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500为什么是“非卖品”?

<table>

S-500防空导弹系统。

简仁山 绘

/<table>

2月初,俄罗斯宣布其最新的防空导弹系统S-500有望于今年服役。伴随该消息而来的是更多曝光的技术细节。11日,“金刚石-安泰”公司发言人透露S-500可拦截“数百千米高空”的目标,能应对“未来10年内出现的武器”,进一步揭示了俄对未来空天防御体系的构想。

分析指出,S-500是俄补齐空天防御的最后一块短板,将和现役防空体系一道组成世界首个防空防天一体化系统。专家指出,在美俄中程导弹条约失效背景下,两国在空天环境的对抗将成为焦点。

具备打击低轨卫星能力

代号为“普罗米修斯”的S-500防空导弹系统是俄罗斯新一代空天防御系统。2002年,曾研制S-400等防空系统的“金刚石—安泰”公司,在俄罗斯空天防御草案框架下着手进行该系统的研发。目前系统各部分均已经过测试并开始生产。

俄媒介绍,S-500的性能将明显超过俄现役的S-400防空系统,也超过了美国的“爱国者-3”导弹系统。S-500拥有600千米的最大有效拦截斜距,和100千米以上的有效拦截高度,且具备多目标拦截能力,单个系统可同时拦截10个目标。S-500的导弹反应时间也快过S-400,达到了3-4秒。

S-500搭载的三种导弹相比俄现役型号进行了大幅度的提升。其中,40N6M应为俄现役S-400使用的低空导弹40N6E的后继型号,主要用于拦截预警机等远程防空任务;77N6-N用于拦截包括大气层外的目标,77N6-N1则具备打击低轨卫星能力。南方日报特约军事评论员乌龙防务介绍,S-500使用的上述导弹,显示出俄罗斯在拦截中程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方面尤为重视。

乌龙防务认为,这显示出俄罗斯尝试构造一个从由近到远,由低空到太空,空天一体化新防御体系。S-500并非作为S-300、S-400等现役系统的替代,它们将在未来一同服役,职责各不相同。

美媒《国家利益》分析,俄罗斯在S-500设计之初就未将其定义为S-400的后继产品,而是旨在专门拦截最危险战略威胁的防空系统。近年来,俄罗斯致力于用S-400占领国际军售市场份额,同土耳其等国签下了多个大额订单。但对S-500则强硬表示“无论出多少钱”都不出售,且优先满足俄军需要。S-500俨然以俄最坚硬“盾牌”的形象展现给国际社会。

应对未来10年内出现的武器

S-500从研发至今走过了19年的漫长历史,但其测试、生产和列装在去年突然提速。S-500的初步测试定于2020年,交付工作要排到2025年后。实际上,俄罗斯在2019年一系列S-500的实验成功后,就准备在2020年将其交付俄军。

去年10月,俄媒还报道称S-500已在叙利亚进行测试。虽然俄国防部对此进行否认,但在声明中也指出,开发新武器系统时部分原件“会在真实战争条件下测试”。

“金刚石-安泰”公司总设计师帕维尔·索济诺夫近日表示,研发S-500过程中设计者试图预测未来25年内空天武器的发展情况,并指出俄国防御系统可应对10年内“还未出现”的武器。

乌龙防务指出,从S-500的设计思路看,随着俄美《中导条约》失效,俄罗斯对于防御美国中程导弹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类武器十分敏感。在未来,弹道导弹并非国家防空体系面对的直接威胁,很多攻击将来自现役防御系统打不到、够不着的高度。美国的中程导弹和大量以高超音速飞行器为代表的新武器都将于2022年左右服役。因此,俄罗斯部署S-500看似快速,实际上对它的需求已是迫在眉睫。

“空天博弈”不会升到冷战级别

俄方认为,本国的“空天防御伞”将同时面临来自美国和欧洲北约国家的威胁。2019年,北约将太空列为作战区域引发俄方担忧,2月11日,北约又“协调一致”地将《中导条约》的失效归咎于俄罗斯,并宣称将应对俄部署和研制中的导弹系统。

去年至今,北约接连发布太空领域作战设想,引发国际社会对太空战场化的担忧。北约内各国对空天一体化作战也有自己的构想,法国总统马克龙推进的“太空军”建设,独立于北约防务系统之外。英国和德国也公布了对太空作战的构想。不过由于近期欧洲复杂的局势和经济动荡,未来欧洲各国的太空战略可能存在不少变数。

2月10日,美国国防部2021财年预算需求中,为新组建的“天军”给出了154亿美元(约合1076亿人民币)的预算,其中“天军”用于航天技术与武器系统研究、开发、测试与评估经费达103亿美元(约合720亿人民币)。与之相比,俄罗斯2021年全年国防预算为3.02万亿卢布(约合3323亿人民币)。

军事专家韩旭东认为,美俄两国在空天进攻与防御的博弈出现日益白热化的迹象。在美国和北约国家步步紧逼的背景下,俄罗斯选择以一款全方位的防御性系统来应对面临的战争威胁,一方面减少了对正处于主导地位的美国的挑衅,另一方面通过俄国土外的军事争端,为讨价还价增加筹码。因此,俄罗斯对S-500等防御空天袭击的武器起步早、服役快。

与俄罗斯相比,美国在空天一体化建设中起步较慢,目前仍未脱离于空军部,其2021年的预算仍由空军管理。根据国防部预算文件,“天军”将于2025财年才组建完成。作为“天军”发展重点的“技术驱动”手捧百亿预算,但既无项目计划,也无研究人员。

韩旭东指出,鉴于各国处于上述背景下,在空天攻防领域出现摩擦不可避免,但几乎不可能出现类似冷战期间美苏军备竞赛无限升级的危机,总体来说不会超过两国经济利益及政治利益的底线。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泠汐

策划统筹:李劲 祁雷