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政府军为什么打不过乌克兰东部的亲俄民兵组织?

香堂风子


乌克兰正牌的正规军为什么打不过东部亲俄罗斯的民兵组织,其实,在另一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就有一面镜子,那就是格鲁吉亚。

2008年,傻乎乎的格鲁吉亚趁着北京奥运会之机向亲俄的南奥塞梯发起了进攻,以为俄罗斯不敢在奥运期间出兵。结果在民兵组装抵挡不住的时候,普京一声令下,俄军出动,仅仅六天时间,格鲁吉亚就被击败。

再说乌克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虽然乌克兰的领导人很奇葩,但是下面的军人不傻。

如果猛攻,战胜东乌民间武装,等待他们的必将是俄罗斯大军出动,从而陷入被围歼境地。因此,整个乌克兰正规军的士气很成问题。地球人都知道,这一仗不论怎么打,乌克兰都不可能赢。

其次,俄罗斯为了防止格鲁吉亚事件重演,避免最后不得已出兵从而在国际上给欧美制裁借口,自然从各方面对东乌展开支援。这包括经济,武器,军事顾问等等全方位的支持。甚至不排除换下俄军服装而进入战场的建制部队这个可能性。背靠俄罗斯这个大靠山,东乌民兵立于不败之地。

很近似的一个地方就是缅甸禅邦。不过缅甸的领导人跟中国友好。而且,不像乌克兰领导人那么傻,那么容易被美帝忽悠。就算欧美支持的昂山素季上台,其奉行的政策也是与中国友好。

昂山素季知道,上帝很远而中国离缅甸很近。可惜的是奇葩的乌克兰领导人竟然认为俄罗斯距离他们就跟上帝一样的遥远。


我淡如菊


在乌克兰东部战争中,乌克兰政府军在实际的战斗中,吃亏不少。经常被东乌的民兵们打的丢盔弃甲。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东乌克的民兵骨干,原来都是被乌克兰政府清除出去的“亲俄军人”,这些人原来就是战技熟练的老兵,而被乌克兰政府军排挤。既然这样不如回家拿枪跟乌克兰对着干。而本身这些东乌的军事骨干又有俄罗斯方面的支援,比如重武器(坦克、重炮、多管火箭、防空武器等),在这些武器的加持下自然战斗力相当的强悍。

而在双方的作战中,巷战环境又很多。这种战斗需要参战人员拥有比较强的个人战技,结果乌克兰政府军紧急征来的部队根本没有什么实战经验,结果自然是征打不过老兵出身的东乌的民兵部队。

据统计,自2015年以来,双方一直持续交战不停,有协议也等于没签一样。虽然每场战斗都是小规模作战,但是长年累积下来的伤亡数量就很大了。

根据波兰WPROST周刊2018年的调查报导,四年战争下来,战前有20万人的乌克兰政府军,损失数量远超过公开的数字,其阵亡/失踪/被俘约6万人,受伤约6万,另有8万人当了逃兵,不算补充的兵力。这三个数字基本上把乌克兰军队战前的部队全耗光了...

当然,乌克兰也有许多人自行组成亲政府的民兵力量,帮助政府军抗住了一线,让战局没有到完全崩溃的地步。


陶德中士


乌克兰政府军打不过东乌武装的原因归结为两点:“队友很猪”和“对面开挂”


“队友很猪”指的是波罗申科政府政策处置不当,而乌军高层统帅指挥无方。

波罗申科上台后,在从5月至7月的关键期并没有针对性的对东乌地区采取安抚与怀柔政策,反而在政局不稳的情况下直接采取敌视的政策,这对于乌克兰境内近30%的亲俄人口来说毫无疑问是一种不友善的举动,而且直接加重了东乌两州的分离倾向,波罗申科政府政策失衡直接导致乌克兰的民意基础出现了波动。


而指挥无方则出现在当时乌克兰军队高层身上。在6月份波罗申科掌控局势后,提拔较为信任的赫雷蒂作为国防部长,这位国防部长上台后同波罗申科制定了“中央突破、南北包抄”的作战计划,意图是在中央切割顿涅斯克和卢甘斯克两州的同时,在南北方向实施包围。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做出预判后,东乌武装针对性的对南北包围的部队布下了两个大口袋,而乌克兰指挥部并没有改变计划,这最终导致这两个方向上的部队被包围并歼灭。在这一仗中,乌克兰基层部队的还是体现出了应有的战术素养,在南线指挥不明被包围的情况下,始终在积极防守与突围。但部分成果难以抵消全面失败,乌克兰动方面用的15个旅又2个团被歼灭6个摩步旅,而其他9个旅又2个团编制不同程度被打散,整个东部乌军损失近50%,如此大量的减员也一定程度上对乌克兰军队造成了损失。(下图黑框为南北战线被包围的乌克兰军队)



“对面开挂”则指的是东乌武装不但接受了叛逃的俄裔乌军和外国雇佣军,而且还获得了俄罗斯军队的部分支持。

在4月份的时候乌军曾派出去一个旅去镇压东乌问题,结果波罗申科一上台该旅过半的部队受到政策威胁起义到了乌东。而克里米亚问题发生后,还是因为波罗申科一句审判俄裔士兵的话,闹得几乎整个“金雕”特种部队都叛逃了乌东。不但如此,还因为波罗申科的反俄倾向,也导致大批前南斯拉夫地区和高加索地区的雇佣兵加入到了乌东。这些源源不断的“外挂”,使得乌克兰东部武装始终保持着充分的战斗力。



而在俄罗斯方面,虽然没有明确地关于俄军地面部队进入乌克兰的具体内容,但俄罗斯为东乌武装提供炮火、情报、防空、武器装备的情况也是不争的事实。在俄乌边境的俄罗斯远程火箭炮群对乌军进行打击,和俄“迷路”军人深入乌克兰境内都是当时2014年的大新闻。所以俄罗斯这个最大的“外挂”的加入,也是问题原因之所在。


马克观察


乌克兰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可以说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历史上就曾经多次被邻国占领和统治,目前虽然有4000多万人口,军队只有不到15万人,但军队的战斗力和武器装备都十分低下,总的来说,这个民族不善于作战。尤其是在苏联解体后成为了独立国家,按照国际条约主动废除了苏联时期留下来的核武器,等于自废了武功。

乌克兰是最早加入苏联的国家之一,与过去的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有较为深厚的感情,起码在普通老百姓当中会有这种感情存在,因此一般的乌军人也不愿意认真地打战,经济自独立以来一直不景气,没有更多的钱购买先进武器装备。况且乌东背靠俄罗斯,况且乌东是俄罗斯族人聚居的地方,况且乌东武装背后站着的是一个强大的战斗民族。

在1941年德军入侵乌克兰时,苏联军队誓死保卫,为此基辅战役打的十分惨烈,二战中苏军在乌克兰战场付出了60多万人的代价,甚至更多战士的生命,最终击败了德军,并在战后帮助乌恢复民生。没想到的是乌克兰在俄罗斯人统治300多年后又独立了出去,并且因为克里米亚问题又发生了内战,战争给当地人带来了,无法弥补的创伤。

问题来了,乌克兰人与俄罗斯族人长的非常像,也都是信仰东正教,在苏联时期乌克兰人填写民族时,很多人就直接写俄罗斯了,历史就是这样,几百年慢慢有点同化了,为此苏联总统赫鲁晓夫曾经就大笔一挥,慷慨地友好地把克里米亚划给了乌克兰,没有想到为今天的血腥战争埋下了伏笔。

乌独立后,亲西方和亲俄罗斯的势力互相争夺,经过颜色革命和几轮选举,亿万富翁菠萝申上台后与俄罗斯的矛盾日益尖锐,战火硝烟弥漫至今未散,经过五年的战斗,经济却每况愈下,军队士气低落,而乌东俄罗斯族人为了独立当然是越战越勇,再有曾经的老兵加入和后方的支持,乌克兰国土面积大,土地肥沃,本应该过得非常滋润,现在却落得战火纷飞,至此乌政府军打不过乌东民兵组织就可见一斑了。

接下来,得看看演员出生的新上任总统是如何力挽狂澜,平息战火,发展民生经济,毕竟和平太珍贵了。


一经发现


2014年的时候,乌克兰自己内部进行一场分裂,东部和西部实际上出现了两个对方势力,所谓乌克兰东部的独立势力,只能说是乌克兰东部势力的一个代表而已,不意味着那只是一小部分地区的事情,实际整个东部包括在内。

现在还处于乌克兰政府控制的地区,很多地区都存在这个问题,仅仅是看装备怎么的,那不是一个问题,而是在乌克兰人心的问题,2014年的乌克兰政权之更迭,打断了乌克兰政府军的骨头,大量的人员流失到东部去了,新补充的人员实际不具备什么良好的战斗力,即便数年过去了,乌克兰政府军还没有从当时的混乱状态也恢复过来,相反,实际上情况是越来越复杂了,更不要说东部背后还有俄罗斯的背景存在,这增加了事情的复杂度,远比人们想象的还要复杂,乌克兰相关的利用武力解决问题是根本不可能,自己军心不稳,对手又实力不弱,还有强大的后台,这仗没有什么胜算了。


麦田军事观察


实事求是地说,乌克兰政府军多次攻打乌克兰东部亲俄组织,虽然进展不顺,但并没有明显打不过的迹象。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乌克兰政府军士气不高。波罗申科上台后,乌克兰全面倒向西方,但这并没有说乌克兰普通民众带来多少福音,腐败盛行,管理混乱,包括士兵在内的下层民众看不到希望。所以,许多乌克兰士兵是不愿意为政府打仗的;



第二,乌克兰政府军的武器装备一般。苏联解体后,给乌克兰留下的军事基础并不弱,但由于缺乏资金,很多军工企业被迫停产,技术人员外流,先进设备被迫出售。虽然西方国家向乌克兰援助了一些资金及武器装备,但只是杯水车薪,难以改变大局;


第三,乌克兰东部亲俄组织则与俄罗斯保持着密切联系,包括经济、生活及安全等多个方面。它们不愿意追随政府倒向西方,要么加入俄罗斯、要么独立是其基本诉求。所以,这些组织的战斗力以及士气都是比较高的。当然如前所述,俄罗斯的背后支持是其底气所在。特别是在关键时刻,俄罗斯是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其被乌克兰政府军打败的。


姜运仓


主要是四个原因引起的!一个是乌东地区的民兵组织不是普通的民兵,这是早期从俄罗斯迁过来的建设兵团,他们一直都是一边从事生产一边从事军事训练,这批人的战斗力可不是普通民兵可以比的,他们天生就是战士,著名的哥萨克人说的就是他们,现在仍然有不少乌东地区的人民参加雇佣军在全球征战,这足以保证乌东武装的战斗力。

其次,武器装备的问题。乌克兰曾经是苏俄的重工业生产区,在乌克兰东部地区有苏联建立的大量兵工厂,这些兵工厂一直都在运作,这使得乌东武装分子根本不用担心没有武器,他们的装备仍然是全球顶级水平。

第三点,说完乌东武装分子的优势之后,再对比下乌克兰政府军的实力。由于乌克兰政府的大量兵工厂就设在乌东,现在的(失去乌东)乌克兰政府军的装备反而比乌东武装分子更不如,现在乌克兰政府还得从北约进口武器弹药。装备少,弹药欠缺,训练不足根本没法打仗。

第四点,乌克兰政府不得人心,政府军士气低落。乌克兰东部之所以会叛乱主要是因为波罗申科政府的反俄禁令,他们在乌克兰东部禁止俄语俄文激起了民变,说到底是政府军欠讲道理,这些乌克兰政府军士兵从本意上是支持乌东武装分子的,根本不想跟他们交手打仗。


优己


乌克兰政府军真的打不过?还是不想打这事有待思考,也许这只是一种向欧美特别是北约要钱的一种政治手段而已。因为过去乌克兰一直想加入欧盟,并不想加入北约,但是欧盟给出的条件是先加入北约再谈加入欧盟的事 。因为北约是军事联盟,乌克兰一旦入北约,意味着俄罗斯国门洞开,北约会把战术核武器部署在乌克兰东北部,顿涅茨克距离莫斯科只有1000 公里,后来造成乌克兰和俄罗斯发生天然气危机,后来欧盟象征性的给了乌克兰很少的钱资助乌克兰。但是谁也不是傻子,要想马儿跑得快,还不想给草吃这哪成?另外其实现在闹腾的最厉害的是乌克兰最东边的顿巴斯地区,顿巴斯原本是俄罗斯的加盟的大公国,后来吧苏联时期都一起了也就无所谓了,解体后一直黑不提白不提的,包括克里米亚也是。这因为乌克兰要加入北约于是彻底撕破脸了,于是俄罗斯拿回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克里米亚,现在东部边境顿巴斯地区也想脱离出去。但是呢乌克兰也不傻,人家就是像要点钱发展经济,后来克里米亚一出去了傻眼了,北约却旁边假装看不见,后来一架载满荷兰人的马航MH17被击落了在乌克兰做为北约和欧盟申根的荷兰急了,欧洲人才介入,人家乌克兰知道自己弄不过俄罗斯,我去年刚去过当地海外投资很好,好多以色列啊 北约盟国的投资资金进去了。听说打仗也都是见不到敌人的瞎打,弹药耗费完了再去找北约要钱和军火。


不知名的小p




一、东乌民兵组织非彼民兵组织。东乌民兵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单纯的算作是纪律涣散、战斗素养低下的民间民兵组织,不管是武器装备、作战部署还是作战人员,都有俄罗斯的影子,要不咋说是亲俄民兵组织呢!东乌民兵虽然是以当地民众为基础,但是俄罗斯派出的雇佣兵和军事顾问人员,以及提供的小到枪支弹药,大到装甲导弹,使东乌民兵俨然就是正规化的作战军团。乌克兰政府军与之对抗,能够取得优势就已经很不错了,要想压倒性胜利,俄罗斯可是会随时支援的,乌克兰政府军能讨得了好才怪呢。



二、乌克兰内政特点,军队也不会死拼。虽然说东乌人多属俄罗斯族人,与乌克兰人有所区别,但是对于同属乌克兰一国之众来说,是没有本质上的对立矛盾的。由于领导人的执政理念问题,导致民众独立反对,与外国入侵占领有本质上的区别,政府军也不会象打击侵略者那样有动力、有拼劲,本来嘛,都是同国人民,干吗非要死磕?就算是东乌宣布独立了,相对于乌克兰来说也只是反对派武装而已,又没有武装进攻乌克兰其它地区,更没有烧杀抢掠,只是自治武装,政府完全可以通过谈判解决,政府军进行武力收复对作战人员而言,缺乏作战动力和意义。



三、乌克兰政府军更趋向于当和平兵。乌克兰当前经济问题才是国家主要矛盾,由于经济上的持续低糜,很多士兵也只是把参军当做一份养家糊口的职业,东乌的俄罗斯人不仅仅是受俄罗斯影响而独立,实际上也有对乌克兰高层治国无力和乱治国有关,同样的,乌克兰人别看没有发生抗议或是暴乱,但从内心来讲,也不希望国家被高层亲美思想破败,本身就有怨言的一份工作,却要拿命来拼,怪不得乌克兰曾发生大规模的逃兵问题。反而是东乌民兵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和生存追求在作战,这样的士兵、这样的国情,如果乌克兰政府军能够打的过东乌民兵,那才是坏事!

总之,乌克兰政府军打不过东乌民兵,不是武器装备的原因,也不是兵力悬寡的因素,而是人心问题,有美国支持的乌克兰政府军无心打仗,而有俄罗斯支持的东乌民兵,是为保护家园努力作战,两厢对比就能知道结局。


极度骇客


很多人都认为是乌克兰政府军在与克里米亚民兵作战,其实不是这样的。

乌克兰内战,无论是乌克兰政府还是俄罗斯政府都没有公开使用自己属下的军队,至于私下不公开的也只是在最最需要的时候才以退伍军人的名义星星点点的来上一把。

在闹独立的克里米亚,有自己的兵工厂,中国原先与乌克兰订购的军火合同在克里米亚独立后不得不变成与俄罗斯的合同,但是乌克兰就惨了,需要从美国购买,而乌克兰没钱。

没钱就没有武器,有一个时期甚至从纪念塔上把二战的坦克卸下来用,这仗如何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