滞涨期,白鼠的增速明显放缓,数量翻倍延长到约145天,到了第560天,白鼠数量达到了峰值,为2200只。

阶段D:消亡期,白鼠数量断崖式下跌,从560天之后,数量开始不断下降;到了第600天,最后一只小白鼠出生,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新的白鼠出生;到了实验的第1588天,实验结束,整个鼠群只剩下了27只白鼠,包括23只雌鼠和4只雄鼠。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3840只白鼠是该实验系统理论上最多能容纳的数量,但最佳数量约为150只,所以,鼠群的数量很快就超出了系统最佳容量,但白鼠数量的变化还是耐人寻味的,在资源充沛的情况下,为何白鼠的数量无法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在后期数量骤减导致种群几乎消亡。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令人惊诧,“白鼠种群快速繁殖,空间是有限的,将诱发一系列异常的社会行为。当这些异常行为成为常态,就会使社会生态恶化,最终导致种群的消亡。”

实验观察到的内容很多,特别是在阶段C和阶段D出现了不同类型的行为畸变,简单的概况一下,在度过阶段B进入阶段C后,那些在空间竞争中失败的雄鼠被迫聚集在场地中央,它们停止了对于领地与配偶的竞争,时而发怒并互相伤害,但这些老鼠在被攻击时也不怎么反抗,行为表现消极,没有社交,这些老鼠被称为“池中鼠(pooled withdrawn mice)”。同时,那些在竞争中失败的雌鼠也停止了交配行为,但这些雌鼠没有像“池中鼠”那样聚集,而是躲在了一些偏僻的巢穴和角落。

另一方面,占统治地位的雄鼠也不好过,随着领地竞争的愈发激烈,这些雄鼠无法再保全领土和雌性,于是部分雌鼠取代雄鼠,生育减少,并且变得更加暴力,雌鼠的攻击行为泛化,开始驱逐并伤害幼崽。

在这个阶段,整个鼠群社会秩序日趋混乱,社会体系慢慢开始崩溃,连自然性别都出现了混乱,泛性,同性性行为逐渐增多。

在第560天,鼠群数量达到了巅峰——2200只,实验进入了第四个阶段,这个阶段被称为消亡期是因为整个鼠群的繁衍行为基本中止了,雄鼠停止了一切暴力和求偶行为,雌鼠停止生育行为,与雄鼠几乎没有区别,整个鼠群没有社交,只有吃饭,睡觉和梳理毛发,因此这个阶段也被叫做“美丽鼠(beautiful ones)”,这个阶段,老鼠的社会关系被打乱,社会行为丧失了意义。同时,很多幼鼠还未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又耳濡目染了竞争的残酷性,早早地丧失了复杂社会行为能力,整个鼠群走向崩溃和灭绝。

但在自然界中,老鼠种群是不会崩溃的,因为自然界中食物不会那么充足,还存在着数量种类都不少的天敌和疾病,老鼠的社会时刻都面临着外界的冲击,不可能发展到第三个阶段,就算遇到合适的环境,鼠群数量膨胀,竞争失败的老鼠还可以迁徙出走,重新寻找另一个聚集地,从而缓解鼠群的内部竞争压力!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在鼠群中的现象与人类社会人口发展是存在某种对应关系的,也可以从一个角度去大致描述人口发展中,人类社会的变化与资源,空间的关系。并且,鼠群中的一些现象已经在人类社会中有所体现,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出现了宅男、蛰居族、啃老族等新的“种族”,这类人的共同点就是:惧怕社交,失去了与人互动的能力,他们可以几周甚至是几个月都不出门,只有电脑和手机在陪伴他们。并且,这些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一直在不断下降。但总体来看,人类社会现在还是处于第二个阶段,人口还是在不断增长的,也许不会到达第三个阶段。

当然,使用动物模型来对人类社会进行预测肯定有欠缺的地方,毕竟动物社会和人类社会不可能完全等同,并且,人类的生存空间与经济和科技水平是相关的。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地球本身不会造成影响,但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目前没有人能准确的预测,它需要人类用更长的时间来验证。


清明的星空


【拉希克的独到观点】:不能。大部分科学家担忧世界人口极值的到来,但是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才用极端的方法去控制人口数量,相反在北欧等等人口稀少的国家,反而鼓励生育。

人口降低人们幸福感

媒体原来做过一期路边采访问的主要问题,就是你幸福吗,有人说我不姓福,我姓李。也有人说我很幸福,生活在这个时代。

随着人口增长,人们的人均幸福感要降低。这是在于人口越多,资源的分配也就越为频繁。

本来就只有一定的资源,要分配给更多人就造成了资源的稀缺性,而这些稀有的资源会更多的分配给具有先天优势的那些人们,造成了差异化。

而造成的差异化就会使的大部分人,也就是低端人的幸福感的降低,少部分人,顶端人人均幸福感的提升。

当然僧多粥少,这是不可避免的。要看你想成为哪一部分人。

那些资源指的是什么呢?它可以是医疗教育工作这一些。咱们回溯到20年前吧,那个时候的大学生有现在多吗?没有。那个时候一个大学生各个地方抢着要,很多地方想要还没有。

今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为840万,而就业岗位这些资源的分配是有限的,更多人更多大学生的参与竞争,使得这些资源的稀缺性也就更为严重。

于是,同时为了扩大自身的优势,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考研,今年的考研人数比往年又暴涨了200多万人。

而无论是考研,还是本科出现的大学生们找工作的难度相较,以往也是越来越大。

未来工作不好找

许多好的岗位,别人早已经站好了位置,对于本科生遍地走的时代,那些人不出大的差错很难会轮到你,很多岗位而且要求你的经验也必须要充足。

而像普通工人销售员等等,这些岗位就必须要有人来做。而假想在未来有机器人全部代替人工的这些基础岗位,那么又有更多的一批人会在这里面被淘汰。

机器人代替普通的基础岗位,是可以预见的。

比如说,这次肺炎以前所用到的送药机器人,以及银行里面的自助机器人,以及某些高级酒店的服务机器人,等等这些还有的就是工厂里面的更为高级的制造机器人。

它们的出现将代替一大批不要求学历的基础岗位。而这些岗位一旦消失,那么所有的低学历的人将会被更容易淘汰。差异化更加明显。

接下来大学生与研究生竞争第二差的岗位,也就是比基础岗位好一点的岗位,目前还不能代替的。

越来越年轻的大学生们毕业之前的那些信心与豪情,很快就变得有一点迷茫与疑惑了。

人口也是国家希望

像有些国家因为人口太少,而不得不出台一些鼓励生育的政策。突出了人们对人口的重视。

实际上就像我前面所说的,没有哪个国家会刻意的去限制人口增长。从而为延缓世界人口总量到达一个期限。

只能说是限制人口过快增长。因为人口可以说是就是希望。

像顶级的科学家,各个方面的顶级的人才。他们在几千几万人中才会出现一个,如果说没有一个相当大的人口数量。这些科学家以及人才们出现的概率就会少的许多。

国家的快速合理发展离不开这些人的贡献。

此外,国家的维护以及领土捍卫,也就是军队也离不开人口。

未来人口控制方法

越来越的国家努力控制自己国家的人口控制在一个比较平衡的状态,其中包括了对各个年龄次的合理分配。

在未来或许科学家们能够研究出更加科学的方法通过一套合理的人口循环方法来,将各个年龄层次的人口分配得更加合理。


拉希克的科学世界


需要辩证的一分为二去看问题,如果人类不断增长,继续破坏环境,造成更多的污染,砍伐树木,破坏耕地,随意污染宝贵的水资源,野生动物无生存之地等,地球定将承受不起,且会陆续的给人类释放出警告信号(地震、海啸、台风、气候变暖、病毒等)

如果人类人口不断增长,但是凭借智慧能和地球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地球承载人类的数量也就不是问题了。例如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粮食其实不是太大问题,我们的超级杂交水稻可以粮食大幅度提高产量,煤、石油等能源可以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替代,印度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徒弟可以养活12亿人,地球这么大面积,利用的好,可以养活数倍于现在的人口!


昌黎葡萄哥


地球呀你不用担心,你就是把全球用人都站满,也无关紧要,人类就象宇宙的尘埃一样多点少点都一样,在真空状态下,没有重力而言。


风吹麦浪老闫


人口在同一时间内,生育与死亡如果数量相等,那么,地球人口增量可保持常数,这样理解不知对不对。各国人口的人均生育、教育、成长、婚嫁、看病、养老、日常生活费用等大不相同,对地球资源的消耗也不同,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更不同。什么时候地球资源耗尽,人类需移民外星,科学家、专家恐怕也难以预测。

我认为,人类应该适当节制生育,提倡优生优育(特别是人口大国),适当科学利用资源,节约利用资源,制定相应法律法规,限制过度的奢糜的消费,限制生产和利用资源,为子孙后代繁衍生息生活生存预留足够的资源。


王老师127621614


参考一下物质永恒![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丰满的草场


人的体内,病毒少的时候,不会生病。病毒多了,就会发病,人体免疫力启动,产生发烧,杀灭病菌。当高烧不退,持续很长时间后,结果就会共同毁灭。

人类对于地球,何尝不是这个道理?


宋思考



人类之源


什么事的发生,都是很正常的,如果树的果子接多了,也得不到成熟就得掉下的,不能接多少就熟多少,成果就站住,不成的就掉下地来,因为不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