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他們 就安心”!那些綻放在寶雞疫情防控一線的“五色花”

今年春節新冠肺炎席捲而來。面對疫情,諸多英雄挺身而出,發光發熱,拼勁全力驅趕這陰霾,而那些光亮,來源何處?是醫護人員“天使白”,是基層民警的“警察藍”,是街頭環衛工的“醒目橙”,是社區工作人員臂彎上的那道“袖章紅”,也是交警身上的那一抹“熒光綠”。

90後白衣天使:這是我第一次對父母撒謊

凌晨4點,整個城市還籠罩在夜色中,千陽縣寇家河感染性疾病隔離病區宿舍的燈就已經亮了,“90後”護士張碧茹顧不得“起床氣”,利落地洗漱完就趕往病房。

走進病房內,燈火通明,病人的喘氣聲在一片寂靜中顯得格外清晰。從凌晨4時到上午8時,張碧茹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完成,給生活區、隔離區仔細消毒,為病人準備早餐,把熱氣騰騰的早餐送到病人手中。吃了幾塊餅乾後,她便拿起拖把準備幹活了。

上午8時到12時,是一天診療中最關鍵的時段,身穿防護服全副武裝的她,只有眼睛露在外面,但仍然沒能遮住她明顯的黑眼圈。抽血、晨間護理、體溫監測……幾個小時的忙碌下來,口罩早已把她的臉頰勒出了印子,汗水也溼透了全身,鼻樑上的創可貼,也已經被壓得滲出了血跡。

“今天父母要來看我,讓他們看到我這樣可咋辦?”中午休息吃飯時,張碧茹心裡犯了嘀咕。回到宿舍後,張碧茹洗漱了一番,裹著厚厚的大棉襖,戴著能半遮掩住自己臉的帽子出門了。

“女子,你往前走點,讓爸媽看看呀!”

“看啥呀?你們放心我在這吃得好,吃得好,睡得好,疫情一過去我就回家看你們。”遠遠著隔著鐵門,張碧茹與父母寒暄了幾句就跑回宿舍了,這是她長這麼大第一次對父母說謊話。

疫情當下,像張碧茹這樣的醫護人員,不在少數,他們堅守在各個醫院。他們或是子女,或是父母,他們請願上陣,捨棄家人,與日為伴,披星戴月,只為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

戴紅袖標的社區工作者:音箱一響,大家都說我像賣“耗子藥”的

2020年的春節,金臺區東風路街道寶煙社區剛從企業移交過來,組建的社區新班子還不到兩個月,就這樣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緊緊的綁在了一起,尤其是在這個“娘子軍”居多的社區小集體裡,社區黨委書記王鳳山這個幹勁十足的男同志,更成了大家的“頂樑柱”。

看到小區居民不帶口罩,王鳳山立即在各工作群通知巡邏員注意嚴把關口,看到其他街道或社區好的做法經驗,他立即學習借鑑。上崗後的王鳳山,幹起工作來有條不紊。隨著疫情防控時間的推移,根據防控形勢需要,居民外出需要提供出入卡登記,這時候執勤點位上的王鳳山,面對個別居民不合規定的要求,卻總是一臉嚴肅地指著卡背面的字“多一點麻煩、少一分風險,關愛你我他,出入請憑卡”,然後堅定地拒絕。

“書記,疫情期間,大家都在家待著呢,咱這貼在宣傳版上的防疫知識,不出門都看不見啊。”“看不見,沒關係,能聽到啊!” 在與社區工作人員商量後,王鳳山就騎著電動車載著音響在小區流動宣傳,每天早晨,群眾們都能聽到著獨特的“起床鈴”。就這樣,社區裡群眾都開玩笑說他像賣“耗子藥”的人。

有了王鳳山以身作則做示範,社區工作者們齊心協力,緊緊團結在一起,加班加點、毫無怨言。社區後勤保障人員,變著花樣給同志們送好吃的,地軟包子、滷牛肉,炸油餅、自蒸饅頭等。還有無數名黨員骨幹、樓組長和志願者冒了出來,紛紛加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只為做居民群眾生命安全的“守護神”。

寶煙社區只是一個縮影。疫情面前,寶雞各社區、各村口地都有一支臂帶紅袖章、走在抗疫前面的隊伍,他們不是戰士,卻奮鬥在抗疫一線,他們沒有專業醫學知識和專業防護服,卻毅然決然挨家挨戶排查疫情,他們雖然普通,但不平凡。

“橘黃”的夫妻環衛工:街頭巷尾的那一抹耀眼,讓人很心安

今年52歲的符招巧從2010年開始從事環衛清掃工作,這是她工作的第11個年頭。每天4點多起床,已經成為她多年的習慣。丈夫劉保來在2013年也加入環衛清掃的行列,每天夫妻倆人一起上班,他們這班共有5名環衛工人,每天早晨5點到崗,就開始了一天的打掃工作。他們要將1600米長的臥龍寺大橋從橋南掃到橋北,再從橋北保潔到橋南。疫情防控期間,這些工作他們一天也沒有間斷過。

“這1600米的臥龍寺大橋東邊18個燈柱,西邊17個燈柱。” 說起清掃的路段,劉保來、符招巧夫妻如數家珍。最近疫情防控期間,雖然路上的行人少了,但活一點沒少。“清掃落葉、動物糞便、綠化帶上的塑料袋、拋灑在路上的建築垃圾……” 劉保來、符招巧夫婦倆按照單位的要求,每天給垃圾桶、手推車、勞動工具噴灑消毒……

像劉保來夫婦這樣的環衛工,遍佈在我市的各個角落,他們穿梭忙碌的“橘色身影”成為寶雞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在抗疫戰線上,他們沒有豪言壯語,而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基層勞動者在疫情面前的責任和擔當。

各個路口醒目的交警“熒光綠” 日夜伴您同行

“您好,請停車,下來配合我們醫務人員進行體溫檢測,按照秩序進行登記……”在連霍高速神農收費站的疫情檢測執勤點,寶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渭濱大隊機動中隊的王晨霽,在積極引導車輛進行疫情檢測和登記,嚴防疫情傳入或傳出。

今年春節,全省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應急響應,剛忙完春節前查酒駕工作的王晨霽又忙碌起來,大年初一至今,他一直在配合醫務人員,每天晚上8點至次日早上8點,在連霍高速神農收費站對過往車輛進行例行檢查、登記。王晨霽在一條微信動態上寫著“疫情來臨,總要有人負重前行”,他說希望藉此為自己和同事們鼓勁加油。

王晨霽的妻子也在抗擊疫情的一線,她在寶雞某醫院擔任收費員的工作,早上他們將孩子送到父母家,各自奔赴工作崗位。“看我忙得不回家,她也難免嘟囔幾句,但更多的是理解和支持。妻子看到有人不理解交警的工作,還在微信群裡主動向他們宣傳和解釋。”王晨霽說這些令他非常感動,最近朋友們也常常通過微信、電話問候他,提醒他注意防護,還有一些素不相識的司機也給了他們莫大的支持和鼓勵。

在高速路口,那一抹交警的“熒光綠”格外醒目,白天他們在車流中忙碌,夜晚依舊一絲不苟地重複著登記、測試、消毒等工作。他們在寒風中24小時堅守,為廣大市民的安危築上一道防線。面對疫情,他們從未退縮,他們是勇敢的寶雞衛士。

公安民警: 舍小家為大家 哪裡有危險 哪裡就有他們

“叮鈴鈴,叮鈴鈴”鬧鈴響了,凌晨五點,寶雞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分局八魚派出所民警段振偉一個翻身就從床上坐了起來,哈了一口氣暖暖手,就穿著警服出門了。

“你咋來這麼早,還沒到時間呢啊?”

“這麼冷的天,我早點過來接班,你們早早回去休息吧。”到達檢查站後,段振偉拍拍一旁的同事,示意讓換班的同事早些歇著,他便拿起執勤登記本,開始了一天的忙碌。車輛檢查、人員排查工作,測體溫、重點區域消毒等重複的工作,段振偉一絲不苟,不敢有一點兒馬虎。

到了當日九點,段振偉從檢查站下班回到所裡準備休息,突然接到了轄區內一小區發生外地牌照車輛強闖大門並砸壞音箱的警情,段振偉顧不得回家休息,主動請纓辦理此案,緊接著就投入到了對嫌疑人的筆錄詢問中,並按照分局戰時疫情防治工作處置要求,對妨礙疫情管控的犯罪嫌疑人進行行政拘留處罰。

在他辛勤工作時候,同事從段振偉的手機通話中才“偷聽”到,他三歲的女兒因為生病已經住院治療。作為父親,段振偉只能每日在電話中詢問病情,而自己卻因為堅守在檢查站防控一線,無法去醫院照看。大家勸他,回去看看,可他總是笑著回答說:“沒事,現在防疫是最大的事,家裡有人照看著呢!”

道路上人跡罕至,但重要關卡口總有這樣一類人,他們是公安民警,疫情就是警情,大年三十返崗工作,排查人員流動情報,守候在寒冷的冬天,鼓足幹勁,為人民服務,充分發揮關鍵時刻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寶雞公安精神,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而奮勇當先,舍小家,為大家。

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要說今年最美的衣服是什麼,那就是堅守在疫情一線,醫護人員、公安、交警、環衛工、社區工作者他們身上的工作服,他們沒有踏著七色雲彩而來,卻是我們每一個人心中的英雄。看著這些絢麗多彩的工作服,彷彿是春天裡盛開的萬紫千紅,那麼讓人心安,充滿希望。(寶雞新聞網記者 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